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谁做宝二奶奶,李纨是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但谁是宝二奶奶这件事,确实能影响到李纨并贾兰的日常生活以及贾兰的未来。所以李纨必须重视这件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李纨一定会对她认为对她未来有利的人选加以扶持。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一.李纨要保证自己的生存
李纨是贾政同王夫人的长子贾珠之妻。她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出身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贾政为贾珠选择李纨为妻,就是想把荣国府变成真正的书香门第。
有了国子监祭酒这位岳父的扶持,贾珠在考场上一定会很顺利!
但可惜,贾珠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
贾珠的死亡,使李纨的家庭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读者们都看到了王熙凤,这位荣国府的管家少奶奶。在荣国府她赫赫扬扬,威风八面。
可遥想贾珠活着的时候呢?
王熙凤的今天就是李纨的昨天。曾经荣国府对这位珠大奶奶,也一定是按照荣国府的当家人来培养的。
李纨读书识字,她受过完整的儒家礼仪教育。她当家,假以时日一定比王熙凤更胜一筹。
可是,李纨光彩的人生和她的青春,从她守寡的那一刻起就结束了。
寡妇奶奶们不宜抛头露面、当家理事,只宜清净守节。
封建道德是一把巨大的枷锁,压得李纨此生不得翻身!
李纨的生存空间,会被缩小再缩小,最后缩小到,只同荣国府的女眷们来往。
荣国府内有成年男子,所以李纨曾经的屋子都不能再居住。她被安排住进了,不准成年男子进入的大观园。
未来的宝二奶奶有两个主要人选:
薛宝钗和林黛玉。
谁都知道薛宝钗的背后,是她姨妈王夫人。
而林黛玉的背后,是她的外祖母贾母。
李纨和这两位表妹,哪一位关系好一些是一回事,她支持哪一位成为宝二奶奶,绝对是另一回事!
如果薛宝钗成为了宝二奶奶:
那就意味着王夫人彻底得到了荣国府的控制权。
王夫人这位婆婆太古板、木讷她缺乏人生情趣;也极度缺乏共情的能力,她无法理解李纨的痛苦。
在王夫人的眼中,给了李纨每月同她一样二十两银子的月钱,便已经是对李纨母子的恩赐。剩下的事情,李纨就要一个人处理好,不能给她添乱。
王夫人的眼中,她从来看不到李纨的难处,也看不到贾兰已经被荣国府边缘化。
看看贾母对宝玉,那是如心肝儿一般的在疼。
再看看王夫人对贾兰,丝毫不在乎。
都是亲孙子,贾母对宝玉的关心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生怕照顾不周。
而王夫人对贾兰呢?王夫人似乎像沒有这位孙子一般,从未在任何时候想起过这位亲孙!
如果薛宝钗成为了宝二奶奶:
王夫人的生活方式会被宝钗无条件地贯彻下去,那李纨母子再无翻身之时!
薛宝钗一位姑娘家,都能把自己的房间装饰成雪洞一般,毫无生气。
薛宝钗会将李纨挤兑得,毫无生存空间,剩下的日子只能在吃斋念佛中度过。
在李纨的内心深处,她的青春如蒸火喷霞般明媚。她绝对不想每日过这种无聊、清冷的日子。
如果林黛玉成为了宝二奶奶:
如果林黛玉成为了宝二奶奶,意味着荣国府是在贾母、贾政、王夫人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
这种平衡意味着彼此的妥协与制衡。而这种平衡关系对李纨来说,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生存空间。
只要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互有制衡,就意味着李纨会有比较轻松的环境。
如果林黛玉成为了宝二奶奶:
相比王夫人,贾母会怜惜李纨的不易,也会关心贾兰,会赏自己的菜给贾兰吃。
不要小瞧这一碗菜,贾母赏的一碗菜,代表着这个孩子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在荣国府这个拜高踩低的地方,只要贾母看中一个人,其他的人就不敢小瞧。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当她成为了宝二奶奶,贾母对贾兰的关心,就可以直接通过林黛玉进行传递。
黛玉是个重情的人,这份情谊会一直传递下去。
从生存条件的角度来看,林黛玉成为宝二奶奶,李纨的生活会更好。但李纨作为一个母亲,她考虑更多的,还是贾兰的未来。
二.李纨和贾兰的家庭地位
此时贾珠已死,李纨是寡妇,贾兰年幼。当一个家中没有男子,是他们母子所仰仗的,只能是亲人的照顾。
荣国府的世袭是由贾赦一房来继承的,同贾政这一房根本毫无关系。
这意味着宝玉也好,贾兰也罢,根本没有世袭的前程。
他们所能继承的,只有财产。保证他们母子第位的,也只有财产。
此时贾政还活着,他名下的财产权属于他本人。
贾珠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他根本没有多少财产。李纨手里能握住的财产就更少了。
