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红楼梦里,宝玉因为冒着大雨回怡红院,敲门一直不开,心里就窝了气,等到袭人去开门,冷不防被他狠狠地踢了一脚,宝玉一看是袭人就赶紧解释说不知道是她。袭人当晚就吐血,宝玉哪里来的那么大的火气,下这么重的脚?这背后都发生了什么?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贾宝玉在端午节前狠狠踢了袭人一脚造成的影响很大,不但踢熄灭了袭人心中的平生抱负,也踢出了贾宝玉的乖戾之气!

一,宝玉踢袭人一脚之前发生了什么?

在踢袭人那一脚前,贾宝玉经历了噩梦般一天。他早上腆着脸皮去找林黛玉道歉,好容易林黛玉勉强原谅了他,他却也讪讪的。不想又没事找抽惹怒了薛宝钗,让薛宝钗劈头盖脸的嘲讽一顿,臊的他恨不得钻进地缝。无聊下在母亲房中调戏了金钏儿害的金钏儿被撵走,灰溜溜回到大观园,又看到龄官画蔷触动了心思,再被大雨浇了透心凉。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的一天,贾宝玉从里到外憋着一股邪火。在他叫门不开的时候,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一切怒火都积蓄在贾宝玉那抬起的一脚上。我相信那一刻,贾宝玉心里之恨怒滔天!

二,宝玉踢袭人暴露了什么?

贾宝玉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温柔的人。对待他身边所有的女孩子都是温柔体贴,做牛做马。贾宝玉说:死了化成灰,风一吹散了才知道我呢。就是他的真心。可这样一个人很难与那个恨恨的抬脚踢人的贾宝玉相重叠。

其实我们或许都被贾宝玉骗了。红楼梦的主旨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给我们呈现的一切都有另一面,包括贾宝玉。从贾宝玉撒酒疯摔了茶杯骂茜雪:“她是你那一门子奶奶”开始,到调戏金钏儿,踢了袭人最后被贾政暴打一顿,我想说:该!

贾宝玉有很多行为是不可原谅的。除了上面说的,他自己不学习却拿林黛玉做幌子: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这简直是把林黛玉放在火上烤。王夫人听到这件事会如何想林黛玉?而贾宝玉平时的行为毫不禁忌,袭人道:“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可不是实话?这里的贾宝玉并不是那个柔情蜜意的多情公子,只是一个胡闹惹事却不能善后的富贵二世祖。而这样的贾宝玉,曹雪芹必然不可能放了他,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呈现出来。尤其踢袭人那一下,狠狠的一脚踢得袭人当场吐血,实在不敢想象要是踢在那些十岁左右小丫头身上将会如何?而他这一脚明显是踢她们的。

三,宝玉踢袭人踢熄了袭人的平生抱负。

袭人是有不甘于人下的志气的。她一个买来的丫头,长的不出众,又不能说会道,想要出人头地,唯有拼命工作。曹雪芹说她: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我觉得这不是袭人的痴处,这是袭人的自律准则。努力工作是不够的,唯有一心为主加上努力工作才可以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事实证明袭人是对的。她顺利成了宝玉的大丫头,又与贾宝玉偷试了云雨情,再为了贾宝玉进言王夫人终成准姨娘。袭人所作所为没一样为了自己,但每一样自己都会得利!这样的袭人情商之高是罕见的。不过袭人还是小看了他人。她自以为自己做的机密,不想别人也都看在眼里。

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得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服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

晴雯这句骂是所有人的心声,也揭露了贾宝玉这一脚的真正原委。如果袭人不是面面俱到也不会挨这一脚。深层意思就是袭人挨这一脚是自找的。对于袭人来说,她也非常懊悔,原文说“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贾宝玉这一脚何尝不是对袭人苦心钻营的当头棒喝?也是对所有苦心钻营者警醒!

