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为什么感觉国际军火市场很少有卖的?

轰炸机这种镇国神器,只有五常才配拥有,你想买,先问问,谁卖?

别看图95还是用的螺旋桨,B52马上就要过70岁生日,轰6把字母表都快用完了,可是,就这几位哥们,依然是各国空军妥妥的镇国重器,不卖!

至于图160,B1B,B2这几款,更是达到了镇国神器级别。苏俄正是依靠着图160和小一点的图22,撑着大国空军的战略打击力量的门面!

或许有人要说,比如B52,轰6这些老旧的轰炸机,早已经不是现代战斗机的对手了,真打起来,不是被完虐的结果吗?

各位有所不知,如今的B52,轰6这些老轰炸机,已经改头换面,改成了巡航导弹载机。发射空射型续航导弹,可以在距离目标1500公里到2000公里的地方,打了就返航了。你的战斗机怎么打?耗尽油都赶不上!更何况,B1B,图160,图22这几款拥有超音速突防能力的轰炸怪兽,真要出动了,对方的飞机开加力都不一定能撵上!

而且,即使是B52,轰六这些老轰,扛着反舰导弹,在数百公里的地方打个齐射就返航,也够水面舰艇受的。

说起轰炸机扛反舰导弹的事儿,我倒是想起来,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的时候,我们曾经通过约旦转手给伊拉克卖过4架老轰六!型号是轰6D,挂载两枚C601反舰导弹,打击海上的大船。

伊拉克当时有很多石油美元,花起来大手大脚。一口气买了4架轰6D,还买了50发C601反舰导弹。C601这个反舰导弹在反舰导弹家族中是个大块头,直径足有0.76米,重量2.4吨。这样的块头,战斗部至少可装数百公斤炸药,命中一发,足以让一艘海军主力舰丧失战斗力。

伊拉克有了这一利器,在两伊战争中颇为出了一番风头。C601曾经一发就击沉了一艘30万吨的油轮,前后共击沉了十几艘伊朗油轮。想想这个威力!

经过这个事儿,各大国也都看到了轰炸机发射大型反舰导弹的威力。把自家军火库看得更紧了。

反正,从那以后,国际军火交易,经常卖的是战斗机运输机加油机直升机,反而是这种纯轰炸机不见成交记录。

时至今日,五常中的英国法国已经放弃了大型轰炸机的装备,采用战斗轰炸机来执行战场轰炸任务。拥有大型和中型专用轰炸机的,只有五常中其余的三强了。

所以说,别看咱们的轰六老,朝前看,比B2也就差几名,朝后看,没对手!更何况,轰20就快揭开面纱了!期待!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为什么感觉国际军火市场很少有卖的?

战略轰炸机,航母,战略核潜艇不是任何国家都玩得起玩得转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大量的战略轰炸机,美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我国轰6k只是填补了“无”的空白,尽管性能优良,但是,与战略轰炸机的指标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等到轰20批量服役了,在该领域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话语权,现在,我们还处在奋力追赶的路上,不过,这一天的到来将指日可待。

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是事实,但是,对方制空权强大,防空系统完备无损,远程探测及打击能力尚在,轰炸机的用武之地将大打折扣,自身生存能力都毫无保障,何谈攻击对手。五代战机破门,清理指挥、防空系统,3代半战机精准绝杀地面及空中的所有威胁,为轰炸机保驾护航开道,轰炸机才有洗地超强能力发挥的机会。战略轰炸机具备超远程航行能力,可挂载中远程精准打击导弹(包括核弹),可以在对方防区外实施精确打击,也算是现代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攻击手段之一,大大节约了超远程导弹生产的成本,是三位一体作战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超级大国强大威慑力的象征。

轰炸机是军工尖端科技,其研发和生产难度难以想象,美俄现今都在使用50年前的老产品,更新换代成了几十年的空口号,并没有实质性的产品推出,可想而知,研发、生产一款性能优良的战略轰炸机有多么的艰难。军火市场不但不可能出现买卖,也不会有多少国家用得起,玩得转。毕竞世界上99%的国家都不会跟印度攀比,舰载机都没有,买艘航母裸奔了几十年,自诩世界拥有航母的大国,沾沾自喜,自娱自乐,三分可怜七分可悲,十分可笑。轰20呼之欲出,人民空军如虎添翼,中国军工人加油,中华民族加倍努力,镇国重器齐备,但看豺狼还敢尾随狂吠。

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为什么感觉国际军火市场很少有卖的?