荣国府这种地方,只有财产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庭地位。
如果宝钗成为了宝二奶奶:
薛家是皇商,宝钗有多精明,人人皆知。
王夫人本就疼爱宝玉一人。而宝玉,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头,他是贵妃娘娘的亲弟弟,是真正的国舅爷。
当王夫人和薛宝钗一联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她们会把绝大部分的财产,都圈拢到宝玉的名下。
对于李纨这对孤儿寡母,她们毫不怜惜。
只会觉得让李纨不缺钱,保证他们母子的吃喝用度,便是对李纨足够的恩赐了。
如果宝钗成为了宝二奶奶:
王夫人会支持宝钗独立当家。就像现在的王熙凤一样。
李纨丝毫没有去辅佐宝钗当家的可能性!王夫人早就想大权独揽,她根本不容李纨置喙。
如果宝钗成了宝二奶奶:
如果宝钗成了宝二奶奶,天然的血缘关系,会把贾家、王家、薛家拧成一条绳。
他们之间亲戚彼此往来,互惠互利,关系会更融洽。那么也就意味着,李纨会更加的被边缘化。
王夫人本来就喜欢贾宝玉,薛宝钗也是她的亲外甥女儿。
如果贾宝玉同薛宝钗生下了儿子。王夫人会将她所有能做主的财产都交由这个孩子继承。
贾兰什么都得不到。
如果黛玉成为了宝二奶奶:
如果黛玉为了宝二奶奶,黛玉是一位孤女,她背后没有依靠,没有算计李纨的可能性。
林黛玉本身就是一个小富婆,她已经继承了林家绝大部分的财产。林黛玉出嫁还会从贾母那里得到大量的嫁妆。
林黛玉品性高洁,根本不屑于去争财产。
对于贾母来说,宝玉也好,贾兰罢,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她也不会挑唆林黛玉去争财产。
宝玉娶林黛玉,才会让贾兰在财产的方面有最大的受益可能性。
如果黛玉成为了宝二奶奶:
如果黛玉成为了宝二奶奶,那么王夫人根本瞧不上她。
王夫人瞧不上林黛玉,这又给李纨增加了生活空间,会让李纨过得更舒服。
很多读者都小瞧了林黛玉在理家方面的能力,林黛玉讲究的是无为而治。
无论是让林黛玉去做大管家奶奶,或者是让林黛玉配合李纨去理家,这两件事情林黛玉都能做得很好。
能配合别人,给别人当好副手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都没有。这种能力只有林黛玉才具备。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王夫人不可能把权力全放在她的身上。为了相互制衡,让李纨理家,而让黛玉做副手是最好的方式。
就等于让李纨年轻的生命又重新活跃了起来!这样的日子才是李纨所期盼的。
而当李纨手里有真正的权利时,她的儿子贾兰,也会生活的更好。
当宝二奶奶是薛宝钗时,李纨将失去一切。而当宝二奶奶是黛玉时,李纨能得到管家的权力,她的利益能得到最大化。
李纨当然喜欢林黛玉做宝二奶奶呀!
《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李纨一味清净守节,除了她的一亩三分地,余者皆是问事不知,说事不管。对于谁做宝二奶奶,李纨从未表露过明确的倾向。不过若以事理为依据推测,我认为李纨更希望黛玉做宝二奶奶。
精明的人都更喜欢和率直的人相处李纨的浑名叫作“大菩萨”,是兴儿口中的“第一个德善人”,沉默寡言又老实厚道。其实,这不是李纨的本来面目,这只是李纨因现实需要为自己打造的一个形象。真正的李纨是务实又精明的。
李纨的精明都体现在哪呢?我觉得主要在于她精练能干,却偏要示人以拙。
第四十回,凤姐令丰儿拿着钥匙,请李纨帮忙,带领人搬从缀锦阁的的楼上搬一些桌几下来。李纨监督着人一张一张的往下抬,因刘姥姥在一旁,便请刘姥姥上楼去参观参观。搬完桌几,又做主令人把船桨也搬下来,为贾母添一番兴致。
李纨不是那种老实木讷的人,老实木讷的人,通常别人推一步才走一步。李纨不仅能把别人推她的这步走好,还能开发出新的好步子来。
李纨不仅办事有能力和主见,还细心有见识。第五十六回,李纨、探春、宝钗商议承包大观园各处。探春说:“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
“蘅芜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篱笆墙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
兴儿说李纨只带着姑娘们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
“不管”是真的,李纨确实不喜欢管事因为这不是她的责任,犯不着逞才多事,多管闲事,招人厌烦。“不知”就不是实情了。李纨不仅知道蘅芜苑的香草比哪一处出产的东西都值钱,就连怡红院里有哪些花儿草儿可卖钱都一清二楚。心细如发,真要她来管家,绝对是一把好手。
凤姐病倒了,王夫人自己主张大事,将家中琐细之事,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尚德不尚才,不免逞纵下人。王夫人只好又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李纨真的就是懦弱无能无法约束家下仆从吗?
