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喜欢听昆曲的室友是什么体验?

有一个喜欢听昆曲的室友,你最可能的反映当然是真的受不了呀!(昆曲《牡丹亭》惊梦)

个人喜欢听昆曲已经三十年了,有家人在场的时候却从来不听,因为昆曲与我们现代大多数人所热衷的流行音乐相去甚远。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对昆曲的了解熟悉程度和接受程度甚至远不如西方古典的意大利歌剧,即我们熟悉的“学院派”美声歌法、我们曾经热衷的“青歌赛”、我们几乎人人都会来两句的《我的太阳》、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帕瓦罗蒂。(园林实景昆曲表演)

昆曲在明朝至清初非常盛行,相当于当时的流行音乐和“真人表演”电视剧,是真正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粹。(京剧《霸王别姬》)

但随着京剧成为清末皇室的新宠,昆曲早就已经没落了。(昆曲演员六小龄童)

虽然大众喜闻乐见的“猴戏”依然是原封不动保留在大众视野之内,但却很少有人清楚“猴戏”是昆曲。由此也可见满清王室毕竟是外来游牧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他们对汉文化的全盘继承中最终还是选择了更加通俗简化、更加热闹简单的戏剧艺术表现形式。(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拾画)

现在的昆曲复兴也还处在小众艺术阶段这是现实状况,昆曲对于现代观众来说成了“榴莲”一样的存在。(《牡丹亭》游园)

昆曲艺术之美,“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正如吃“榴莲”第一次你会受不了,第二次可能感觉怪怪的,第三次可能会爱上“榴莲”终身不离不弃。欣赏昆曲一定要去看一次现场表演,你才能真正明白昆曲是什么?正如听到有人在练习拉小提琴你会受不了,可是你去看杭州G20峰会“梁祝”现场表演感觉却是如痴如醉心旷神怡。

(北昆2012版《红楼梦》)

昆曲六百年,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和他笔下的贾府众人最钟爱的戏剧艺术。(昆曲《红楼梦》)

宝黛爱情“良辰美景奈何天”,正是《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魂牵梦萦“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翻版。(《牡丹亭》离魂)

杜丽娘的离魂,也是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牡丹亭》冥判)

愿古老的昆曲艺术能像《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一样起死回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牡丹亭》婚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梦中之情,何必非真?”,至情之人都会和柳梦梅杜丽娘一样幸福美梦成真。(昆曲《红楼梦》)

愿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文学经典之作《红楼梦》也能真正回归到昆曲盛世,真正为更多的观众所了解和喜爱吧!(《牡丹亭》虏谍)

很多人都以为昆曲就只有“才子佳人”,其实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文戏武功身段念白都来源于昆曲。

昆曲六百年,中国百戏之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