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我只在语文课本上读过一点点,为什么我更喜欢像《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样的书那?这两类书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红楼梦,是一本有“生命”的小说。

我们平常所读到的一些普通文学作品,呈现出的,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世界。作者落笔时的视角,常常是随主角而动,主角之外的角色,绝大多数可以忽略掉。

这是因为作者笔力不够,无法在笔下,完整表达出他心中那个瑰丽的世界。

但是,红楼梦却不同,读者读之,仿佛在看一部经典电影。这部影片里,没有图像和声音,它只用文字本身的力量,便描绘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红楼世界。

红楼梦一共描绘了五百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当作者的笔触转到贾宝玉的时候,您知道此时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在做什么。

当作者笔触转到黛玉的时候,您也知道宝玉正在做什么,更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此时读者不仅知道宝玉在做什么,大观园中大部分人的行踪,读者也是清楚的。

换句话说,红楼中大部分人物的时间线,连续而共通的。读者犹如在立在云端,俯瞰着地上的一座园子,园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您都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尺度上,看得明明白白、纤毫毕现。

这等写作功力,实是深不可测,非常人可及。

红楼的第二个好,在于它是“书中有书”。

《红楼梦》文字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原著,另一个则是脂批。

原文大多数读者都读过,有些人读起来津津有味,有些人读之味同嚼蜡。这与每个人的阅历、学识和兴趣点密切相关。

我与不少读者交流过,发现酷爱《红楼梦》的人群,通常内心深处更偏古典一些,这是什么?这就是兴趣的源泉。

有句老话说的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当人生经历的多了,往往才能发现某些事物上那种历久弥新的年代美。

这是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美,也是一种直击心灵深处的美。这种美,并非璀璨夺目光芒四射,而是需要人去细细品味。

正如一杯苦涩的好茶,细品之后,回味却是甘甜。

这种美感,在红楼梦的文字中,浓烈得有如实质,怎叫人能不爱红楼。

红楼另一个文字系统,是脂砚斋等人作的批注。这些批注,极为重要,能帮助读者更深地理解和认识红楼。

因为红楼是一本创作于清代特殊社会背景下的小说,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最为酷烈的一段时期。作者写红楼梦,当然不是为了拥护大清,它本身是托以“闺阁言语”,言不便言之事。

当我们熟读原著后,自然会产生疑问,作者写这本小说,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这时候,脂批就很重要了。

因为它不仅能为我们揭示文中人物角色的结局,还是解读作者真正思想的一把钥匙。每一段脂批,对读者来讲,都是一道谜题,让人不断有解谜的冲动。

或猜测人物结局,或体会作者真意,再不济也能同脂砚畸笏等人,一起玩个文字游戏,实是让人兴趣盎然,不忍释卷。

这些都是红楼的好,本篇答文,也就只讲出了红楼妙处之一二,只有当您认真读进去了,才能真正感受到红楼的无穷魅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一本陪伴终身的书籍,《红楼梦》,适合很多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到处都会找到《红楼梦》里面的人物《红楼梦》里面的故事包含很多哲理人生道理 有很多启示作用

《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红楼梦》好在哪里?

一、《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以一个家族为中心,描写了由祖辈在战场中建功立业,巧取豪夺,取得功名利禄和万贯家财。而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奢侈无度,荒淫无耻,仗势欺人,勒索民财,为了保住荣耀功名和奢华生活,走裙带关系,编织关系网,无所不用其极,但终于是富不过五代,衰败落魄的过程。作者以过人的观察力,写出贾府怎样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好了歌",为康乾盛世写了挽歌。也写出了清代灭亡昀过程和原因。

