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之死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晴雯之死最直接的原因是她被赶出大观园,而她被赶出大观园是因为有人暗地里使了手段,这个人就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袭人。
先来看《红楼梦》给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殀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在众丫鬟里是出挑漂亮的,聪明伶俐,针线活又好,性格直爽,快人快语,贾母很赏识她,把他安排在贾宝玉身边,也是想将来让她做姨娘的,贾宝玉也很喜欢她。但是她脾气很暴,嘴巴不饶人,对下面的小丫鬟也很厉害,大观园里不少人看不惯她。
袭人这个人心思很深沉,知道自己颜值很普通,就只能走贤良这条路,在人前也很会做人,大家都很喜欢她。晴雯心里也没个成算,当着袭人和贾宝玉的面把他们之间的云雨之事说了出来,袭人甚是不快,后来袭人加快动作,在王夫人面前说坏话,是因为在袭人回家奔丧期间,晴雯拼了老命给贾宝玉补了雀金裘,且私自做主打发了偷东西的小丫鬟坠儿。袭人在此时感受到了来自晴雯的威胁。
晴雯在袭人回家奔丧期间就已经病了,熬夜补雀金裘加重了病情,后因袭人诽谤,王夫人一通教训,内心存了一肚子气,肝气郁结,最后被赶出大观园,最终抱屈而死。说来她的死自己也要负部分责任,心气太高,必定是受不了这份委屈的,如若她放宽心些,说不定不至于落得早夭的下场。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是注定无福的。
晴雯之死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晴雯被王夫人第一次叫去叫,王夫人连她面目和姓名都对不太上,只是疑心那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样子这“轻狂”的大丫鬟,“想必就是”王善保家的所说的“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 ,大不成个体统” 的晴雯。
因为晴雯出众的相貌、张扬的个性、出众的形象,王夫人眼中的那个人,恰是王善保报告的那人,也正是王熙凤所知道的那个人。于是不容分说,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弄得晴雯姑娘是躲闪不及。
但是在这顿臭骂之后,“聪敏过顶”的晴雯告诉王夫人,她跟宝玉并不接近;她根本不知道宝玉这两天好不好;她在怡红院的主要工作是“看屋子”。王夫人居然信了!王夫人与怡红院隔阂到何等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然而几天之后,王夫人“雷嗔电怒”来到怡红院,不容分说赶走晴雯之后,又提审芳官和四儿。这时的王夫人,居然声称“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然而这话并不过分。因为这时的王夫人,对怡红院中的“私自玩话”也了如指掌。这样短的时间里,如果没有人告密,王夫人会自己知道这些话吗?
那么问题来了,怡红院中的卧底、内奸是谁?
很多读者怀疑是袭人。这真是冤枉。我在这里不作道德评判,不说袭人是否虚伪奸诈,只想想王夫人在宝玉挨打以后对袭人说的话,就知道她绝不是告密者。
袭人向王夫人进言,换来王夫人的深刻信任“你今儿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王夫人把宝玉交给了袭人,当然不只是宝玉的衣食住行,也包括他的精神状态、喜好厌恶,也就是总管怡红院。所以袭人除了是宝玉的“屋里人”,也是怡红院的总管。坠儿偷盗被发现,平儿安排“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就完了。”
打发一个偷盗的小丫头是袭人的责任,那么怡红院里放着三个“狐狸精”,袭人有没有责任?数年之间,她竟放任三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而不管,王夫人会怎么想?
但是,袭人有“贤人”之名,虽然对同事不满,但碍于情面不忍告发,这容易被有“善人”之名的王夫人接受。如果她在王夫人放话要撵晴雯之后去告发,那就明摆着是投机分子,道德败坏了。王夫人就是于愚钝,还会继续欣赏袭人吗?
