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又是经典的亮剑话题,咱就简单的谈两句,权当交流!

在说邢志国之前咱们先聊聊他的上司,老战友李云龙,老李呢基本是军功与处分一样多,用他的话说就是经历了五上五下,光团长就被撤了三四次,这就严重影响了老李最后的定级,直接导致了55年的授衔,就像他老是看不起的程瞎子,55年就是中将,你上去下来的折腾,但是不耽误人家往上走!

言归正传,邢志国应该跟李云龙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毕竟李云龙能看上和相处的人不多,除了大彪应该就属邢志国了,根据电视剧来说,邢志国应该是后于张大彪到的独立团,因为之前没看到,是山本特工队突袭赵家屿以后李云龙转移根据地以后才出现的,应该是后面调过来,估计也是为了平衡李云龙的暴躁脾气,毕竟邢志国跟老李资历不相上下,又是个老好人,也有能力,老李多少会给面子的,不得不佩服老总的用人之道!

解放战争初期,李云龙还是个团长,也是因为帮着华野打了一次援被华野留了下来,这就成了以后三野的人,最后能粟老总看这老李挺不错,提拔他任二师副师长,他还不干想当正的,结果还真的成了正的(小说描述,实际情况也存在,战争年代,能力突出,破格提拔没毛病),跟他的人也就鸡犬升天,职务卡卡就上来了,这时候邢志国是副师长,后面的事大家就基本清楚了,老李受伤捞了个老婆,后续部队只提到了进攻厦门,已经属于战争末期,至于金门战役,结合小说和军史记录,我军没有师一级军官参与,被俘最高职务为团一级主官!

下面我们预想一下邢志国的情况,李云龙受伤以后,应该是副师长带部队继续参战,那就是邢志国和大彪带队,一路南下,二师的战斗力那是绝对的头等主力师,战功当然不用说了,49年改编时,邢志国担任师长或者副军长完全有可能,因为所部没有参加朝鲜战争,所以其职务也就基本固定!

55年的授衔是根据52年全军干部定级而确定的,当时军级分三等,准军,副军,正军,老李估计应该最多副军级,他当时是副军长,代理军长主持工作,55年军事学院毕业以后回去才是军长,驻防沿海地区,邢志国的副军长可能也会定级为副军级,也可能是准军,因为当时的军参谋长是准军级,授衔时多以大校为主,考虑其战功资历可能会是少将,但是行政级别不会调整,少将对应享受行政七级到行政九级,一级差距,工资也差不少!

55年授衔更多的是平衡,毕竟从建立武装到现在时间跨度很大,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时代,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军投诚起义的一律高规格待遇,陈明仁是国共双上将,地方势力,比如新疆,西藏的一律都是正军,副兵团待遇,多数是少将,中将,还有不少没有军队级别的也会照顾一下,所以说有很多不确定性,个人更亲向于终身嘉奖!

至于邢志国的军衔,更倾向于就是副军级大校,因为当时野战军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将军,不像现在,但是他能不能当上将军呢,完全可能,因为在60年以后,少将一下就有普遍的晋升,以邢志国的能力,资历晋升少将是没有问题的!

邢志国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同样个性鲜明!

欢迎大家讨论和指出不足!恭祝身体健康!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刑志国授于少将军衔并不适合

刑志国出现于《亮剑》第13集中,也就是赵刚负伤以后,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副团长,很多观众并不感冒,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刑志国没有什么真才实料,就是凑人数的。

而刑志国从出现到结束,确实表现的不是很惊艳。

对于刑志国的结局描述有两个,一个是电视剧,一个是都梁的小说。

电视剧中刑志国当上了二师的副团长,后来李云龙带着突击队偷袭楚云飞的时候,被楚云飞的炮弹的打中,负伤倒下,而此时的刑志国再也没出现过。至于去了哪里估计也就只有《亮剑》的编剧知道了。

小说中刑志国死在了金门战役中,金门战役的原型就是1949年解放军发动的战役,而这场战役以解放军全军覆没而结束。

假设刑志国一直出现到了最后,而且当了李云龙的副手,副军长职位,1955年授衔的时候,会授于少将军衔吗?

其实不会,而且授于少将军衔也不合理,1955年授衔是以1952年评定级别为主要依据,从“德、才、资”方面来考虑。

规定: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

有人可能会说刑志国不就是副军级吗?不是正好可以评少将吗?

其实这只是一个标准,按照李云龙资历等方面,完全可以评一个中将,但是最后只评了一个少将,所以评定的因素比较多,而刑志国在各方面不如李云龙,且是李云龙的副手,而李云龙授于少将军衔,那么刑志国应该会授于大校军衔。

而刑志国授于少将军衔,也就等同于和李云龙平起平坐,而队伍中不可能会出现两个军长职位,所以刑志国授于少将并不合理。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诚邀,如题。又是一个关于军衔的问题,在《亮剑》中,不少观众对于老李只能肩上扛一颗星的结局很是惋惜,的确,实际上当时的军级干部一般都是授予中将军衔,剧中老李不也说“和我一起提纵队司令的陈瞎子都评上了中将”,老李着一颗星实在是有点低了。不过今天我们先不谈老李,说说老李助手邢志国,如果说他不牺牲,那么可以授予少将军衔吗?

