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一
程灵素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和“素问”。有朋友说,程灵素是金庸取的最好一个名字,在岳老三看来,这个名字不说水平是最高的,至少也是排在前几位的。程灵素是“毒手药王”的关门小弟子,她深得药王真传,精通《药王神篇》,培育出令人闻风丧胆的毒药“七星海棠”。
胡斐为了治疗苗人凤被毒瞎的眼睛,就去洞庭湖畔请出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丫头神医程灵素。刚开始,胡斐还对她的能力表示质疑,可是,经历几件事情,胡斐就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丫头刮目相看。
她的心计不弱于赵敏黄蓉,她的医术不弱于薛神医,除了武功,程灵素的能力样样都在胡斐之上。
但是,程灵素却对胡斐一往情深,而且,她把感情都埋在心底。一心一意为胡斐默默付出,多次助他化解为难,为他出主意。可以说,程灵素就是胡斐身边的“女诸葛”。
她深爱着胡斐,胡斐却未曾对其动心。只是因为,程灵素不够漂亮。
二
程灵素的一往情深,对她而言是致命的。她为胡斐付出一切,胡斐却始终未曾对其动过心。
第一,胡斐心中始终放不下“绿茶婊”袁紫衣。
本来就是一个出家之人,袁紫衣却一路上与胡斐打情骂俏,本身胡斐就是年轻气盛,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就容易把持不住,而袁紫衣却一直故意让他去追求。这本身就是玩弄胡斐的感情。
而胡斐也是对她一往情深,一门心思都放在她身上,却不知道她的底细和身份,最终在程灵素死了之后,才得知袁紫衣却是一个出家的尼姑,这算怎么回事!
第二,程灵素长相太过普通。
可以说,金庸笔下的美女数不胜数,小龙女,黄蓉,王语嫣,赵敏,周芷若,香香公主等等,唯独程灵素一人,是姿色平常。
可是,正是姿色平常,程灵素就得不到自己的爱情,这也太不公平。可见,胡斐代表着一大部分男人:外貌协会黄金会员。
胡斐错过了这个最好的姑娘,却也是他内心一辈子的愧疚。
三
如果说程灵素明知胡斐对自己没感情还一如既往的坚持,那是她在等,等着胡斐对自己动心。那么,在胡斐提议与她结拜为兄妹之时,程灵素的心就已经死了。
与其说是她以身犯险为了救身中剧毒的胡斐而死,还不如说胡斐将她杀死,因为胡斐彻底让她心死。
程灵素心中,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再也没有太多的牵挂,再也没有太多的寄托。
就像杨过与程英陆无双结拜之时,彻底让程陆二女死了心,一辈子孤单。
程灵素心中了无牵挂,因为她不再期待与胡斐在一起。当胡斐身中剧毒之时,程灵素内心是伤心的,是绝望的。
她自己没有牵挂,就必须要救治心爱的人,即使这个人未曾对自己多看一眼。
随后,她就用自己的命换来胡斐一命,却让自己永远的留在了胡斐的心中,让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
当然,程灵素必须死另外的一个原因是《雪山飞狐》先写,胡斐最终与苗若兰在一起。而《飞狐外传》是后来补充胡斐的一些年轻事迹和感情经历,如果程灵素还活着,就不能与《雪山飞狐》一脉联系。所以,为了让胡斐和苗若兰在一起大团圆,程灵素就必须得牺牲了。
程灵素始终都是金庸笔下最让人割舍不下的女子!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189期*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原创】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金庸笔下众多的女生中,有活泼伶俐的(黄蓉类)、有温柔大方的(阿朱类)、鬼灵精怪的(赵敏类)、端庄大气的(任盈盈类)、小鸟依人的(小双、小昭类),但最最聪明的无疑是程灵素了。最赚足人眼泪的也是程灵素。在《飞狐外传》里,程灵素是为了救情郎----胡斐而死,而且以她的聪明死前把一切都谋划妥当,不仅告诉胡斐谁是杀死他父亲的仇人,让他想着为父亲报仇,不要为自己殉情而死;而且从未杀过人的程灵素在死后还清理了门户。
那么,金老爷子为什么让读者喜欢的、这么好的女孩子死去呢?她死后,胡斐面对苗若兰心生爱慕时,就没有想起程灵素吗?