我们知道凤姐的口齿伶俐,强势霸道,然而李纨和她交锋,从未败下阵来。第四十五回,凤姐数落李纨小气,不肯担负诗社的费用。李纨马上也回敬一大堆话,还抬出凤姐酒后打平儿的事来,生生的把凤姐的气势压下去了。
李纨够精明,也不软弱,她若是真心想管,又怎会降服不了这些下人呢?她没能降服这些人,无非是不想管罢了。不过是因为凤姐病了,临时抽调她来管管,等凤姐好了,就得即刻返政,何必得罪人?何必破坏长久以来累积的好名声呢!
不争无谓的强,不逞无知的能,这是李纨做人最最精明的地方。
凤姐对宝钗有一个评价: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和李纨的“问事不知、说事不管”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宝钗和李纨还有诸多相同之处。
宝钗从不轻言妄动,谨言慎行,不轻嘴薄舌,和李纨一样给人留下一个厚道人的印象。
兴儿夸李纨是大菩萨,第一德善人,由此可见李纨在下人中的风评很高;宝钗来到贾府,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大得下人之心。
李纨在带人从缀锦阁抬桌几下楼时,又命人将船桨一并抬下来,以此讨贾母欢心;贾母为宝钗做十五岁的生日,问宝钗爱吃什么食物,爱看什么戏。宝钗全都依贾母的喜好说,贾母很是开心。
李纨不想得罪人,因此不肯下力气管家。第七十三回,宝钗和黛玉等人去紫菱洲安慰迎春,恰逢王住儿媳妇和绣橘、司棋因累丝金凤拌嘴。宝钗全程没说一句话,只和迎春一块儿看《太上感应篇》。她也不轻易惹是非得罪人。
宝钗和李纨一样,都是外拙内昭的精明人。
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聪慧过人,但是她的聪明都用在读书写诗上。黛玉待人,一派耿直率真,从不刻意经营讨好。如果说她心思是一汪深潭,那也是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欢乐和烦恼都在脸上,是典型的无心机无算计的率直人。
为什么说精明的人更喜欢和率直的人相处呢?
第五十五回,凤姐和平儿说起贾府里能帮她管家的人,道:“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事务。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凤姐和宝钗是亲表姐妹,在贾府同属王派,妥妥的自己人。凤姐想问宝钗点什么,尚且这么困难,可见宝钗是很难交心的。也可见凤姐因宝钗的这一特性,不大喜欢她。凤姐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是精明人的代表。凤姐不喜欢宝钗,则可见精明人与精明人之间,不容易处好。
两个精明的人,如果处的好,可相互体谅谦让,稍有不慎就会演化成博弈和对峙。因为她们太像了,对方对自己用的全是自己熟悉的套路,时间长了,会生出厌烦。李纨和凤姐相处成貌合神离的模样,正是两个精明人相互厌烦的结果。
若是一个精明人和一个率直的人,倒可以相处出如鱼得水的欢乐。湘云和黛玉都率直,她两个和宝钗情同姐妹,这是精明人和率直人互补产生的需要。精明人为率直人提供帮助和指引,率直人回馈给精明人喜爱和依恋,各自都能收获需要的东西。
另外我们还看到,凤姐在个人喜好上,更喜欢黛玉,这也是精明人喜欢和率直人相处的一个体现。
已经有了凤姐这个精明且不讨喜的妯娌,李纨自然不欢迎同样精明的宝钗,再复制一个貌合神离。如果在宝钗和黛玉里面挑一个做妯娌,李纨会心属黛玉。
如果黛玉做了宝二奶奶,李纨有希望一展才能李纨有才能,可是命运不济,贾珠死的太早,导致她没有一展才能的机会。假如上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不会放过。
黛玉倒不是毫无管家才能,她既不懦弱也不糊涂,如果管家的责任落到她的头上,她也可以管好。只是她的身体太差,就像凤姐所说,一个美人灯儿,风吹一吹就坏了,她实在没有精力管家。
如果黛玉嫁给宝玉,因为她的身体原因,不能独自管家。摆在荣国府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继续委托凤姐;二,让黛玉领管家之名,李纨从旁协助,行管家之实。
邢夫人抱怨凤姐说:“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倒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凤姐最该管的是贾赦的家,而不是贾政的家。