谢邀,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轰炸机是大国重器,重点是“大国”还是“重器”?

联想一下生活中的例子你就可以明白了。大卡车的货运能力很高,为啥目前家庭很少购买呢?道理是一样的。

其实目前来看轰炸机并没有太多的合适的作战任务。只要不是三大国直接参与的战争,其实大多数轰炸机的工作都可以由多用途战斗机来完成。

一般的地区小国之间的冲突,它们的距离很近,一般的战斗机就可以直接飞过去轰炸了。而且效力也并不比轰炸机差。

例如以色列最近轰炸叙利亚的目标,就仅仅依靠F-35战机携带炸弹,大大咧咧地过去炸嘛。而且即便是用了F-35战机,还附带外挂和副油箱都忽略掉了隐形的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就好比用私家车,拉一套个人电脑一样的感觉了。完全没有必要再雇一辆卡车过来拉货物。

其实,军火市场也和普通的民用市场一样,主要是看需求,很少有一个国家需要飞行几千公里去轰炸另一个国家的目标。周边的小规模冲突就导致了航程10000多公里的轰炸机其实对小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那么就不如用普通的多用途战斗机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了。

轰炸机是大国重器,但首先你得是一个“大国”,之后才要谈“重器”的问题。目前局部冲突大部分都是巴掌大的小国的一点点边境争端,战线拉出来也就几百公里。在大国眼里就和“过家家”一样。小孩打架也就没必要配大关刀了吧……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的空中打击,大多数是为了破坏对方的军事要点设施。例如指挥中心,重点的生产设施,或者重要的基地设施。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这时候精确制导武器也就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种作战思路下,一架大型轰炸机飞过去也只是投掷几枚炸弹而已,反而不如战斗机携带精确制导炸弹更加经济。

最后,再说一句吧,看下面这架B-1B:

拍摄地点是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当时就是参加印度2021年航展。轰炸机在军火市场上从来没有缺席,真正缺席的是购买轰炸机的客户。

就像大卡车一直也不会缺席车展一样,但家庭用户还真的不一定用得上。

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为什么感觉国际军火市场很少有卖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

在以往战斗机是战斗机,轰炸机是轰炸机,不是一个概念。

以解放军为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战斗机是歼6、歼7,轰炸机则是轰5、轰6。

为啥?

那个时代战斗机就是用于空战的,以歼6为例,只能装备PL-2/PL-5空对空导弹,还有30 毫米机炮,而不能装备炸弹。

歼7的早期型号也是如此,就是用来空战的。

轰6则是轰炸机,它体积巨大,没有空战能力,只能携带炸弹、反舰导弹、对地导弹等等武器。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购买了 80 架歼7IIM飞机,又购买了4架轰6D式轰炸机和50枚C601导弹。

这批轰6D击沉击伤了几十艘伊朗的油轮和货船,甚至还威胁到了一艘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而C601反舰导弹重达2.4吨,在当时只能用轰6挂载进行攻击。

伊拉克购买的歼7IIM为例,它装备2门30毫米毫米机炮、两枚空空导弹、57或9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50到250公斤不同等级的普通炸弹。

可见该型战斗机虽名义上有对地攻击能力,只能投掷非制导炸弹,意义不大,至于反舰能力完全是没有。

伊拉克不可能应该歼7IIM去反舰,或者大规模轰击敌人地面目标,比如购买大型轰炸机,比如轰6。

不过,时代不同了,那是以前的事情了。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很快就出现了。

以空中炸弹卡车苏30为例,它有12个外挂点,载弹量高达8吨。

而我军装备多年的轰5轰炸机,载弹量只有3吨而已,老轰6也是3吨。

而苏30的航程虽然没有轰6那么远,用于局部战争也是足够了,毕竟还可以空中加油。

正常来说,除非少数军事强国,普通国家装备苏30这种战斗轰炸机也就足够了。

同样道理,新加坡空军装备的美制F15SG的挂点高达21个,最大载弹量达到11吨,具备强悍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正常的常规军事作战,包括美国在这20年代的历次作战,除非刻意炫耀武力,不然根本没有必要使用大型轰炸机,F16战斗机甚至A10攻击机就已经能完成轰炸任务。