一、从写作顺序上来说,先有《雪山飞狐》,后有《飞狐外传》。
也就是说,后写的《飞狐外传》要和先写的《雪山飞狐》对接。如果程灵素不死,胡斐爱上苗若兰就不成立了。
金老爷子在《雪山飞狐》中安排胡斐和苗若兰一见倾心时,还没有设想《飞狐外传》这本小说,也还没有胡斐和程灵素、袁紫衣的故事脉络,所以谈不上胡斐的用情不专。但即使这样,这两本小说也是独立的,否则,如果胡斐先经历了和程灵素的感情纠葛,再遇到苗若兰的时候,心里会有比较,会想起程灵素的。
二、胡斐也是深深地疼爱程灵素的,胡斐值得程灵素去爱
勿容置疑,胡斐也是深深地疼爱程灵素的。虽然这种疼爱不是爱情,只是亲情。而胡斐对程灵素的亲情,也足可以用自己的性命去守护。
在药王谷中,胡斐和程灵素第一次接触,程灵素邀请胡斐一起去会会自己的三个师姊和师兄,曾经约法三章:不许开口说话,不许和人动手打架,不许离开自己三步以外。但三样胡斐都没有造办。在看到有人攻击程灵素时和人对掌了,而且自报自己的姓名。和人对掌完全是下意识的保护,自报家门,是怕人向程灵素寻仇。聪明的程灵素虽然也有不高兴胡斐的擅自作为,但是她深深地感动了。两人有一段很温馨的对话,大意是胡斐说自己从小没有父母,无人教授自己读书,当然也无人对他这么好,程灵素同样说,自己从小也没有爹爹妈妈,只有师父教自己如何用毒如何防毒。
我想,对十五六岁的少女程灵素来说,涉世未深,除了师父外,胡斐是第一个对她好、可以为她拼命的人。从那一刻起,她就深深地喜欢了胡斐,并一直陪伴着胡斐。两人一路悠哉游哉地到京城,其间虽偶有袁紫衣的“骚扰”(袁紫衣是暗暗追随胡程两人,并没有一起行走),但两人还是过了一段幸福温馨的时光,两人的感觉都应该是幸福的,都把对方当成了这世上的唯一亲人。
三、程灵素为救胡斐,用情郎的血毒死了自己
天下掌门人大会之后在药王庙里,胡斐和程灵素遇到了石万嗔、慕容景岳和薛鹊,在看到程灵素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胁时,明知三人下毒手段了得,但还是不顾程灵素事先告诫,毫不犹豫地出手了。也因而中了剧毒。这种剧毒药书上说无解药,最好的办法是砍下中毒的手臂,再服一种丹药,可以延长九年的性命。程灵素本来也可以这样做,但是她想到两点:一、胡斐是她世上唯一的亲人,这么好的人难道只能再活九年吗?二、她知道胡斐喜欢的是袁紫衣,即使知道紫衣是尼姑,仍然心心念念不忘,自己想想也无味,能用自己的死换回胡斐的生,她宁愿坦然赴死。
医术上之所以说无药可解,是不知道有人能用口吸毒血,用自己的死换回别人的生。
四、袁紫衣是插足胡斐和程灵素感情的“小三”吗?
