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为什么没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

史湘云也曾经是被贾母当作宝玉妻子来培养的,贾母对她的爱丝毫不比宝玉黛玉少。只是后来改变了注意而已。

一,湘云自小与宝玉一起住在贾母的碧纱橱里,是大丫头袭人亲自照料,这待遇,与宝玉一样。被史家接走时,贾母又将身边的二等丫头翠缕给了湘云,这待遇,与黛玉一样。

二,湘云从小被贾母着意教养,扩大眼界见识。四十九回,贾母给了薛宝琴一件斗蓬,宝琴与宝钗都不认识,香菱还猜是孔雀毛织成的,是湘云一言说破是用野鸭子头上的绒毛,称为凫靥裘。可见贾母曾经拿自己的收藏让湘云见识,以扩大眼界。

后来为何弃湘云了呢?一,黛玉母亲去世,贾母爱屋及乌,将黛玉接去,一个是嫡亲外孙女,一个是娘子侄孙子,当然取近而舍远。二,湘云的性格太率真,爱憎也分明,喜怒都表现出来,并且口无遮拦,还常常只看表面,分不清真情假意。

比如,薛宝钗生日宴上,湘云直接说小戏子像林黛玉,其实别人也看出来了,但别人都不说,宝玉给她使眼色,她好心当作驴肝肺,反而认为看不起她。比如她对宝琴说太太屋里坏人多,宝钗就说她什么都知道,就是太直了。

湘云性格,不适合在豪门大宅中生存,因而贾母弃湘云而改为黛玉了。

史湘云为什么没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

咱们都知道,贾宝玉有玉,薛宝钗就用金来配;贾宝玉从张道士那儿得到了一只金麒麟,又正好和史湘云的麒麟配成了一对。所以说金玉良缘也不能说就单纯地指宝玉和宝钗,也可以指宝玉和湘云。那史湘云为什么没有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呢?

有朋友可能说,贾母曾经把湘云当过准孙媳人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贾母从湘云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把她接来贾府,让她和宝玉厮混在一起,湘云从小就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叫着,直到他们大了,宝玉一见湘云还是收敛不住性子,一声湘云妹妹,便飞也似的跑了出去。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叔叔婶婶对她不好,贾母虽然经常把她接来贾府住着,但她毕竟有自己的家,时刻让湘云住在贾府,会让她叔叔婶婶空惹闲话,甚至造成贾史两家的龃龉。故而贾母也只是隔三差五接她来小住。

可这些日子几乎就是湘云在家中唯一的盼头,能来大观园中和姐妹们一起过两天舒心日子是她心中最迫切盼望的大事。她把这件大事托付给谁了呢?只有宝玉。她每次临走的时候总是可怜巴巴地央求宝玉,别忘了提醒老太太接我过来,宝玉也总是郑重其事的答应。可见宝玉和湘云是兄妹情深,这种事似乎是嘱咐姐妹更方便,可她却嘱咐了宝玉。一是因为宝玉在贾母面前提议更有求必应,二是因为湘云与宝玉玩儿得更好。

既然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在一起了呢?非也!为啥?贾母没这心,王夫人没这意。王夫人无意咱们好理解,贾史两家联姻对王夫人而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与薛家结成姻亲,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宝玉娶了史家姑娘,宝玉的媳妇是贾母的娘家人,只长了老太太的势力。那么老太太岂不乐意?怎会也不愿意成全湘云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呢?

小编觉得老太太的内心是拒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贾母并不喜欢宝玉和湘云在一处厮混得太过亲密,尤其是黛玉进府之后,贾母都很少接湘云来玩儿了。为数不多的几次贾母接湘云进付,宝玉和湘云互相称呼对方小名,贾母还嘱咐他们:如今你们都大了,别再叫小名了。叫小名乃是亲近之意,宝玉和黛玉亲近之时甚至在一张床上厮混,贾母何尝阻止过呀?可见贾母从内心深处是不赞同宝玉和湘云走太近的。

可同时,贾母又是疼爱湘云的,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儿,和贾母实在是亲近,贾母又可怜她在家中的境况,所以以接她来住的形式帮助她。且湘云生得漂亮,性格又豪爽,是贾母所爱的,贾母也的确疼爱她。但疼爱不代表就要把她当做孙媳一样宠爱,贾母在这个问题上是很能掂清分量的,任何人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都超不过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才是她心中唯一的理想孙媳,这一点谁都无法影响,更无法打破。且与史家结亲,贾母也未必敢冒大不韪。

