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你最喜欢谁?我喜欢花袭人,因为花气袭人知昼暖?

生活无小事,欢迎来讨论。

当然是探春,是个妙人,林语堂先生曾对她大加赞扬。

探春是很多读《红楼梦》的人,都很欣赏的角色,欣赏的原因,在于她对命运的姿态,就像一支沙漠中带刺的玫瑰,外界恶劣的环境,仍旧挡不住她追求炫彩开放的心。

探春是庶出,是贾政与赵姨娘的女儿,还有一个弟弟叫做贾环,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小男孩。

曹公在《红楼梦》中对贾府四个女孩着墨最多的,应该是探春。因为“元迎探惜”四个人中,元春很早就嫁到宫里去了,对于大家来讲是遥遥在上的一个极为尊贵的人,所以描述最多的就是省亲的场面。迎春是个木头似的人物,自己没有主见,性格不够鲜明,所以写的也不多,惜春是注定要伴随古佛青灯的,所以在任何场合都会突出这一点。

探春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敢于同命运叫板,用昂扬的姿态,活出最绚丽的自己。

探春一生最在意的就是她的出身,而这也成为她一生中痛苦的渊源,她的亲生母亲就是她一辈子对抗着的对象。

很多读者会认为探春很不懂事,眼中没有自己的亲生母亲,反而胳膊肘子往外拐,认王夫人为夫人,而叫自己的母亲为姨娘,没有尽到一个女儿的本分。但是看到贾环我们又会想,哎,幸好探春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划清界限,不然探春将会是另一个贾环。

探春是一个明事理,有分寸,有道德感和底线的姑娘,因为是贾府的儿女,所以无论身份,都得到厚待,因为按照儒家思想的规矩,即便是庶出,也是要叫正房夫人为母亲的,而赵姨娘的地位依旧高不了多少,但有的时候赵姨娘会自轻自贱的做一些很不好的事情,给这位女儿蒙羞,甚至让探春生发出要离开这个家的冲动和想法:但凡是个男的,早就远走高飞了。这是探春为了逃离这位令她不堪的母亲,而作出的反抗,我们知道最终探春确实远走他乡,从此山高水远的,远离了兄弟姐妹,远离了自己的家庭,甚至赵姨娘去世,她都没有在身边。

但这不足于说明探春有多冷血,如果赵姨娘稍微明理一些,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我们下一篇文章中分享一下赵姨娘的文字。

探春的不甘平庸,让她在追求才学上,追求个人能力发展上,追求道德修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她不服输,不服软,有礼不让人,这一点王熙凤还会惧她几分,而这一切的成绩,都是她自己有主见学习获得的。

从才学上,她是一个极致高雅的人,通过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看到探春屋子里的笔墨纸砚,名贵书画等,刘姥姥问这是哪个哥儿的房间?以此来显示探春在艺术上的追求,品高身洁的品质。在大家起的诗社中,她的诗歌造诣非常的高,虽然与宝黛有一定的距离,但一个小女孩的诗词水平已经非常的高了。

在个人能力发展上,曹公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在王熙凤小产之后,身体虚弱,无法管理贾府的时候,探春等人管理荣国府的状况,通过很多场景的描述来衬托出探春的管理能力:一是很有分寸的处理了赵姨娘的哭闹,让赵姨娘的无理取闹无处遁形,以此来显示探春在家庭位置中的无奈以及处理事情中的公私分明;二是解决了凤姐长久没有结局的贾府积贫积弱的状况,增加收入来源,缓解入不敷出的状况,其时贾府的经济状况已经堪忧,但是王熙凤是通过放高利贷,当掉家里值钱的东西,拆东墙补西墙来改善这种情况的,连她自己都觉得这种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探春就将大观园的土地划片,实行承包制,每片实行人头儿负责制,以此来提高园中下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收到一定的成效;三是通过凤姐和平儿的对话,凤姐对探春的赞誉以及品评,来提升探春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因为探春是一个聪明的人,王熙凤在管家时用的那些小九九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探春有点得理不饶人,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得后敢于怼王熙凤,所以在这一点上王熙凤对探春有一种敬畏,她觉得探春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劲儿在那里,眼里不容沙,努力的追求更强大的自己,以撑起风雨飘摇的贾府。