说来说去,今天的多用途战斗机,严格来说叫做战斗轰炸机,就是以往的轰炸机,只是还可以用来空战。

而传统的大型轰炸机,今天则基本就是战略轰炸机,比如美国的B1和B2,俄罗斯的图160和图22,中国的轰6勉强也符合这个要求。

今天轰6的主要作用,主要是对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海岛基地,造成战略上的威胁。

轰6原则上还是可以装备核弹,存在核威胁的能力。

这些大型轰炸机,都是军事强国的玩具了,普通国家玩不起,也没有必要进行购买。

况且,这玩意是用于战略威慑的,出售大型轰炸机还要考虑到地缘政治等一系列问题,也不是说卖就卖的。

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为什么感觉国际军火市场很少有卖的?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轰炸机在国际市场上很少出售,这就对了。轰炸机是空战中的王牌主力。

所以如今一说轰炸机,往往都带着战略两个字。

当然了,也有人说,也有普通的轰炸机不带战略两个字呀?

关于这个疑问,可以用一组数据加以解释。

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虽然空中也有了飞机,但初期也就是用来对地面进行侦察的而已。

各个国家的军事指挥员,都认为飞机是一种即昂贵,又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

但是等到人们发现,飞机上居然是可以装备各种武器的时候,于是空战就开始了。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基本上发生在后期。

那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大规模空战的一个爆发点。

在这种实战中,虽然有着各种战斗机你来我往的互相追逐对战,但在空战中真正起到顶梁柱的其实是轰炸机。

对于轰炸机是空战中的主力,意大利的军事家杜黑就是其中一个力挺的支持者。

这个人可是控权论的创始人,他当时的主张就是打造完全的独立空军,而且完全是由轰炸机组成的轰炸队。

那么在杜黑理论的推动下,二战中以轰炸机作为空中进攻力量的核心,成为了当时欧美国家的空中战术思想的核心。

所以在但是美国,英国,苏联,德国等等这些国家,都在开发研制属于自己国家的专用轰炸机。

比如在二战爆发之前,苏联将他们的轰炸机在所有作战飞机的占比一度推到了60%以上。

其他国家虽然少点,但也不会太少,德国,意大利,英国这些国家他们的轰炸机在作战飞机中的占比也达到了一半左右。

所以轰炸机是空中作战的核心力量,这不仅有理论支撑,还有实践上的证明。

说道这里,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

如今的科技在飞速的发展,这些轰炸机的功能,已经被很多多功能战斗机给取代。

说了这么多,现在还有轰炸机的生产空间吗?

老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

再举一个例子,足可以说明轰炸机,在如今的战场上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作战力量。

阿富汗战争都了解,虽然双方的正面对抗,阿富汗输得一塌糊涂,没用多长时间大规模的接触战就已经不存在了,但后续的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还是有的。

直到2020年的二月底,美国代表和阿富汗塔利班代表才签署了停火协议。

这个战争时间拉的绝对够长,要知道美军是从2001年就开始进入到了阿富汗。

不过就算是签署了这个协议,在2021年的八月七号,美国总统还是命令他们的B—52轰炸机和AC—130炮艇机,对塔利班实施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那么在这个事情中,AC—130炮艇放到一边暂且不说,就说这个B—52轰炸机。

这可是老爷版的轰炸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在美国的各种战场上活动了。

要是按照这种发展状况,B—52轰炸机就算是服役到这个世纪的中叶都没有问题。

那么B—52轰炸机在如今的战场上,表现如何呢?

七号B—52轰炸机参战,到了八号的时候,就有消息称,B—52轰炸机对朱兹詹省首府希比尔甘的塔利班发动了空袭,直接导致其伤亡惨重。

此后,B—52轰炸机,和死神无人机以及AC—130炮艇,每天至少出去执行五次的飞行任务。

这么高强度的执行任务就不说了,重点是,在当时美军以及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撤退了,他们的B—52起飞作战是要从卡塔尔起飞的。

何止是幸苦啊!

再有就是,早在2001年的时候,美军推翻当时阿富汗政权的时候,B—52就给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说道这里,疑问就来了,为什么总是B—52,美军空军作战怎么老是提B—52,难道他们就没有新的飞机吗?

其实这个原因很好理解,B—52虽然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服役的轰炸机,说他是老式轰炸机一点都不过分。

那么现在美军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上的B—52,算是新一点,但要是追溯的话,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但轰炸机有一个特点是战斗机不能比拟的,是什么特点呢?

