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是谁呢?

是贾母还是王夫人?亦或是薛宝钗?

一梦红楼三百年,误宿金陵千丈岩。纵使镜花水月美,生教粉黛祭流年。

《红楼梦》书者的梦,更是我们千千万万误闯着的梦,翻开《红楼梦》的那一刻,我们这个梦中人就当的妥妥的。

要说这梦里的矛盾和斗争那是一茬码一茬的,但终归逃不过阶级与礼制。作为其中最大的争夺,莫过于封建礼制下名正言顺的“金玉良缘”和象征着自由爱情的“木石奇缘”。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木石奇缘”路上最大的阻碍: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到底是谁? 很简单,除去“金玉良缘”的当事人薛宝钗(说白了她也是封建礼制的棋子罢了)之外,最象征着封建阶级礼制的人即是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譬如王夫人(她代表着整个直接关系贾宝玉婚姻的双亲,)、元妃、贾母。

原因很简单,她们都是可以直接掌控“木石奇缘”悲欢的人物,除去她们本身代表的社会阶层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最关心宝玉的将来或者说性命的人。 要知道,林黛玉先天不足,注定是不能陪伴宝玉一辈子的人;更何况贾宝玉每每在林黛玉面前摔那个保命的通灵宝玉,虽然这也不是人家林黛玉想要的结果,但是贾宝玉也只有遇到了她才会有的举动也绝对够分量让作为最疼爱宝玉的“三座大山”反对并百般阻止了。

话来只能说林黛玉太可怜,偌大的一个红楼梦中,面对自己的爱情,孤苦无依的她只能自己孤零零的承受;面对自己注定悲剧的命运,她只能在孤独中用尽全力去反抗,最终被封建势力毫不留情的镇压。

勇敢的人是可敬的,无论她面对的是何种劲敌,螳臂当车也好,只要是为了爱与自由,哪怕最后粉身碎骨。大山总有一天会被移走,阻碍也同样可以变成自己的力量,只要爱得够用力,够纯粹,就算最终不能在一起又有何惧?

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是谁呢?

宝玉和黛玉是两兄弟,两人时而扮演师生,父子,夫妻,或者恋人,并且是互换的,你打过我一拳,我必还你一掌,互不相欠。相拼相杀又相知相爱,两人自成一个妙趣无穷的世界,玩得天昏地暗无厌倦,根本不知真正的结婚是什么,两人也没想过婚姻之事,直到真爱他们的女子也就是妙玉傅秋芳把他们叫醒,宝玉和黛玉才长大成人,结束小时候的各种荒唐游戏。只有无知的人才希望宝黛二人结婚呢。

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是谁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群不同,答案就会不同。

如果是认真读原著的人,当然会回答不希望宝黛结婚的人很多,应该说贾母、贾政王夫人、贾元春这些和贾宝玉最亲的人,在很早(端节午后宝玉挨打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宝黛不能结婚。

为什么?因为贾府的“命根子”~“通灵宝玉”被贾宝玉为了林姑娘一摔再摔。因为“通灵宝玉”的功能“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是已经被证明可以保护贾宝玉和贾府亲人们的。宝玉第一次摔玉尚可原谅,八、九岁的小男孩不懂事、使性子罢了。

宝玉第二次摔玉就难原谅了,宝黛钗湘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张道士头一天刚为宝玉提了亲,宝玉第二天就在潇湘馆里摔玉了。要知道“通灵宝玉”在一个多月前刚刚被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持颂后救了被魇住的凤姐和宝玉的性命。贾宝玉第二次摔玉过后,贾母一番哭诉“我这个老冤家,偏生遇上这两个不醒事的小冤家。”才算将这事情勉强遮过去了。贾府中人包括贾母凤姐此时还会有人力挺动不动惹得贾宝玉摔“通灵宝玉”的黛玉做“宝二奶奶”才怪了,宝玉自己可以为了林姑娘摔玉不要命了,贾母绝对不会赞成贾宝玉不要命,之前被视为“拥黛派”的凤姐更不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吧!

