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了两个多星期,俄罗斯是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俄罗斯没有低估什么,你看看新闻,俄罗斯开放的人道主义救援通道,都是通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乌克兰有4000万人,现在已经有好几百万人到俄罗斯避难,这些人口才是最大的胜利,你要知道俄罗斯基本上什么都有,就是受制于人口太少发展不起来,这样慢慢的进攻,让亲西方的跑到欧盟,亲俄罗斯的留在乌东或俄罗斯,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俄乌战争打了两个多星期,俄罗斯是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可以肯定,俄显然是低估了乌克兰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承受能力,这就意味着俄高估了“特别军事行动”的震慑力。
尽管“特别军事行动”师出无名,但俄在开战伊始还是信心满满,想着乌克兰在钢铁洪流的碾压下,定会不堪一击而放下武器缴械投降。由于一开始俄在作战规模和力度上有所控制,不愿意因战事失控而导致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所以貌似打得有些“缩手缩脚”而不敢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将乌克兰打个稀巴烂—这样做的后果俄有可能会被以“战争罪”受到起诉,并有可能被取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故而只得尽量拿捏分寸,对战事规模进行必要的把控。
但开战后,虽然俄方战报发布消息:摧毁了乌克兰多少个军事目标云云,但不争的事实却是:不知哪里飞出的一枚枚“标枪”,竟然像长了眼睛一样,邪恶地直插一辆辆T-72的炮塔将炮塔掀飞;不知从哪里飞出的一枚枚诡异的“毒刺”,使得俄军一架架飞机折戟,包括共轴双旋翼的“短吻鳄”卡-52,以及首次参加实战的“鸭嘴兽”苏-34,还有在阿富汗战争中表现不俗的苏-24、苏-25……。
俄向乌开战后,由于遭到欧盟的经济制裁,于是俄宣布将战略核武器的警戒级别,提升至“特殊战备状态”,这必须是要受到他国核威胁时才能这样—俄显然已经有些不理智了。但尽管如此,乌克兰人依然在核阴霾笼罩下与俄军作战,俄军在作战中依然在损兵折将。现在第四轮俄乌谈判已经恢复,俄乌战事走向何去何从有待于双方的谈判结果。总之,我们期待战事尽快结束,和平的曙光早日出现在第聂伯河畔。孕育了东斯拉夫文明的基辅罗斯—愿上天保佑你!
俄乌战争打了两个多星期,俄罗斯是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答案是肯定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力相差悬殊,简直可以用一个天一个地来形容。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的所谓特别军动行动至今已进行了三周,为什么各个战线都出现相持或焦灼的战况呢?原因只有一个一一低估了乌克兰的战力和抵抗决心!由于上述的原因,导致俄罗斯的军政领导做出错误的战略布局。譬如准备不足,投入的兵力无法满足战场的实际需要,后勤补给出现问题……等。乌克兰战斗力的提升,只要有这几个因素,第一,自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乌克兰军政领导精英们,彻底领悟了自己军队战力的严重不足,与俄军对抗一触即溃(这也是俄罗斯轻敌的原因之一),于是开始投入精力物力培养各军种的战力。第二,欧美军事强国开始介入,纷纷派出各军种的精英骨干,協助乌克兰训练部队,教导如何使用各式武器,灌输军队领导们的作战先进思想…等等。第三,西方强国在战前援助了大批适合战场使用的武器,譬如标枪,毒刺等。四,美国为乌克兰提供全方位的情报信息,譬如俄军的数量,布置情况,部队走向…等。五,西方的战略物资与资金源源不断的涌入鸟克兰境内。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色的领导,激发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全民皆兵奋起抵抗入侵者的决心。这点也是乌克兰能够挺住的最主要原因。反观俄罗斯,因为轻敌判断错误的情况下,又面对列强的经济制裁,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我不想去预测战争的最后结局,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应该是冲突双方乃致于世界各国最佳的选择(可能有一国必须除外)。
俄乌战争打了两个多星期,俄罗斯是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乌克兰面积等于16.7个台湾,两周下来,俄军已经控制了乌克兰近40%的面积,起码打下来6.6个湾湾了,平均1周能打下来3.3个湾湾,如果这么一想,你还觉得慢吗?
