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就是赵姨娘的写照。
赵姨娘是贾政的妾,为贾政生了一儿一女。贾政对她也甚是宠爱。
女儿探春自小由贾母教养,精明能干。她是庶出,依傍着嫡母王夫人,其实心里还是爱她的亲生母亲的。探春为了赵姨娘操碎了心,每每暗地里劝导、维护,赵姨娘只是不听。
庶出是探春痛苦的根源,她时刻要淡化她庶出的身份,赵姨娘却常常提醒探春别忘记是她“肠子里爬出来的”。一个母亲不知女儿心,还常常蹂躏,可悲、可怜、可恨!
赵姨娘的心里是扭曲的,有了这对儿女,她的心里觉得不平衡、不甘心,常常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其幼主刁奴蓄险心》那一回,赵姨娘因为兄弟赵国基的葬礼时,贾府赏了二十两银子,她忿忿不平,来找探春算账,探春道:姨娘这话说谁?我竟不解?谁踩姨娘的头,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一节中,赵姨娘因为芳官骗了贾环,来和芳官理论,探春赶来劝解,也道:
“这是什么大事?姨娘也太肯动气了。我正有一句话要请姨娘商议。”赵姨娘认为只要宝玉死了,贾环就能继承贾府,她和马道婆使出下流手段合伙谋害宝玉和王熙凤。
赵姨娘常常作妖是因为不甘心,她想通过下流手段改变自己和子女的身份地位。这就是赵姨娘的恶。
谢谢邀请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读红漫谈】(第23期)
(一)妻不如妾?
现在有一些男人很羡慕过去时代的男人可以妻妾成群,恨不得穿越到古代,去过一过妻妾成群的瘾。
《红楼梦》里的贾赦,那是妻妾成群了。贾政呢?有一妻二妾。
一个周姨娘,不去说她,因为她在书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那个几乎人人不待见的赵姨娘,却是贾政的宠妾。我们从书中一些星星点点的叙述中,看到平时都是赵姨娘侍寝的。
《红楼梦》关于这方面的文字写得很“干净”。不像《金瓶梅》,大胆露骨地铺开细写妾和男主人的床上风光,颠鸾倒凤,如胶似漆,淫声刺耳...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得出印象,贾二老爷是宠爱赵姨娘的。这也似乎印证了这样一句话:
妻不如妾。
(二)赵姨娘为什么能得宠?
我们不妨来发挥一下想象力。
赵姨娘是花容月艳?
她有令男人风魔的魅力?
她在床上有万般风情?娇媚多姿?
她是一个狐狸精?
写到这里,也许有喷子喷我。古语云: 喷子不喷人,觉得枉为人!
喷子也许会说: 他们在做秘密闺房运动,你又不在现场,你更不会认识赵姨娘,你怎么知道他们行房的事?你又怎么知道赵姨娘风情万种,娇媚多姿?
请喷子把喷射器的开关给关上好吗?你也不在现场,你怎么知道他们不那样呢?
想一想吧!王夫人一副吃斋念佛的木头嘴脸,贾政看了舒服吗?
在赵姨娘这里,贾政才找回一个男人的难以言传的滋味。赵姨娘为了笼络住贾政,当然要施展女人的魅力,她要让贾政感到,只有她才能让这个男人快活。
(三)恃宠夺嫡?...
现在有些烂编导,为了票房价值,编一些偏房小妾恃宠夺嫡的电视剧,吸引一些脑残粉的眼球。
你让赵姨娘恃宠夺嫡试试?别说王夫人不会答应,就是凤姐也绝不会容忍,还有探春,满脑子正统观念,她也不会默认,更别说贾政,封建正统观念的维护者,也不敢这样干。虽然说贾政喜欢在赵姨娘的闺房里,和赵姨娘巫山云雨,以娱晚年,但是嫡庶的界限他也不敢打破。
试看尤二姐,嫁给琏二爷,根本还来不及动这个心思,就被凤姐用借刀杀人之计给灭了。
其实,赵姨娘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不展开正面进攻,那是想也不敢多想的事。她采取侧面迂回的战术!那次使用魇魔法,凤姐宝玉姊弟逢五鬼,就是赵姨娘和马道婆的杰作。侧面进击,差点成功。如果不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及时介入,那么,凤姐和宝玉就结伴西游了!
从人的欲求来说,赵姨娘想让她的儿子能继承荣国府的巨大家业,还有承袭诱人的官职,她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的做法和为人太让人不齿了。也许是南柯一梦?谁知道呢?
这次就说到这里吧。谢谢邀请!如果喜欢,就关注呗!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人们怎么得出的赵姨娘可恨的结论,赵姨娘在众婆子媳妇的眼里,还是相当有人缘的,大管家林之孝家的就与她交好。
其实,赵姨娘没有可恨,只有可怜。物不平则鸣,赵姨娘有无缘无故的挑衅发怒吗?没有!几乎她的每一次离谱都是先被人欺负的。
人们最常诟病她的事有她谋害贾宝玉和王熙凤,可她是无缘无故的吗?贾环故意推倒蜡油,是贾环的错,可是王夫人能脱了责任吗?王子腾生日,贾家庶女都去庆寿,为何庶子不能去?不去也罢了,还要让其抄写金刚经,还要在其面前上演母子亲热戏码,兄长调戏自己情儿的戏码,这对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来说,难道不可恶可恨吗?
贾环烫伤贾宝玉,王熙凤却把王夫人怒火引到赵姨娘身上,赵姨娘能对她不心生怨恨吗?更何况之前,因为赵姨娘管教儿子,被王熙凤一顿臭骂!赵姨娘之所以能被马道婆说动,利用巫术害宝玉,凤姐,最根本原因就是王熙凤对赵姨娘的欺压太甚。可怜人的反抗如果可恨,那欺压可怜人的人呢?不是更可恨吗?