二、在封建家族从兴到衰的过程中,描写了封建家族掌权的几个男人或贪婪或好色,或只默守封建教条而一无所用的不同典型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一群如鲜花盛开的少年男女及他们的天堂"大观园",写了她们如花的容颜,或高雅、或灵慧的游戏,写了她们每个人对婚姻、对爱情的态度,特别赞美了那只要两心相通,别无所求的木石姻缘。有才有能的姑娘们对贾府财务弊病的清透和试图的改善。还写了一些作为丫环的少女对不平等身份的反抗和斗争。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大观园终于和贾府一同毁灭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三、由于描写的是由兴到衰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婚丧嫁娶、祭拜、生日等各方面的礼仪和社交活动,园林建筑、装饰、装修,宴会和各种食物,纺织品,首饰,各阶层人等的生活场景,涉及范围之广,可无愧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四、全书最精彩的当数多人物的刻画了,除了主要人物个性分明,性格都有多面性之外,还有百余个配角,通过几个场景、几句话,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决不会混淆。这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高超的文字功力。就是在全世界也找不出可以写活这么多人物的作品。

《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我认为,《红楼梦》一书主要好在以下几处地方:

《红楼梦》是第一部由作者独立创作出来的小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红楼梦》出现之前的小说,大多都是作者由话本、民间传说等故事进行整理、汇编而成的,比如在小说《水浒传》出现之前,民间就早已经有了有关水浒人物的话本在流传了,但《红楼梦》中的故事和人物,却完全是由作者自己写成的。

《红楼梦》改变了以往小说的写法

在这部小说出现之前,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大多都是以“大团圆”的情形来作结局的,基本上就是类似于小说中贾母掰谎时所说的情况,最后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必定是会在一起的,但是《红楼梦》一书却是以爱情悲剧来做结局的。

《红楼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体现了比较先进的思想

明清之际,在中国出现了一股进步的思想解放的潮流,《红楼梦》的作者也深受其影响,小说中贾宝玉、林黛玉的叛逆,就使得小说在当时具有了进步的意义,例如拒绝科举取士,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追求自由恋爱等等地方,冲破了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束缚。

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

相比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虚伪狡诈、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来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丰满、立体的,而不是片面化的。林黛玉有她可爱的地方,可也有很多的缺点,比如经常耍小性子;宝钗性格温和敦厚,却又让人感觉她心机太深。

正是因为她们人物形象的丰满、立体,才会从古至今都有“拥林派”和“拥钗派”的出现,他们时常的为此反目,甚至于“几挥老拳”,而这恰恰就是作者塑造人物成功的一个表现。

小说的结构十分的精巧

《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结构非常的精巧,什么“草蛇灰线”、“一击两鸣”、“伏脉千里”等等手法,在小说中有多次的出现: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却会在很多回之后的另一件事上得到回应;小说中的人物不过是随手点了几部戏,却预示着以后故事发展的大方向······

以至于有的读者甚至怀疑,一个人写这部书简直是太困难了,有可能是由很多人集体创作而成的。

《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谢邀。若有兴趣,可参看本人前几期所写。谢谢。

《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经典,是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小说,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最深刻的投影,那么《红楼梦》在我们民族心灵构成中,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集中国文学各种形式之大成——无论在文学、哲学、宗教,中药,美食,瓷器,或文风、文体等等各方面,《红楼梦》都有很了不得的成就。

她在哲学思想方面结合了佛、道、儒三家,中国最重要的三种哲学,看待人生的态度都在《红楼梦》里面了。她将中国人的哲学,儒、佛与道,所涉及的入世与出世的纠结,以最具体、最生动的人生故事呈现出来。这就是《红楼梦》伟大的地方。

人物塑造是《红楼梦》小说艺术最成功的地方。无论主要、次要人物,无一不个性鲜明,举止言谈,莫不恰如其分。曹公在叙述时,往往三言两笔,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就出现了,而且不会重样。

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对于《红楼梦》,有着很高的评价:“我觉得,念过《红楼梦》、而且念通《红楼梦》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红楼梦》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

不得不说,《红楼梦》是一大奇书。她所蕴含的人情世故、妙想哲思,都是体味和述说不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