综上,我们看贾宝玉也有两面性,而袭人太尽职尽责也为自己招祸。贾宝玉这一脚。脂砚斋在回前批:【脚踢袭人是断无是理,竟有是事】,表明曾经确实发生过踢人的情节,只是不知道当初被踢之“袭人”后来如何…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宝玉误踢袭人那一脚,背后的深意就是绝不是什么“误踢”,而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日子,宝玉把自己弄丢后,恨怒交加的宣泄。

那天的宝玉脑子有点短路,在他没话找话地跟宝钗搭讪时,几次被宝姐姐回怼、讥讽、挖苦:

宝玉向宝钗笑道:“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大哥哥不知我病……”

这显然不是实话,因为事前他只跟黛玉你摔通灵宝玉,我剪玉穗地大闹了一场,并没有真的身体“不好了”。对此宝钗心中当然清楚,自然少不了产生许多醋意来,于是:

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

此言无形中把宝玉的谎言给拆穿了,可怜宝玉竟然没听出弦外之音,不知趣地又往下问道:

“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这下宝玉终于听出了“身上不好”是在讥讽自己,可他:

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

踫了一鼻子灰的宝玉依旧不识眉眼高低,后文中宝钗回答黛玉时:

“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这是在对宝玉跟黛玉吵闹后又涎着脸去赔小心的挖苦,数次回怼,搞得宝玉那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接下来是,一肚子委屈的宝玉没精打采地蹓跶到王夫人处,与正在给王夫人捶腿的金钏调笑了几句。其实宝玉跟丫鬟们一直都是这样没大没小、没尊没卑的,可这一次,正睡着的王夫人却翻身起来狠狠地扇了金钏一嘴巴子,并要把金钏撵出府去,惊得宝玉落荒而逃。

然后又是,失魂落魄的宝玉,漫无目的的来到了蔷薇架旁,痴痴地看着龄官用金簪在地上痴痴地画了几千个“蔷”字,谁料猛雨袭来,一下子被浇成了落汤鸡。

宝玉冒着雨好歹跑回了怡红院,不料想门竟然关着,以手扣门,里面的人只顾与宝官、玉官玩笑,哪里听得见?这天的宝玉,可谓是事事违心愿,喝口凉水都塞牙。

于是在气怒交加中,赏了前来开门的袭人一记窝心脚。

那么这一切的背后蕴含的深意到底是什么呢?答案隐藏在两天或三天后。

为什么会这样不确定呢,因书中把“这天”写得有些模糊:按宝钗家里摆戏,她需在家招待客人来看,这天应该是五月初三薛蟠的生日。而到了端阳佳节,在王夫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写到“也只当是昨日金钏之事”,仿佛“这天”就是初四;可后文晴雯又说:“前儿连袭人都打了。”这个“前儿”又象是指“这天”是初三。这就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书中为何把“这天”写得这样模糊呢?答案同样在两天或三天后的五月初六。

说的是五月初六那天,史大姑娘正在与丫鬟翠缕谈论阴阳时,在蔷薇架下捡到了宝玉丢失的金麒麟。宝玉问史湘云在哪里捡的时,湘云没有回答,却笑道:

“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

这里把金麒麟拿印来作比仿的真实用意就是在喑示,其实金麒麟就是印。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传国玉玺”这尊“国印”的人格化,象征着皇权、天下。所以说,宝玉弄丢了麒麟,也就是丢了印,代表着丢的是自己,丢的是皇权和天下。也正因为如此,书中才在踢袭人窝心脚的这天,将宝玉描写得失魂落魄,喝口凉水都塞牙,来隐喻宝玉把自己丢了。同时也说明,金麒麟显然是宝玉在蔷薇架那儿,偷看龄官画蔷时给搞丢的。

其实,这一切的发生,都隐藏在一个共同的背景之下,那就是薛蟠的生日,五月初三。书中对薛蟠过生日只是不轻不重地提过几次,从未作正面描写,却又运用烟云模糊法,将其写得让人摸不清倒底是初三还是初四。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因为“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三日,清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进入了北京,意味着满清取得天下的同时,也意味着朱明与大汉民族把皇权和江山给弄丢了。所以书中才把这天的宝玉写得象丢了魂,事事违心愿,还把象征印的金麒麟丢了。

那么,书中为什么非得让宝玉狠狠地踢袭人一脚呢?