真正的内奸内底是谁,其实王夫人自己给出了答案。
逐晴之后,宝玉疑惑:“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在传见晴之前,说过“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前后一对照,秋纹这个人就呼之欲出了。
宝玉当然爱晴雯,但更有袭人。况且“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晴雯即使被提拔为妾,也不影响袭人的地位。但是这样一来,别的丫鬟就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秋纹也是宝玉身边的四大丫鬟之一,本来地位跟晴雯是一样的。但是袭人已经得到晋升,晴雯又是宝玉心中“第一等的人”,堵死了秋纹的晋升之路。告密逐晴,秋纹是潜在的受益者。
从小红倒茶挨骂一回,已经看出秋纹的刻薄与对下级的压制,送桂花一回,更是充分表现了秋纹对王夫人赏识的渴望,几乎到了垂涎三尺的地步。告密很像符合她的性格。
但是,麝月与秋纹同为四大丫鬟之一,她没有嫌疑吗?别忘了,她是王夫人最熟悉的怡红院丫鬟之一。和袭人的顾忌一样,早不告密,却在王夫人扬言要逐晴的时候告密,表现出道德品质的恶劣,对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再者,王夫人是实权派,但也不能忽视宝玉的态度,因为擢升的结果,是给宝玉作妾。即使王夫人再赏识,如果宝玉非常厌恶, 也不可能达成目的。
告密也是有风险了。前脚逐晴,后脚宝玉就怀疑“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已经锁定了嫌疑范围。
三个犯罪嫌疑人里查实一个,并不是不可能的难事。宝玉后来,大概也查出了这内奸是谁,绝不可能把这个内奸留在身边。“开到荼蘼花事了”的麝月,不可能是那个丑恶阴险的告密人。
晴雯之死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晴雯之死,首先是晴雯自己大冬天的疯玩病了,然后就是为宝玉补雀金裘落下了些病根。晴雯原本强壮的身体,从此成了病病殃殃“一年之中病不离身”。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晴雯气病交加,才撵出去一夜就死了。谁是幕后黑手呢?当然谁引发的抄检大观园,谁就是幕后黑手。
有人说王夫人的一时冲动决定抄检大观园,而王夫人的一时冲动源于鸳鸯姐姐在大观园山石之间一时没有憋住的一泡尿。因为鸳鸯姐姐憋不住尿,在大观园山石之间无意撞上了“野鸳鸯”司棋潘又安,司棋潘又安偶然遗失的“绣春囊”,从而引发了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造成了晴雯之死。其实说起来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冲动,是在效仿几天之前贾母亲自主持查赌治理大观园中乱象的“铁血行动”。
赵姨娘替儿子贾环向贾政老爷讨彩霞,于是引发小鹊去怡红院告密。为了逃避贾政老爷问书,晴雯借口看见有人在怡红院跳墙吓坏了宝玉教唆宝玉“装病”。
由宝玉“装病”引发了贾母亲自主持大观园查赌,查出三个大头家每人四十大板撵出去,八个小头家每人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内(扫厕所、刷马桶)。 王夫人个性木讷、行事貌似冲动,然而却不乏权衡利弊和果断决策。王夫人的谨慎态度始终在于对贾母的尊重孝顺和行为上的跟顺其后的原则,在贾母独宠薛家小妹宝琴和“掰谎”后,正巧凤姐病了,王夫人紧跟着就让薛宝钗协理大观园。
第七十四回、在贾母亲自主持了大观园查赌之后,几天正巧邢夫人拾到了“绣春囊”,于是王夫人便连续作战紧跟在贾母之后主持抄检大观园,接着清理怡红院撵走晴雯、芳官、四儿和所有小戏子。贾府为贾母老祖完农历八月初三祝寿,几天之后贾母查赌、再过几天农历八月十二抄检大观园,三件大事在前后不到十天的时间发生了。
这么说来,终究是晴雯为了宝玉,出主意教宝玉“装病”开启了贾母和王夫人在几天之内治理大观园的两次“铁血行动”,查赌和抄检。
晴雯病情加重成为顽疾源于“病补雀金裘”,教宝玉“装病”更是为了他逃避贾政老爷“问书”。晴雯之病、晴雯之死,都为了帮宝二爷“脱难挺身而出,最后却弄得自己万劫不复呀!
晴雯之死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是她自己啊。人总要死的,早一点和晚一点而已,晴雯本来身体不错,病死了可惜。难道不出大观园,就能保证晴雯不病死?出了大观园就一定死路一条?大观园外的姑娘千千万,倒都没有死嘛。还是自己心态不够好,没有适时调整,不好好保养。多姑娘不是活蹦乱跳的?晴雯在园内就心比天高,得罪太多人,出来后还是太拿自己当回事,觉得别人都多么对不起她,哦呦,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没有资格矫情的。过去富贵人家生了孩子,都要取个贱名叫着,为了好养活,意思是太娇养的孩子,不容易成长,太过脆弱。晴雯虽不是贵家小姐,但是享受的却是养尊处优的生活,干活和锻炼太少,所以,一旦环境有改变,适应能力太差。
晴雯之死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封建礼教的大环境是离不开的,晴雯为人中有一些言行年久日深得罪人,为人诟病。晴雯本身是封建社会被剥削压迫的一分子,沦落为奴的地步,命运注定不自由,无平等,地位低下等待被动被改写,全无自由掌控命运的权利。晴雯性格中有为人不接受的一部分,处世不圆融,树敌多。晴雯生的美又巧为人嫉妒,晴雯口角伶俐洁身自好缺乏深机。晴雯成为王夫人等以她们的思想偏见行事认知者中的难容分子。晴雯身体不好,没有亲人,自身性烈,好强。受撵心抑难平都是死亡的悲剧之因。不是一个人,是多种原因。
晴雯之死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晴雯被撵出去,袭人脱不了干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