第六十一回,平儿以和稀泥的方式处理玫瑰露、茯苓霜一事,凤姐说应该严审王夫人屋里的丫鬟,也该处置柳嫂。平儿说:“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凤姐终究是要过去贾赦那边的,王夫人很有可能采取第二个措施,让李纨襄助黛玉管家。
如果真的是这样,李纨掌握管家实权的时间就是长久的了,值得她卸下菩萨奶奶的面具,无须顾忌什么,该管就管,该罚就罚,酣畅淋漓地展现才能。
宝玉娶黛玉,是李纨一次新生的希望,有了管家实权,她的世界不复是一望无际的黑暗。
黛玉成为宝二奶奶,可削弱王派抱团凤姐因为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虽是侄媳妇,比李纨这个亲儿媳更贴近王夫人。如果宝玉娶了宝钗,王派在贾府再添一员,她们抱在一起,李纨更加受冷落。如果宝二是黛玉,在王夫人面前,她俩的起点基本相同,两妯娌不会形成一边倒的局势。
综合各方面因素,黛玉嫁给宝玉,对李纨更有利,她会更希望黛玉做宝二奶奶。
《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虽然《红楼梦》未完,也没法向曹雪芹询问,但好在咱们有空,就来猜猜李纨的心思。
如果选择对象里只有宝钗和黛玉,如果李纨可以选择,我觉得李纨更希望黛玉当宝二奶奶。为什么呢?有几点她会考虑。
第一条就是性格。妯娌这种关系,其实很微妙,平民百姓尚且有许多的利益纠纷,何况是荣国公府这样的大户人家,人事财政各方面的任意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影响两人关系。李纨本身不算是个圆滑的人,除了比较抠门之外,她其实挺好相处,不鸡贼。而黛玉呢,也是比较率性的人,对宝玉之外的任何人,她都是有话直说的,聪明人,有心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好恶,没什么心机。而宝钗呢,相对来说,做人圆滑得多,喜怒不形于色,整本书里,也就有限的几次发怒痛哭,绝大多数时候的宝钗,哪怕心里有气,也忍得相当好,这样的姑娘,适合敬而远之,李纨又不傻,何苦自己找不痛快呢?
第二条就是未来的财政大权。宝钗是皇商之后,从小参与打理家里的生意,在银钱上,有着天然的敏感,她当上宝二奶奶以后,就算王夫人不把权力全部下放,她也必然会参与管理,抓紧银钱不放松。夏金桂为什么会闹?因为婚后没管家权啊,权力明着在薛姨妈那里,实际上是薛宝钗那儿。成了宝二奶奶,她不得牢牢抓住吗?李纨一来是因为寡妇身份,二来也的确不会是她的对手,虽然李纨从小也是冲着管家去的,可是她的精,斗不过宝钗。黛玉呢,虽然也很聪慧,但这姑娘不理俗务,别说她身子弱不适合打理,就是让她打理,她估计也是放羊式的管理,她受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里,不屑于算计一道。所以,她若成宝二奶奶,李纨的日子会松快很多。
第三条就是婆媳妯娌关系了。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儿兼宝二奶奶,这份关系,足够碾压李纨的儿媳妇身份了。宝二奶奶若是宝钗,李纨面对的就是大小王,一个有婆婆的威压,一个有妯娌的八面玲珑,哎,如果说婆媳是敌人的话,李纨的敌人有盟友了。而如果宝二奶奶是黛玉呢,基本没问题,林黛玉也是王夫人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了。
从她们有限的交往来看,李纨和黛玉,其实是关系更亲密的,玩笑也开得多,这一点,高鹗续写的林黛玉死前有她陪伴,情感上还是很合理的。(文/宛如清扬)
《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从内心里说,我觉得李纨更希望黛玉做宝二奶奶。因为对李纨来说,谁做宝二奶奶,不只是看个人好恶与个性好坏,人品优劣,还要看利益分配。原因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与宝钗比起来,林黛玉不受王夫人的喜欢是一定的。如果宝钗做宝二奶奶,她与王夫人姨甥两个联起手来,李纨也只有被辗压的份儿。如果是林黛玉上位则不一样,林黛玉不得王夫人的心,那么麻烦事有林黛玉顶着,李纨就可以轻松自在地在一旁看哈哈笑。
