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中国有一块区域,世界上所有飞机都要要开它飞行,那便是西藏。
2018年5月14日,一架载有119名乘客的飞机,从重庆飞往西藏拉萨。但没起飞多久,在一万米的高空,飞机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情况十分危急。经验丰富的机长刘传建妥善处理了本次事故,最终飞机在成都机场紧急迫降,全员生还,成为了航空史上的模范案例。
该飞机是四川航空3U8633,它的目的地就是西藏,在万米高空时挡风玻璃因高压破裂。最终该案例被翻拍为前阵子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
所以现如今,航班避免穿过西藏成为了国际的共识,那你知道为什么风景美丽的西藏,成为了航班的禁区吗?在此之前,我想带你对西藏有个基本了解:
关于西藏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西长2000多公里,全区面积120万平,在这里还住着364万人口。
其次,西藏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区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地理上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寒冷同时空气也很稀薄。
几十年来,很少有飞机从西藏穿行而过,地理的因素也让它成为了航班的禁区。那为什么飞机路线都选择绕过西藏?
01:西藏地区平均海拔太高,对飞机来说是种挑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米,其中7000米的高山就有100多座。在二战时期,飞机因为技术制约,最多只能飞行5000米左右,所以想穿过西藏,撞上高山的几率很大,避让难度极高,飞机失事率大大增加。
但现在看来,我国普通的民航飞机飞行高度达到10000多米是小菜一碟了,为什么西藏地区的航线记录地图还是一片空白?因为就算飞机的高度比珠峰还高,仍然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就比如刚起飞时不可能很快飞到万米的,这有一段过程,如果海拔太高风险也很大。
02:万米高空气温过低,无法解决燃油冻结问题地理老师告诉我们,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要下降0.6度,一万米的高空,就可能下降60度。
这就和飞机所用的涡扇喷气式发动机息息相关,因为这种发动机要求其燃料必须是液体,那么如果在西藏上空飞行,短时间内还好,但长时间的低温就有可能造成燃油冻结。
那么这个时间能撑多久呢?根据目前客机所用燃油的凝固点来看,大概是零下47度左右,推测来看如果在西藏上空飞行时间超过两小时,这些燃料就可能全部结冰。
如果在平地摩托车没有油还好,但设想一下这是在万米高空,发动机燃料不可用的话,最后飞机也就不能继续飞了,坠机也就在所难免。
03:无法预测的大气湍流,容易造成机毁人亡另一个很现实的地理因素就是,在西藏地区有很多强烈的湍流,这种湍流会让飞机发生巨大偏颇,大大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所谓湍流就是空气因为地形和热量产生的不规则流动,由于西藏地区的山连绵不绝,一个接着一个,遇到这种忽高忽低的地形大气湍流是非常多的。
不像是在没有高山平原地区那样,雷达可以通过检测空中污染物来判断是否有湍流而提前避险,在这种复杂的地形内雷达不奏效,一旦飞机进入这些不稳定的气流当中,就可能能摇摇欲坠,最后失去控制,附近又如此多的高山,一旦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04:缺少紧急迫降的地方,突发情况发生时,留给的处置时间太少第4个原因,是因为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会遭遇诸多的临时状况,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例如飞机上有人突然生病了需要抢救,这就要求飞机进行就近的紧急迫降。
但你可以发现在西藏附近的机场寥寥无几,第一方面是建设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地形因素不太容易建设机场,偌大的西藏地区就只有5个机场,去往这些机场的路并不那么顺畅。因而一旦发生危险飞机无法迫降,预留给事故处理的时间就非常短,非常容易造成机毁人亡,为了避免这一点很多飞机就不考虑从西藏上空飞过。
05:噪声容易引发区域内的雪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飞机起飞前的轰鸣声,在西藏地区的山区,因为气候严寒这里大多数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飞机噪音的隐患,就是有可能造成雪崩的风险。
如果没活物的话造成雪崩不要紧,但西藏地区可是有很多生物的,甚至在一些高山地区还有不少藏民居住,这里并非是无人区,所以飞机在这里飞过时,也得考虑会不会造成雪崩的自然灾害,如果居民房和生物被雪崩摧残,那将是极其严重的后果。
06:基于经济价值的考虑机场建设也考虑其经济价值,现在大多数飞机都是民航客运用的,那么如果一个地区人烟稀少,旅客吞吐量微乎其微,就没有建设机场的必要了。
所以西藏地区机场少之外,中途不仅无法停靠,而且经过这些地方所带来的价值有限,建设方只会考虑在居民集中的地方建设机场,哪怕飞机能抵抗各种复杂地理因素从西藏飞过,最后带来的经济价值可能也划不来,所以如果不是一些特殊需求,飞机是不会主动穿越西藏地区的。
写在最后:西藏地区成为航班的禁区,这其中有客观地理因素,例如海拔、气压、和湍流等,锡箔的含氧量让飞机不能在万米高空内长飞;
其次,环境保护也是其中一点原因。对西藏自治区来说没有飞机飞过是件好事,因为这个地方在很多人心里一直是纯洁的圣地,澄澈的天空和洁净的湖水,这里的所有都是纯净的,不希望太多人类活动这种纯粹而原始的平静。
本质上,航班的目的是为了便利交通,同时也要得到一定的经济反馈,如果一个地方人烟稀少,没有办法在途中停靠,无法赚回收益的情况下,很少有航空公司会在此选址,因而见不到飞机的踪影也就很正常了。
最后,无论是对飞行员还是对机上的旅客来说,他们也深知其中的风险。这些诉求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不会有太多飞机从这飞过,这对相关的安全部门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隐患。
与其拿大家的生命去冒险,不如就从危险发生前去避免,不要让航班从西藏上空穿行。
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95%的航空公司,每次飞行的飞机都不愿意从西藏地区上空飞过,之前有人说飞机从西藏上空飞,危险度达到95%,对乘客十分的不负责,乘客在里面也能明显感觉到飞机颠簸,那么真实情况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吗?
