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这是不一样的!晋军三五八团团长楚云飞是出生黄埔的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和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并称晋西北双雄。
钱伯钧是楚云飞手下的营长,后来想投奔日军,成了名副其实的汉奸。
作为邻居的李云龙对钱伯钧的动向了如指掌,见楚云飞率一班人马进入钱伯钧的营部,处境极为危险,作为一个极具智慧、极讲义气的指挥员,与公(与楚云飞共同抗日,是友军),与私(楚云飞初次见面就赠勃朗宁手枪,李云龙也回赠缴获的日本大佐刀,两人惺惺相惜,情逾兄弟),李云龙都不会袖手旁观。在楚云飞身处绝境之时,李云龙飞奔而来,助其剿灭了被叛的一营人马,救楚云飞脱了险。
但钱伯钧带卫士脱逃,李云龙没有追击,而把这个活儿交给了楚云飞,为何?
这在旧时叫清理门户。楚云飞手下的叛徒,自然由楚云飞处决。要知道楚云飞大将之才,也是极好面子之人。自己手下带一营人马叛变,自己竟蒙在鼓里!没有李云龙带兵相助,楚团长并被挟持或葬身于钱伯钧枪下,已丢了大面子,这事儿传出去,叫黄埔高才生楚云飞如何做人?所以把楚部的叛徒钱伯钧交由楚云飞处置。楚云飞的神枪,作为老兄弟的李云龙心知肚明,所要做的只是借匹快马借支步枪(射程远一点!),可能还有暗中保护。结果楚云飞劝回了钱伯钧的警卫,一枪击毙了钱伯钧,心里总算有了些许安慰。
楚团长一高兴,李云龙正中下怀。何也?李云龙缴获的一营装备就不用璧还了!这正好解决了八路的武器短缺问题。李云龙什么人,他可是从不吃亏的主儿!楚云飞一是出于感激,而是出于对友军的支援,大笔一挥,报了损耗!
有人担心,阎老西抠门惯了,可会轻易答应?苍茫大地说:没关系,实在不行,可找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当年卫长官见八路在太行山下杀灭日寇,屡立战功,大笔一挥,送了缺少弹药的朱老总一百万发子弹、二十万枚手榴弹!你看,卫老总大气否?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笑喷中!这个“不是一样吗”的逻辑,让我第一时间就想起姜文《让子弹飞》里面刘嘉玲演的那个县长太太,她就是要当县长太太,至于谁是县长—— “不是一样吗?”。这跟现在好多老年朋友微信群转疯的,那些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心态保健文章倒是蛮像的,钱伯钧反正就是个死呗,谁打的还不是一样?何况云飞兄跟云龙兄谁跟谁啊?谁打不是打?嗯,可惜,还真不是一样,作为楚云飞,可能宁愿他晋绥军358团都被李云龙拐走,自己完全重起炉灶再去白手起家拉出来一个新团,都不会愿意这种时候,由李云龙替他打死钱伯钧,而且告诉你,实在没办法楚云飞亲自出马去毙了钱伯钧的话,在场的人里,有一个算一个,楚云飞最不愿意接受的,就一定是李云龙去帮他办了这件事!所以,楚云飞自己去清理门户,还是李云龙去帮他清理门户,实在太不一样了!这类情怀,我们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有的—— 任时间岁月生活世事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如何面对生活做出何种没有底线的妥协,但是,一但面对生命里特定的人,我们都愿意在其面前不计成本的维持住最后的尊严!年青人可能用“最爱的人”来理解这种情怀,不是的,我们往往会遇到那种你尊重其会如同尊重自己内心最神圣的一块的人,古人谓之为知交,现在被调侃为CP。楚云飞跟李云龙交情的最大人设,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358团主力一营叛乱,居然都围攻团长楚云飞,正是早有预判的李云龙拍马赶到,带兵镇乱平叛,楚云飞在这种状况下,真是输到一无所有,所以单枪匹马去追杀钱伯钧,自己清理门户,已经是这时候唯一可以在李云龙面前维持住最后尊严的一个机会了,所以李云龙也才没插手,连魏和尚都愿意把骑枪借给楚云飞,楚云飞自己的警卫孙铭也没瞎起劲非要跟着去。说起来呢,大家以及楚云飞自己,对于楚云飞手地下枪马功夫特别有信心,其实哪有?自从热武器出现,“上帝创造了人类,柯尔特使他们平等。”这句话可不是说说,楚云飞自己训练再精锐,被钱伯钧无脑一枪干翻,就是所谓柯尔特式平等。