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红楼梦》黛、钗粉之间的争端?
我觉得,钗黛之争本有,黛钗粉之争可无。
钗黛之争,是《红楼梦》作者设计的矛盾,故事没有矛盾,是不好看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不多说。
黛钗粉之争,我认为没有必要。也就是说,这两个有相同命运和情感的,主要是对立的人物形象,各有优劣,犯不着为此走极端,形成对立面。
作为我们现实中之人,一是欣赏感受《红楼梦》的艺术水平,增强个人的素养、阅历。二是能够从中得到生活上方面的感悟。如果人为地去做黛钗粉的对立和争执,必然为了自己的立场而去偏执一词,不利于欣赏和素养。关键是这两个人物,都是悲剧性的人物,无论钗还是袋黛,都有相当的人格缺陷。
当然,个人喜好做黛粉还是做钗粉,完全是可以的,那是个人自由。不过,完全没有必要成为两个对立的派别。
你如何看待《红楼梦》黛、钗粉之间的争端?
我觉得这是两种人格特质之间的争端,并非仅仅的黛玉和宝钗的争端。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既是两种性格不同的女子,也是两种追求不同的女子。
一个以爱情为重,崇尚清净的女儿之境,未受半点儿世俗影响,所以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子;
一个是以事业为重(当然这事业也就是传统封建的闺范),崇尚“后妃之德”,处处以世俗标准要求自己,所以薛宝钗在很多人眼中接近“圣人”或完人。
拥黛者很多,是因为这些人对现实不满,不愿轻易被这浮华的世道左右,不想趋炎附势去妥协,只看重自己的本心、本性,他们是有着浓厚理想主义情怀的人。
拥钗者也很多,这些人扎根于现实,他们的理想即是现实的附庸,她们处处与人为善,不愿和现实对抗,觉得做人没必要这样子剑拔弩张。他们是一群清醒或者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浅薄无知时,人们极易拥钗而贬黛;过尽千帆后,人们往往会拥黛而贬钗。因为林黛玉的少,林黛玉的好,不是一定阅历和火候的人不能够理解。
就人品学问来说,一般真正的知识分子会喜欢林黛玉,因为她几乎是艺术理想的化身,审美价值很高;而山野村夫或者豪门大家都会喜欢薛宝钗,因为他们觉得薛宝钗实用和审美价值都高。
只有真正冷静宽容而又有一定学问涵养的人,才会对黛玉和宝钗都能理解。因为他们会设身处地,会将心比心,然后理解这个世界,选出自己喜欢的类型。
其实归根到底,不过是“志同道合”与否的问题。
是不是一路人,需要确认过眼神。
没错,宝黛确认过眼神,所以他们是一路人。
但是,宝钗黛玉就一定是格格不入的吗?
也不尽然,因为理想需要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完美的理想主义注定只能存在于理想,就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现实人生则需要理想作为动力,太过现实的人生只剩下眼前的苟且,满地鸡毛,这样的人生,没有诗和远方,就只是活着而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活着,就已经用尽力气。
所以,很难理解林黛玉。
对于艺术家来说,生命不应当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没有灵魂,算不上真正活着。所以,很讨厌宝钗的世俗。
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对于让人不满的世道,你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黛玉和宝钗,就像春兰秋菊,各具风姿。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这个世界,正因有了不同,才如此美丽。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你如何看待《红楼梦》黛、钗粉之间的争端?
“袭为钗副,晴为黛影!"看看前80回袭人的所作所为,宝钗后来的形为举止应该是有之过而无不及!很可惜红楼梦未完,真正的大结局大家不知道!有可能结局是明明白白的,宝钗就是坏人,那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拥钗派了!
你如何看待《红楼梦》黛、钗粉之间的争端?
《红楼梦》黛、钗粉之间的争端源于对黛玉和宝钗的热爱。就如同明星粉丝之间的骂战。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无论是爱黛玉还是爱宝钗,都无可厚非。润杨不赞成黛粉和钗粉之间的战争,不喜欢互相攻击。要爱谁是自己的自由,没有必要要求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喜欢自己的偶像。
润杨喜欢黛玉,润杨的一个朋友喜欢宝钗,虽然我们的观点不一致,但是我们都喜欢《红楼梦》,我们可以求同存异,所以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黛玉爱宝玉不掺杂任何功利的因素,纯粹是心灵之间的相互吸引,感情上的爱恋。
宝钗爱宝玉是因为宝玉的家世和宝玉本人的优点,如果宝玉是穷人家的孩子,即使宝玉再优秀,宝钗也不会嫁给他。因为宝玉的综合条件优秀,即使宝玉有宝钗最不能容忍的缺点,宝钗依然嫁给了宝玉。
爱黛玉者,爱的是理想;爱宝钗者,爱的是生存。理想和生存是人生的两个方面,就如同金陵十二钗黛玉和宝钗同居榜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