原因二,自己得不到的,最好别人也得不到。李纨当初嫁给贾珠,是看中了贾珠的潜力与前程的。并且贾珠是嫡长子,还有管理荣国府,继承大部分家产的好处。可是因为贾珠早死,一切都化为泡影。
如果宝钗做宝二奶奶,宝钗身体较黛玉健康,又有王夫人做靠山,那么宝钗进得门来,很有可能接替王熙凤,管理荣国府,那样,李纨便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但如果是林黛玉做宝二奶奶,因为黛玉与王夫人的关系不好,身体又不健康,很有可能终身不会争得管家权。如果那样的话,李纨还有机会与黛玉争一争荣国府的继承权等。
人都是会受利益驱动的。李纨之前与黛玉和宝钗没有任何情分,自然只以利益多少做标尺。既然黛玉上位对李纨好处多多,李纨自然渴望黛玉做宝二奶奶。《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李纨年轻守寡,在贾府中的存在感似乎并不高,但她绝对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在贾府里关于宝二奶奶的人选问题上有黛玉的"木石前盟"和"宝钗的金玉良缘"之说,李纨作为宝玉的大嫂,未来谁做宝二奶奶直接会影响到她在贾府地位和财产及权利配制,因此,这必定是她很关心的事情,红楼梦原著中虽然没有提及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但从相关内容中可以推断出李纨其实希望黛玉做宝二奶奶。原因如下:
1、黛玉为人,正直单纯,没有太多的心计,如果成为宝二奶奶的话对李纨不会构成威胁。
熟悉红楼梦原著的人必定知道,里面众多的人物之中除了宝玉和黛玉两人为人真诚表里如一,其他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双面人物,比如:王夫人平时吃斋念佛为人和善救济刘姥姥,如同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当逼死金钏儿和晴雯时却像老虎般凶狠残忍。宝钗表面上为人随和豁达品格端方,内心却工于心计城府极深而且极具野心。更可怕的是宝钗的母亲和王夫人是亲姐妹,王夫人也很看好宝钗。
李纨表面上看似如槁木死灰,对外不闻不问、不善言辞,如一个活死人一样,事实上她伶牙俐齿、精明能干,对贾府的事情了如指掌,比凤姐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精明聪慧的李纨必定知道如果宝钗成了宝二奶奶,必定会影响到她在贾府中的利益,而黛玉对名利不感兴趣,且出身高贵,林家家底雄厚,对李纨有百利而无一害。
2、黛玉的出生和处境与李纨有相似之处。李纨的父亲是金陵名宦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北大或清华大学的校长),应该有着极高的学问,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当朝仅次于状元、榜眼的探花,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全国最顶尖的超级学霸。李纨青春丧夫,和年幼的儿子贾兰在贾府孤儿寡母存在感并不高,黛玉极具才华但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寄居在贾府。李纨很赏识黛玉的才学 ,第三十八回螃蟹宴宝钗、黛玉、探春、宝玉等作菊花诗时,李纨把黛玉的三首诗:咏菊、问菊、菊梦评为第一第二第三。可见李纨非常赏识黛玉的为人和才学,希望黛玉成宝二奶奶也在情理之中。
3、李纨有夺回荣国府管家奶奶身份的念头。原著第三十九回,李纨摸着平儿所携带的钥匙眼圈都红了,显得特别伤心,这些钥匙原本是李纨掌管的,可是丧夫后她失去了管家奶奶的身份,虽有些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如果宝钗做了宝二奶奶,就算凤姐退出,这管家奶奶的位置也轮不她,这一点李纨心里必定清楚。而黛玉对名利不感兴趣,如果做了宝二奶奶,不会觊觎管家奶奶的位置,这样李纨才有再次掌管荣国府的机会,这也是李纨希望黛玉做宝二奶奶的原因。
综上所述,如果宝钗做宝二奶奶会威胁到李纨母子的利益。而黛玉不会,且李纨很赏识黛玉的为人和才华,所以李纨更希望黛玉做宝二奶奶。
注: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中的李纨更希望谁做宝二奶奶?
李纨肯定是希望林黛玉做宝二奶奶!她最不希望宝钗嫁给宝玉!