这是因书中所描写的这一节,暗隐的故事发生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三,而袭人所影射之人又是顺治福临(拙文《袭人的“温柔和顺”与“优伶有福》中对袭人影射顺治曾作过解读),踢袭人的那一脚更多是一种象征,暗隐了有正统思想的作者对满清进入北京,心中是无比愤恨的,借助这个窝心脚的来表明立场和态度。

袭人看到自己被踢得吐血之后,心中:

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在这一小段话里,是不是可以隐约地感觉出,有暗隐顺治只活到二十四岁之意呢?

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宝玉抬腿踢的那一记在晴雯口里叫做“窝心脚”的那一脚,事件发生在第三十回,但是,起因却要二十九回说起。

第二十九回中说那日是五月初一,贾母带着家里一大帮着女眷去清虚观打醮,除了王夫人因为在家预备着元春有可能派人过来之外,别的人包括薛姨妈等都去了,就差连老鼠窝一起搬去了。在这里,宝玉遭遇着他的第一件不爽事。清虚观里的张道士,当年荣国府国公爷的替身,主动跟贾母为宝玉提亲来了。虽然这件事被贾母以“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为由挡过去了,但在宝玉和黛玉心里都成了一个疙瘩,也成了后来宝玉和黛玉闹不爽的导火索。这是宝玉的第一个不爽。

第二个不爽,张道士拿着宝玉的稀罕物——那块玉出去给人看,结果因此募了一大堆东西来,这其中就有一个让黛玉心里不爽的金麒麟。这事说实在的不能怪黛玉。我们来看看原话是怎么说的: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

不仅黛玉觉得宝钗在这事上有心,连探春也看出宝钗对金啊玉啊什么的有心。所以是探春先说的,但是,探春和黛玉的身份和心思不一样,自然对这金麒麟的感受也不一样。回来后黛玉就病了,不知是因为这麒麟气病的还是因为外出劳累后病的。这成了宝玉的第二件不爽事。

因为张道士提亲的事,造成了宝玉和黛玉之间一次最严重的别扭,两个人闹到连贾母要凤姐去劝的程度,这是宝玉心的第三件不爽。

凤姐过来看宝玉和黛玉,发现他们俩已经和好了,便拉了俩人去见贾母,正好宝钗也在。宝玉因为前日薛蟠的生日没有亲自前去庆贺,让宝钗帮他打个招呼。又因为天热,宝钗一向怕热,宝玉脱口说宝钗像杨妃,结果导致宝钗在前八十回的唯一一次大怒。前面是跟黛玉大闹一次别扭,转眼又惹一向好脾气的宝钗大怒。宝玉觉得自己好没趣。这是他的第四件不爽事。

接下来,百无聊赖的宝玉去了王夫人那儿,戏弄了金钏,结果导致金钏挨了王夫人的揍骂。这是宝玉三四天之内连续经历的第五件不爽事。

大家有空,不妨拿这两回来重新读一遍,感觉一环套一环,写得特别好。

在王夫人那里惹了没趣的宝玉,在大观园闲逛,遇到了在地上划蔷的龄官。龄官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了宝玉,让宝玉意识到一个人的眼泪只能为一个人流。这里也是他跟黛玉两人个人在内心关系认定的转折点。可能这时候,他更多地意识到了之前自己的不妥,对黛玉,对宝钗,对(麒麟),无限烦闷正无处可解,突然下雨了,他急忙往怡红院跑,偏偏怡红院里一帮丫头们在玩,或许雨声雷声都大,也听不到外面的声音。等到袭人终于听出外面有敲门声的时候,宝玉的忍耐性已经过了极限,所以当门打开的一刹那,宝玉一脚 踢在袭人有肋骨上,这一踢,给袭人留下了后遗症。