为何说这是禁忌呢?因为这四大家族的姻亲是旧例,可以和史家结,也可以跟王家和薛家结。宝玉这门亲事早就上了贾府的热门头条,谁占上峰都势必会得罪另一方,贾母犯不着为了自己娘家的这点风光得罪了媳妇又不讨好。何况史湘云也未必见得就合适,湘云幼年经历了父母双亡,性格虽外表豪爽,内心却分外自卑,而且敏感多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黛玉更呀楚楚可怜,并无大家主母风范,并非宝二奶奶的合适人选,因此贾母也不会考虑她。

除此之外,还能为宝黛爱情做主的就只有贾政了,可他又不理会这样的事,更不会把湘云当做宝二奶奶的人选了。

史湘云为什么没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

《红楼梦》中,除去黛玉和宝钗,湘云也是和宝玉比较亲近的女性,几乎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因为据文本可知,黛玉没来之前,湘云来贾府是睡在碧纱橱的,黛玉来了之后,湘云才有了其他住处。

书中湘云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回: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只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宝玉一听湘云来了,“抬身就走”,足见两人感情深厚,湘云见到二宝也忙问好,可知她与宝钗、宝玉早已相熟。

湘云对宝玉是否有过男女之情呢?应当有过,所以在第二十回的最后黛玉笑她“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在此回,亦能看出湘云对黛玉是带有醋意的,先是说宝、黛二人天天在一处玩,也不理她;后又拎出宝钗压制黛玉。

湘云的这份醋意在第二十二回表现得最明显,因湘云说黛玉像戏子,宝玉给她使眼色,惹恼了湘云,晚间二人争执时,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又第三十二回,袭人给湘云道喜,湘云脸红,袭人便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

十年前湘云与袭人说的话当是与嫁人与宝玉有关。既然湘云有意,为什么没有被当做宝二奶奶的人选,未听贾母提及过呢?

一、湘云的身世。湘云出场时,其父母已经去世,她自幼跟着叔叔、婶婶过活,而叔叔、婶婶并没有待她极好,湘云在家里有时还要自己干活到半夜。能时常到贾府住上一段时间,不过是因为贾母喜欢她,又兼之她是娘家人,能让贾母缅怀一下过去,但湘云无权无势无依靠,出于利益上的考虑,也不适合入宝二奶奶的人选之列。

二、湘云的性格。比起黛玉、宝钗、探春等人,湘云是最大大咧咧的一个,醉了就往青石板上一躺;兴致来了,会穿上宝玉的衣服扮假小子;在酒席上会叮叮当当地划拳;芦雪广大嚼鹿肉;淘气,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是叽叽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那里来的那些话。”……

贾府作为大家族,给宝玉娶媳妇,自然是要性情稳重,举止端庄的,湘云举手投足间虽有魏晋时人风范,但这般豪爽,实在入不了王夫人的眼,贾母也不会考虑。

三、宝玉对湘云并无男女之情。宝玉和湘云虽也算得上是一同长大,但宝玉对湘云主要是兄妹之情,众人结社,听了袭人提醒,才想起要去把湘云接过来;去清虚观打醮,是听宝钗说湘云也有个麒麟后,才给她挑了个麒麟;湘云能时常得以过来,也是因为她暗中对宝玉多次嘱托……

于此可见,湘云并不是宝玉时刻不忘,挂在心尖上的人,第二十回一回,宝玉往黛玉房中来,看见湘云雪白的膀子露在外面,第一反应是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并帮她把被子盖上,这就和第二十八回,看到宝钗雪白的酥臂所产生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宝玉对湘云更多是出于一个哥哥对妹妹的关心,而无男女之情,宝玉的心只在黛玉那里,对这样的情感,贾母不可能洞察不到,所以不会强行拿宝玉和湘云组CP。

然幸得湘云性格豪爽,拿得起放得下,虽然黛玉的到来,宝、黛二人的亲密让她不舒服过;她也曾明里暗里怼过黛玉,明说黛玉像戏子;直言黛玉不如宝钗;暗道黛玉小性儿,并与袭人一起当着宝玉的面排挤她……

