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事到底由谁来决策?

贾宝玉的婚姻大事一直在金玉良缘与木石姻缘中间摇摆,从亲情出发,王夫人比较中意自己的嫡亲外甥女薛宝钗,贾母比较支持宝黛姻缘。但无论王夫人与贾母如何打擂台,如果贾政不发言,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之争就没有赢家,因为荣国府二房真正的当家人是贾政。

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王夫人出身虽高,娘家势力也逐渐高升,但却敌不过出嫁从夫的舆论,因而,当贾政胖揍宝玉,王夫人闻信前去求情时,也只能利用亲情,苦情来打动他,却不敢强势要求。因而,当贾政与王夫人商量过事情后移步赵姨娘处时,王夫人只能听之任之,因而,曾经很响快的王夫人在嫁到贾家后,变成了一个不声不响的"木头人"。

贾母固然可以仗着孝道来挟制王夫人与贾政,但在宝玉婚事上,不敌王夫人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不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中的一句“夫死从子"。况且贾母年纪已大,早已退居二线,对儿孙的婚姻事也是顺其自然,并不插手太多。比如迎春的婚事,贾母明明感觉出不太合适,却因贾赦愿意,并没有表示反对。

总之,在封建社会里,女人无论在后院多么地位,有权威,但在男人面前,你只有唯唯诺诺,没有多少发言权,故宝玉的婚事最后还需贾政拍板才能定下来。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事到底由谁来决策?

答这个问题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从表面上看能一言定音的应该是贾母,她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其实并不然,真正为贾宝玉的婚姻大事做了主的人是王夫人。王夫人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她为了让贾宝玉娶薛宝钗动员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包括元春,贾政,以及世外道人,搞了个“金玉良缘”出来。在与贾母的暗中争斗中,最后终于占得了主动,驾空了贾母,掌握了一锤定音的话语权。她把贾母送给宝玉的丫环收买的收买,驱离的驱离,最后啥事都由她说了算。贾母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最终不在坚持己见,让宝玉娶黛玉,而是与王夫人进行了妥协,默认了宝玉娶宝钗为妻。完毕

謝邀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事到底由谁来决策?

在假语村言层面,能给宝玉婚姻作主的有四个人:元春,贾母,贾政和王夫人。前八十回还没写到这个问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事到底由谁来决策?

贾母王夫人吧,反正他自己说了不算。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事到底由谁来决策?

按理说封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贾宝玉的婚事当然是由贾政王夫人来决策的。

因为封建时代女性要“三从四德” ,贾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要“从夫”听贾政老爷的,所以贾政老爷才是真正拍板决策的人。
贾元春看中宝钗,赐下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引发黛玉心态爆炸,当然是一种暗示。元妃的这个暗示,事先不可能不与贾政王夫人沟通。

元宵节“元妃省亲”后,元妃和姊妹们在灯节又都制了灯谜,贾政除了关注四春的灯谜之后,还特别为宝钗的灯谜忧心重重,唯恐宝钗将来福份浅。贾政老爷对于黛玉的灯谜完全无视不提,也证明此时宝钗已经进入贾政的视野,黛玉因为是父母双亡被贾府收养当然是无福之人,因而在贾政老爷的“宝二奶奶”候选人名单中已经完全出局了。贾政老爷是个大孝子事事孝顺遵从贾母的心意,因而在贾宝玉的婚事上贾母也有相当大的发言权。

清虚观打醮贾母对张道士说“宝玉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当然是还要再观望挑选的意思。接着贾母又为宝玉指出“金麒麟”来,当然有选择史湘云做“宝二奶奶的意向。怎奈史家看不上不读书进取的宝玉,立马找了人家来相看湘云。之后贾母又转而看上宝琴,怎奈宝琴也早有人家。贾政老爷连为宝玉贾环收屋里人都要推迟,对选择“宝二奶奶”当然更是望观态度,想选择比宝钗更好的。如果贾母贾政母子属于黛玉,“宝黛姻缘”早就定下来了。

王夫人要对贾母孝顺、要对贾政“从夫”,在宝玉的婚事上几乎没有发言权。王夫人的意向与贾母贾政比起来是很次要的意见,基本不起作用。“金玉良缘”长期悬而未决,并非因为贾母支持“木石姻缘”,而是贾母贾政母子二人只拿宝钗当备胎,在贾宝玉的婚事上长期举棋不定。

贾母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元妃下旨邀宝钗众姐妹与宝玉一起入住大观园、又赐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贾母也跟着就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接着又独宠薛宝琴详问八字,“硬做保山”为薛蝌邢岫烟定亲等都是不断在向薛家摇动橄榄枝,都是给予薛家母女两人一些贾薛联姻的希望和信心。但薛姨妈在“紫鹃试玉”之后,对把宝贝女儿嫁到日渐败落的贾府、嫁给为了黛玉要死要活发痴病的宝玉迟疑犹豫了。薛姨妈在潇湘馆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就是为了要试探贾母的意思,然而贾母毫无反应。

抄检大观园后,宝钗立即借故搬出大观园,实在是薛家受够了贾府的拖延。宝钗住进大观园,又曾盛传出过“金玉良缘”,真的是再没有别的人家会来求聘宝钗了。

入住大观园才两个多月,袭人就向王夫人建议想法子把宝玉挪出园子。客观上,如果把宝玉挪出大观园就立即具备了与宝钗或者黛玉定亲的条件,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婚”并不意味着不能定亲。

可直到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撵走晴雯芳官,贾母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宝玉不懂“男女的事”是个“丫头托生的”,乐得放着宝玉在内帷中厮多年。宝钗乘着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挡口搬回薛家,这是一步活棋。

然而,命运最终还是让贾薛两家一起成就了“金玉良缘”,并不管当事双方宝玉宝钗个人的感受如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事到底由谁来决策?

像贾宝玉与薛宝钗那种大家族的婚姻,王夫人?贾母?他们谁说了也不算,是家族利益说了算,都是利益的驱使,两家联姻各取所需,王夫人,家母等众人只不过是利益的棋子罢了。宝钗是喜欢宝玉的,可是宝玉喜欢的是黛玉,在封建礼教与关乎家族的厉害关系下,宝玉是无可奈何的,否则也不可能最终能出家。通过作者自身的生平背景,不是简单的诉说爱情,而是通过凄苦爱情,揭露封建社会丑陋的一面。宝玉由仙人带来世间走一遭,又回归原点,来的时候是满心欢喜与期望,却是历尽困苦的走,这一遭尝尽了人生百味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