宝玉该不该踢袭人那一脚?我觉得说不该也不该,说应该也应该。说不该,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袭人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是因为别的接二连三的事情导致了宝玉的心情糟糕透了,不是袭人的原因;说应该是因为,她是这个园子里的大管家,主人不在,她作为园中的老大,应该随时等待迎候宝玉的归来,何况外面还在下着那么大的雨,她却把自己的职责抛一旁,半天都没人开门,从这个角度上说至少是她管理失职,挨那一脚也不冤枉她。

这一脚,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袭人,虽然她跟宝玉好到那程度,但是,说到底她是下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太将自己当回事,如果不挨这一脚,不知道好书后面的感觉会有多女孩。这一脚,让前面李嬷嬷骂她的话说不定这会子又在她脑子里过圈。所以当她被踢了咳血的时候,心,不仅灰了一半。这对她来说是重拳一击。

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晴雯跌了扇子与宝玉闹别扭,袭人赶来劝和,晴雯便揶揄:“自古以来,就你一个人服侍爷的,因你服侍得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

晴雯虽是嘲讽的话,但说的也是真话,袭人自小被送进贾府做奴婢,跟着哪位主子就眼里心里只有这个主子,贾母见她心地纯良,恪尽职任便与了宝玉。袭人跟了宝玉后,越发要尽心竭力服侍,与宝玉共试云雨情后,袭人可谓是身心都献给了宝玉。而宝玉此人一生最疼爱女儿,这个要求小斯念女儿名字时要用茶水漱口的贵族公子,平生第一次打人,却打着对自己最费心费力的袭人,袭人挨下这一脚后亦落下咯血的毛病,真真天意弄人。

那么,最珍视女儿、是女儿为珍珠的宝玉,为何如此大动肝火以致踢人呢?

读《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至第三十回是我最爱看的回目,在这三回。从元春赐礼宝钗羞笼红麝串到清虚观打礁贾母拒亲,从宝黛真吵同归于好到宝钗指槐骂桑,从宝玉调戏金钏到痴看龄官画蔷,直至最后瓢泼大雨下逃回怡红院,一气之下踢中开门的袭人……三个回目下来,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宝玉的情绪时起时伏,中间穿插王熙凤贾母等人的老谋深算的言语举动,让人为之叫绝。

黛玉的眼泪,一生只为宝玉而流,宝玉的怒气,大多也为了黛玉。这一回踢人便是。

宝黛二人自小同吃同睡,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两人感情比别人更不相同。但人说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总是有的,黛玉因爱宝玉便过于追求亲密无间,常常怀疑宝玉真心,宝玉因爱黛玉,觉得君心我心,理应同理同源,如何还要我解释?如此引发多少傻事来!

端午节元妃赐礼,黛玉与三春一样,独独宝玉与宝钗同样。黛玉知道后心里自然不快,宝玉早已疑惑,还问袭人是否发错了。可知以宝玉所想,他认为自己的该和黛玉是一样才对,元春此举,有明显的推崇“金玉良缘”的意味。宝黛两人为此心生嫌隙。

面对元春的表态,贾母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她决定借清虚观打礁反击。所以去清虚观之前,她要求宝钗:“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书中写到“宝钗只能应了。

在清虚观,贾母借张道士提亲一事表态,大致意思就是宝玉还小,命里不该早娶,过个几年罢。而此时贾母刚大张旗鼓为宝钗办十五岁成人礼,在古代,十五岁就是及荊之年,意味着女子可以将头发挽起来嫁人了。贾母这是在告诉宝钗“你该出嫁了”,可宝钗不仅没有反而还将“金玉良缘”闹到元春的耳边,贾母焉能坐以待毙?所以她要打消薛姨妈等人的念头,“我宝玉还小,能等,你宝钗能等几年?”