但这些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有了七十六回,她真心安慰黛玉,二人亲密联诗。当不当二奶奶有什么要紧,湘云依旧是那个爱说爱笑的湘云。

作者:长安月。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史湘云为什么没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

史湘云是贾母心中最早的宝儿二奶奶人选。如果没有林黛玉和薛宝钗出来横生枝节。史湘云成为宝二奶奶,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一】

除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贾母对史湘云最好。虽然后面出来一个薛宝琴,但那一番疼爱已经不是单纯的喜欢,之前说过不多说。只说从感情上,贾母是特别喜欢史湘云的。

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还在“襁褓”之中就是孤儿。但史湘云却一点没有孤儿的通病,不孤僻,不内向,不木讷,不多愁善感。与林黛玉,贾迎春,贾惜春,妙玉等形成鲜明对比。皆因史湘云从小和贾母一起长大,有贾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童年不缺少爱。

史湘云极可能是贾母第一个赐丫头的人。与贾宝玉奶子婆子一堆长在眼前不同,史湘云经常来往史家贾家,贾母不放心史湘云,所以先将翠缕送给了史湘云,贴身照顾。我认为要比袭人早。毕竟贾宝玉有李嬷嬷,太早给丫头,会令李嬷嬷感觉自己无用,贾母的智慧,不会早早做出此等决定。而且宝玉就在跟前,她的丫头也是宝玉的丫头。

【二】

贾母为什么会喜欢史湘云?这在史湘云请贾母螃蟹宴的三十八回,贾母在自家的藕香榭回忆当年少女时期的往事之时就有透露。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她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玩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贾母这段说的惊心动魄,虽然几十年过去,也让人后怕。回忆中贾母化身一个顽皮、不受室内拘束的少女形象,岂不活脱脱史湘云的样子?贾母从史湘云身上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又从史湘云身上想到离了五六十年的家。如今史家唯有史湘云和她亲近。再无一个老人。贾母自然疼爱史湘云。而在钗黛二人来荣国府之前,还有谁能比史湘云更适合做贾母的孙媳妇呢?

【三】

二十九回打醮清虚观史湘云没出场,却一直都在。首先,张道士一间贾母就摆起了老资格,回忆起当年的国公爷: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贾母也瞬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跟着流下了眼泪。顺口说了“这么多儿孙,只有宝玉长得像他爷爷”。

这段对话也不过一说,很多人听过就算了。可细想不简单。贾宝玉长得像他爷爷贾代善,史湘云长得像贾母。作为贾母,能在几十年后看到贾宝玉和史湘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丈夫和自己,试问换了谁都会觉得史湘云和贾宝玉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贾母这么想,必然也会露出。在张道士提亲映射薛宝钗后。贾母突然莫名提起史湘云的金麒麟,要知道贾母从小看着史湘云长大,金麒麟史湘云一直佩戴,不可能不记得。她引出话题,由薛宝钗说史湘云有一个。林黛玉再加一句:她只在别人佩戴的器物上留心。显然将话题引向了当时流行的“金玉良姻”上,而贾母有此一说,也表明“金玉良姻”除了薛宝钗和贾宝玉,还有史湘云和贾宝玉一说。比较起来,史湘云是侯门小姐,薛宝钗商人女儿,拿什么比?

门当户对上,史湘云最配贾宝玉。不过林黛玉来了,又父母双亡,贾母替亲外孙女考虑,想促成宝黛姻缘是私心无可厚非。但贾母率先打破门当户对(林黛玉毕竟父母双亡了,家里没人)的规矩,那么最后金玉良姻成功,也就无可厚非了!可谓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关注!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史湘云为什么没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

史湘云这个姑娘是贾母的侄孙女,同宝玉有着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史湘云从小同宝玉一起长大,这对小兄妹还真就是青梅竹马的感情。

可豪门贵族的婚姻,从来都是利益的相互交换。不能因为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就过高的估计了他的社会地位和能力。

用史湘云去配贾宝玉,那就是妥妥的低嫁,拉低了史湘云的价值!