与芳官等人大打出手,也是赵姨娘被诟病的事例之一。这是非更好判断,嘉环像贾宝玉要蔷薇硝。结果芳官用茉莉粉替代,扔给了贾环,被彩云识破后,她才去寻衅。其实这次出丑不在于寻衅,而是错估了形势,她实在没想到芳官集团仗着宝玉撑腰,敢如此嚣张。
也许有人说赵姨娘当忍,可是,她若一直忍下去,状况就会好转了吗?有一就有二,这次折腾虽未获胜,但也给了他们一个警告,她赵姨娘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话说回来,在大观园里的下人,不管人们如何的厌恶赵姨娘,除了芳官集团,还真没有谁明目张胆的欺负赵姨娘。就是平儿,袭人等,对赵姨娘也是以礼相待。
说实在的,在大观园中,赵姨娘属于被欺负的弱势群体,特别是王熙凤,对赵姨娘是百般欺压。克扣月钱,任意辱骂,如果赵姨娘也如周姨娘一样,不吭不哈,自认吃亏倒霉,也许贾探春和贾环就不会存在了。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野蛮毒辣的阴险贼脸注定她不的善终,,母以子贵贾环也不是善类,心态极不平衡,,,见宝玉招蜂引蝶,心里向猫抓似的,故将烛火推倒伤了宝玉,,,有引的黛玉留了不少伤情的限泪,,,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题主邀。赵姨娘是红楼梦中的一位特点鲜明的人物。一、她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思变、思上位;二、她拥有贾政的爱,先天条件较好;三、她的期望值过高,却没考虑从哪去努力、如何去实现;四、当蹦哒后依然故我、她急了,采取了最不耻的手段。
撇开她最后的结局不去指责她,只从她生前的所为来分析。一、她不注意自己妾的身份,不知韬晦收敛自处如李纨。贾母对其看不上,王夫人拿她不吃劲,周姨娘没说估计二人之间关系也只是一般。二、对探春、贾环的培养、融洽不够。有探春这位心中有城府的女儿,母女交流没有,形不成合力。母女同心、其利断铁总可以。三、最差的是,竟然花银子害凤姐宝玉。失了身份。
有好的优势,由于心术不正,导致害人害己。这大约是赵姨娘的写照。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红楼梦》中,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室,育有探春和贾环。生性愚蠢的她,以妾室的卑微身份,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熬油似的熬着”,主不似主、仆不是仆的受尽了白眼和排挤,成了一个可怜、可笑、可悲的女人。
一、她是个可怜的人--地位低下。
在封建时代,妾室的地位非常低下,“以其贱同公物也”。在贾赦要讨鸳鸯去作妾室时,鸳鸯誓死不从,因为看尽了贾府内妾室的悲惨命运,当然不愿跳进那火坑。
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妾室,在贾府内非常不受待见。贾母嫌弃她,骂她是“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贾政的正室王夫人憎恨她,骂她“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道理的下流种子”;凤姐歧视她,骂她是“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
作为“长辈”,在二十三回中,宝玉到王夫人房里见贾政时,“三春”及贾环都坐着,但是赵姨娘却要起身为宝玉打帘。她虽为贾环的母亲,地位却低于贾环,因为她是妾,而贾环却是贾府子孙,是正经主子。
当她教导训斥贾环被凤姐隔窗听见的时候,凤姐说“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人教导他,与你什么相干”。作为母亲,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随意的管教,因为自己是“奴”,孩子却是“主”,真是可怜!
二、她是个可笑的人--举止荒唐。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的题目是“辱亲女愚妾争闲气”,这个“愚”字便是曹公点出的赵姨娘的特点。她的愚蠢让她屡有可笑之举。
她嫉妒凤姐的跋扈和宝玉的得宠,用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两梯己,还有几件衣服簪子”,还有五百两欠契,买通马道婆试图以魇魔法至凤姐与宝玉于死地,但是此次下了大本钱的“反扑”,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置宝玉于死地,甚至利用金钏儿之死大做文章,让贾环诬告宝玉,赵姨娘的愚蠢之中,又透着她的狠毒。
她为了一包茉莉粉,与芳官、蕊官等一群小丫头厮打成一团,被芳官嘲笑“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被亲生女儿探春埋怨“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
宝钗送了她一点东西,她立马拿到王夫人面前显摆,夸赞宝钗,王夫人自然打心里瞧不上赵姨娘这样的愚蠢嘴脸,她在贾府的不得势,让她的所有举动都成了他人眼中的笑柄。
三、她是个可悲的人--亲人不亲。
赵姨娘生有一子一女,但是她的一双儿女却是与她离心离德----女儿不贴心、儿子不成器。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但是赵姨娘的亲女儿探春与她却不怎么贴心。
探春自小被养在王夫人身边,从小与亲妈赵姨娘并未形成亲子依恋关系,所以赵姨娘和探春的母女关系非常疏离。探春平时只唤她“姨娘”,很少与她来往。
在探春临时管家之时,赵姨娘为了多要的二十两份子钱,在探春面前如市井泼妇般撒泼打滚。结果探春并不买账,赵姨娘心中不是滋味。
作为赵姨娘最大指望的贾环,却是个不思进取、不懂人事之人。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赵姨娘在为贾母送葬结束时,突发疾病,贾环不悉心照顾母亲,而是也要随众人回家,真是白费了赵姨娘的苦心。
作者:温暖前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