谁知黛玉却因金麒麟生了宝玉的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贾母自然气的跺脚:“不是冤家不聚头”。

好不易两人稍微和好,宝玉又在宝钗面前碰了钉子,两人被宝钗指桑骂槐一阵嘲讽。吃完饭过王夫人处来,正遇金钏给王夫人锤脚,给金钏好一顿调戏,以宝玉的轻车熟路,应该不是第一次调戏金钏,谁知此次王夫人一党刚在清虚观被贾母幌了一枪,脾气也暴躁起来,给金钏赏了巴掌,宝玉夺门而出……

宝玉的疑惑、失落、愤怒、小得意、尴尬和恐惧都在这几天集中到了一块,而这些情绪说来都是因黛玉而起,因为太在乎,便想拢得紧,谁知因为现实种种,他也只有心无力,加上黛玉步步紧逼,宝玉对此既愤怒又无处可泄,终于,在这适时而下的暴雨中,他在一众丫头的欢笑声中将愤怒逼到顶峰,袭人开门的那一刻,他将它一脚踢了出来。

巧不巧?为何偏偏踢中袭人?虽然宝玉肯定不是故意的,但肯定也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在后文中,我们知道袭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意思直指宝玉与黛玉有不轨行为,王夫人因此震怒,抄检大观园后便要宝玉搬出大观园。袭人这一脚,挨得不冤。

其次,袭人挨了这一脚后,落下了咯血的毛病,常常背着宝玉。所以即便后来她成了宝玉的准姨娘,也会无所出,而一个小妾没有生育能力意味着什么?当然袭人后来被打发出去嫁了蒋玉菡,可惜蒋玉菡终究是个命运飘零之人,袭人后面的日子大抵就是他唱过的: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这,才是袭人列入薄命册的主要原因吧!

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红友们的回答很全面。大家从文本出发,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来看故事背后的深意。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深意更要感谢小说文本。

直接原因 宝玉被淋的雨打鸡一般叫门不开

宝玉看龄官画蔷看得发呆,被淋得落汤鸡一般,跑回怡红院。偏偏怡红院大门紧闭,久叫不开。本来怡红院白天很少关门。主人外出未归,就更不该关门了。可是今天一反常态,因为袭人她们为了关住水玩耍。

怡红院有很多丫鬟,袭人一声令下,谁敢不听。可是作者偏偏安排袭人来开门,就是因为宝玉要踢她一脚。作者写当时的情形,很有意思。当时恰恰是袭人不让开门。麝月说像是宝姑娘的声音。袭人才要亲自看一看,还说“可开就开,要不可开,叫他淋着去”。外面下着大雨,如果真是宝姑娘,当然是可开的了。袭人那么善良,大观园的任何人也应该让他进来避雨呀,那么谁是不可开的呢,莫非是林姑娘?我们知道袭人已经开始对林黛玉不太友好了,宝玉心里也清楚。

那一刻,宝玉一脚踢到袭人的肋上。踢完发现是袭人,就说不是故意的,不知道是袭人。这一脚踢得很重,袭人伤得不轻,当晚就吐了一口鲜血。

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主要原因是宝玉经历了太不顺心的一天

此前一天,宝黛听见贾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后,两人自动和好了。宝玉对黛玉第一次说“做和尚”的话。

那是五月初四,贾宝玉刚刚经历了噩梦般的一天。

这天早上宝玉腆着脸去找黛玉道歉,好不容易黛玉原谅了他;却又因言语得罪了宝钗,宝玉说宝钗像杨妃,惹恼了宝钗。让薛宝钗劈头盖脸地嘲讽一顿,拿小丫头机带双敲,臊得他无地自容不说,还让黛玉跟着他丢了一回负荆请罪的脸面;又被黛玉讽刺碰到对手了,王熙凤都看出大家吃了生姜,一个个脸上辣辣的;

宝玉来到王夫人处,与金钏调笑几句。其实宝玉跟丫鬟们一直都是这样没尊没卑的,可这一次,却赶上王夫人翻脸大发雷霆,狠狠地打了金钏,宝玉落荒而逃;

失魂落魄的宝玉灰溜溜回到大观园,痴痴地看着龄官用金簪在地上痴痴地画蔷字,触犯了呆病,谁料猛雨袭来,又被浇成了落汤鸡。

宝玉冒雨跑回怡红院,不想门竟然关着,以手扣门,久扣不开。这天的宝玉,宝玉可谓事事都不顺心,喝口凉水都塞牙。贾宝玉心里憋着一股怒火。就在袭人开门那一刻爆发了,赏了开门的一记窝心脚。

