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红楼梦里袭人告王夫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宝玉拉她手,把她当成黛玉表白说,“睡里梦里都是你”也一起告诉呢?
1.主要原因是前文已经提到的,袭人有意要宝钗和宝玉成亲,当然不会汇报出宝玉和黛玉的真爱细节。
2.袭人天真的以为宝钗大度一点,而黛玉小气,小性子,说话也尖酸刻薄数落他人……她和大观园所有人一样被宝钗母女的小恩小惠收买了。
3.事实上,如果黛玉嫁给宝玉,还会容得下袭人。宝钗嫁给宝玉,绝对不会容得下袭人。后四十回在语言上,细节上处理的脱节了。不过,大是大非还是把握住了。宝钗会把袭人赶出家门的。
4.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宝钗可是四人组合呢。俗话说得好,养女像姑姑。此四人都是工于心计的人,机关算尽。贾府后院乃至整个家族命运,还有王家的,薛家的命运都是和这四个人密切相关的。
四大家族的发展方向基本上就是此四人掌握的。
5.此外,王夫人薛姨妈,还有王熙凤三人精心设计的“金玉良缘”套路,袭人聪明的看出了这个道理,她只能顺着王夫人的心意,见风使舵,不能说出黛玉和宝玉的真情。
6.黛玉和宝玉的关系是贾母安排的,袭人和晴雯也是贾母给宝玉安排的,可以说贾母对宝玉的感情和未来考虑的很周到,也很到位。如果贾母的安排不被打破,宝玉是幸福的,贾府也是未来光明新区。
就像宁荣二公在宗庙祭祀,家塾安排等的良苦用心一样,贾母兑贾府的未来接班人~宝玉的未来考虑的很周到细致,也很合情合理。
7.可惜,贾母独木难支,一个人拗不过三个人——王夫人团结姐妹薛姨妈,联合自己侄女王熙凤,调集王薛力量,牵制贾府大小,把贾母的人赶的赶,收买的收买。
甚至发展到,王夫人王熙凤撺掇刑夫人来加盟,以给贾赦做小妾为假名义,向贾母讨要鸳鸯。所以才有,贾母当众对王夫人说“你们算计我,就这个得力的丫头,你们也要支走?”
贾母心里清楚的很,刑夫人要鸳鸯,就是两个儿媳妇的夺权计划,外加王熙凤这个孙儿媳妇。可惜李纨把贾珠之前的妾都赶走了,没有助手,本身有才华,没有势力,不能帮贾母料理家务。
在这种情况下,贾母的家族地位越来越名存实亡,逐渐形成王氏三女独霸贾府的局面。薛宝钗入住贾府,已成定局,挡路者死……
8.就连贾政听到黛玉死了,宝钗和宝玉结婚了,都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贾政和贾母是想让黛玉和宝玉一起的。否则也不会让黛玉长期住到贾府了。
可是不仅没有如此,还搭上了外甥女性命,贾政能不难过,能不伤心,能不吃惊吗?
这个腐儒懦弱的人,为官挟制不了下属、为父管教不了孩子,为夫又管不住老婆的男人,一生可谓是“唯唯诺诺”。贾敬不用多写,这贾政就是他堂哥贾敬的翻版了。
总之,袭人背叛了贾母,见风使舵的投靠了王夫人,不过,王夫人也很清楚。此人不能留,所以就不难理解,只给她加工资,不给她名份的特殊待遇了。
当然,晴雯立场坚定,却被赶出贾府,袭人也是怕了。她觉得贾母保护不了她,决定不了宝玉的事情了,大势已去,为了自保,她主动投诚。最后,还是被利用完后,好出去了。
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袭人虽是个丫头,但其精明不输主子小姐,她不仅有上进心,努力进取,而且非常有城府,做事也能很好地把握分寸,在不落痕迹时就把事情办成了。
比如第三十四回,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当王夫人问到宝玉挨打地原因时,她只说了宝玉交游伶人,私赠表物之事,因为这是可以说的,却对贾环私下告贾宝玉黑状之事假装不知:
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挨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
袭人早在宝玉来打之后,就听宝玉的随从茗烟说过了贾环告宝玉黑状的事,为什么袭人不对王夫人说呢?因为如果把自己知道的竹筒倒豆子一般都说出来,那么袭人得罪的就不仅仅是贾环,也不仅仅得罪贾探春和赵姨娘,而是连贾政都会得罪了的。只有假装不知,才会不惹祸上身。
同理,不向王夫人告密说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之语,并不是为黛玉考虑,而是为自己利益。一,首先,宝玉向黛玉的表白之语,并不是向黛玉说的,而是向袭人说的,而且向袭人说时,也没有说明这些话是向林黛玉表白的,宝玉只是说:
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治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明眼人都知道这话应该是宝玉对林黛玉说的。但袭人若是告密,便是无凭无证的,林黛玉不会承认这事,贾母更不会承认这事。更何况林黛玉也确实不知道贾宝玉向她告白的事。更别说贾母了。
一件无凭无据的事情王夫人,王夫人也只是听听而已,并不敢据此向林黛玉和贾母发难。倒是宝玉,很有可能从王夫人的敲打中得知袭人告状之事,从此对袭人心生嫌隙。再也不会对袭人那么相信依赖了。
二,袭人如果想王夫人告密贾宝玉告白林黛玉之事,王夫人也许会秘密同贾母协商,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把林黛玉和贾宝玉隔开。但这样做会让贾母对袭人心生不满。如果贾母对袭人公开表示不满,王夫人纵然想提拔袭人,恐怕也不敢提出,毕竟贾母是王夫人的婆母,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下人,与婆婆闹得不愉快。更何况宝玉也会因此对袭人不再上心了。
三,宝玉虽然是一个暖男,但并不是没有个人主见的。甚至他身上还有一定的纨绔子弟的脾气,若是他知道了袭人告密自己与林黛玉有私,宝玉一定会像后来疏远薛宝钗那样疏远袭人。如果那样,袭人的前途也是尽毁了。
四,袭人的人设就是服侍谁心里就有谁,若是传出袭人告密之事,袭人便是口风不紧的丫头,而凡是主子,没有谁会喜欢这样的丫头的。毕竟再干净的人也会有一点点隐私。那样袭人的人设就崩塌了。
袭人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丫头,他不会做损人1000,自损800的事情。因而他不会把贾宝玉告白林黛玉的事情告诉王夫人。而是采用其他的形式,不显山不漏水的把林黛玉推出来。
五,袭人虽然没有明着告密贾宝玉告白林黛玉的事情,但是后来他抓住机会,还是在王夫人面前给林黛玉上了眼药。
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袭人向王夫人汇报情况时,曾乘机谏言: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
袭人这话虽然把宝姑娘和林姑娘都说了,但是,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王夫人对薛宝钗自然放心,并且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关系并不亲近,所以袭人这话其实是在告林黛玉小黑状,可形式上却又让人抓不着宝儿把柄。
于推心置腹的谈话之中,不著痕迹地告了状。这就是袭人的高明之处。有这等本领,袭人又何必明着告状,给自己招祸呢?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袭人这个丫头,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没有风骨,奴性非常重。比如她是墙头草,两头倒。
但是,设身处地的在袭的角度想一想,她的所有的缺点也称不上什么大毛病。
袭人就是荣国府的一个奴婢,她没有必要去心怀家、国、天下。鸳鸯的忠贞与刚烈的确值得称颂,但不能硬性地要求其他的丫头都像鸳鸯一样。
如果只把袭人当一个奴婢看,那么她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丫头。
在面对主人时:她识礼仪、懂尊卑、言行有分寸。她会惮压的,只会是怡红院中其他渴望上位的丫鬟,她会用一些手段,但绝对不会采取告密这种方式。
一.袭人从未,也不会选择告密袭人是一个相当拎得清的丫鬟,她明白自己的位置,也明白自己说话的分寸。
袭人曾经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这就意味着袭人投靠王夫人,只能得到王夫人的提拔,而永远不会得到她的真正信任。
有着袭人曾是贾母丫鬟的隔膜,王夫人同袭人永远不可能推心置腹。
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
①所谓袭人告密的起因,是因为王夫人问她话,所以她必须回话。袭人身为奴婢,当主人问她话时,她是没有权利保持沉默的。
这句话同样可以反过来说,如果王夫人不问话,袭人根本没有权利在王夫人面前多嘴多舌!
