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虽然这个问题本身存在着问题,并且我回答的内容与问题也有些脱离,但是我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的认识,因为问题里面提到了周公(汝昌)。

我通过研读红楼梦,知道了周公,从而对周公的作品也有所接触。周公体现了一位学者具有的好贵的品质,而且作品的质量如浩瀚的明月,独领红楼梦的研究,特别是周公的红楼梦新证 。周公在古典文学和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可惜周公已驾鹤西去,我常常以没能现场听过一次周公演讲红楼梦特别是90岁高龄登上百家讲坛新解红楼梦为人生的憾事。

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紅樓夢研究中,胡適和俞平伯應該是開拓者人物,他們運用史料進行考證,得出相對科學的結論,相比較而言,蔡元培的索隱法無異於笨伯猜笨謎,但都比當代紅學研究者的結論符合邏輯。劉心武先生的探佚方法劍走偏鋒,運用史料不全,得出的結論荒謬絕倫。

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红学是显学,但也不好有很大的突破。因为可考的资料太少,是刘心武老师的秦学在红学界掀起来了轩然大波,是本来沉寂已久的红学又热闹起来。并且刘心武老师的观点是受到了周汝昌先生的启发,故而这两位先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其他红学家要么是太传统、太官样化,要么是太离奇。故而大家不熟悉,或不愿意看。

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这个题目应该改一改:为什么广大观众和读者最熟悉的红学家只有周汝昌和刘心武?

今年已经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首播后的第三十一年了,87版电视剧创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记录。60后、70后、80后几代人的寒暑假都在看87版《红楼梦》,是几代人的青春、少年、童年的美好记忆。87版电视剧的红学总顾问周汝昌先生声名远播,顶级红学家、当代红学第一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呀!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百家讲坛说“秦学”轰动全国,刘心武老师中学语文老师班主任出身讲课高手,一层层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紧紧抓住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心,不探出究竟绝不罢休!刘心武老师《红楼望月》火爆全国大卖,由前著名伤痕文学作家《班主任》成功转型为新近最著名的“秦学”大家。广大动众读者对“刘心武续红楼梦”翘首以盼………

公众传媒的强大力量,不得不服呀!

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对我来说并没有忽视,真正喜欢读红楼的人,除了刘心武周汝昌,还知道胡适、俞平伯、李希凡、吴世昌、蔡义江、周绍良这些人,甚至像张爱玲、欧丽华、西岭雪这些女作家的红楼研究专著,写的也都非常不错。他们都能够提出新的观点,甚至发现新的细节和疑点,对人物和情节的分析非常到位,令人读起来甘之如饴。

很多人知道刘心武,可能是因为他上过百家讲坛,知名度高,而且他对于红楼梦的研究独树一帜,有很多观点难以令红迷们接受,但这是他眼中的红楼,他对于秦可卿的考证尤其令人关注。周汝昌老先生是红学泰斗,他对红楼梦前八十回有个详细的梳理和论证,且持宝湘重逢一说,这也是红学热点。

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周汝昌老先生,名气很大,刘心武,传承了周先生的思想,刘在百家讲坛开过讲座,听过他关于秦可卿身世之谜的系列,深不以为然。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解读,有的关注小说本身精彩,这就够了。

有的喜欢考据,红楼梦书中人物事件,色色与实际对照,有些剑走偏锋了,但出了好多惊世骇俗的观点,足够吸引眼球。

人们关注红楼梦外的故事,无非猎奇。小说本身,实在是读透了,读滥了,所以,很多人喜欢考据,稍微做点文章,名气自然就大。给你新鲜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