山下奉文为什么被称为“马来之虎”?
这个称号是英国人给山下奉文的,英国人在殖民地地区作战,最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沙漠之狐隆美尔,一个就是马来之虎山下奉文。
关于沙漠之狐隆美尔的作战历史,我们肯定能够说得上来,但是对于这个马来之虎山下奉文,我们却有一些感到陌生,这个人是谁,会得到马来之虎这样高的称号,而且这个称号还是英国人自己给他的。
其实对于太平洋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两个小时,日本的军队就已经进入到越南的国境线,打算对于法国所属的殖民地越南进行抢占,等于就是说对于日本人来说,无论偷袭珍珠港是否成功,日本必须得发动太平洋战争,去抢东南亚的石油。
作为。东南亚最重要的港口,新加坡还有他所管辖的马六甲海峡,就是日本人必须要夺取的战略要地。在这个时候,日本的作战要求就必须得拿下。新加坡。
但是日本人没有办法依靠海运大规模地将部队投送到新加坡去,只能够靠陆路打一个出其不意。但是在这个时候,英国人已经知道日本人的战略意图了,不仅派出了威尔士亲王号这样的大型的作战舰只,而且在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半岛修筑了无数的防御工事,就是等着日本人强进攻。
日本人要进攻有两个比较大的隐患,首先第一个就是英国人在海上的这一只大型舰队以威尔士亲王号作为旗舰的z舰队,第二个就是马来西亚茂密的热带雨林以及令人头疼的热带雨林气候。
为了能够进攻新加坡,日本人出动了航空兵对英国人进行轰炸,把威尔士亲王号以及护航的一艘巡洋舰一起击沉,这个时候,(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日本人就面对的如何跨过漫长的马来西亚半岛去攻击新加坡的。
不等英国人做出任何的反应,山下奉文决定所有部队全部骑上自行车,然后沿着马来西亚半岛的海岸线一路骑行到新加坡。
很多人很多的日本士兵,他们是半路被活活累死的,为什么当时的那个自行车,他的车胎没有现在那么好,所以很多日本士兵骑在半路的时候,那个车胎已经瘪掉了,就是依靠着车轱辘在那不停的在那前进。打这种车行驶起来有一种很大的响声,叮叮哐啷的,很多日本的和英国的士兵把这么支部队叫作明轮部队就这样一支部队一路骑到了新加坡。
就这样出去了,战争历史上一个比较奇葩的一幕,11万大军,11万英国士兵驻扎在工事完备的新加坡。面对着3万多人,没有任何补给,没有任何退路的日本士兵瑟瑟发抖,最后,兵贵神速的日本军队还加上强大的航空兵优势,逼迫着英国士兵投降了11万人的受降仪式。当时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英国士兵因为脸上要面子,所以说山下奉文是马来之虎。
但是事实上我们去重新看一下这场战争我们就会觉得,这不就是英国在北非战争前夕所犯的一些军事错误综合在一起结果被人来了一次大包园吗英国人本身就已经不想打仗了包括他们叫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结果自己逃跑留下中国远征军坐垫背的,这11万英国的军队是逃不掉了,所以选择跟日本人投降。如果说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群岛上面架一座桥,我敢保证三天之内英国的这11万大军全部逃个精光。
把自己不想打仗,想投降,结果说成了对手很强大,很厉害,确实日本士兵当时作战意志顽强,但是这也不是你们11万人向3万多人投降的理由啊,山下奉文就这样捡了一个现成的,马来之虎也就被大家渐渐的认为山下奉文这个人很能打仗,但事实上这就是英国人自己挖的一个坑。
山下奉文为什么被称为“马来之虎”?