载弹量,比如B—52的载弹量可以携带足足三十二吨的弹药,这么多的弹药,在如今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大发展情况下,一架B—52轰炸机出动,意味着他是可以做到一次出去攻击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目标。

所以B—52的作战效能比是相当可观的。

反过来看战斗机,比如说F—15E战斗机,这种飞机的载弹最多也就十一吨而已。

这还不算,就算是F—15E战斗机省着点使用弹药,但他的作战半径也不允许他连续对几十个目标发动袭击。

如果实在是想要做到,就只能派遣空中加油机对F—15E进行空中加油,来加长F—15E的滞空时间。

其实在实战中F—15E,他就是需要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等着给他们加油的。

不说这其中的成本问题,就说是派遣F—15E进行作战,他的作战组织比单纯的派遣B—52轰炸机要复杂的多的。

毕竟B—52不仅载弹量大,而且他油箱里的油,绝对比F—15E要多很多的,加油机?不需要的!

所以在攻击成本上B—52都要比战斗机具有更大的优势。

不说别的,就说目前美国空军,他们现在还拥有七十六架B—52轰炸机。

而且这些B—52轰炸机大多数都是在1961年到1962年之间生产出来的。

如果按照美军对B—52轰炸机的使用计划来看,这些老掉牙的轰炸机会生生的熬死B—1B和B—2这些晚辈级的轰炸机。

因为在美军2021年的预算法案中,就计划退役他们B—1B轰炸机中的十七架,要知道这款轰炸机才六十二架。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式轰炸机不仅有用,而且还有大用。

而且也再次说明,轰炸机的载弹量其实就是他的最大优势,这也是B—52能够熬死自己后辈的一个重大原因。

要知道,B—52可是号称,有史以来载弹量最大的轰炸机。

美军对这款飞机是疼爱有加,不断地对起进行升级改造,从一开始只能投掷一些常规炸弹,到后来可以携带各种导弹,制导炸弹等等。

甚至为了适应现代战场的需求,还对B—52的电子对抗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美军为了延长B—52的寿命,甚至是做出了给B—52更换更加先进的发动机。一架B—52就被装上了八台普惠公司的TF33发动机。

话说道这里,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

不论是过去的战场,还是现代的战场,轰炸机绝对是空中战场上的主力。

没有轰炸机,就不要说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空中作战,甚至是拿下制空权什么的。

要知道当年,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就是用轰炸机装备了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了伊朗三十万吨的油轮。

后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款装备了反舰导弹的轰炸机,前后就击沉了伊朗十四艘巨型油轮。

后来伊拉克甚至用这款装备了反舰导弹的轰炸机攻击了美军的油轮,之所以会这样,当时伊拉克辨别不出哪个一个目标好,于是选择了最大的哪个炸了一下。

这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事情。

当时间走到1991年的时候,海湾战争爆发了,当时美军的一个重要作战目标就是找到这款伊拉克装备的轰炸机,对其实施袭击。

于是就看到了,美军第一次对伊拉克机场轰炸的时候,目标明确的是将停在地面上的伊拉克轰炸机给炸毁了。

后来到了2003年的时候,最后一架被伊拉克保持在沙漠里的轰炸机也被美军找到,进行了撤掉的销毁。

说道这里,结论其实就已经出来了。

之所以利用轰炸机装备反舰导弹,去完成各种任务,其实利用的就是轰炸机的载弹量大,和轰炸机的长时间滞空时间的能力。

所以轰炸机的这两大优势,让轰炸机比战斗机的性价比要高出不少。

就算是老式的轰炸机,美军都不舍得丢掉,依然在坚持不懈地使用。

所以轰炸机的出售价格往往比同一时期的战斗机要昂贵不少。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可以购买到轰炸机的,但后来基于轰炸机的这种能力,国际市场上虽然有轰炸机的需求,但已经没有了出售。

就目前来看,世界上能造轰炸机,或者说有轰炸机的国家就三家,美国,俄罗斯,最后一家不妨猜一下是谁?