实际上,按当时的授衔规定以及老邢的资历来说,邢志国完全是有资格授予少将军衔的。55年授衔主要是根据1953年时候评定的军人级别和55年时担任的职务评定,同时综合资历、业绩甚至“山头”等因素,也不乏师长级别的少将。

据史料考证,在1955年授衔的少将,有副兵团级的1名,准兵团级的3名,正军级的是107名,副军级215名,准军级345名,正师125名。再说说邢志国,和老李一样,他是老红军,老八路了,从独立团开始就是老李的副手,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资历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不是牺牲在福建前线,他是完全可以被授予少将军衔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邢志国邢副团长,在原著和电视里,都是一个过渡龙套,电视里最出彩的是平安格勒战役后,李云龙在昏倒前,喊他负责团里的工作,而后渐渐的就没了下文。原著书里,邢副团长是个悲情英雄,与张大彪带一个团参加金门战役牺牲。问题问李云龙当了军长,邢副团长跟着当副军长升少将合适不合适?这问题里面有两个事,其一是假设邢副团长真的一直跟李云龙一起升上去,最后也当了副军长,那么受衔少将,原则上是有可能的,但是实际当中几乎不可能。当年授衔时军职是一个要素,但甚至都不算决定性要素,最讲究的还是资历,如果说邢志国资历上也不差,同样是老革命,要是后来李云龙要是授衔中将,那么他还有可能当上少将,李云龙也是少将,邢志国的开国将军梦,只能凉了。其二;虽然李云龙是团长,邢志国是副团长,不过后面李云龙当了军长,邢志国可就未必是副军长,这里面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情况,老李要是带部队去的华野,邢副团长多少也能跟着升一升,但是跟着升到副军长,几率恐怕比给留下来继续当副团长都低,老邢这个人物,以前我一直认为是用来衬托李云龙的那些奇招的,怎么说呢?就是用他的中规中矩的思路,先把困难摆出来,然后让李云龙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破局,那么读者和观众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李云龙奇在那里。那么反过来说,老邢这个人,未必没有军事经验,但是军事思想上就比较平庸,后来张大彪都负责参谋工作了,也说明邢志国这个副手,多半是部队老资历,靠负责部队日常运转工作和后勤工作积累苦劳,担任的副职领导,老邢一样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意愿和准备,可是人有时候,还是需要工作才华的,这也决定在革命工作中,邢副团长的不可替代性是弱于李团长的,所以抗日结束后,前进的步伐是赶不上李团长的,就这,李云龙到升军级,不也还给塞军校去重新打基础吗?邢志国则还在部队工作,当老黄牛,这也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亮剑一书,几乎所有事情,都是有历史背景和原型的,打金门时,张大彪是团长,邢志国跟着过去,按历史上过去三个团,却没有更高的师级干部过去负责统一指挥,我的感觉是过去这个团还是大彪负责的,老邢只是跟过去负责打辅助,这也说明这时候当年的副团长与团长之间,差距已经拉的挺大了。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邢志国当上副军长这个说法,我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查到。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中,都没有相关的桥段。自从李云龙当上军长以后,刑志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电视剧和小说中间,有些地方对邢志国的描写是不一样的。在电视剧中,李云龙担任二师师长的时候,刑志国是副师长,张大彪是师参谋长。在小说中间,邢志国担任团长,在金门战役中牺牲,没有能够等到授衔的那一天。

当然大多数人了解的还是电视剧,邢志国一直担任李云龙的副手,李云龙担任团长的时候,他是副团长。按照这个规律来推算,李云龙担任军长的时候,他应该就是副军长。

如果刑志国真的担任了副军长,那应该授什么军衔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当时评定军衔的基本标准:1955年1月中央军委《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规定: 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 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多数均可评为中将; 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多数均可评为少将。

在电视剧中,晋西北的铁三角李云龙、孔捷和丁伟都被评为少将。尽管三个人都是一肚子气,有的人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被评为中将,有的人认为自己的部下都是少将,这算什么?但最后在老师长刘伯承的劝诫下,最后他们都不得不接受了。

李云龙才被授为少将,那么作为副职的刑志国应该授予什么军衔呢?有没有可能也是少将呢,这个可能性完全是有的。以李云龙的个性,能在他手下当第二把手,绝非等闲之辈。

孔捷曾经说过,自己手下的两个师长都是少将,让他这个军长脸往哪儿搁。既然孔捷的部下都能是少将,那么比他还牛的李云龙的部下为什么不能是少将呢?

当然在电视剧中,后来张大彪和刑志国都没有出现过。如果按照常理来推测,有可能是军委为了避免山头主义,把李云龙的这些老部下调到其他部队任职去了。毕竟赵刚也没有呆在李云龙身边,调到了总参谋部。

以李云龙的资历,在1955年授衔时,应该会被授为中将的。长征中营以上的军官后来基本上都是中将,长征时李云龙是团长。那为什么会被授为少将呢?这就是编剧和导演的功劳。中将和大将的人数实在有限,在军队中都是有名有姓的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毕竟不过是小说和电视剧,为了避免对号入座,把晋西北的铁三角都评成了少将,这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联想。

假如邢志国正常出现在小说和电视剧的后半部分里,为了衬托李云龙的形象,应该有可能给刑志国授一个大校军衔,这样就避免了李云龙的尴尬。

按照军功,栗裕将军应该被授为元帅的,但最后也只是被评为大将。不管被评为了什么样的职务,还是后来受到了什么样的不公正待遇,他们在战场上的军功,是永远不可能被抹杀的。在人民的心目中,永远有英雄的一席之地,永远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任何军衔都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也没有必要过分的去较真,邢志国应该授予什么样的一个军衔,更应该关注他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军功。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1955年军衔源自于1952年级别评定。

作为副军长,老资格红军战士,八路军初期的副团长,授予少将的可能性不小。当然,授予大校也有可能。就看邢副团长1952年的具体行政级别评定是多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