实际上,俄军在用克制的手段,打一场“灭国”级别的战争,两个星期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整个俄乌之战,俄军出动的兵力不足10万人,但是却合围了乌克兰首都基辅、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在内的乌克兰多座大城市,并且还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民兵武装一起,试图穿插包围乌军在乌东部的15万主力大军(据悉现在乌军主力已经不到10万人)。
图为俄军装甲车队在苏联国旗引领下突进。
我们可以把俄乌之战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做个对比。俄军的实力肯定是不如美军的,而乌军的实力,则肯定是高于伊拉克的。美军在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到4月才结束主要战事,尚且用了1个月时间,光是围攻巴格达,就用了18天。而且,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得到了英国、法国等军事强国的直接派兵支援,几个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比如沙特等,也都派出了军队参战。再考虑到美军在伊拉克作战时毫无顾虑,随便就能轰平一座城镇,那当然打得更快。
图为俄乌之战态势图。
相比较美军而言,俄罗斯军力自然要差一些。况且,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出动了20万大军,俄军在此次俄乌之战中,才出动了不到10万兵力,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等方面,美国都是“管饱用”,而俄罗斯则是省着用,作战效率上看,俄军不如美军是很正常的。况且,俄罗斯空天军在此战中还没有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而美国在伊拉克,光是空袭就出动了数万架次。
图为乌克兰东部城市马里乌波尔的城市战态势图,红色部分是俄军控制区。
另外,美国虽然在短短1个月内就结束了正规作战,但是大规模的治安作战还是持续到了2011年,甚至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费卢杰等城市,后续还爆发了美军和反美武装之间的大规模巷战,在有伊拉克政府军支持的情况下,美军还是在后续几年的作战中,付出了5万人的伤亡。也许,人们都记住了美军仅仅付出几千人的伤亡,就打完了正规作战,却忽视了美军后来付出5万多人伤亡的代价,才算是稳定了局面。
图为俄军在马里乌波尔进行城市作战。
和伊拉克比起来,乌克兰军事力量要强很多。乌克兰相比于当年的伊拉克,装备要新很多,比如拥有苏联传奇的T-64主战坦克,还拥有一些改进型的T-72B、T-80系列坦克,乌克兰的主战坦克可不是伊拉克那种猴版坦克,要强很多。比如,伊拉克猴版T-72坦克,没有附加装甲、没有反应装甲,仅有的车身装甲还是均质钢装甲,不是加入陶瓷球的复合装甲,要知道乌克兰用的T-64坦克中,光是陶瓷复合装甲就覆盖了整个正面,而且拥有附加装甲和反应装甲,防护能力要强得多。
图为被俄军缴获的乌克兰大口径火箭炮。
这还只是说坦克,乌军单兵几乎人人配备了“凯夫拉”复合材料头盔、重型防弹衣,而且主要作战部队都配备了西方援助的夜视设备,夜战能力较强。另外,乌克兰还拥有圆点-U战术导弹、冰雹火箭炮、米格-29战斗机、苏-27战斗机等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在世界上也算是一个中等军力的国家,排名全球前30位。再加上乌军在顿巴斯地区作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构建了空中突击旅、营级战斗群等新型作战编成,因此要打败乌军,肯定比打败伊拉克那种一战战术的军队要难很多。
图为俄军火箭炮轰击乌军目标。
此外,俄军现在还不能大规模动用重型武器。虽然有报道显示,俄军已经把龙卷风型大口径火箭炮运到前线,而且152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也开始炮击,但是基本还是用来对付民用设施较少的区域,对于基辅、哈尔科夫的市中心地带,还是慎用重武器。现代城市是立体的,乌军大量隐藏在居民楼内,隐蔽在居民区中,躲藏在地下设施内,俄军即便是炮击,也不见得就有很大成效,在巷战中,总是要面对四面八方的来袭,需要一步步稳定推进,围起来慢慢打,这是叙利亚战争的经验。
图为向基辅开进的俄军车队。
就像在马里乌波尔,乌军早已经将这座城市要塞化,亚速营就躲在居民楼顶,还有部队躲避在地下管道中,俄军在推进中,总是要在100米左右的近距离射击目标,威胁来自不同方向,打了几天下来,每天都是以米为单位计算推进距离,3月13日推进距离较大,达到了800米,俄罗斯国防部还专门发布了战报。由此可见巷战之艰难。
因此,俄军打得慢,不见得是低估了乌克兰,更重要的是,俄军自身能力、限制使用重武器、以及城市战的消耗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由此看来,俄乌之战,恐怕还真的要打最少几个月了。
俄乌战争打了两个多星期,俄罗斯是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应该是以打促谈,静观其变吧,俄罗斯的大杀器还没出场呢,留有后手,以防老美及北约军力突然掺合进来,将事情搞大搞复杂才是。
普京大帝出兵乌克兰的目的明摆着,要乌放弃加入北约的幻想并立字为据向世人表态,同时将乌东加害俄族的新纳粹分孑和激进武装组织清除干净,以长俄罗斯族人的威严和民族底气,重振大国雄风。当然能顺带将乌克兰分割成没有威慑能力的几个小兄弟当然最好。不寻求占领乌领土,避开城市巷战、尽最大可能减少军队、平民伤亡,就能达到目的最好最巴适。
俄乌战争延续了快一个月,俄罗斯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打打停停,牢牢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不仅对乌东部扎稳了篱笆,还对乌首都形成了战略大包围。对于老美联合西方众兄弟抛出的金融经济外交全方位核量级制裁大棒,也是见招撤招、针锋相对,一一化解,高超得力手腕游刃有余。
反倒是乌克兰当局六神无主,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等不来外援,只有被动挨打、听天由命的份。而不停翻番高涨的油气价,大量不断涌入的难民,也教欧洲诸国叫苦连天、头疼不己、欲罢不能。
做为拥有海量资源并让欧洲乃致世界依赖的出口大国,军工制造强国,俄罗斯完全耗得起这场战争。就看乌克兰能坚持多久,欧洲民众能忍多久,老美讨不讨得到多大好处。一旦老美认为得不偿失,又怕引发其帝国瘫塌,就会默许乌当局签字认怂,俄乌战争立马结束。
俄乌战争打了两个多星期,俄罗斯是不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不光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战斗力,也高估了己方战斗力,加上战前不伤害平民政策,以及欧美对乌克兰的援助,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些都有影响。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俄乌实力悬殊太大了,我相信俄方开战前肯定是做好了全面的准备的,最好最坏地方结果肯定都有准备,最后俄罗斯还是会赢,就是看赢得好不好看,会不会被乌克兰拖垮,是谈判停战,还是打到乌克兰投降,同意我的观点,点点关注[呲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