所以袭人根本不存在告密的主观因素。
②如果袭人想通过告密的方式来巴结王夫人的话,那么此时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宝玉挨打,的确存在贾环的调唆。这一点,袭人已经通过茗烟了解到了。
但此时袭人非常清醒,保持住了一个丫鬟应有的礼节和分寸。那就是不能参与到主人的宅斗中去。
③无论王夫人同贾环有什么过节,都不是袭人一个丫鬟的身份可以置喙的。
对于王夫人最大的假想敌贾环,袭人都没有去告密。那么其他的人,袭人更没有告密的理由。
此时的袭人非常清楚,告密这种事情只有主人的嫡系才可以做!她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以那么做。
之后袭人的言语间,更全是大道理。
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
①礼教男女大防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此时袭人这样讲,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
大观园实际意义上是荣国府的闺阁,宝玉这种已经十几岁的男孩子在其中居住的确不妥。
如果说袭人此时是在告密的话,她是在告谁的密?贾元春吗?因为是贾元春把贾宝玉安排住进大观园的。
贾元春可是真正的贵妃娘娘,试问袭人有几个脑袋敢告她的密!
②如果觉得此时袭人在给林黛玉告密的话,那么更是无中生有。
袭人此时说话说得很周全,薛宝钗和林黛玉并列提出,并没有单指谁。
而且姐妹们住进大观园这件事情,也由贾元春安排的,袭人不可能、也毫无动机去指责贾元春。
③仔细读一读袭人的话,她的语言都是针对贾宝玉的,并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姑娘。
袭人怕一个大男孩住在闺阁中,而引起别人对宝玉的无端指责。如果有人以此为由编排贾宝玉,那么无论是对宝玉的声誉,还有整个大观园的声誉都有影响。
④此时无论是袭人的说法和做法,对宝玉还有姑娘们的声誉都是一种维护。
而袭人的看法和见识也赢得了王夫人的认可。此时袭人动心机了吗?她一定动了。她的想法是在王夫人面前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识和能力。以求获得赏识和升职!
但是袭人根本没有告密。
如果此时袭人把睡里梦里也不会忘了你这句话,告诉给了王夫人。那她就是作!
二.袭人颇有算计,懂得事情的轻重先来看一下,睡里梦里忘不了你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魂销魄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①袭人绝对不可能,对这件事情向王夫人进行告密!
因为这句话并不是林黛玉说的,而是贾宝玉说的。如果袭人去告密,那等于去告自己的主人贾宝玉,等于在说自己的主人做了有损清誉的事情。
无论任何原因,奴婢去告密自己的主子就是对主人不忠。
而王夫人是宝玉的生母,怎么会把一个对自己儿子不忠的奴婢留在儿子身边!
②这件事情袭人根本脱不了干系,她极力撇清自己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一头撞进去。
当时宝玉拉起的可是袭人的手,并不是黛玉的!
宝玉说了什么,大观园中的其他人未必能听见。可大观园中人来人往,宝玉拉袭人手这件事情未必没有人看见。
这件事情袭人巴不得无人撞见,怎么还能主动说!
③贾宝玉的正妻是谁?这件事情是贾母、贾政、王夫人三人之间的博弈。袭人的地位太低,根本轮不到她去想。
袭人是纵然是想给林黛玉告密,也得抓住实锤!
后来的四儿,因为说与宝玉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被王夫人撵了出去。
芳官,因为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被王夫人撵了出去。
这些事情都是丫头们本人说的,并没有受到诬陷。王夫人撵他们出去有足够的理由。
可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这句话,一则不是林黛玉本人说的,二则宝玉说这句话的时候林黛玉也没有在场。
换句话说,这件事同林黛玉根本没有关系。
袭人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去告密的话,那么真的是没抓住狐狸反惹一身骚。
一则本来林黛玉就清白,没有把柄。
二则谁都知道林黛玉是贾母的宝贝,袭人敢碰林黛玉,就是动贾母的尊严!如果被贾母知道,袭人绝对没有好下场。
怡红院中一定有王夫人的耳报神,那个人绝对不会是袭人。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以袭人以告密的方式求上位,以王夫人的地位一定看不上她的品行,更不可能让她去照顾宝玉,还给她准姨娘的地位。
而袭人呢,她有几分心机,绝对不是一朵白莲花。她对小红等想要上位的丫鬟,极尽打压之能事。可告密这种龌龊事儿,还真的不是袭人做的。
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嘿,你可问对人了!
首先声明,向王夫人告发晴雯的不是袭卿,是王善保家的!