英国人在二战期间有个“优良传统”,但凡他们人多反而打了败仗的,就可劲吹嘘他们的对手以掩饰自己的无能,从北非的隆美尔到马来的山下奉文,在缅甸也是被揍的稀里哗啦,仁安羌神话了孙立人,却最终坑了中国远征军,包括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大败的蒙哥马利也莫不如此,又赖上了莫德尔,实话实说,二战英国陆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所谓的“马来之虎”山下奉文,其实这个小短腿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这厮无非就是靠上个大后台:伯爵寺内寿一。1936年日本“二二六”兵变的时候,时任陆军省军事调查部长的山下奉文少将原本是“皇道派”骨干,积极谋求与叛军妥协和谈判,最终叛变被镇压,皇道派成员基本遭到清洗,纷纷被撤职或转入预备役。
而山下奉文却在寺内的庇佑下躲过一劫,被调往朝鲜任步兵旅团长避风头,看来关系非比寻常,据说寺内与山下的老丈人是密友。第二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寺内寿一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恰好山下奉文奉命率领第40旅团增援华北,于是被留了下来,次年升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晋升陆军中将。
东条英机是统制派中坚人物,已任陆军省次官,丫特看不上山下奉文,飞起一脚把山下踹到关东军担任第4师团长(就是传说中的大坂师团),调离寺内系统;1940年东条英机卸任航空总监成为陆相,山下奉文被寺内等人运作前来接任,结果在东京被东条英机死死压住,过的很不如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寺内寿一升任南方军总司令,眼见山下奉文谋求陆相无望,就又把他调来担任第25军司令官,指挥近卫师团、第5师团和第18师团共11万人马,通过马来西亚进攻英国在远东最大的海空军基地新加坡。
山下奉文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陆军大学第18期,成绩排名第二,得算“军刀组”成员,在华北历练一年而已,实战经验并不丰富。但是此人作战很敢蛮干,惯于虚张声势,由于马来英军已失去制空权和制海权,日军可以任意选择登陆地点。
山下奉文利用英印军士气低落的弱点,采用他所谓的“电钻战术”拼命中心突击,而草木皆兵的英军则一路溃退,甚至把日本兵骑着的20000辆自行车当成装甲部队,其实日军只有一个战车联队,如此,山下所部仅用50天就兵临新加坡对岸。
新加坡要塞防御工事其实很坚固,日军也只到达了一个半师团三万来人,几次突击都没有得逞,只好不停用炮轰城,炮弹都快轰没了,山下奉文几乎就要请援时,英国人被轰的先崩溃了,1942年的情人节当天,英军司令帕西瓦尔亲自抗着白旗而来,11万英军向3万多日军投降。
战后的庆功酒会上,有日本军官大拍山下马匹,称之为“虎将军”,于是远东英军也跟着忽悠,“马来之虎”的名号就这么被喊出来了。以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军事态势,冈村宁次或者横山勇去统领25军,一样抬抬腿就扫平英国人,山下奉文无甚稀奇。
(新加坡英军投降)
虽然打仗一般,屠杀却很在行,山下奉文命人制订了《肃清华侨计划》,在新加坡整整杀害了10万华人,凡是支援过国内抗战的华侨全部遭到报复,这个鬼子欠下中国人大笔血债。
面对山下取得的胜利和天皇的嘉奖,已经出任首相的老冤家东条英机非常不爽,再次出脚把他踢回关东军。
(山下奉文受审)
直到东条1944年下台,山下奉文才被调回南洋战场出任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官。然而战争形势早已变化,强大的美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正卷土重来,石原菀尔在乡间哀叹:“可怜的山下,大概要死在菲律宾了”。
他说的很准,日军随即全线崩溃,山下奉文损兵折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山下奉文被扣押。当年10月在马尼拉军事法庭以战犯身份受审,在英国人的坚持下被判死刑。1946年2月执行绞刑毙命,年60岁,也是罪有应得。
山下奉文为什么被称为“马来之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日本侵略军曾出现过一个非常具有军事才华,拥有众多绰号"步兵炮"、“窝囊废师团长”、"蒙面将军"、"马来之虎"的指挥官,但他的生死荣辱,却被日本第一兵家一语中的。
山下奉文(1885-1946),山下奉文生于日本高知县的一个乡村医生之家。
山下奉文就读于有着日本陆军之都的广岛陆军学校,1916年,以名列第二成绩的毕业于陆军大学第28期,后被选派到德国留学,1934年晋升为少将,1935年任陆军省军事调查部长。可以说,从陆军学校到赴德国留学,山下奉文系统的接受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式教育,成为了典型的日本法西斯军人。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决定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而对山下奉文来讲,这是他平生的第一次参战。