最重要的原因是宝玉想到了黛玉的话,要对怡红院丫环们进行整风

四月二十五日,薛蟠谎称贾政请宝玉去赴宴,黛玉为宝玉悬着心。傍晚宝玉回到怡红院,宝钗跟来讨情,迟迟不走。黛玉因为不放心宝玉也来到怡红院门口,恰逢晴雯不满宝钗影响她们休息,不给开门。黛玉被关在门外,呆立在怡红院门口亲眼看到宝玉袭人一群人送出宝钗,独自站在花荫之下望门洒泪。

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黛玉因为误解宝玉就不理他,独自去葬花,悲唱葬花吟,宝玉恸哭倒在山坡。直至宝黛消除误会,宝玉方知不给开门的事。林黛玉想到宝玉的丫头们懒待动,就说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

贾宝玉早就想教训一下自己这些丫环了,因为她们不给开门,导致黛玉和自己闹别扭,当时恰巧是薛宝钗在怡红院不走,显然有丫环故意针对林黛玉,是谁背着他干出这样的事,贾宝玉第一个想到的最可能是袭人。

宝玉叫门迟迟不开,心想如果这是林黛玉,肯定被淋出病来,所以贾宝玉动了真怒,无论开门的是谁,贾宝玉这一脚都是要踢的。贾宝玉这一脚也是要踢给黛玉看的,他要用事实告诉黛玉,我在整风,我在教训丫环,看她们以后还敢不敢对你不敬,毕竟在贾宝玉的心里,林黛玉最重。

根本原因与金玉姻缘有关 怡红院的丫环们也真该教训

金玉姻缘像一个幽灵,在贾府每个人的心上游荡。金玉良缘的传言在贾府已经甚嚣尘上;贾母关于宝黛姻缘的意向早已尽人皆知。宝黛爱情和宝玉婚姻两大悲剧结局已经初现端倪。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四月二十七日元妃通过赐下端午节礼,表态支持金玉姻缘。并且要求贾府爷们去清虚观打平安醮。大有要把金玉姻缘变成现实之势。宝玉看宝钗那红麝香串时,看宝钗那雪白的膀子看呆了,被黛玉讽刺为呆雁。黛玉说他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山雨欲来风满楼,贾母洞若观火,她决定借清虚观打礁进行反击。所以她要求宝钗母女都去。

五月初一,贾母带着荣国府女眷去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主动向贾母为宝玉提亲。假如贾母没有来,张道士向贾政提亲,甚至说是娘娘的意思,借给他个胆子,贾政也不敢拒绝。虽然这件事被贾母以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为由挡过去了,但在宝玉和黛玉心里都结成了疙瘩,成了后来黛玉和宝玉闹不愉快的导火索。

张道士送给宝玉一堆礼物,其中有个金麒麟让黛玉堵心,似乎又一组金玉姻缘。贾母态度暧昧,黛玉忧虑不安。回来黛玉就病了。

五月初二日,宝玉去潇湘馆看望黛玉,黛玉奚落宝玉,宝玉恼怒。这一次吵得最凶,宝玉狠命砸玉,黛玉大哭大吐,还剪了那玉上的穗子。直闹到五月初三贾母见宝黛都没去参加薛蹯日生宴,抱怨着哭了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宝玉第一次提到你死了,我做和尚的话。黛玉放下心中那块石头,两个人和好如初。这是黛玉和宝玉之间一次最严重的别扭,闹到贾母要凤姐去劝的程度。

与其说宝玉是踹袭人的一脚,不如说这是作者在踢金玉良缘。宝玉虽然还不完全知道袭人背后的小动作,但他知道袭人不喜欢黛玉,不支持他和黛玉的感情。宝玉这一脚踢出了宝玉公子哥的脾气,也踢出了宝玉对金玉良缘的不满。