全书二十章,袁紫衣出现在第五章末,程灵素出现在第九章。胡斐先遇到袁紫衣,后遇到程灵素。
胡斐要为钟阿四一家报仇,要杀凤天南的时候,凤天南被袁紫衣救下了。此后二人追追打打、若即若离、暗生情愫。袁紫衣不仅武功高超、貌美活波,而且深晓众多门派的武功套路,一路走过去,打败了多个去参加“天下掌门人大会”的掌门人,中间两人又共同经历了“风雨深宵古庙”,彼此爱慕之情已很深了。
原来袁紫衣此次从西域回中原,一是为母报仇,二是想暗中看看胡斐到底是何等英雄,之前她听赵半山夸胡斐夸的太好了,来之前就对胡斐很是神往,第一次见胡斐又恰好遇上胡斐行侠仗义(虽然胡斐要杀的是她的仇人,也是亲生父亲),内心里对胡斐已经深深喜欢了,就像书中最后说的“姑娘家的心思,猜不透。”
袁紫衣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谈爱,她对胡斐还是发乎情,止乎礼,在“古庙”里不辞而别。并没有对胡斐做过或者说过亲昵的话。
程灵素出现在本书第九章,胡斐为救治苗人凤去药王谷。程灵素第一眼见胡斐就喜欢他了,不仅亲自跟随胡斐去医好了苗人凤的眼睛,从此一直和胡斐在一起行走江湖。
胡斐也知道程灵素爱着自己,而他心理喜欢的是袁紫衣,所以提议二人结拜为兄妹。聪明如程灵素当然知道胡斐的心思,内心虽苦,但是“爽快”答应。胡斐是“大哥”,程灵素是“二妹”,两人从此成了最亲的亲人。程灵素能为胡斐去死,胡斐在程灵素凶险时,本能地出手相救,我感觉胡斐看程灵素也会比自己生命重要,只是胡斐对程灵素生出的不是男女之爱。
从药王谷到京城,一路和胡斐在一起的是程灵素,而不是袁紫衣,虽然中间有几次会面的机会,袁紫衣一是救凤天南,不让胡斐杀他,二是暗中帮着胡程二人(比如福王府救马春花)。袁紫衣还分别把两个玉佩送给胡斐和程灵素,在天下掌门人大会上也是以尼姑身份示人,我觉着袁紫衣是希望胡斐和程灵素走在一起的,对二人是祝福的。
五、金老爷子写小说的高超技巧
胡斐、袁紫衣、胡灵素的感情纠葛牵动着这么多人的心,使这么多人为胡斐袁紫衣的相遇欢喜,也为程灵素的痴心一片而叹息。这样安排,正是金老爷子写作的高明之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使三人的的爱恋纠缠纠结,也使我们读者跟着揪心,一会儿希望袁紫衣和胡斐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想想程灵素的聪明、善良及对胡斐的一往情深,又恨袁紫衣为何不早早消失………
本书一多半章节围绕“天下掌门人大会”,袁紫衣为搅乱大会,一路走,一路打,到京城做了九家半总掌门,假如没有袁紫衣,就少了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假如没有袁紫衣,胡斐和程灵素爱的单纯,但故事一定少很多读者。就像黄蓉和郭靖这么天设地造的一对儿,金老爷子还安排华筝先成为郭靖的未婚妻;张无忌喜欢赵敏,但还有周芷若、殷离、小昭对其念念不忘,杨过心里只有小龙女,二人是最纯情的爱,但郭襄对杨过芳心暗许,为找杨过和小龙女(也是找也不是找),独自一人在江湖上逡巡半生,最后出家为尼。
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出类拔萃的人中龙凤,他们经历的爱情也自然不是我们凡夫俗子的简单的爱。他们经历丰富,往往九死一生,在爱情的道路上也必然纠结纠缠,给读者深刻的内心体验。
六、故事的结局悲剧比喜剧更有感染力
在小说和戏曲中,悲剧结尾比喜剧更有感染力,更能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感。
从人的情感来讲,每个人都期望故事中的主角有个美好的结局,通俗点说,大部分人都是完美主义者。如果故事以喜剧结尾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就不会过多去探讨一些深层次问题了。相反,以悲剧做结尾的,由于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期望,人就会偏向于去让这个作品达到完美,那么人就会更加深刻地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或者设想更多的可能的结局,故事就会在脑海里久久回荡,从而给人更深刻的感受。
但我还是不想、不愿让程灵素死掉,我想如果她能一直陪胡斐行走江湖,两人一直悠哉游哉地走下去,即使只做结义兄妹又何妨!!
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就是填坑。
其实程灵素不是出现在《雪山飞狐》中,而是出现在《飞狐外传》中。
金庸在1959年开始连载《雪山飞狐》,这是一部很精彩的短篇小说。
《雪山飞狐》用了金庸最擅长的第三方说故事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的嘴巴说出,胡苗田范四大家族的几十年仇杀,以及大侠胡一刀离奇死亡,苗人凤和田归农决裂等秘密。
小说的主角其实不是胡斐,而是苗人凤和胡一刀夫妇,通过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武林风波。
金庸还用了50年代日本著名电影《罗生门》的方法,每个人说的内容都偏向于美化自己,同真相有所差异,只有综合在一起才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雪山飞狐》虽然很精彩,但篇幅很短,尤其对于胡斐的介绍极少。胡斐是怎么长大以及练成什么神功的,一概不知。胡斐最后出场也不多,只有三次而已,第一次是同苗若兰见面,第二次是救援被伏击的苗人凤,第三次是同苗人凤决斗。
由于《雪山飞狐》卖得非常好,金庸在1960年又写了《飞狐外传》,这是《雪山飞狐》的前传,主要说了胡斐的故事。
但是,《雪山飞狐》在前,《飞狐外传》在后。
所以《雪山飞狐》的一些构思,锁定了《飞狐外传》的创作!