所以根本不是史湘云没有成为宝二奶奶的人选,而是史家根本不会同意史湘云嫁给贾宝玉。

一.史湘云的实际地位

说出来您别不信,史湘云的实际地位要比贾宝玉高很多。

虽然是史湘云表面上是一个孤女,但她绝对不是林黛玉那种无依无靠的孤苦。

史湘云背后有家族依靠一一她的家族是同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

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这两个人至今还承袭着侯爵。

史湘云也有真正的监护人一一她被叔叔史鼐所收养。

也就是说史湘云是真正侯爷的亲侄女!

史湘云的身份,让林黛玉都起了酸意:

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

①史湘云两个叔叔都承袭着侯爵,没有证据表明史湘云的父亲是庶出,所以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认为,是湘云的父亲也曾袭过爵。

因为史湘云父亲的过世,所以爵位叔叔继承。史湘云是实实在在的公侯小姐,绝不是什么平民丫头。

②虽然黛玉的祖上也是列侯,但是到了父亲这一代,已经没有任何爵位。

比起史湘云,黛玉在身份上真的差了很多;比起史湘云,黛玉还真就是平民丫头。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探花郎,这让黛玉的身份极为清贵,同时也让黛玉的婚事有高攀的资本。

但黛玉比起实实在在公侯小姐出身的史湘云,资本还是差太多了!

史家会把史湘云嫁到什么样的人家?

湘云出身高贵、容貌美丽、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性格开朗,身体健康。

这些优点全部加起来,荣国府内所有的姑娘都比不上史湘云。

虽然史湘云经常抱怨她的叔叔婶婶,可是我依然能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中,读出她叔叔婶婶对她不错。

史湘云的婶婶经常让她干活不假,可是她见过的世面也最多。就连南安太妃这样高贵的人物都认识史湘云,同她最熟。

足以说明史湘云的叔叔婶婶,给了她极高的家庭地位。只是史湘云这孩子小,还没有看出她叔叔婶婶对她的好处罢了。

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只是不会哄孩子,对史湘云可能缺少了几分带着烟火气息的疼爱。可他们绝对人品端正,一定会为史湘云认真择婿。

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女子可以相对高攀。

史湘云是豪门嫡女,所以一定会嫁豪门嫡子。

史湘云的状态同王熙凤差不多,所以史家为史湘云选择婚事,一定会选择一个真正的爵位继承人。

像贾琏一样的既是嫡子又是爵位继承人,才是史家为史湘云则婿的人选。

宝玉这个无能的草包,史家还未必放在眼里……

二.宝二奶奶的人选?

贾母这位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她深谙人情世故。

贾母必然知道,虽然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孙子,她可以把他养成荣王府的凤凰。

但贾宝玉的出身绝对不高贵!

所以宝二奶奶的人选,真的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像史湘云这样条件的姑娘,宝玉根本配不上。所以贾母也不会去腆着老脸为宝玉求娶湘云。

贾宝玉是第二代荣国公的孙子不假,可贾赦才是荣国府真正的继承人。贾府的爵位传到贾赦这里,已经递减为一等将军。

可就算是这个一等将军,同贾宝玉也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而贾政就是一个工部员外郎,他并没有任何爵位。

贾政是实实在在的在职官员,在职官员只能由皇帝任命和考取,绝对不可能通过继承来取得!

世袭的爵位不可能属于贾宝玉;敕造的荣国府不属于贾宝玉;贾宝玉的未来只能靠自己!

凭贾宝玉这样的条件,娶一个父亲有爵位的豪门嫡女根本不可能!

贾宝玉唯一拿得出手的资本,就只是她是贵妃娘娘的亲弟弟。

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舅爷!

可那又怎么样?

他姐姐得宠,他算是国舅爷;他姐姐不得宠,贾宝玉立刻什么都不是。

所以贾宝玉正妻的人选,只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打转。

因为这两个姑娘虽然好,却在家世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短板。

只有这样的姑娘才想去配贾宝玉;也可以换一种说法,贾宝玉也就配娶这样的姑娘。

林黛玉这位世外仙姝,是带着仙气儿出生的。她美貌非凡,才华横溢,且出身高贵。

可人生总不圆满,林黛玉家族无人,她孤苦无依。

黛玉这样的岀身,如果想要去高攀豪门贵族,只怕做不了原配,只能去做填房。

所以在贾母眼中,宝黛配是可行的。他们之间谁也不会委屈了谁。

薛宝钗这位姑娘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举止端庄,她同样是个优秀的姑娘。

可无奈薛家太不给力!

