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预言宝黛爱情的结局是“人鬼情未了”吗?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一句千古名句,对仗极其工整,意境凄美。
就我个人来说,这两句诗更像是点明史湘云和林黛玉悲剧的命运。
林黛玉《葬花吟》黛玉就是花魂,冷月葬花魂。
寒塘渡鹤影。寒塘是指史湘云所处的环境。虽然也是大家小姐,但是也是寄人篱下的,甚至生活过的比林黛玉还惨。
鹤影,就是史湘云自己。我一直认为这是史湘云结局的暗示。
史湘云最终才是真正能够看透世间,修炼成仙的人。
在这里笔者再说一句,我私认为杜丽娘就是是林黛玉。但是《人鬼情未了》显得就有些夸张了。
《红楼梦》中,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预言宝黛爱情的结局是“人鬼情未了”吗?
小编提问中所谓的“人鬼情未了”,小妮万万不能接受。
第一次读《红楼梦》,就被黛玉一句“冷月葬花魂”深深打动。只有聪慧如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只有忧伤如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篱下,才能吟出这样唯美而又哀伤的诗句,而这诗句,也暗示了黛玉命运的悲剧。
但是对原著“咬文嚼字”的过度解读真是没有必要了。小妮只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作者写了一个时间、地点均不祥的故事,故事里有一些芳华绝代的女子,她们美轮美奂、诗情画意,但伴随家族的衰败,她们的命运也走向悲剧。
至于“人鬼情未了”这种充满浪漫与幻想色彩的桥段,饱经人世沧桑,贫病交加的作者大概不会这样想,也不会这样写吧。
《红楼梦》中,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预言宝黛爱情的结局是“人鬼情未了”吗?
有部分读者一直执著于“宝黛爱情”是与“性”无关的感情、是纯粹的“精神恋”,因而不能称之为“儿女私情”,所以“宝黛爱情”就绝对不是贾母“掰谎”中所说的“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就想起终身大事来了。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那种“私定终身”犯了王法的“贼情”。
第七十六回、湘云与黛玉在中秋节联句,湘云的末句是“寒塘渡鹤影”,黛玉的末句是“冷月葬花魂”。
黛玉作“冷月葬花魂”就是讲《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午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发生了男欢女爱的亲密肉体关系(惊梦),梦醒后遍寻与自己梦中相爱的书生不得(寻梦),杜丽娘因此相思成疾在中秋节的冷雨中伤情而亡(离魂)。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昆曲《牡丹亭》就是东方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如果《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人鬼情未了”都不算男女之间的“爱情”,不是两百多年前的“私定终身”,那么根本就没有什么可称得上是“儿女私情”的了。
宝黛之间的“爱情”,正是与柳梦梅和杜丽娘一样,黛玉午睡时念念有词“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老司机”宝玉对黛玉诉肺腑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是男女之间的刻骨相思,宝玉对黛玉每每发誓生死相随,宝黛结局也是和柳梦梅杜丽娘一样的“人鬼情未了”。
黛玉作“冷月葬花魂”正是自己的命运谶语,是与杜丽娘“离魂”一样的相思入骨,是黛玉与宝玉之间的“人鬼情未了”的预言。“紫鹃试玉”之后,宝玉对紫鹃发出了要与黛玉生死相随“活着一处活着,死了一处化灰化烟”的誓言。如果这都不算“私定终身”的话,还有什么算“私定终身”呢?还有什么是“私定终身”、是“儿女私情”呢?
“梁祝”也是“无人为我主张”,二人“私定终身”自愿生死相随,宝黛也是一样的“人鬼情未了”,宝玉为了已经死去的黛玉离开妻子宝钗出走。
“梁祝”也是和宝黛一样纯真无邪的相爱,在身前二人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性关系”,“梁祝”二人“人鬼情未了”生死相随,“化蝶成双”是中国封建时代最美的“私定终身”儿女私情(爱情)故事。“宝黛爱情”由“共读西厢”发端,黛玉听“牡丹艳曲”落泪,“惊梦”就是“春梦”是男女发生“性关系”的交欢之梦,昆曲“游园惊梦”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句是黛玉之后悲作《葬花吟》的灵感来源。
部分读者执著于宝黛之间没有发生过真正的男女“性关系”就不算“私定终身”、“儿女私情”,这种概念是搞笑的。
《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有发生过男女之间的“肉体性关系”,先斩后奏再成婚。而《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在身前是“梦里交欢”,在杜丽娘“离魂”死后是“人鬼情未了”的“幽媾”,却都不是真正的“男女真实肉体性关系”。黛玉作“冷月葬花魂”,正是预言了自己与宝玉的爱情结局会和杜丽娘一样“离魂”,宝黛爱情和柳梦梅杜丽娘一样是阴阳之隔却“人鬼情未了”。
《红楼梦》中,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预言宝黛爱情的结局是“人鬼情未了”吗?
阿丹專家就是一個十足的釵粉,現在都研究“人鬼情未了”!林黛玉在阿丹眼裡就是見不得光的人,簡直就是個女鬼,這是多恨林黛玉!!阿丹專家,非要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看成是私通生米煮成熟飯才罷休啊!
阿丹專家,《紅樓夢》只是一部小說,不用這樣執着,中毒太深!唉!😁
《红楼梦》中,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预言宝黛爱情的结局是“人鬼情未了”吗?
冷落是最大的伤痛。寂寞孤独世态炎凉演绎着林黛玉的无奈
《红楼梦》中,黛玉的“冷月葬花魂”预言宝黛爱情的结局是“人鬼情未了”吗?
首先,诗言志,这两句诗,意境悲苦怆凄冷寒髓,是写林黛玉史湘云,看到今年的中秋月完全不同于往年的热闹,贾府已经衰落,人少了,情淡了,事便飘零,还有那远处的箫声。是有感于贾府大的环境。
其次,是反映诗人心境的落寞冷寂。没有了往日姐妹们的诗词唱和,物是人非,才几时?
最后,当然也是谶语,暗示林黛玉会是孤独凄冷寥寂的月夜枯萎离去。
但谈不上“人鬼情未了”,林黛玉是还泪的,还完灌浇之情,也就回灵河边或是太虚幻境了,不会再有情根。如果有,则是另一部作品了。《红楼梦》有一个字——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