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战争,在战役中死伤无数,为何感觉考古学家很少发现大量尸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同大家奇怪为什么很少看到几千年前埋葬的人骨一样!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这么多年死了最少几十亿人。
这些人死了以后,尸骨基本都被土葬在地下。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站的土地下面有几十亿具人骨,似乎随便挖个坑就会看到?
当然不是这样。
为什么古人入土一定要用棺木?像王熙凤这样用草席裹着埋掉,在古代就属于死无葬身之地了。
一个重要原因是,棺木中的骨灰保存较好。
古代人也会迁移坟墓,但通常是四代之类的子孙才会这么做。
四代一般在百年内,有意思的是如果棺木用得比较好,在底下没有彻底烂掉,就会发现棺木内尸骨大体完整。
如果棺木烂掉了,尸骨就会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分不清是骨头还是朽木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体骨骼里面有大量钙、磷等无机盐。
这些无机盐是比较稳固的,不像人体其他组织包括骨骼上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轻易地分解掉。
而古人下葬时棺木中往往还会有石灰等东西,帮助棺木内保持干燥。
所以只要棺木大体完好,棺木内的骨骼就会大体完好。
但是棺木本身也会分解,尤其是在潮湿、酸性的土壤中,普通木头被腐蚀的速度很快。
有时候几十年前迁坟的时候,就会发现棺木已经基本烂掉了。
不过,木头和木头是有区别的,一些木头比如金丝楠木就不容易腐烂。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老人,往往花费很多年的资金购买一副好棺材板的原因。
不过,如果棺木已经腐烂,尸骨直接同潮湿的酸性土壤接触,它的无机盐还是会被缓慢地溶解、腐蚀掉的,最终同土壤差不多。
上面扯了这么多,萨沙要说什么?
很简单,古人埋在地下超过千年,棺木早就腐烂了,尸骨也会基本消融在土壤里。
只有那种非常干燥的土壤,或者碱性土壤,才会出现骨骼保存千年也大体完好的情况。
实际上,在一些沙漠、戈壁的特殊环境,不要说白骨,就连干尸都会保存得相当完好。
而古代战争死了很多人,敌我双方都不可能好好安葬,更不可能搞那么多棺木,也就是挖个大坑埋掉。绝大部分骨骼经过这么多年的腐蚀,早就不存在了。
不过,仍然有一些骨骼会保存下来。
比如长平之战的遗址,就曾在一个坑中挖出一二百具被捆绑后活埋的尸骨,就是当年的赵军士兵了。
古代发生战争,在战役中死伤无数,为何感觉考古学家很少发现大量尸骨?
战争势必伴随着流血和杀戮,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冲突中,马革裹尸、就地掩埋是一种常见现象,而且当死伤人数过高时,还会实行集体埋葬,形成所谓的“万人坑”。
题主认为考古学家从未发现过大量尸骨,显然是一种误解。在此,跟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残骸到底埋葬在哪里,接下来,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下吧。
在众多古代遗址中,有一个叫做永录遗址的,如果不做解释,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的性质。其实,它的完整名字叫做昌平古战场永录遗址,又名尸骨坑。
在1995年时,山西省永录乡永录村村民李珠海和儿子李有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些尸骨,于是向当地政府报告。结果,专家到此勘察发现,这里竟然是昌平古战场的尸骨坑。
随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尸骨坑进行了清理,将其命名为1号尸骨坑。这座尸骨坑长11米,宽4米,深1.2米,坑内尸骨堆集在一起,呈不规则状态,累累白骨惨不忍睹;在1号坑西侧,又发现了2号坑,长55米,宽4米,同样叠压着累累白骨。在早期的发掘中,还出土有17枚刀币、2枚箭头及带钩等物品。
经过发掘清理,专家确认永录遗址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以及规模最大、最具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尸骨坑遗址。在后续的调查清理过程中,另发现有17处新的尸骨坑,基本可以确认为长平古战场遗留下的“万人坑”。
如今永录遗址已经对外开放,来此的游人总会被眼前的残象所震慑。可能也正因如此,类似永录遗址这样的考古发现,在民众间流传的也并不是很广。然而,我们却并不能说,考古工作中没有发现过大量尸骨。
古代发生战争,在战役中死伤无数,为何感觉考古学家很少发现大量尸骨?
我以前开挖掘机,经常挖到时间比较久的坟,基本都是烂透了,时间短点的就有骨头,时间长点的骨头都是一捏成沫,只有头骨还能成形,再时间长点只能隐约看到尸骨的轮廓,还是头骨还能有点,再往后就尘归尘土归土了,啥也看不到了,只有陪葬的陶罐或者什么东西。所以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很消极,因为无论怎样,人生最后的结局都是虚无,没人记得你,没人知道你存在过,包括你自己,奋斗到最后,怕是只不过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而已!
古代发生战争,在战役中死伤无数,为何感觉考古学家很少发现大量尸骨?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自然界的动丶植物都是生于土,归于土。人的骨骼主要成分是钙,在与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混合后,通过腐蚀分解,最终又变成了黄土。
上世纪60年代末,各地开展一次扒坟平墓运动,我曾经参加过生产队的扒坟劳动,农村的家族墓地超过200年的不多,100年以上的坟墓就时间长的。扒坟时我曾注意到超过50年以上坟里埋的尸骨,像肋骨等细的骨骼己经全烂没了,剩下的只有头骨和腿上丶胳膊上的大骨头了。如果再过去一百年,这些大骨骼也就烂成泥土了。
人的骨骼能保存多久,是受土壤的酸碱度丶干湿度丶封闭程度等因素影响的,比如在干燥丶封闭丶碱性弱的土壤里埋的尸骨保存的相对要时间长一些,坟墓里的尸骨比直接埋在士坑中的尸骨保存时间要长一些。
你想,一般墓葬100年后里面骨头就差不多变成黄土了,难怪考古学者很少找到古代战争中大批死后被坑葬的人骨了。
古代发生战争,在战役中死伤无数,为何感觉考古学家很少发现大量尸骨?
多了去了,小时候小学建在乱葬岗上,下面埋了很多石碑,亲眼看着拉出来的,有个堤坝叫秦堤,遍地骨骸,不过发现后会有人专门处理掉。还经常在初中附近捡个头骨吓唬女同学。
古代发生战争,在战役中死伤无数,为何感觉考古学家很少发现大量尸骨?
随便抓一把土壤,就会有几个或几十个人体分解的成分,万物轮回,终归于尘土,我们也呼吸着古人呼吸过的空气,没有什么稀奇的,千万年来大地轮回着一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