薛家祖上紫薇舍人的余荫,早已罩不到薛蟠身上。此时的薛蟠就只是一个挂名的皇商,若是没有薛姨妈在,薛家会彻底地被贵族圈排斥在外。

此时的薛宝钗,连给公主、郡主做高级书童都选不上!

若说林黛玉的出身,还有高攀豪门贵族的机会,那么薛宝钗的出身等一点机会都没有。

豪门贵族根本瞧不起商人出身!

薛家去攀宝玉是妥妥的高攀,所以需要愿意花时间同贾母应酬,也愿意花时间成本去等。

这所谓宝二奶奶的地位,真的不是什么香饽饽。宝玉一无爵、二无官、三不擅八股,一点也不想考取功名。

宝玉这样的人也就能哄哄黛玉那样的傻姑娘,因为黛玉身边没有亲爹娘的教养,如果林如海还活着,或者林黛玉像史湘云一样有亲叔叔抚养,绝对看不上贾宝玉这个纨绔加无能的废物。

而史湘云呢?她是真真正正的豪门嫡女,她有家世、有家族支撑,还貌美,有才华,有足够的个人能力。

史湘云的身上有足够的资源去配一个,家世好、本人能力强、有上进心的才貌仙郎。

别把宝二奶奶的地位想的多高贵,在史家的眼里,他们还真看不上。

史湘云为什么没被当作宝二奶奶的人选?

宝玉的婚事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凭他自己怎样喜欢也要通过贾母和王夫人的允准才可以。

全书重点描写的是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故事,除此之外,史湘云应该是与宝玉最为亲近的女孩了,自小在一处玩耍,比黛玉和宝钗同贾宝玉的关系还要要好,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却没有因此卷进宝玉的婚事风波中去,这是为什么呢?

贾母对湘云疼爱有加,却无意将她许给宝玉,这与身世有关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湘云是个性格直率豪爽的女孩子,说话口无遮拦,行事不拘小节,颇有魏晋文人的风骨。

湘云也得亏是这样的性格,大大咧咧不计较小事,不然恐怕也如黛玉一般满腹愁肠无处解了。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湘云的身世可怜。

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自幼父母又亡,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史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侯爵世家,湘云是正经八百的公府千金,按照常理,日常生活也应该是锦衣玉食使奴唤婢的,但是看书中我们知道并非如此。

叔婶对湘云也只能算是面子上过得去,根本谈不上疼爱。

袭人烦湘云给宝玉做鞋,被宝钗知晓,宝钗便跟袭人说起了许多湘云的苦,每日里做针线活计做到深夜,劳累的很,而且还要受婶婶们的气。

宝钗道:“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

这俨然是一个使唤丫头的角色。

无人疼爱的湘云幸而在贾府还有一位亲人,就是贾母。因此自小便喜欢住在贾府,贾母对这位失了双亲的孙女十分疼爱,也愿意将她放在自己跟前抚养。但疼爱归疼爱,如果真要将湘云嫁给宝玉,贾母是有顾虑的。

首先,湘云虽然同黛玉一样父母双亡,但是黛玉因父亲家中并无其他族人,因此一切事务但凭贾母做主即可。贾母对于黛玉的一切是有主导权的。而湘云不同,她是有自己的监护人的,就是家中的叔叔。

贾、史两家同为名门贵族,如果联姻是否要强于其他人家呢?如果湘云的父母还在,自不必说,但是此时的湘云除了一个史家小姐的名头,地位与身家早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贾母对于娘家史家的情况最为了解,史侯府这样对待湘云贾母会不知道吗?但是她虽然是长辈,管不了,甚至都不能有微词,毕竟为了湘云与娘家侄子翻脸也有些因小失大。既然管不了,也不想趟这趟浑水,因此,贾母对湘云十分疼爱,也是弥补心中的遗憾。

不管是从对人的掌控还是出于家族益考虑,湘云都不是合适的人选。

宝玉的婚事更像是婆媳博弈的一盘棋,媳妇的人选直接决定着将来贾府当家人的位置。史湘云做为贾母的侄孙女,自然事事听从贾母调遣,这对于王夫人来说无异于被架空。因此,贾母对湘云无意,王夫人自然是称心如愿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