万人皆因“破席”污蔑袭人,破席不是破鞋,是割席决裂之意。宝玉与袭卿割席决裂,是为了把袭人嫁给蒋玉菡,是为了袭人的将来好,是用心良苦!
说回告密,原著里袭人可没提晴雯半个字,只说大观园里的女儿都长大了,最好让宝玉搬出来住。王善保家的却指名道姓说晴雯妖媚惑主,王夫人听后就对晴雯恨之若鹜,下令抄检大观园。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司棋露峥嵘,而王善保家的正是司棋的外婆!最后宝玉补充道,好好的女儿,嫁了人就可恶起来!
林林总总,都指向王善保家的,没有一点指向闺中袭人!
再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这话,那王夫人已向袭人许了姨娘之位,就算这话传到王夫人耳朵里也无大碍,只可能会训诫袭人要注意分寸,别篡正室女主位。
袭人听见宝玉这话时也吓了一大跳,可见袭人心中有数,没有非分之想。
总而言之,袭卿没有告密,反而是一个优秀的通房大丫头!《红楼梦》里的女儿都不是坏人,坏人是嫁汉的仆妇,这是小说的宗旨。
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袭人向王夫人报告,请求让宝玉搬出园去,王夫人问她原因,她模棱两可地说了一番大道理。袭人成功地向王夫人拢,而王夫人也把她当作自己的心腹来看待,从此,黛玉上了王夫人的黑名单。虽然袭人有意向黑黛玉,但并没有过分,只是春秋笔法地对着王夫人点了几道,她为什么不干脆把宝玉喊的那句“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告诉王夫人呢?
首先自然是袭人不敢,因为照顾宝玉不周,她是失职的。
当时她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她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坑?是的,在她心里,宝玉说这话,就是坑了她。她是贾母放在宝玉贴身照顾的,明眼人都清楚,这种照顾是全方位的,全身心的,只要宝玉有需要,她就必须完全听话,帮助宝玉成人是她份内之事,所以宝玉要和她那什么,她没有拒绝,天下通理,都心知肚明。
在王夫人眼里,宝玉要按照正常男人的路子,去读书去做官,在情爱方面,不能有什么想法,而现在,他睡里梦里白天黑夜的,竟然心里挂着一个人——你袭人是干什么吃的?你天天在他身边,竟然让他有了这种想法,要你这个丫头有什么用?一月一两银子是给狗吃了?
如果袭人,真的对王夫人说了这话,不但她要倒霉,就是怡红院和瀟湘馆所有的丫头婆子,都难逃处死或发卖的命运,谁知道盛怒之下的王夫人会做出什么事呢?一群活着的财产,怎么可能有好的归宿,在犯了大错的情况下?所以,告密归造密,三分真七分假,但这,打死都不能说。虽然她心里,真的难受:你宝玉可以娶妻,可以想别人,但是睡里梦里都想,那就过分了啊。
其次是这话,实在不是正常人能说得出来的。
当时,袭人对宝玉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睡里梦里忘不了你是个什么意思?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睡里梦里不能忘记的,是忠君爱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女人算什么呢?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态,不能因为情情爱爱地,就荒废了人生,要为家族为国家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一个年华正盛的大好少年,竟然心心念念的是这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不就是疯了才会想才会说的吗?既然已知宝玉说的是疯话,袭人再把这疯话传给王夫人听,是几个意思?
再者,这话说出来,后果谁都承受不起。
宝玉羞了,跑了,袭人细细想刚才的话,明白对方就是黛玉了,她想“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咱们现在是自由的,许多事情,包括试婚,都可以。但是放在那个时代,没有经过父母媒妁的许可,没有走正常的程序,两人在一起了,那就是丑事。袭人听得这惊天大秘密,自然吃惊不小。她自认为对宝玉防得是比较严的,到黛玉院里也去得勤,可是什么时候有了这种该死的念头呢?她根本没离开过啊,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太意外了。
更可怕的是,这件事情万一发生,那是不得了。往小了说,是个人的名节受损,婚前行为不端,这个人在圈子里基本就不要想有什么大的发展了,往大了说,是家族家风不正。荣府百年,养出来的都是什么东西?没有礼义廉耻,一府男盗女娼,御史大人的折子一上,贾赦的爵位还要不要了?贾政的官职还保不保得住?贾府的姑娘们还要不要嫁人?宫里的娘娘位份还能顶多久?她们这些人的命运,又该如何?等等,诸如此类,想想实在太可怕。她为什么不告诉王夫人?这事情,只有她和宝玉知道,宝玉不会说,她不说,这事就烂了,说给王夫人听,王夫人会有什么动作?在袭人眼里,恐怕王夫人也不是什么擅长处理这种事的高手,她只会把事情无限放大,最后搞得个同归于尽,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次呢,不如不说,她受点心伤就算,下回再找机会。就这样,因为宝玉的无脑操作,黛玉被人恨上了。
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时,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直接汇报了会怎样?