1937年7月底至8月中下旬,日军先后将第5、第6、第10、第16和山下奉文所在的第20师团,以及新编成的第108、第109师团调入了华北地区,并于1937年8月24日,正式组建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寺内奉一为司令官,因此,山下奉文从此与寺内奉一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其他日本军官的不同之处在于,山下奉文拥有众多的绰号。
1930年8月1日,山下奉文时任陆军第3步兵联队联队长,首次出任野战部队实职的山下奉文身高约1.74米,体重90公斤,这与日本制造的37毫米口径平射步兵炮重量相同。在一次演习的时候,因为一匹战马承受不住他的体重,所以必须还要给他配备替换的马匹,而37毫米口径平射步兵炮正好也是用两匹马驮运的。故此,"步兵炮"便成了山下奉文的最初绰号。
山下奉文在中国战场上,因为他指挥过第四师团,所以也有“窝囊废师团长”的绰号。
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商贩师团”,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成立于1888年,是日军中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这支部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是日军的“精锐”。
然而第四师团却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窝囊废”由此也就成了第四师团的金字招牌,后来日军大本营先后调来几位名将整训该师团,其中就包括山下奉文担任师团长,但他除了获得了“窝囊废师团长”的绰号之外,他也拿一向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
1941年11月5日,日军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
寺内寿一为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山下奉文被任命为寺内寿一麾下的第25军司令官,负责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第25军是由日本陆军最精锐的第5师团、近卫师团和第18师团编成,共计约11万人,而山下奉文的任务就是,必须在开战的100天之内,越过700公里的马来半岛,从背后攻克素有"不破堡垒"之称的新加坡要塞。
1941年12月9日,日本航空队空袭了马来北部的机场,158架英国空军飞机只剩下10架,英国失去了制空权。而由菲利普斯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远东舰队,也在马来半岛东部的海面上,被日本第22航空队摧毁,英国远东舰队也遭覆没,日军由此获得了这一战区的制空权、制海权。
1942年1月31日,被山下奉文打得望风而逃的英军撤退到了新加坡。
此时山下奉文的第25军已经十分疲劳,副参谋长池谷丰二郎大佐建议他暂停攻击,"敌人也很困难!"山下奉文下令继续攻击,果然,"也很困难"的英军坚持不下去了。在投降的同时,英军司令帕西瓦尔还想提一下投降的条件,而山下奉文的态度则是:"你只需要回答YES或者NO",于是,11万英国人当了俘虏,这也是英国历史上投降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军拿下新加坡只花了70天,山下奉文也得到了"马来之虎"的绰号。
然而山下奉文却在1942年6月,被平调至驻中国东北的牡丹江,这是他第三次至东北任职(据说是他得罪了东条英机)。
1944年初,随着盟军在太平洋展开的全面反攻,东条英机在内外交困之下被迫于1944年7月辞职,这使山下奉文终于看到了机会,1944年9月26日,山下奉文被任命为日军南方军第14方面军司令官,负责指挥在菲律宾的日军官兵作战。1944年10月6日,山下奉向日军南方军司令长官寺内寿一报到,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寺内寿一麾下任职。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了停战诏书。
投降之后的山下奉文作为战犯,被送到了马尼拉的军事法庭,半年之后的1946年2月23日清晨,山下奉文这名日本战犯在洛斯巴尼奥斯监狱被执行了绞刑。据说当山下奉文再次出任日军第14方面军司令官时,隐居在家中的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尔,淡淡的说了一句话:"可怜的山下,大概要死在菲律宾了"。
山下奉文为什么被称为“马来之虎”?
哪个喊出来外号问哪个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