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袭人为何会逐渐失去贾宝玉的信任?

这个命题是伪命题,袭人没有失去宝玉的信任,宝玉在大观园抄捡后,宝钗搬出去了,晴雯芳官四儿被撵出去了,感慨说只有黛玉袭人才会同在一处生死,可见宝玉从来没有想过会与袭人分开。之所以不叫袭人而是叫晴雯去给黛玉送帕子,那是因为宝玉和袭人有过云雨情,叫她去给另外一个女孩送定情物,那不是打她脸吗。

花袭人为何会逐渐失去贾宝玉的信任?

因为87版《红楼梦》强行加入了太多政治形态的东西。

《红楼梦》这部书虽然揭露了不少封建腐朽的东西,歌颂了一些以前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但曹雪芹不是马克思,强行把它拔高为“反封建巨著”就有失偏颇了。

举个例子,曹雪芹可是认为一夫一妻多妾制是天经地义的,里面的正面人物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等都认同这个。凡是反对老公再多几个女人的,都以歹毒、奸诈的形象出现,比如王熙凤、夏金桂:看到夏金桂折磨香菱,你是不是很憎恶,看到王熙凤暗害尤二姐,就算你喜欢凤姐,是不是也觉得她现在很可恨?

并且《红楼梦》是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把它定格“反封建”上未免矮看了它。而87电视剧一开头就是——〖这是一部可歌可泣关于反抗的故事〗。

这跟八十年代拍的其他几部名著一样,《西游记》,山东版《水浒》都是这个调子——主题反封建。

既然反封建,那就得有“反抗者“跟“封建“啊。正好贾宝玉不爱读书,只知道躺在祖宗的基业上享受花天酒地,那就把他定格为因为厌恶封建制度才不喜读书的“反抗者”吧。

定好了这个标准,那同样不劝他读书的林黛玉,也成了“反抗者”正面人物了,劝他读书的薛宝钗自然是“封建”反面人物了,反对宝黛婚姻的王夫人更是“封建”兼头号大boss,反面人物了。

既然区分了正反派,那自然要添油加醋地美化正派人物,丑化反派人物。

比如,原著中王夫人是很体谅穷人的,刘姥姥走的时候,就她给了一百两银子(凤姐才给八两),但你作为最大的反派怎么能做好事呢,编剧大笔一挥,改成了贾母给的。

再比如,原著中林黛玉进贾府是前呼后拥抬进来的,贾府老祖宗亲自抱住,当家女主人王夫人、邢夫人亲自迎接,重要人物全部在场。可谓威风八面,除了迎接元春,有几个接待规格超过这次的?相比之下,薛宝钗进贾府就寒碜多了,只是先见了王夫人,又被带去见了贾母。

一个被压迫的“反抗者”怎么能这么有面子呢?于是87版编剧又大笔一挥,改成了林黛玉进贾府寒碜,薛宝钗威风八面。同时原著中聪明灵透、活泼开朗的林黛玉,在87电视剧中成了以泪洗面的受气小媳妇。(看到宝姐姐风光进府,满含幽怨的林妹妹)

这跟原著中人人有优缺点大相径庭。

具体到袭人、晴雯呢,袭人劝宝玉读书,自然是“封建”反面人物了,晴雯不劝宝玉读书,自然是“反抗者”正面人物了。

于是开始不遗余力地丑化袭人,美化晴雯。比如,加入了不少袭人阴险狡诈,要告密的镜头。本来在贾府里人人喜爱脂砚斋都大赞的“贤袭人”成了第二号反派。

而晴雯,林黛玉跟她根本没几次交集,她死后林黛玉也漠不关心。但电视剧里增添了不少她们互相配合怼袭人的战友情谊。

所以说,之所以袭人失去了宝玉的信任,很大程度是因为87电视剧的丑化,并且不少人信以为真了。

花袭人为何会逐渐失去贾宝玉的信任?

袭人与宝玉云雨情后,成为宝玉身边第一人,但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宝玉却讲怀疑的目光落在了袭人身上。她是为何失去了宝玉的信任的?我想应与以下几件事有关。

一,袭人谎说母兄要赎她,逼宝玉答应不毁僧谤道,不吃红,好好读书等条件,后来又因宝玉在潇湘馆梳头让宝玉起誓不做违礼的事情。这些要求让宝玉对袭人有一种敬畏,做一些与封建礼教相违背的事情时,便会背着袭人。比如让晴雯给黛玉送旧帕子。

二,袭人毫不避讳的在宝玉面前谈论林黛玉。并且也不隐讳自已对林黛玉某些不满。比如,她曾经对湘云推测如果林黛玉受到贾宝玉的冷遇,她会如何耍小性子,发脾气,贾宝玉就生气了。说林妹妹不会说那样的混帐话。

三,袭人得了王夫人的信任,成了宝玉的准姨娘后,这让宝玉把袭人看成了王夫人的代言人。虽然贾宝玉不知道袭人如何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但他却知道母亲对待女子的要求,自然也明白了袭人与自己是两条路上的人。三观不同,自然会越走越远。

花袭人为何会逐渐失去贾宝玉的信任?

袭人比宝玉年龄稍大,且女孩子较男孩子成熟要早。袭人是在宝玉尚在懵懂年龄时初尝云雨情,故开始时宝玉对袭人非常依恋,故有“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一段情节和对话。但是,隨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的差异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主要是他们属于两股道上跑的车,走不到一块儿。宝玉是反对科考进士的,一听说要他好好读书,将来求取功名之类的话就很反感,这一点与林黛玉倒是一致的,而袭人与薛宝钗都是热衷功名利禄的。故此宝玉对袭人的情感也慢慢的疏远了。

花袭人为何会逐渐失去贾宝玉的信任?

一种是袭人个人原因,一种是不符合人性需求的婚姻模式,妻妾共存的一男几女与爱情一男一女的模式必然冲突。尤其这种未婚相恋的模式与完全父母包办的感情又不同。袭人未被王夫人指定为宝玉妾之前,二人是有感情的并且有亲近关系的。贾宝玉曾说过做二回和尚,为袭人与黛玉。

可随着人的年岁增长,贾宝玉的审美发生变化,从内心喜欢的是林黛玉。这让袭人发现并且必痛苦。当时的时代可见婚恋自主意识受戏曲已有影响。贾府几处私自恋情都已超出父母包办,男女授受不亲的范围。这些年青儿女表面遵从封建礼教,其实有些言行已超过他们个人认为还遵守的道德标准,连苛守传统的宝钗都在发生转变。

袭人,宝玉,林黛玉已变成三角恋关系,袭人痴执宝玉,宝玉喜欢林黛玉。对于袭人是情感的失落,而且宝黛之间生出的情感让袭人无法承受。袭人从起初对宝玉的好未赢得同等对待。而且袭人对宝玉起初有诱惑,又凭挟制宝玉。在宝玉对外表美与内心美有认识之后,袭人层次降低。宝玉从龄官与贾蔷身上意识到袭人对他爱心不足。

而且袭人嫉妒心强,这是爱情必然,宝玉生厌,这也是不喜欢一个人的表现。是爱情只能一对一。晴雯被撵,死亡,对怜香惜玉的贾宝玉是种打击。他逐渐在认识袭人,对她怀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