如果袭人直接跟王夫人如实汇报,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告白“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有两个结果,一是王夫人会大惊大怒,严厉批评袭人,二是袭人根本也不能因此投靠王夫人,成功抱上大腿,获得“当姨娘”的待遇和承诺。
这其实很容易就能理解,袭人趁机跟王夫人告密,本质上不是要直接曝光宝黛的恋情,曝光宝黛相爱对她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有害处。
因为王夫人会震怒,质问她为什么不早点来汇报!
宝玉和黛玉自幼被贾母养在一起,王夫人早就不满,黛玉处处拿捏宝玉死死的,王夫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此时听到宝玉居然为了黛玉痴情到这种地步,她偏偏动不了林黛玉,也舍不得动宝玉,头一个倒霉的就是来告密的花袭人。
宝黛这么深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之前肯定有很多的蛛丝马迹,亲密互动。袭人居然到现在才来表白,是不是严重的失职?还想获得信任和奖励,还想当姨娘,那简直就是做梦!
王夫人能让袭人继续伺候宝玉,做个狗腿子眼线就不错了!以后宝黛要真是有什么情不自禁的事儿,那就是袭人没看管好,贾母肯定做主让宝黛结婚遮丑,袭人依然死定了。
人家袭人的目的是借着露一丝口风给王夫人,以此作为“投名状”献媚投诚,获取王夫人的信任。当想要上狗腿子,找到新靠山,至于宝黛的事儿,她可要留着慢慢跟王夫人汇报的,实在没必要一上来就亮底牌。
而且这件事关联宝玉挨打,宝玉又偏偏因为男女之事挨打。背后不仅关系到宝玉和花袭人偷试云雨情的丑事,还关联到薛家的薛蟠争风吃醋。薛宝钗可是事先提醒过袭人,不该说的不能多嘴。
下面来分析一下袭人投诚王夫人这一段的语言艺术,分分就可以让人刷新对“笨嘴拙舌”的理解。
这话要从宝玉挨打说起,话说书中第三十四回里,写的是贾宝玉因为流荡优伶蒋玉菡,逼淫母婢白金钏差点被贾政活活打死。王夫人和贾母先后赶来救了宝玉,把宝玉抬到贾母屋里一顿收拾,又抬回了怡红院修养。
袭人在这件事中的表现非常突出,她先是因为在贾母屋里插不上手伺候宝玉,就不顾规矩,跑出了二门找茗烟打听,问宝玉到底为什么挨打。茗烟就告诉她金钏的事是贾环挑唆,蒋玉菡的事多半是薛蟠吃醋告发。
袭人回来就很生气,正好宝钗又跑来送棒疮药。宝钗也担心自己的哥哥掺和在内,也跟袭人打听宝玉为何挨揍,袭人就说了薛蟠的事。然后宝钗为了给薛蟠掩护,好一顿辩解,还奉承袭人为“袭姑娘”。
宝钗临走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奇怪的话:“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这句话一方面当然是暗示袭人不要把薛蟠的事告诉贾母和王夫人,以免薛家尴尬,没脸再住下去。另一方面就是薛宝钗在暗示袭人,不要把宝玉在情爱方面的事过多的告诉贾母和王夫人。
至于“终是要吃亏的”除了宝玉之外,当然还有负责照顾宝玉的大丫鬟花袭人,她作为宝玉身边的奴才头儿,自然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袭人挺精明的,她听懂了宝钗的警告。所以,当王夫人差人来找宝玉身边的丫鬟问话的时候,袭人不敢让别人去,她亲自去了。就是要防备别的丫鬟说错了话,会连累她。
袭人见说,想了一想,便回身悄悄告诉晴雯、麝月、檀云、秋纹等说:“太太叫人,你们好生在房里,我去了就来。”
果然,王夫人也是问的宝玉为什么挨打。袭人一个字也不敢多说,不仅不敢说薛蟠,连贾环也不敢说。而且她火速的转移了话题,只说了一句宝玉也该教训,就直接戳在了王夫人的心坎上。
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王夫人刚刚经历了金钏跳井的祸事,她教训了宝玉一顿,借了宝钗的两件衣服和伶牙俐齿的洗白,花了整整五十两白银才摆平的。她其实比谁都知道宝玉这个熊孩子的确欠揍,可贾母宠溺,贾珠前车之鉴,王夫人也不得不先顾着宝玉性命要紧。