李纨支持钗黛谁嫁给宝玉的问题,书中早有明示。在第四十二回中,林黛玉后来还能和李纨自如地开玩笑打趣,李纨笑着调侃她“刁钻”。
“你们听他这刁话。她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王夫人就是李纨的恶婆婆,林黛玉和姊妹们就是她所指的大姑子小姑子们,才刚说了林黛玉刁,迎春、探春、惜春甚至史湘云都没做过恶事,那恶的只能是指利欲熏心,道貌岸然,曾嫁祸栽赃的薛宝钗了。
黛玉嫁宝玉对李纨全都是好处:她自带嫁妆省彩礼,名声好,身体差,还能吸引王夫人的火力王熙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这话虽然不一定证明贾母一定要让宝黛成婚,内部消化。但至少可以证明,贾母肯定公开示意过将来林黛玉和贾宝玉婚嫁的嫁妆彩礼她包了,不会用荣国府官中的钱。
贾母这样承诺,其实是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免得她平时过分宠爱宝黛,引人嫉妒怨恨,给宝黛招来灾祸算计。既然黛玉和宝玉婚嫁用不到官中的钱,那就是贾母自己的事,反正儿孙们想要瓜分贾母的遗产小金库,那就各凭本事去孝顺奉承老太太呗。
对李纨这个守寡的二房长媳来说,林黛玉最好就是能嫁给贾宝玉,因为这样一来不管是她的嫁妆,还是宝玉的聘礼都没有流到外面去便宜了别人家,将来分家产也好,分贾母的小金库私产也好,宝黛都拿了那么多了,贾母也不好再偏心的太厉害。
在贾母心里,除了宝黛之外,当属王熙凤贾琏夫妻,然后就排到贾兰了。贾兰小时候,贾母对他都比王夫人这个做奶奶的上心,害怕贾母不能多分给贾兰一些遗产吗?
所以说从宝黛这里省出来的财富,容易就倾斜到贾兰手里了。李纨年少守寡,娘家清流,苦哈哈地熬了这些年,除了儿子就是钱。只有宝玉娶黛玉,才是对她们母子利益的最大化方案。
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她四代列侯之后,探花郎、盐政之女的清贵出身,林家的勋贵和书香门楣,林如海的官声名望,不仅能给贾宝玉这个女婿增光,谁入仕途就对谁有利,虽然也是人走茶凉,但至少可以锦上添花。
而且最重要的是林黛玉成了宝玉的媳妇,可以帮李纨这个大嫂子吸引恶婆婆王夫人的火力,对比之下显出李纨的好处来。
王夫人从黛玉进贾府的头一天就警告她离宝玉远点儿,后来当天晚上又发生了宝玉摔玉事件。后面,宝玉对黛玉格外殷勤,无比爱重;宝钗来到之后,黛玉和宝玉闹了很多别扭,拿捏得宝玉死死的,甚至当众刻薄贬损薛宝钗,连薛姨妈在席上也冷嘲热讽。
以上种种,李纨都是一清二楚的,这个守寡的大嫂子耳聪目明,她甚至知道一些王熙凤都不知道的事儿。
她更加知道王夫人心里这些年对林黛玉积攒的怨恨厌恶有多少,看看她骂晴雯、撵晴雯、污蔑晴雯,甚至把晴雯挫骨扬灰就知道了。其实大约她心里真正想要挫骨扬灰的是黛玉,只是怕宝玉殉情,贾母怪罪,她不能也不敢而已。
那么等宝黛婚后,王夫人看着林黛玉和宝玉天天恩爱甜蜜,而且黛玉更加拿捏得宝玉死死的,袭人这个她安排的小妾也根本不是黛玉的对手。王夫人肯定气得要命,吃不香睡不着,生怕林黛玉把宝玉勾引教坏了,宝玉小命不保,哪里还有功夫寻李纨的晦气呢?