背后的深意,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关系

宝玉那一脚好像是误会。但是从深层来看绝不是误踢。按说接二连三的事情导致了宝玉的心情不好,不该由袭人买单;但是宝玉是不是误踢,要看当时的情形。麝月就说像宝钗的声音,晴雯就说不可能,袭人表示去看看,

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

宝玉为什么骂下流东西?不开门就下流吗?联系袭人的历史,后来向王夫人进言,暗示宝黛有不轨行为,导致王夫人抄检大观园。袭人这一脚挨得不冤。

如果说贾宝玉踢人和黛玉吃闭门羹有关,当时是晴雯没给开门。可是宝玉知道了这件事,就在心里琢磨,是谁故意不给黛玉开门,最后认为一定是袭人。挨这一脚的好像应该是晴雯,于是袭人对晴雯、黛玉痛恨至极,于是袭人推波助澜赶出晴雯,明里暗里褒钗贬黛,暗中帮助薛宝钗针对林黛玉。袭人投入金玉姻缘的阵营。说到底袭人和林黛玉的矛盾,根源在于金玉姻缘。

宝玉对身边的丫环们好,甚至把她们都当成好友和姐妹。然而,等级观念是长在宝玉在骨子里。奴婢被主人踢一脚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更何况宝玉叫门,袭人从门缝看到是宝玉,心里还在想宝玉该不该回来,完全把自己放在女主的地位上,没有一丝奴才该有的尊重,宝玉暴怒之下上去就是一脚,袭人不冤枉。

贾宝玉也是纨绔子弟。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丫头就是丫头,即使你是首席大丫头,即使你和主子屡试云雨,但也改变不了奴才的地位。就像赵姨娘,生有一儿一女,还有贾政宠爱,但没人拿她当主子。袭人挨了那一脚,应该顿悟了。

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第一人,不说没犯错,纵是犯了错,宝玉也绝不会踢她一脚,但是,宝玉就是踢了他一个“窝心脚"。

第三十一回开头,天下大雨,宝玉叫门,小丫头子只顾玩耍,无人开门,宝玉开门,宝玉等得不耐烦,不管不顾地踢开门的人一脚,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却不知开门的人却是袭人。

宝玉踢了袭人这一脚,看似误赐,却踢出了宝玉公子哥的脾气,也踢出了宝玉对金玉良缘的否定,为后来宝钗在与宝玉成亲后,会独守空房,孤独而终埋下了伏笔。

宝玉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看见女儿就清爽,在女孩子面前温柔小心,伏小做低,但不能就此认为宝玉就是一个在女孩儿面前是没有脾气的人,其实,宝玉不但有脾气,而且脾气非常执拗。正如宝玉骂小丫头们的话:“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从这里看出,在宝玉心里,丫头只是丫头,他放任纵容丫头,是担待他们,这是一种以上位者的心态来看待丫头们的,也就是把丫头们看做是赏心悦目的玩物罢了,并没有尊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晴雯和金钏儿被赶后,为什么宝玉都没有营救措施。

宝玉平时能担待丫头们,为何这一次就不担待了?因为宝玉心里有气,他踢人,其实是在迁怒,那么宝玉又在怒什么呢?这就要说到金玉良缘了。

说实在的,自从贾元春省亲以来,宝玉的情感就波波折折。先是有薛家传出了金玉良缘之说,接着贾元春端午节赐礼,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礼物一样,更是坐实了金玉良缘,后来又有一个张道士提亲,更是让金玉良缘大张其鼓,但是对宝玉来说,却是架在了火上烤,一面是金玉良缘的步步紧逼,一面是林黛玉的时时试探,尽管贾宝玉不停解释,甚至赌咒发誓,终不能安林黛玉那颗敏感多疑的心。

宝玉在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的夹缝里自顾不暇,偏偏就有一群不懂分寸,不守本分的小丫头子们在这个时候去捋虎须,当勤谨的袭人,一大丫头的身份去做小丫头的工作时,竟然成了所有不愉快的替罪羊,被宝玉一脚踢的口吐鲜血。

宝玉这一踢,不仅有对小丫头们的不满,也有对金玉良缘的不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