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为什么敢诋毁林黛玉?

袭人温柔和顺,但是她为什么敢说黛玉“横针不拿,竖线不动”。林黛玉明明做针线活呀!
以袭人的身份敢诋毁黛玉吗?我想应该不会,根据题主所言,袭人最多是对在史湘云面前抱怨了黛玉罢了。不过袭人到底是奴才,一个奴才在一个主子面前抱怨另一个主子,那也是犯忌了,可一细想,袭人怎么会如此大胆呢?

贾母将袭人与了宝玉时,是想着宝玉身边没有尽心竭力的婢女,又看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任,便偏心拨给了宝玉。贾府的规矩里,小主人没有资格使用一两月利的大丫鬟的,宝玉是个特例。

就这么心底纯良,素有“钗副”之称的袭人,为何会在一个主子面前对另一个主子指指点点,而且此人还是贾母最宠溺的外孙女林黛玉?我想最大的原因,不过是因为袭人看出了史湘云对黛玉的不满情绪罢了。

在黛玉进府前,史湘云便常与宝玉同吃同睡碧纱橱下了,黛玉进府后,史湘云便不大来贾府了,我想史湘云对黛玉应该有一种被横刀夺爱感觉,她会嫉妒黛玉与宝玉的亲密无间,怀念与宝玉相处的温馨时光,所以她曾对着宝玉道:“二哥哥净跟林姐姐玩,我来了都不跟我玩”,娇憨中带着责备。黛玉倒也不太计较,毕竟此时,史湘云的金麒麟还没出现,她的敌人只有宝钗。

但黛玉的不予理会并不能阻止湘云的进攻,有一次她甚至激怒了黛玉,她问:“你敢挑出宝姐姐的不是来,我便服你”,此时尚是黛玉对宝钗最有妒意的一段时期,自宝钗来后,因其人情世故滴水不漏,贾府上下众口赞扬,史湘云心智未熟,加上对黛玉的敌意,她自然会被宝钗吸引,慢慢变成宝钗的小迷妹。

而湘云对黛玉的不满和种种挑衅,早被袭人看在眼里,所以她才敢如此举动,又加上湘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便意欲架桥拨火,激化湘云与黛玉的矛盾。袭人此举,不过也是为了与宝钗一边靠拢罢了,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宝钗的行为处事深得袭人敬服,将宝钗当成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以宝钗待人不分亲疏的风格,一开始可能会人心所向,但终究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非要细究那就是“真诚”。大观园被抄检第二天,宝钗便急忙忙要搬出去,完全不顾此时住在蘅芜苑的湘云的感受,一刻缓冲的时间都不给,令湘云甚为寒心。此后湘云便住进了潇湘馆,后而两人中秋连句,开始打开心扉视对方为知己。

所谓:相似的人总会殊途同归,不同的人终究背道而驰便是如此。

袭人为什么敢诋毁林黛玉?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玉身边有两个著名丫鬟,一个是成熟稳重的袭人,一个是灵透任性的晴雯,前者像薛宝钗,后者似林黛玉。

晴雯和黛玉虽然性格相像,一脉相承,但遗憾的是,她俩都任性骄傲,孤芳自赏,没能互相引为知己,而袭人和宝钗则惺惺相惜,彼此欣赏,既“同”又“和”,成了一对跨越主仆界限的好朋友。

作为贾宝玉未来姨娘的第一人选,袭人在对怡红院女主人的选择上,显而易见是“拥钗反黛”的。她做出这个选择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最主要的原因,却并非宝钗和她禀性相似,言投意合,而是另有隐情。

在人们的印象中,袭人是《红楼梦》里数一数二的忠仆,大概可以和鸳鸯、焦大并列,出人意料的是,当她肯定宝玉的心上人是黛玉时,却没有像《西厢记》中的红娘一样努力促成小姐莺莺与张生的美好姻缘,而是学起了王母娘娘,要在宝玉黛玉之间划一条难以逾越的银河。

袭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表层的解释是担心宝玉黛玉之间情之所至会发生“不才之事”,乃至“丑祸”,实际上在她心湖的底层却另有一个原因——她怕黛玉夺走宝玉对他的那份爱。

这份爱,其实就是回目中所云“贾宝玉初试(布)云(下)雨 情”,所谓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布)云(下)雨之事”的情节。

袭人深知,假如宝玉黛玉成就木石前盟,宝玉的爱之深和黛玉的小心眼绝对会让她的爱情势如山倒,轰然倒塌,一败涂地,连在宝玉的情感天地中插一根针的缝也找不到了;相反,如果宝玉娶了他不爱的宝钗,她袭人在宝二爷的感情王国里肯定还有一席之地,而且可能进一步拥有半壁江山,甚至有希望一统天下。

正因为此,袭人一直在本能地“拥钗抑黛”,为了维护宝玉对她的那份爱而尽心竭力,奋斗不息,结果竟一不小心成了几百年来的读者们口诛笔伐,避之不及的封建卫道士,岂不冤哉?

袭人为什么敢诋毁林黛玉?

谢谢邀请!

首先申明一下,关于《红楼梦》的问题,如果抛开上下文的连贯,只取某一两句话来说,就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在这里,题主用了诋毁这个词,就完全是断章取义。

袭人嘴里说的“横针不拿,竖线不动”说的是晴雯,不是黛玉,用来说袭人说黛玉的,我想袭人哪怕智商再低,也不会这么说。而且这句话是袭人对着晴雯当面说的,带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她让晴雯做,晴雯偏不做。晴雯心想,我凭啥要听你的啊?袭人却在想,我让你做你不做,我不在的时候你给宝玉缝一件雀金裘恨不得连命都不要。晴雯或许也在心里想,哼哼!我乐意!

袭人说“横针不拿,竖线不动”说的是晴雯,那么她究竟有没有说黛玉呢?有的,但不是这个说法。

起因是袭人求湘云帮她做针线,湘云就提起她听说上次黛玉因为跟宝玉生气,将做了一半的香袋铰了的事。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话:

史湘云道:“越发奇了。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剪,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袭人为什么会说这样一段话?按理说,在背后说人真的不好,尤其是下人说主子,就更不好。但是,在这里,我认为袭人说法也可以理解。一是袭人诉说的对象是史湘云,史湘云可以说是从小由袭人服侍大的,所以她们之间特别亲密,说一些体己话也不为过,二是这样的话是顺着前面的话来的,既然讲开了,索性讲到底。袭人只不过讲了一个事实,并没有要诋毁黛玉的意思。如果说抱怨,可能有点,但是也轮不到袭人去抱怨黛玉。三是袭人作为府里老牌的大丫头,确实不排除她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成分在里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感觉,她可能会换一个口气说。但事实上她没有。

诋毁是什么意思?故意诽谤、污蔑他人,袭人虽然资格很老,但是,她还不至于到对黛玉如此的程度。如果敢背后诋毁黛玉,贾母大概早就找她算账了。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