这些人之所以放楚云飞单独去清理门户,还有个潜在意思,就是楚云飞宁愿死,都不愿意没有在李云龙面前挽回颜面的机会。这也跟后来给魏和尚报仇,李云龙亲自带人杀上黑云寨一样的道理,老李非得不管不顾杀上去,砍一圈脑袋瓜子下来,才是给魏和尚报仇,是亲自给魏和尚报仇,念头才可以通达,否则新二团孔团长都已经拦上门来了,喊他通知新二团黑云寨独立大队,谢大队长是肯斩了山猫子几颗脑袋,送独立团李团长面前赔罪的,杀和尚的几个人一样是死,一样是给魏和尚报仇,又不犯纪律,又给和尚报了仇,还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但说真的,那真能一样吗?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无论是楚云飞还是李云龙去枪毙叛徒钱伯钧结果是一样的,就是钱伯钧这个叛徒被毙了,但是影响可就是不一样,对于楚云飞来说这也是两回事。
楚云飞是个有血性的军人,是个很标准的军人形象,勇敢、有学识、经历丰富、有威望,可以说一个军人该有的品质他全都有,很出色,在楚云飞上头的那些个长官眼里楚云飞是个很优秀的人,是那种重点培养重点使用的军官,不然早期也不会作为代表去学习还在李云龙团住过几天。而在其他人心里楚云飞的名声也很好,像李云龙、孔捷、丁伟这些打过很多年仗的人眼里楚云飞是个人物。
名声如此之好的人,队伍里出了叛徒,这对楚云飞这样的人来说都是耻辱,无论从他的人品能力还是职位方面看,都是黑点,如果传扬出去肯定会坏了他的名声,李云龙在楚云飞被围困的时候来支援,如果钱伯钧再是李云龙毙了的,那等于楚云飞出现的这次叛乱几乎就等于李云龙从头到尾帮他摆平的,他等于什么都没做,最后在上级和其他人看来这个军官不仅带兵无方,而且面对意外没能力去处置,晋绥军的事要李云龙干涉才能解决。
这次事件对楚云飞的实际影响倒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也是心理上过不去,他是晋绥军的少有人才,一般尖子人物比其他人更顾及面子,他去收拾钱伯钧以前也说了,自己也是要面子的不可能让别人替自己清理门户,而且楚云飞也是真恨叛徒恨钱伯钧。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清理自家门户,如果假手他人,楚云飞团长军人和本部的荣誉何在?《亮剑》里国共双方的两名团长,本就是既惺惺相惜又暗中较劲的。尤其是楚云飞这样出身黄埔的少壮派军官,年少饱读诗书,出口三言五拍,荣誉感恐怕远超于“泥腿子”出身的李云龙,从李大团长的作派看,更像是“革命实用主义”的代表,借机揩油368团一个营的武器装备,一直赖到内战爆发也没还。
《亮剑》里安排358团一营叛变这个桥段,是绝对有所指的,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两年里,确有投敌的情况发生,就连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本人也曾经动摇过,一度与驻太原的日军第1军司令岩松义雄勾勾搭搭,一根轴并且极富“二杆子”精神的日本人坚持将“伯工作”进行到底(中间人是阎锡山侄子),多次邀阎面谈。
然而在重庆的巨大压力下,阎锡山始终未敢越过红线,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具备战略眼光的阎老西深知日本战败只是时间问题,干脆中止了谈判,害得岩松中将几欲剖腹,最后奉调回国被日本军部转为预备役以为惩罚。
钱伯均的兵变工作安排实在差极,过早切断与358团的联络引起楚团和方参座的警觉,也没有及时得到日军部队的接应,甚至楚云飞带一个警卫班过去都拿不下,这个水平的晋绥军中校军官实在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死的一点都不冤。
反过来也说明国民党军队的凝聚力实在太成问题,作为楚云飞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作为358团主力营的营长,在日寇汉奸的蛊惑下都可以叛变,楚云飞所部的士气和战斗力可见一斑,这绝不是靠武器装备的优良可以弥补的。赵刚的评价很准确:一支部队的军魂是跟首任主官的气质有极大关系的,两相对比,楚云飞带兵能力大成问题。
在八路军独立团两个营迅速的合围下,叛军土甭瓦解,叛军一号人物钱伯均潜逃。平叛居然要靠友军帮忙,自己也差点挂在叛军营部,这个时候如果楚云飞再不能手刃叛将,那以后就别想在李云龙面前抬起头了,奇耻大辱。所以导演说钱中校必须死在楚上校手里,否则两位主人公以后没办法在战场上对垒了,不在一个档次上。
