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衔有什么特点?
看了下面人的解答,看起来复制,粘帖的人很多,只侧重于日军军衔对应中国军队的什么官职。就没说清楚日军军衔的特点在那里。
应该来说,日军军衔有两个现在忽视的特点或者叫缺点。第一是兵种独大,第二是指挥混乱。
先说第一个,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是战争末期,日军军队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军队最高指挥官的出身大多是步兵科出身。
这在现在人看来,是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如果按照日军内部,那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首先,日军称呼一个将军的时候,不是我们现在人说的陆军大将、中将等等,而是会点出将军的学科出身。比如说后来追晋的日本陆航的中圜(找不出那个繁体字,就随便打了个圜字)盛孝 ,他的晋升职务就可以看出问题了。完整地说是,陆军航空兵中将,中圜盛孝被中国军队击毙。而不是说陆军中将被击毙。日本人认为他是陆军航空兵的一员,是独立于日本陆军的。而不是完全属于日本陆军的。这一点,日本海军也类似。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步兵大佐命令炮兵部队开炮,那这个大佐,应该说的是告诉某某炮兵大尉,马上开炮。而不是中国人认为的告诉炮兵立刻开炮。关于这二者关系,下文解释。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1943年,日军调整了复杂的军衔称呼,直接改称为姓名加军衔。比如山本大佐,田口大尉。
第二就是指挥混乱了。托第一条的福,日本陆军中,出现了极为怪异的军衔指挥问题。在日军中,同级别的将军,还可能指挥不了同是陆军的部队。也就是说,一个不是陆军的中将,还不被允许指挥步兵部队。
毒杀李士群的柴山兼四郎,他是辎重兵出身,为了获取更高的职务,他在整个抗战中,做得本专业出身的工作非常少。再比如自杀的日本元帅杉山元,他是航空兵科出身的人,在抗战中,他却没能干陆军的航空总监的位子。反而净干战场指挥官和政治指导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原因,其实日军一些上下军衔是不能相互指挥的。
最后,总结下日军内部的等级的划分。在1943年前,日军军衔分为四级,笔者倒是认为应该叫阶级。其中,将官到佐官叫做长官,士官是大尉到少尉一级,准尉到陆军二等兵就是普通士兵。而在普通士兵之外,还有专业士兵,这一级是兵种士兵,比如陆军航空兵一等兵。
这还只是粗略的来说。如果细分,估计日军也不知道自己是那个级别的。
到了1943年后,日军统一了内部的兵种称呼。改为三级,分为士官,士兵和兵,士官包括少尉到大将这一阶层。准尉以下到伍长是士兵。兵就是各个兵种的集合了。
日本军衔有什么特点?
谢谢邀请。
不知道题主想问的是旧日本时代的军衔还是现在日本自卫队的军衔。所以就分开说一说吧。
旧日本时代日军的军衔和同时代西方军衔大体相似,其中和我们习惯的军衔表述方式不一致的主要是校官和士官军衔的称呼,其中校官分为大佐、中佐、少佐三级,士官分为曹长、军曹、伍长三级。虽然和我们习惯的上校、中校、少校,上士、中士、下士不同,但其实主要是翻译问题。西方军衔里的Colonel、Lieutenant Colonel和Major之间可并没有中文里面“上、中、下”这样的递进关系。要说旧日本军衔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元帅这个称号。是的,在旧日本军队,元帅只是一个称号,而并非军衔。
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设立了元帅府,作为天皇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军、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军、海军等任务。因此,元帅并非正式军衔,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和荣誉,并无元帅的实权。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元帅府和民国初年袁世凯在北京设立的将军府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旧日本军队获得元帅称号的军人称呼就很微妙,比如山本五十六死后被追封为海军元帅,其正式的头衔就叫“海军元帅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至于现在的日本自卫队,其军衔级别基本就是沿袭了旧日本军队的级别。最大的两个变化,一个是取消了元帅这个称号;另一个就是把军衔名称全都改了,一个不剩。现在日本自卫队的军衔是这样的:将官军衔分为将一(大将)、将二(中将)、将补(少将);佐官军衔有一佐(大佐)、二佐(中佐)、三佐(少佐);尉官军衔有一尉(大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准尉;军曹军衔有曹长、一曹、二曹、三曹;士官军衔有士长、一士、二士、三士。看起来是不是很奇怪?T
日本军衔有什么特点?
支队长是什么军衔,大概是旅团长,比如武汉会战波田支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