探春和宝玉的关系很好,她看不上府上统一采购的东西,但因为姑娘家不能随便出门,所以只能托人买。托人,她只信任宝玉,尤其是一些古玩玩意儿之类的,她相信宝玉的眼光,就会时不时的拿出自己月历钱,委托宝玉在出门的时候,给她把看到的小而美的东西买回来。作为回报,探春会自己一针一线的给宝玉做鞋子靴子穿,而宝玉就爱穿经历的姐姐妹妹所做的衣服配饰之类的,对家里老婆子做的和在街面上买的则是嗤之以鼻,这里体现一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深度,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需要顾惜的,需要互相抚慰的,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或者不为他人考虑。

探春从自己不太好的原生家庭出来,得不到亲身母亲的理解,甚至连自己的骨肉兄弟也是混账说她不喜欢自己的亲弟弟,只跟宝玉好,使得她对懂得自己的人有一种依恋和爱惜。她想方设法的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出来,和大观园里的弟弟妹妹在一起,赋诗,赏花,惬意的生活。她深爱着大观园,深爱着贾府,但是面对贾府的没落时却恨自己能力有限,在贾母去世前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贾母有些不舍,在院子里待到四更天,大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陪着的,这里很动人,探春不舍得自己的老祖母,陪她到最后,画面很美却有些凄凉。

但是探春的痛苦在于总会时不时的遭受到赵姨娘的埋怨,就像很高兴的吃一顿美食却看到苍蝇一样。

骨子里高傲的探春怎能忍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呢?所以便会想方设法的离开。她的判词中有这样的话: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最终探春远嫁,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每年清明节的时候,都不能回来探视自己已故的亲人,这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一种悲剧,但是对探春来讲,未尝不是一种完满。

从此不用再遭受赵姨娘的冷嘲热讽,也不用背负一些传统礼教中所谓庶出的悲名,远离家乡奔赴海疆,有人考证说是嫁到了今天东南亚某一个藩属国的王爷,做了王妃,虽然远点,但结局在几个姐妹中算是好的,对看官来说,也是一种安慰了。

这样心内有着深情的姑娘,像棵美丽的玫瑰一样,美丽的绽放却不怕外界的锋芒,用自己奔放的生命,对抗着人世间所有的哀伤。

《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你最喜欢谁?我喜欢花袭人,因为花气袭人知昼暖?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判词概括了她的命运,但她可是曹公笔下唯一一位尊从封建礼教,恪守“三从四德"的人!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年轻寡居,能做到上敬诸老,下睦叔嫂。阖府上下无半句微词!寡妇熬儿,终使其功成名就。实为封建社会妇女伦理道德的楷模。忠贞的爱情,堪称当今世界妇女的典范!在八七版的《红楼梦》当中,李纨这一角色由副导演孙梦泉饰演,足见总导演王扶林对该角色的重视!只有这样的人物,性格才是我喜欢的!以上是我的浅见,谢谢您的邀请!

《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你最喜欢谁?我喜欢花袭人,因为花气袭人知昼暖?

你喜欢她什么,一你没见过她,第二她又不是黄花闺女。

再谈这句诗,作者二糊,芳气袭人知昼暖。春暖花开光白天暖和吗,晚上呢。曹雪芹也用了他这句诗,就同二了。这句诗正确说,芳气袭人昼夜暖。

《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你最喜欢谁?我喜欢花袭人,因为花气袭人知昼暖?

