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你认为当前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数?

最坏的情况无非是:国内矛盾激化,特朗普连任失败,气急败坏发动美国内战或世界大战来转移矛盾,谋求自己连任的地位。

8.27日,美国累计确诊已经突破600万人,这绝对是最坏的信号。而距离美国大选还有三个月,特朗普的任期也将在明年1月结束,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存在很多变数。

现在,美国面临着三大难题:首先就是最直接的疫情。累计确诊人数突破600万大关,每日新增仍然在4~6万之间徘徊,用不了多久就能冲击千万大关。

其次是国内矛盾的激化。由于疫情让很多民众在此期间失业,或失去亲人,每日笼罩在病毒的恐惧之中,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严重的抗议情绪;再加上美国历史遗留问题,不同肤色之间的歧视很严重,疫情就像一个催化剂加剧了两种肤色、收入阶层之间的对抗,比如前阵子的弗洛伊德事件,骚乱的种子正在悄悄萌发。

再次,因为以前很多企业不得不关停,不少的企业在此期间倒闭破产,所以现在美国的经济是不景气的,昔日出口贸易占比很大的美国,因为疫情戛然而止,所以新冠肺炎对美国的经济也给予了沉痛一击。

如果没有疫情也许特朗普可以很顺利的连任,美国世界老大的地位不会被动摇,同时也能稳步发展。但是在这三重压力之下,美国自然会出现很多变数,甚至有可能在和平与动乱之中转换,在贫穷与富裕之间交替,这也意味着国际的地位有可能会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例如:

变数1:疫情持续恶化,美国版图变成黑褐色,美国变成疫情极度重灾区

首先,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美国的疫情持续恶化,累计确诊人数比现在还要翻几番,病毒扩散到整个美国地图版图。为什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变数呢?因为目前美国感染新冠肺炎的基数很大,再配合上病毒的传播性很强,以及美国民众疏于防范,政府不强制居家隔离,所以美国的疫情现在还不是最高峰,也许还会在未来迎来新一轮的大爆发,甚至呈现指数增长

疫情的终点在哪,最终确诊会是多少,死亡人数会有多少,这些都不确定。

变数2:特朗普支持率下降,连任的梦想破灭,寻求其他极端途径达到你的目的

美国大选即将来临,特朗普能否顺利连任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因为这关系到很多国家的直接间接利益。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经历了几大阶段,分别是疫情前的高涨,到疫情爆发时的降低,再到现在的逐渐回暖。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和拜登的支持率仅相差5%左右,按这个数据来看,所以特朗普还是有可能连任的。

但三个月之后事情能否像现在一样就不好说了,也许随着疫情的持续恶化,美国也拿不到新冠疫苗,特朗普的支持率还会迎来新一轮的低谷,那么他的连任梦想就悬了。和他对前任有着深深的执念,就连他的前私人律师科恩曾经评论他:如果特朗普不能顺利连任他甚至不惜发动美国内战或者世界大战来谋求连任的地位。所以,特朗普是否会因为连任受挫而产生不理智的决定,这也是美国存在的变数之一。

变数3:美国国际地位下降,我国和其他国家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尽管目前美国受疫情纠缠,但由于其在疫情发生之前积累的那些经济、科技优势,不会再短时间内崩塌,所以目前美国综合国力第一仍然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未来,疫情持续恶化之后,美国经济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美国是否会因为疫情处理不当,而失去国际的声誉,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新上任的领导人会带领美国走向更加强大还是衰落?这些都是美国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我们不是趁人之危的国家,但不得不说,这客观上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因为越早把疫情控制住,就能为国家止损,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从而获得更多契机。

总结:

特朗普任期结束,疫情发酵,拐点尚未来临,疫苗也没有消息,美国目前的情况总体上不太乐观,所以以上这三种情况都是可能出现的变数。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也要为这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预防受到波及。

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你认为当前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数?

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率显然是偏低的,他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有人怀疑特朗普已经开始往自己口袋里塞钱了,就是说特朗普的竞选基金正在转到特朗普本人公司的名下,所以他被讽刺为第1个靠大选捞钱的总统。

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利用邮寄投票不合法来阻挠大选

但是特朗普却不愿意面对失败,主要是美国的最高法院已经拿到了他的纳税记录,同时曼哈顿检察官正在调查特朗普集团。特朗普及其儿子都担心,如果拜登上台之后会把他们送进监狱,所以现在特朗普全家正在做拼死一搏。

特朗普可能会让美国总统大选失败,主要是指邮寄投票不合法,或者是不承认投票的合法性。现在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邮寄投票存在舞弊可能,所以在大选之后的几个星期真正的结果可能出不来,并声称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很有可能会出任临时总统。

