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赵姨娘到底是贾家家生子还是王夫人的陪嫁?

贾家的家生子

《红楼梦》中赵姨娘到底是贾家家生子还是王夫人的陪嫁?

毫无疑问赵姨娘是家生子,不是王夫人的陪房。

第一,赵姨娘比王夫人年龄小许多。

小姐的陪嫁丫头与小姐的年龄应该差不多。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她的年龄就与王熙凤相仿。如果赵姨娘是王夫人的陪嫁丫头,那么赵姨娘与王夫人的年龄应该差不多大小。王夫人将近五十岁,那么赵姨娘也应该五十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女人,属于上年纪的人了。可是赵姨娘明显比王夫人小很多。赵姨娘找芳官打架,“便飞也似往园中去了”,年龄大的女人无法这么飞一般的一路小跑。

如果赵姨娘年龄大,被芳官等小丫头围殴一顿应该倒下起不来了。可是赵姨娘以寡敌众,虽然吃点亏,可是啥事都没有。显然赵姨娘年龄不大。不是王夫人的陪嫁丫头。

第二,赵姨娘在贾府有家人。

平儿是陪嫁来的,她在贾府没有亲人,独自一人供贾琏夫妻享用。可是赵姨娘有兄弟赵国基,有内侄子钱槐一家人。钱槐的父母在库上管帐,钱槐跟着贾环上学。钱槐相中了柳五儿,想娶柳五儿为妻,柳五儿不同意,所以柳家媳妇都躲着钱槐。赵姨娘在贾府有亲属。她兄弟赵国基死了,赵姨娘嫌丧葬费少,还跟探春闹一番。

第三,王夫人讨厌赵姨娘。

如果赵姨娘是王夫人的陪嫁,那么赵姨娘成为姨娘,王夫人应该高兴,替自己巩固宠爱了,可是王夫人对赵姨娘厌恶至极。凤姐说:“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这说明王夫人厌恶赵姨娘,因为赵姨娘对探春都淡淡的。因此赵姨娘不是王夫人给贾政的。赵姨娘不是王夫人的心腹,更不是王夫人的陪嫁。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中赵姨娘到底是贾家家生子还是王夫人的陪嫁?

《红楼梦》中赵姨娘是家生子,这一点是很明确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探春在处理舅舅赵国基,以及袭人的娘的丧仪费用是不同的,两个人都是姨娘,所以是有可比性的,家生姨娘的20两,那么外面的(买过来的)是40两的。

袭人的姨娘身份是王夫人给定的,我们看看书中原文是怎么写的: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道:“明儿挑一个丫头送给老太太使唤,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去。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红楼梦》家生的的奴才是指的是什么意思,其实是清朝的包衣制度。全称包衣阿哈即“家仆”,只存在于八旗满洲之中,其中上三旗的包衣由内务府管辖,服侍皇室;下五旗的包衣分属下五旗的王公贵族。而曹雪芹就是包衣世家,对此有很深的感触。

因为赵姨娘是家生子奴才,所以她在家里的地位是非常的低。那么她是如何接近到贾政,很有可能她一开始只是贾府的小丫鬟,只是因为美貌被贾政看上之后,成为姨娘。但是她们家整个家族都是包衣奴才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红楼梦》中赵姨娘到底是贾家家生子还是王夫人的陪嫁?

我认为是家生子,主要理由如下: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一个比较可怜的角色。王夫人和王熙凤挤兑她,亲生的女儿贾探春似乎也不认可她。但奇怪的是,她竟然在贾家里混的还不错,为什么呢?这应该跟她的出身有关。那么,赵姨娘的出身好吗?未出嫁前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第一种可能是花钱从外面买来的。豪门贵族男人花钱从外面买小妾,在当时社会是比较常见的。红楼梦书里贾赦看上鸳鸯,被贾母驳回之后,还是花800两银子从外面买了一个小妾。所以赵姨娘是花钱从外面买进贾府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种可能是王夫人婚前的丫鬟。按照当时的社会规矩,女人出嫁通常带通房丫头。红楼梦里最典型的莫过于平儿了,她就是王熙凤嫁给贾琏时陪嫁过来的。所以第二种可能,赵姨娘原本是王夫人的贴身丫头,随着王夫人一同嫁给贾政的。不过,从红楼梦交代的情况看,王夫人对赵姨娘怨恨有加,一直打压她,所以这种可能性不大。

第三种可能本就是贾政的身边丫鬟。按照贾府的规矩,赵姨娘还有可能是来自于贾政身边的丫鬟,就像贾宝玉身边的袭人。贾政还没有娶王夫人之前,赵姨娘已经完成了从丫鬟到小妾身份的转变。这是最大的一种可能,因为王熙凤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凤姐和平儿评论探春时话:“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认真分析这段话,王熙凤说探春是家里的正人,王夫人很疼她,所以极可能出自贾家,也就是说,赵姨娘一直就是贾家的奴仆,尽管女儿探春属于庶出,但仍属于“根正苗红”的贾家人,所以大家对探春还是另眼相看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