就算偶尔注意到李纨,见她如死灰槁木且安分守寡,自然就顺眼多了,李纨孤儿寡母们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再者林黛玉这个女子,她虽然嘴欠傲娇,但是她没有损人利己的坏心思,也不屑于背后捅刀子阴毒害人,而且她活泼机敏能开得起玩笑。
将来李纨有这样一个妯娌,最多话不投机,互损两句,也完全不用担心林黛玉背地使阴招算计她们孤儿寡母。李纨和林黛玉在书中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林黛玉初来贾府是李纨照顾的,平时也有说有笑,互相打趣调侃。
还有一条就是林黛玉她娘家也势力单薄,并没有给她撑腰的人,细算起来,林家如今的状况还不如李纨的娘家。而且黛玉身子娇弱,就算她聪慧有才干,让她管家理事也有心无力。
将来如果荒淫好色的贾赦活不过贾政,甚至活不过贾母,等贾琏和王熙凤袭爵之后,就要搬到贾赦的院子里去过他们的日子了,在王子腾和元春的背书下,荣国府的管家权依然可以由二房贾政夫妻把持。
林黛玉就算得到王夫人授意,管家理事,她也是心有余,力不足,而且宝玉无心仕途,贾兰才是二房长孙。
贾兰已经十来岁了,等他有了功名,荣国府的管家权最终有很大的可能落到李纨的手里,管家权就是对家族财产的管理和支配权呀!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荣国府的儿孙媳妇们,谁不想当第二个贾母老封君呢?李纨也不例外。
薛宝钗嫁给宝玉对李纨全是坏处:她心眼多,娘家麻烦,精致利己,争权夺利,和王夫人穿一条裤子如果林黛玉不能嫁给贾宝玉,或者林黛玉在婚前早夭没这个命。那么李纨大概会祈祷,随便哪个京城里的姑娘嫁给宝玉都可以,哪怕是傅秋芳、二丫头或者刘姥姥的外孙女都比薛宝钗对她有好处。
因为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对李纨有全方位的恶劣影响。
首先薛宝钗她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从她经营“金玉良缘”的那天起,就等于宣称她站在王夫人这一边,倾其所有也要抱紧王夫人的大腿。
从金钏之死和宝玉挨打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在这两个王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薛宝钗冲在最前面,又是安慰姨妈洗白送寿衣,又是敢来照顾送棒疮药让丫鬟莺儿来打络子等,相比其他姑嫂妯娌姊妹们,薛宝钗毫无疑问是给了王夫人和宝玉最多的帮助,最积极的回应的人。
更别提日常还有薛宝钗不帮宝玉圆谎,反而在王夫人面前架桥拨火给宝黛穿小鞋;薛姨妈还拿着宝钗不要的宫花,帮王夫人长脸满府里送人情;薛家母女还帮王夫人请螃蟹宴,薛蟠还拿了新鲜说打的瓜果鱼肉献给贾母等长辈;薛宝钗又帮王夫人管家,又帮王夫人买人参,多年来不停地收买笼络贾府下人,上下应侯做人情等等。
这些事,李纨当然也很清楚,王熙凤的丫鬟平儿说破了薛宝钗让大丫鬟莺儿和宝玉的心腹小厮拜把子,李纨明显一点儿也不吃惊。
她也早知道薛家的盘算,她也明白薛宝钗攻略宝玉的种种言行,比如在海棠诗社,宝钗无比积极踊跃,李纨就看在王夫人面子上,顺水推舟让她做了头社的状元。
但是当薛宝钗越来越失了分寸,当众射覆宝玉,矫揉造作批评宝琴作诗,擅自安排惜春放假画画,管家理事夺权弄权,帮王夫人遮丑,还搬出王夫人的名号打压探春李纨,自作主张拿大观园承包盈利收买人心之后,李纨就对她越来越厌恶了。
李纨是个明白人,她已经看透了薛宝钗这样一个利欲熏心,热衷权利,不择手段,精致利己的薛宝钗,要是真的嫁给宝玉做媳妇,管家理事,那她这个大嫂准没好日子过了。
比如仅仅是妯娌关系就很恐怖,薛宝钗在管家的时候借着打趣平儿说王熙凤:“她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她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她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一个外四路的亲戚家的姑娘,这样背地里挑拨荣国府的姑嫂妯娌关系真的好吗?王熙凤要是当面听见了,估计恨不得撕她的嘴,胡说八道什么呢?
王熙凤哪有对李纨探春不好不和吗?她派了平儿来明明是帮忙的,甚至为了帮探春立威,还让平儿拿她做筏子呢?怎么到了薛宝钗嘴里好心就变成了驴肝肺呢?
这就是典型的挑拨离间,李纨和探春幸亏都是明白人,根本不会因此真的对凤姐不满,反而能看透薛宝钗的人品有问题。
又比如宝钗装模作样地说宝琴的怀古诗她看不懂,只因写到了西厢记和牡丹亭,李纨都忍不住怼她:“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这竟无妨,只管留着。”
李纨在全书中只对两个人说过长篇大论的话,一次是对王熙凤,为平儿抱打不平,也怼王熙凤说她抠门,另一次就是这回怼薛宝钗,附和黛玉和探春,嫌弃宝钗矫揉造作。
李纨的口才很好,关键时候也很敢说很会说,这与她的家教、学识、修养有关。她怼王熙凤是嫉妒王熙凤夺了她的管家权,霸占良好的家族资源,并且捞钱无数。她怼薛宝钗自然是因为薛宝钗道貌岸然,虚伪做作,经营金玉良缘。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大嫂会喜欢一个喜欢挑拨是非、装腔作势的弟媳妇。尤其是这个弟媳妇还是个婆婆一伙儿的!