贾政王夫人和贾元春当然都会先保护贾宝玉和贾府亲人的生命安全呀!当然有人会说袭人是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这些人多半都是将“不可逾越”的经典87电视剧视为“原版”“原本”“曹雪芹原意”的观众读者。

宝黛“私情”是两百多年前的社会所不容的,贾母因为黛玉给宝玉当众“喂酒”当场“掰谎”洗地。凤姐更是第一个当场发现、当场提醒宝玉“别吃冷酒”的人。

袭人求王夫人想法子将宝玉搬出园子才是真正的爱护宝黛,并且根本没有特指宝黛有问题。87的现代编剧们缺乏历史常识,自己又没有在封建社会的真实生活经验,自以为是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观念“穿越时空”两百多年自我陶醉的不合理想象真是不识好人心。

试想袭人如果不是出于对宝黛二人的保护,当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宝玉。如果袭人真把误听到宝玉诉肺腑的话和盘托出告诉王夫人,如此大事王夫人必然立刻向贾母汇报,贾府必然立即想办法从速把黛玉嫁出去,以免夜长梦多真的出现伤害整个贾府声誉的大事。袭人守口如瓶,黛玉才能多在大观园中享受两年呀!

唉……!可怜的林妹妹呀!

“紫鹃试玉”宝玉发了痴病,薛姨妈亲自在潇湘馆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可是贾府中人却毫无任何回应、贾母王夫人明知宝玉为爱黛玉已经犯了痴病,仍然沉默如昔……。贾府能影响决策贾宝玉婚事的长辈们,贾母、贾政王夫人都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呀!

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是谁呢?

最不希望的是王夫人。王夫人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从林黛玉母亲死贾母要收养林黛玉,王夫人就暗中阻止事态向二人将来成婚发展。为此与薛姨妈通信,门子与贾雨村言及薛家将来京为女选秀,因为薛蟠离开当日打死了人。王子腾也写信让薛家来。冷子兴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知道的一清二楚。冷子兴为什么去扬州,是为别事还是探听林黛玉是否进京。林黛玉进京,薛家也进京。是王夫人,薛姨妈,王子腾来回写信通信决定的。是王夫人深谋远虑与兄妹的计划。

而薛蟠离京当日打死人惹事生非,是薛蟠不大愿离开。有故意惹事之嫌,给这次计划,王夫人王子腾添堵,不满意他们让其母这么做。而且宝钗当初来也未入宫选秀,薛姨妈送宫花给几个贾府姑娘是已是几年之后了。选秀是薛姨妈兄妹进京的借口。

为了阻止宝黛感情发展,宝钗宝玉成婚,薛姨妈放风金玉良缘,干扰二人感情。又放出金玉之婚风。又安排张道士保媒,无名无姓的十五岁模样好的富家女。是薛宝钗。遭贾母反对,王夫人不惜抓住机会,牺牲金钏也要夺来宝玉婚权,不听从贾母安排。以闹出人命为代价显示自己的权力,让别人退却。贾政又助一步之力将宝玉打个半死。贾母不会不思索,其身为父母的行为。

王夫人接下去为金玉良缘成,除去阻力,王熙凤也开始被收拾。安排宝钗帮治家意图明显。王夫人又进一步她的权威,找机会。绣香囊事件成为杀鸡吓猴的事情。凡有私情一律被撵,撵丫环晴雯,司棋都是给林黛玉看。这是警告。所以紫娟试宝玉说林姑娘这些日躲着你,林黛玉是在避嫌,怕王夫人的暴风雨落她身上。贾母也怕王夫人危及黛玉。说宝玉没有私情。出去治宫丧,让薛姨妈看护黛玉。有薛姨妈王夫人放心。贾母也放心王夫人。薛姨妈也放心,金玉良缘将成。探春给邢岫烟一块玉,基本是贾家玉到了薛家。岫烟已与薛科订亲,也代表一个意思。

王夫人强大的破坏性,不惜以人命作代价为反抗贾母。安排薛姨妈住贾府,不惜贾宝玉挨打,为林黛玉生重病也在所不惜。这个妇人反对太可怕了。

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是谁呢?