初心文学笔者王嘉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红学研究中,有许多读者朋友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褒黛贬钗”的观点。而在这里,很多人又都认为,袭人是宝钗的缩影,晴雯是黛玉的写照。所以,有很多读者朋友是不喜欢袭人的。

不可否认的是,袭人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从第六回合,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就开始初见端倪。曹雪芹先生在第六回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宝玉只管红着脸不言语,袭人却只瞅着他笑。迟了一会,宝玉才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说到云雨私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越发尽职了。

——《红楼梦》第六回合(节选)

看到这儿,男同胞会说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宝玉把娇媚女仆袭人睡了,而女同胞则会认为是袭人找到了合适的机会,终于上位了,不同的读者对这一块儿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笔者认为,这里既表现了袭人的圆滑,同时也表现出了她的温顺。圆滑在于,她认为贾母把自己给了宝玉,便觉得理所当然起来,以至于认为这件事无可推托。然而,温顺在于这件事占主导地位的是宝玉,在封建男权社会,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婢女、丫鬟可能是没有人格、自尊可言的。

其次,许多人都认为晴雯之死与袭人有莫大的关系。虽然雪芹先生没有用直白的文墨写晴雯之死就是袭人所致,但是从晴雯的判词“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可知“风流灵巧招人怨”是晴雯毙命的主要原因,而毁谤、诬陷就是晴雯之死的导火索。点燃这个导火索的人,有许多学者、红学研究者都认为是袭人。

从这儿来看晴雯是可悲的。但她也是可怜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机关算尽,也没能赢得一份内心的真爱,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哀。

笔者之对于袭人,没有厌恶、但也谈不上喜欢。“花气袭人知昼暖”一句是出自陆游的诗《村居书喜书》,意思是说,花香扑人之际,天气就很暖和了。所以,袭人能够给人一种温暖,她是娴静的。

再说《红楼》女性人物中最喜欢谁?笔者个人比较倾心于晴雯。晴雯好比黛玉,像是朵带刺的玫瑰,但她没有黛玉的做作、病态。最让笔者喜欢的是那一夜“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这里把晴雯的小性子表现得特别鲜活,这种小任性不是在喜欢的人面前是很难表现出来的。

但晴雯不是袭人、麝月,她内心自带一股高洁,哪怕是身份卑微,也从未越过雷池半步。她没有采用任何非常规手段上位,这一点从始至终晴雯都是清白的。所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些灰暗之境都是对他的污蔑之言。

一曲红楼,总是让人万声叹息。这一声叹息,叹给晴雯,叹她生错了年代,叹她一世繁华,归于尘土。而且还带着毁谤,不清不白的归于了尘土。

以上是初心文学笔者王嘉伟的回答,欢迎诸位批评、交流。

回答:王嘉伟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本头条号。

《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你最喜欢谁?我喜欢花袭人,因为花气袭人知昼暖?

小红 岫烟 平儿

《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你最喜欢谁?我喜欢花袭人,因为花气袭人知昼暖?

我还是喜欢林黛玉,她是作者倾情塑造的艺术典型,她脱颖于红楼裙钗之中。我喜欢她才华横溢,有过人的聪慧与才情,她与大观园中姐妹们吟诗作对时,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立意新颖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还是凄凉悲切“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倦易黄昏”,黛玉都能独占魁首,无不体现其特有的高雅脱俗气质。我喜欢她生性孤傲,内外惠中。她没有史湘云那样的乐观豪爽,没有探春那样的精明能干,她没有薛宝钗的随分从时,更没有八面玲珑,取乐于人的媚态。她虽然寄人篱下,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与宝玉真心相爱,二人有共同的叛逆精神,她从不劝宝玉走科举仕途之路,她淡泊名利,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赐珍贵鹡鸰香串转送她时,她鄙视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我喜欢她痴情,林黛玉一生只爱宝玉一人,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为宝玉付出了一生的眼泪,她的这份爱最真挚、最纯洁,她虽然与宝玉常常发生口角,但却体现出她用情之深,对宝玉的特殊感情,那是一种耳鬓厮磨,心心相印的感情。林黛玉的人生理念一个是爱,一个是诗 。她为爱而生,为还泪而死。她生与诗书为伴,她的死也充满诗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