一旦宝钗真的嫁给了宝玉,大约需要具备这么几个条件:贾母林黛玉已经过世;贾府穷途末路,财政亏空巨大;贾宝玉仕途无望,安心做个家族吉祥物。
即便如此,薛家富贾之家的女儿高攀公府嫡孙,就算是没落贵族,那也是相当的高攀了。肯定少不了王夫人让薛家倾巨额家产陪嫁。
毕竟按照封建社会的阶层鄙视观念,要是薛家不陪嫁给宝钗十万八万的银子,安排百十抬嫁妆,来一个十里红妆,那以后薛宝钗在贾府根本连下人也降服不了,也别提在妯娌们和公婆面前立住脚跟,更不好意思见亲朋世交,应酬往来事务。
古代越是没落贵族,往往越喜欢要面子,摆架子。可以参考老舍小说《正红旗下》中“我大姐的婆婆”,一个子爵的女儿。古代的商贾就算再有钱,也要仰视士族。
那么,携带巨额财富进贾府的薛宝钗,自然也就成了王夫人的宠儿,她们姨甥加婆媳,亲上加亲啊!薛宝钗能把新衣服给丫鬟做寿衣,自然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嫁妆给王夫人应急。
毕竟古代女人的嫁妆虽然是私产,但封建社会礼教礼法也倡议“子妇无私货”、“受而献诸舅姑”,薛宝钗之前装了多年的贤惠淑女,嫁过来了自然也要大方一点,豁出去了,继续拿钱出来装孝顺,也顺便树立她的家庭地位。
王夫人糊涂狠毒,薛宝钗心机深沉,心眼子也不必王熙凤少,薛宝钗哄得王夫人高兴,她们二房婆媳三个女人,被孤立针对的必然是李纨。
王夫人本来就看她们母子不顺眼,现在更嫌弃李纨娘家清流官宦,没有嫁妆补贴婆家,还想拿二十两银子的月例吗?还想年终分红得上等吗?王夫人不把李纨和贾兰母子撵出荣国府单过,估计也是怕人骂她刻薄寡媳。
但对李纨来说,在王夫人和薛宝钗眼皮底下讨生活,还不如分出去带着儿子单过呢!可因为贾兰是长孙,宝玉没出息,贾政也不太可能真的把李纨和贾兰母子分出去单过。
更要命的是李纨的儿子贾兰渐渐长大了,他读书上进,考取功名是要入仕做官的。如果贾府不倒,贾兰要是以后能有所成就,王夫人老死,那荣国府还能是薛宝钗这个二婶子执掌中馈说了算吗?
所以,李纨跟王夫人或薛宝钗之间必然有一场严重的利益纷争。家产和管家权都还是其次的,毕竟二房也没爵位,财政也亏损严重,贾兰长大做了高官,李纨就是备受尊崇的太夫人。
但薛宝钗这个二婶子的娘家却依然会贾兰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薛家商贾出身最多被士大夫们讥讽两句贾府贪财,可是薛家金陵一霸的恶名,薛蟠的人命官司和无法无天的惹祸体质才是最可怕的。
一旦薛蟠的旧案被人翻出来,或者薛蟠再惹下什么麻烦,贾府和王家依然要跟薛家“一损俱损”,贾府破落不堪,受损伤最大的就是新入仕的贾兰。
李纨是书香门第,清流家的闺秀,她和她的家族本就厌恶薛家这种恶霸乡绅和薛蟠纨绔废物,更何况会威胁到她儿子的仕途前程,李纨不恨死了薛宝钗和王夫人才怪呢!
所以说,李纨是不可能希望薛宝钗做宝二奶奶的。这在书中还有一处明示,那就是在抄检大观园之后,薛宝钗来辞行,书中写“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
但凡她们能对薛宝钗有好感,有同情,这种宝钗落难的情况下,她们怎么可能笑得出来呢?事实就是不仅李纨不想让宝钗做妯娌,连堂嫂尤氏都不希望有这种精明势力,腹黑心机的堂弟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