最重要的就是,《雪山飞狐》写了胡斐同苗若兰相爱,也写了胡斐并没有女友或者妻子,只有两个儿童徒弟。
那么,《飞狐外传》就只能将胡斐所有可能的女朋友都写成死掉或者离开。
于是,袁紫衣就莫名其妙地离开了。
其实我们发现袁紫衣对胡斐颇有情谊,后来不惜生命代价救援胡斐。而袁紫衣的师傅也是有道高僧,不会阻止徒弟的还俗。因为做尼姑本来就是自愿,不愿意修行就还俗罢了,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袁紫衣同胡斐去向师太要求还俗,一定会被允许,到时候就双宿双飞了。
但这就无法解释《雪山飞狐》中胡斐的单身,只能让袁紫衣莫名其妙地消失。
同样道理,袁紫衣失踪了,程灵素总不能再失踪,就干脆将她写死。
于是,就出现了程灵素为胡斐吸毒疗伤而死的事。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用毒高手石万嗔,是程灵素的师叔。
但石万嗔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程灵素可以对付他的碧蚕毒蛊。
而石万嗔的武功大大不如胡斐,不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
于是,金庸只能故意制造了一种无药可解的剧毒,就是程灵素说的将碧蚕毒蛊同鹤顶红、孔雀胆混在一起,形成三大剧毒,无药可救。
于是这三大剧毒果然被用在胡斐身上,程灵素只能舍去生命救治,最终死了。
这个逻辑很有趣,程灵素如此聪明之人,为什么会把这种无药可救的三大剧毒混合的方法,交给强敌石万嗔,她又没疯!
这就是强行让程灵素死去,强行制造胡斐未来的单身生活。
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首先要纠正的是,程灵素是《飞狐外传》而不是《雪山飞狐》中的人物,看来题主对《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并不熟悉。
金庸先生在《飞狐外传》中不让程灵素活着,我认为是出于这么几点的考虑:一是胡斐对袁紫衣一见钟情并深陷其中,而始终对程灵素只有兄妹之情,与其让痴情的程灵素心死,不如身亡;二是以程灵素的死来控诉胡斐实为“有眼无珠之徒”;三是胡斐眷恋着不该爱的袁紫衣,就要让他最后连深爱着他的程灵素也得不到,而不让他有退而求其次的机会,这也是对他“有眼无珠”的惩罚;四是程灵素之死,让胡斐一生念念不忘程灵素,由此和《雪山飞狐》的故事牵上了关系。
一是胡斐对袁紫衣一见钟情并深陷其中,而始终对程灵素只有兄妹之情,与其让痴情的程灵素心死,不如身亡。小说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一种残缺的美,一种悲剧的美。在《飞狐外传》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程灵素这个人物,她明知胡斐深爱的人是袁紫衣而不是自己,还是宁愿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胡斐,把死神留给自己,这才是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这令喜欢程灵素的人肝肠寸断!胡斐对袁紫衣一见钟情并深陷其中,实际上,袁紫衣早在五六年前就听赵半山说到小小年纪的胡斐如何英雄了得,在她少女的心中,未见其人,却已心生爱慕。故而获得恩师允许踏入中原后,多次蓄意挑逗、撩拨胡斐,而胡斐对这个内幕毫不知情。试想,任何一个少年人,对袁紫衣这般容貌与身材俱佳、武功又好,还活泼俏皮的姑娘岂能不动心?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哪怕后来遇到的人比先前遇到的人更优秀,他也是熟视无睹。可怜的程灵素情窦初开,却成为袁紫衣的牺牲品,日日陪伴着心心念念爱着的男子,却始终走不进他的心中,这份爱的折磨其实令她生不如死。如此痴情的程灵素日日陪着胡斐,近在咫尺,爱而不得,与其心死,不如身亡,倒是个解脱!