于是楚云飞匹马单枪,追杀钱伯均,总算挽回一些颜面。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亮剑》中,独立团出了个叛徒朱子明,而358团却出现了一营集体投敌事件,要不是李云龙来得及时,被堵在一营营部的楚云飞还真有点翻不了盘,而此时的一营营长钱伯钧早就见势不妙,逃之夭夭,楚云飞问李云龙借马去追钱伯钧,老李则说这点小事派骑兵去追就好了,但是楚云飞保持沉默,直接上了马,还借了魏和尚的马步枪。
毕竟楚云飞也是要面子的人,自己治军无方,以至于部下叛变,如果这时候不亲手毙了钱伯钧,李云龙肯定会看不起他,此事传到别人耳朵里,楚云飞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这还不算什么,钱伯钧的叛变还对整个一营官兵造成了很大的副作用,如果此时还要靠友军清理门户,官兵们对楚团长也会有意见。
钱伯钧在中原大战时就跟着楚云飞,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楚云飞对钱伯钧也非常器重,把实力最强的一营交到他的手里,但是钱伯钧居然反水,这让楚云飞非常震怒,必须亲自了断。其实李云龙把亲手枪毙钱伯钧的机会给楚云飞是对他的尊重,如果不给楚云飞这个机会,怎么好意思拿他这个营的装备呢?
其实钱伯钧这时候投靠日本人并不明智,抗战初期老蒋想借日本人之手消灭地方部队,而阎锡山被日本人打怕了,确实有过投敌的念头,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知道日本迟早会完蛋,就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而钱伯钧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他只看到了中央军排除异己这一层,就想着投敌,殊不知日军就快完蛋了,才做出投敌的决定简直愚蠢。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性质不一样了
《亮剑》第10集中,楚云飞部下钱伯钧部发生叛变,楚云飞前往钱伯钧部查看的时候,两人语言上发生不合交起了火,楚云飞被围困宰在钱伯钧的营部,面对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钱伯钧部,楚云飞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
李云龙这边早就已经收到情报,钱伯钧想玩投敌当汉奸,而当楚云飞前往钱伯钧部的时候,李云龙的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随时准备解救楚云飞,正如李云龙所想,楚云飞果然被钱伯钧部给包围了,李云龙直接命令部队出发解救楚云飞。
虽然楚云飞被解救了,但是叛徒钱伯钧却跑了,楚云飞想去追,但是被李云龙阻拦了,李云龙表示让自己的部队去把钱伯钧追回来,但是被楚云飞拒绝了,随后跨上马,一人一骑追钱伯钧,而最终钱伯钧死在了楚云飞的枪下。
为什么楚云飞要亲自枪毙了钱伯钧,却拒绝了李云龙的帮忙,李云龙帮忙不一样吗?
剧中有做了一定的解释,楚云飞表示李云龙已经帮助过自己一次,如果再帮一次,面子上挂住,其实也是李云龙能够出兵解救楚云飞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让别人帮忙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除了剧情中解释的原因外,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原因:
震慑的作用
钱伯钧的反水其实也说明了楚云飞358团内部出现了问题,而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钱伯钧出现,楚云飞也不知道,但是这个钱伯钧出现了,楚云飞一定要消灭,不管他跑到哪里,以此来告诫其他人,谁敢叛变无论跑到哪里,我楚云飞都会亲手毙了他。
李云龙帮忙有什么不一样吗?
其实是性质不一样,如果是李云龙杀的,士兵会觉得跟的这个团长有些怂包,连叛徒都不敢手刃,如果是楚云飞亲手杀的,不到能稳定军心,还能消除楚云飞心中心结。
我是汤里放药,专注于影视剧分析,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