而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警告美国前副总统拜登,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宣布败选,主要是邮寄投票的事情,因为邮寄投票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统计完成。

如果前期特朗普感觉良好,就可能会承认邮寄选票合理;但是如果前期感觉不妙,就会不承认选举的合法性。现在特朗普提出一个理论,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会让自己失败,那就是这次大选作弊了。

大选结果迟迟出不来,可能会造成美国社会严重的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今年11月份到明年1月份,在特朗普下台之前美国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动荡,因为支持特朗普和支持拜登的人在等不到结果的情况下会上街对抗,相互不承认大选结果,而这正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事,因为他一直希望明年能够重新举行大选。

最危险的事情并不是特朗普不承认选举结果,而是现在美国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少数族裔群体开始在街头对抗,其中还有极左派安提法组织,所以在美国很多地区开始出现种族主义第2次风波,这一次似乎比前一次危害性更大,因为白人现在也是忍无可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发生了街头枪战。

在威斯康星州有一个17岁少年杀死了两人,伤一人,他声称自己是在维护企业家和民众的利益。同时在明尼阿波利斯市有一个黑人在警察的围攻之下开枪自杀,由此可见,现在美国社会的情况非常危险。

如果这种种族主义事件持续到今年11月3号,而大选结果又迟迟不能公布的话,美国可能会陷入一场长达几个月的暴乱,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就是支持共和党的人和支持民主党的人在大街上相互对抗,甚至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街头枪战。

美国军方警告美国政府,反美势力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反扑

当然美国军方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其考虑的问题并不是美国内政,他们考虑的问题是,假如美国发生严重的内乱,世界各地的反美势力会反弹,会对美军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甚至整个战略态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美国军方认为,全世界的反美势力会趁着美国内部出问题,做出新一轮的激进性行为,因此现在美国国防部以及美国参联会都在警告美国政府,要应对今年可能出现的任何危机情况。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美国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必须在短时间内判决大选是否合法。如果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大选是合规的,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赖在白宫里不走也不是办法,因为美国军队忠于美国宪法,既然特朗普输了,就必须要离开白宫,如果想制造事端肯定会遭到清算。

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总统推迟大选或者是不承认大选结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的另类,所以这不能被美国精英集团以及政界普遍接受。在美国发动一场政变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所以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不会成功。

但是也不排除美国全国会出现街头对抗和枪战的情况,如果特朗普输了大选还鼓励民众上街,那么被美国军队赶走之后会遭到起诉,罪名就是煽动暴乱,或者意图政变,这样的罪名特朗普显然是承受不起的,毕竟还有几百亿的身家,所以他一定要掂量掂量。

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你认为当前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数?

现在就说是后特朗普时代未免过早,谁敢说他一定不会当选下届总统呢?不过我们就当是后特朗普时代,那么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故很难说,从目前情况看不会有大的变故出现。

如果说有变故出现,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特朗普谋求连任失败,拜登竞选成功。出现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特朗普在竞选堪忧的情况下为了谋求连任,在关键时刻他可能会制造特殊事件。比如发动局部战争,借此获得连任。第三、如果特朗普败选,他有可能以邮寄选票民主党从中作弊为由,从而不承认选举结果,赖在白宫不走。第四、特朗普可能更加无底线的打压中国,以此拉拢选民,挣得选票。

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你认为当前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数?

恶狼改不了吃羊的本性

老美改不了霸凌的秉性

换只乌鸦登台

故,都是一般黑

#凌远长著#

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你认为当前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数?

如果现在说“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为时尚早。只有在特朗普败选的那一刻,才能称为“后特朗普时代”从美国的选情来看,特朗普仍旧有当选的可能性,因为他的基本支持者,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且这部分支持者是最易被“忽悠”的,这部分人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白人。变数一:美国疫情在选战中急剧恶化,死亡人数大幅攀升,选民生活困难,失业人数大增,国内民众暴力倾向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美国整个社会会陷入严重动乱。变数二:特朗普政府为了大选胜利,使劲操起“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挑起事端,甚至武装冲突。在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后特朗普时刻已到,你认为当前美国会出现何种变数?

后特朗普时刻,美国国会加强对总统权力的制约。川普商人我行我素的习性应有所收敛。美国动不动就退群,退群后失去资格又想以成员国名义要求联合国做这做那自我孤立自我打脸的局面不致于再发生。若有修宪可能会限制总统任性退群 ,自动退出引领世界的冲动和随意增加关税增加其人民和企业负担。当然其美国优先及美国霸主义和国际宪兵的行径并不会有丝毫改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