当然了,如果时间线往前推一下,还是有第四家,谁?英国!毕竟在1982年马岛海战的时候,英国还装备着火神轰炸机。

不过在马岛海战之后,英国拥有的这款火神轰炸机也就退役了。

从这里开始,全世界有轰炸机的国家就剩下三家了。

之前就说了,轰炸机才是空中作战的真正主力军,想要控制制空权,轰炸机的参战是最为主要的。

而战斗机都是辅佐轰炸机工作的。

所以这种大杀器,就只能留在家里自己用,至于出售,哪就别想了。

最后再说一点,轰炸机是可以作为空中航母来使用的。

很多人对这一点不了解,其实这个思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被验证过。

这种想法最初是来源于一战,当时英国人试图研发一种组合式的飞机,用来对德国的汽艇发起攻击。

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当时歼击机的油箱太小,就算是装满了燃料,也无法满足歼击机的任务需求。

所以英国人就想,如果在一架歼击机的机翼下再挂上一架歼击机,到了作战地点把这架挂上去的歼击机放下来进行作战。

这样的话,这架歼击机不仅可以在空中进行长时间的作战,返回去的油料也就有了。

怎么说呢?这个想法英国人有,当时的德国人也有,德国人想在大型的汽艇上装载歼击机。

但这所有的一切想法,在一战中全部停留在了试验中,而且这些试验全部都失败了。

最终成功将这个想法实现的是苏联,而且时间也延续到了1931年。

当时苏联的设计师万和米斯特洛夫,想把这个想法在当时的双引擎轰炸机T6—1上实现。

让这架轰炸机带上两架歼击机,进行作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歼击机短缺油料的问题,遇到了战斗情况,还可以直接放出去充当护卫机使用。

这个想法在1931年的六月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批准,到了1931年的十二月份的是,就实现了第一次首飞。

当时为了让这第一次试飞就成功,驾驶飞机的飞行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那么这次试飞很成功,只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失误,当时要想让歼击机从轰炸机上脱钩,是需要轰炸机的驾驶员解开锁定装置释放歼击机的。

结果其中一架提早释放了,这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来个机毁人亡,但所幸的是歼击机的驾驶员经验丰富,避免了这次事故。

至于另一架,脱钩正常。

最终经过苏联的这位工程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加上他把T6—1轰炸机更换成了有着四个引擎动力更加强劲的T6—3轰炸机。

于是这款轰炸机可以携带上三家歼击机,两架在机翼下方,剩下一架放在了轰炸机的机身上。

不过这次试验没有成功,其中一架歼击机机毁人亡。

后来这位工程师并没有放弃,还想让轰炸机加强到五架。

再往后,苏德战争爆发,这个轰炸机改造的空中航母做出了重大贡献。

毕竟这种空中航母,不仅可以轰炸还可以释放歼击机对敌攻击。

不过这种组合的空中航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不高,毕竟是几架飞机连接到一块来使用的。

如果半途遇到对手的袭击,一下就是几架飞机没了。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装备就没有再发展。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轰炸机比战斗机作战实力更强,为什么感觉国际军火市场很少有卖的?

现在一说轰炸机,实际上就是在说战略轰炸机,也就只有战略轰炸机还能被称为轰炸机了。

二战时的那种前线战术轰炸机早就被攻击机抢班夺权了。至于,还有一些老旧的轰炸机平台还在飞,也全变成了防区外武器发射平台,早就不干轰炸机该干的事儿了,也就算不得是真的轰炸机,比如中国的轰6,美国的B-52等等,全是如此。

至此,轰炸机这种可以毁天灭地的进攻性武器,在国际市场上且看谁敢卖?又有谁敢买?

先说卖家。轰炸机是国之重器,能够研发的国家现在也就剩下一个整的(美国)和两个半个(俄国一大半和中国一小半)了。当防区外武器发射平台的老旧轰炸机拿出来也没人要,而足够先进,能够堪比战略核潜艇的轰炸机,这三个国家有哪一个敢拿出来卖呢?另外,现在现役的轰炸机就美国一家有现货,其他两个国家之所以说是“半个”,就是有研发轰炸机的实力,却都没有轰炸机的现货,连自己都没得用,就更不用说卖了。

再说买家。即便有人敢卖,但先进轰炸机比同等重量的黄金都贵,这个世界上腰包充足,能够买得起轰炸机的国家绝对超不过5个。其他国家即便眼馋,也是买不起。另外,如果手里没攥着核弹,买回来轰炸机干什么呢?这种大杀器就是用来灭国的,装上常规弹头玩?那就真是钱烧的了,也就美国有这么多钱烧吧。

至此,先进轰炸机这种与战略核潜艇划等号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