《红楼梦》中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有不少,比如王夫人,比如薛宝钗,也许还有父亲贾政。但是如果说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我认为一定是袭人。因为其他这些人所考虑的无非就是家族利益,而袭人没的选择,她考虑的是自身的去留或者生死问题。所以,要说到最,唯有袭人是最强烈的。

袭人自从在花园无意中听到宝玉向黛玉的表白后,其实就知道宝玉的心中只有一个黛玉。而且这两个人之间,再也不是从小的兄妹之情了,而是真正的男女情爱的关系了。作为一个和宝玉有了男女之实的女人,作为宝玉身边最亲密的一个人,袭人怎么可能心里会舒服呢!即便是她永远也只能是宝玉的一个丫鬟或者妾,也没有女人能受得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在自己面前爱的如此热烈。

再着,黛玉在贾府不屑于去做人情,尤其是在下人面前。所以,贾府的下人大多都认为黛玉刻薄小性,不好相处。而相反的,宝钗自从进了贾府,处处留意,处事圆融,对待下人更是和蔼可亲。所以,几乎所有的贾府下人都觉得宝钗和善,比黛玉好太多了。所以,袭人自然也认为宝钗将来相比黛玉会对自己更好。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袭人觉察到王夫人更喜欢宝钗,而不太愿意宝玉和黛玉在一起。为何说这也是袭人考虑才一个重要因素呢!因为袭人心里很清楚,贾母虽然是贾府至高无上的老太君,但是贾府毕竟已经是王夫人当家作主了。加上宝玉是王夫人的亲生儿子,自古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王夫人还有一个宫里贵妃做后盾,所以即便是将来有什么争议,贾母未必能强得过王夫人。更何况贾母毕竟已经年事已高,能活多久也还未必呢,将来贾母一走,所有的事不都得听王夫人的吗。所以袭人等于是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在铺路,也是为自己能长长久久的待在宝玉身边做准备。

所以,无论是王夫人也好,薛姨妈也好,还是宝钗也好。如果宝玉最终和黛玉真的在一起了,所伤及的,无非是她们的意愿和一部分利益而已。但是对于袭人来说,也许自己的未来就完全不同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也许也会因此而改变,甚至性命也是有可能伤及的。所以说袭人对于宝玉和黛玉以及和宝钗的结果,当然是最为关注的了,因为那就是她自己的命运!

(作者:流云,欢迎关注作者的头条号“云语红楼”,分享更多精彩的红楼品读文章。)

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是谁呢?

宝玉在长辈或者说在传统的观念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他对传统的读书求功名之事一点都不上进,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讨厌贾雨村来,讨套他父亲的那些门下清客,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面对这样的宝玉,贾家要给他选择什么样的媳妇?就是要能够督促他上进的女孩子,而这一点,宝钗是最符合的。宝钗估计也时常跟宝玉提到这个事,所以宝玉觉得好好的女孩子变得这样世俗,不可理喻。宝钗跟他一提此事,他就黑着脸走人了。把宝钗弄得好大的没趣。

黛玉是什么样的人?跟宝玉一起读读书(不是那种“正经”书),弹弹琴,喝喝酒,聊聊天,做个神仙眷侣。一个宝玉已经都不行了,再弄一个跟他“臭味相投”的黛玉,支持宝玉不学习不读书,在王夫人的眼里,贾家就彻底没了希望了。这事关一个家族的利益,也关乎一个家族的未来。

所以,王夫人自然是最不希望宝玉和黛玉结婚的人。而贾母之所以在临死之前没将宝黛二人的事给敲定,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她不仅仅是一位慈爱的祖母和外祖母,同时她也是一个家族的传承人,她不能因为自己疼爱外孙女的私心,就不顾家族的利益,却又不能因为家族利益置黛玉于不顾,最后只能顺其自然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