可是如果宝玉再闹出这种事,只怕她和贾母就算保住宝玉的性命,也保不住宝玉的名声,将来宝玉因为这些丑闻不能科举做官,继承家业,她还是白忙活,晚年无靠。
如今她听袭人这个宝玉身边的丫鬟说中了她的心事,顿时就好感加倍了。拉着袭人叫“我的儿”,也倾诉了自己的心里对宝玉的担忧。
袭人一看王夫人上套,立刻就又进一步表示自己理解王夫人,她并没有先告密,而是先狠狠表了一顿忠心。
“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
这种入情入理的表白是很令人信任和感动的,王夫人当时就感激的不行,直接就开始夸袭人,还说要“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
王夫人其实很懂袭人的心思,袭人专门跑来对她说表忠心,诉说如何为宝玉着想,肯定不是只为了给宝玉做个出色的大丫鬟,她想上位当姨娘。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当袭人给王夫人下套的时候,王夫人也给袭人抛出了诱饵。
一心要争荣夸耀的花袭人,当然不会错过王夫人的明示,立刻就丢出了“杀手锏”。那就是关于宝玉和黛玉亲厚亲密的事情。也是王夫人最恐惧和关心的事情。
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
袭人没有直接明说,但她建议宝玉搬出大观园,已经让王夫人“吃一大惊”,认为“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
王夫人和贾母一样,一直把宝玉当个小宝宝,所以才容许他厮混内帷,和姊妹们一起住在大观园里。知道后来几年之后撵晴雯时,才因为听说宝玉“已解人事”。
但王夫人一向畏惧男女之事,把漂亮姑娘看做红颜祸水狐狸精,认为她们只会勾引坏了宝玉,又加上金钏的事,她也担心宝玉已经懂了男女之事,在大观园里已经做了丑事。
当然,她担心的对象肯定是林黛玉、晴雯这种漂亮风流的姑娘,至于袭人麝月这种长得一般,早就自动被她认定为“粗粗笨笨的”,默认是安全无害的。
要是她知道袭人早好几年前就勾引宝玉偷试云雨情,估计能一口老血吐出来,把袭人给活吞了都不解恨。
袭人是个非常老练的,这时候她应该至少二十多了,头脑和身体一样成熟。她也因为金钏的事情非常忧虑,金钏不过是和宝玉调情就被王夫人骂做小娼妇打出去,被逼跳井,她和宝玉亲密狎昵好几年的事,要是败露了,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袭人就是要恶人先告状,当完了那啥又来立牌坊。只要她的动作够快,王夫人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她是个好人,只信任她,还能让她做姨娘。那么,谁再来说她坏话,也会被认定为嫉妒她。
但是袭人也不会跟王夫人说的太详细,当王夫人追问她的时候,她只说太太别多心,一切都是她防患于未然的建议。但她含沙射影的说了这样一句:“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三春和薛宝钗都是陪衬,只有林黛玉才是王夫人的心病,也是袭人的心病。
袭人说这些就够够的了,王夫人已经对她感激涕零,她再进一步表一表忠心,王夫人直接就把她从贾母屋里挖出来,给了姨娘的待遇和承诺。
所以,综合来看,花袭人没有直接跟王夫人坦白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告白,是非常精明有心计的做法。
因为袭人只是想背主求荣,给王夫人纳一个“投名状”表忠心攀附而已,这一点在续书中也有后续,贾母和王夫人在宝玉痴傻后给他和宝钗订婚,袭人才亮出来这个底牌的。抛开调包计离谱不伦,也只有那种紧要关头说出来这个大秘密,袭人才会得利,而不会被主子们记恨责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