二是以程灵素的死来控诉胡斐实为“有眼无珠之徒”。在《飞狐外传》中,胡斐是个少年英雄,从十三、四岁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侠义和勇敢,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知恩图报。面对商老太母子对亡父的侮辱,为捍卫亡父的尊严挺身而出,即便被商老太抓住吊起来殴打,也绝不害怕畏缩。一人单挑王剑英、王剑杰等八卦门高手,最后大家都被商老太关在了烧烤的铁屋中,许多人惊慌失措,他却挺身而出和商老太斗智斗勇,以一己性命相博,把大家从鬼门关解救出来。他感念马春花曾为自己求情,长大后,不惜以身犯险帮助马春花解脱困境,甚至为了马春花母子,险些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初闯佛山,耳闻目睹锺阿四一家悲惨命运而义愤填膺,发誓要为锺阿四一家报仇,从佛山追凤天南直到北京,这份侠义心肠的确令人感动和佩服。但胡斐对待爱情却犹如“有眼无珠之徒”,程灵素爱他至深,直到甘愿为他献出自己的性命,对这个真正的明珠却熟视无睹,偏偏爱上了袁紫衣这个不该爱的人:袁紫衣本为“缁衣圆性”,一个自幼出家的尼姑。胡斐如此糊涂还深陷其中,不是“有眼无珠”是什么?
三是胡斐眷恋着不该爱的袁紫衣,就要让他最后连深爱着他的程灵素也得不到,而不让他有退而求其次的机会,这也是对他“有眼无珠”的惩罚。在很多小说之中,有这么一个套路,一旦男主角追不到他心中最喜欢的女子,便退而求其次,转而追求曾经主动追求过他的女子,而这曾被冷落的女子,看到心爱的男人回心转意,便心下窃喜,迎合上去,由此成了一段姻缘。坦率地说,这样的男女都是令人不屑的。爱讲求的是真心和初心,而不是像买商品一般,买不到最好的、最满意的,那就退而求其次,稍微差点的,将就着吧!这是对爱情的侮辱,更是对女子的不尊重。《飞狐外传》就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胡斐眷恋着本就不该爱的袁紫衣,初时深陷其中,还可以原谅他,是因为他不知道袁紫衣何许人也,见到如此美貌窈窕、武功高强又性格活泼的少女难免动心。但后来袁紫衣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盘托出时,依旧一副死皮赖脸的样子,尤其是当时程灵素尸骨未寒,他就腆着脸希望袁紫衣还俗,这一副嘴脸,让人感觉胡斐特别令人寒心。他此前所有建立起来的光辉形象全然坍塌,说白了就是一个好色之徒,对袁紫衣所谓的一见钟情,说白了其实就是“见色起意”而已!所以,程灵素只有死,才不会被这种男人给玷污了。
四是程灵素之死,让胡斐一生念念不忘程灵素,由此和《雪山飞狐》的故事牵上了关系。活在红尘俗世的人,往往不知珍惜,当他拥有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习惯,只有当他所拥有的突然失去了,他才会猛然想念起她种种的好。在胡斐的心中,程灵素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胡斐并不傻,他也曾多次察觉程灵素对他的爱。比如在药王庄,程灵素带着他去见师兄、师姐,心地善良的程灵素不计前嫌,依旧给师兄、师姐的孩子疗伤,为他们化解仇怨。当时随行的一个外人王铁匠,都看出来了程灵素对胡斐爱得深入骨髓,书中借着王铁匠的口唱了出来:
“小妹子待情郎——恩情深,
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
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
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还有就是胡斐提出要和程灵素结拜为兄妹,程灵素起初以为胡斐是要对自己示爱,脸都羞得通红,当得知胡斐却是想和自己结拜兄妹,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她永远断了念想,这对痴情的程灵素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啊!她的脸霎时就变得煞白的。作者就是要以程灵素的死,让胡斐在精神上背负着愧疚而一生念念不忘,也由此和《雪山飞狐》的故事牵上了关系。
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你可以让她活在你心中,我支持。
金庸的《雪山飞狐》中为什么不让程灵素一直活着?
人物太多难分主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