飞机作为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有些人去远的地方都会乘坐飞机,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连一次飞机都没坐过,我也不敢去乘坐飞机。
每年有不少飞机在天上飞行,但是有些人说这些飞机不管怎么飞?就算他们的航线密密麻麻,在西藏的空中,几乎很少有飞机愿意在上面飞行,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飞机另一个选择绕路烧油?也不愿意抄近路,从西藏上飞呢?
为什么部分飞机不飞说西藏上空的?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
黄色的小飞机就是每天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粉红色的曲折是西藏的区,大家发现在这红色区域的周围飞机,可以说是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但是直接没有一个飞机愿意从西藏的上空飞,而是宁可选择比较远的地方绕路而行,也不愿意从上空穿越。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反驳,说飞机都避开了西藏,为什么在西藏有很多机场?比如:山南/贡嘎机场,阿里机场、林芝机场、日喀则机场,邦达机场,他们怎么能从西藏飞起来呢?
其实不是所有的飞机都会避开西藏,只是大部分飞机会避开在西藏的高空飞行,有少部分的航班依然会飞西藏高原。
咱们国内的航空公司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航空公司都没有去西藏的航班,也不愿意从西藏上空飞行,虽然有些航空公司有去西藏的航班,但是飞机跟平时的飞机有很大的区别。
区别就是:要比平时的客机更小,而且更加稳定,主要就是面对高海拔高气流。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专家也总结了四个观点。
观点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和高海拔的影响。2018年我也去西藏旅游过一次,西藏的平均海拔就有4000米以上。
2018年我和我的伙伴去西藏来次自驾游。
刚到西藏,我就有很严重的高原反应,这也是特别正常的情况,因为西藏的平均海拔有四千米,这就意味着,在西藏的空气中,含氧量只有百分之40到60%,肯定会出现缺氧,也会带来头晕,呕吐等现象。
平均海拔四千米,对于飞在高空的飞机来说,影响并不是太大。
有的人说,平均海拔四千米,对飞机飞行的高度来说,影响不是太大呀?
这句话说的没错,平均海拔四千米,确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有两个原因。
①、怕撞到雪山。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西藏有很多比较高的山峰,其中珠穆朗玛峰最高海拔就有8848米,而且在海拔6800米以上,还有其他比较高的一些雪山。
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些比较高的雪山,而有些飞机体积比较大,重量也比较重,要想成功飞过这些比较高的雪山。
那么,必须要降低飞机的高度才能飞过去,一旦降低飞机的高度,岂不是很危险?万一撞上这些雪山,那可不得了。
②、怕引起雪崩。
小时候大家抬头看上天空的飞机,飞得那么高,都能听到飞机带来的轰轰声。
在这些高峰,都是一些雪山,很容易发生雪崩,这个时候飞机飞得比较低,那么发出来的轰轰声音,就会带来雪崩,那么一旦下面有一些人或者是动物,很可能被雪崩带走
观点二、突发意外无法降低高度,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备用机场。说实话,有些飞机比较大,在西藏的上空飞行,一旦遇到一些,紧急情况,那么很难做到一个题,在飞行的过程中也遇到压力过大的事情,这个时候,飞行员就需要降低飞机的高度,达到一定的安全程度,再做一些这方面的处理。
虽然说西藏确实有几个机场,但是离得比较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飞机的高度降不到安全的高度,也无法紧急降落,所以也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架飞机几百人,没有人愿意去开玩笑。
观点三、空气中气流不稳定,整个飞机会剧烈的颤抖,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之前我媳妇儿坐过一次飞机,就是这次飞机给他吓得,再也不敢坐。
当时她乘坐飞机到宁夏,经过一些高海拔的地方时,空气中的气流不稳定,在飞机里面明显感觉到整个飞机开始颤抖。
这个时候我媳妇儿非常的害怕,说实话,小型的气流不稳定,只是颤抖一会儿就恢复了正常,通过那一个地区就可以。
但是在西藏的上空气流十分不稳定,一旦情况严重,也可能给飞机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航空公司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所以大家在坐飞机的时候,如果非说海拔有一点高的地方,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因为空气的气流不稳定,很可能造成飞机颠簸,这个时候系好安全带,比较安全,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害怕,属于正常现象。
观点四、西藏高空的温度太过于寒冷,飞机行驶过西藏高空,预防燃油无法充分燃烧。在2017年的时候,我家住在黑龙江,每到冬天的温度都是零下几十度, 这个时候,我们的汽车根本打不响,因为油箱里面的汽油都冻住了。
像之前有一个开挖机的朋友在西藏工作,他的挖机柴油冻住之后,也根本打不响,没有办法,情况下只能用火烧开。
如果飞机从温度极低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等这样的地方飞行的话,那么温度可以说是直接下降到零下30度左右,这个温度实在是太冷了,为什么不愿意从这上面飞,就是担心飞机从这样温度极低的地区飞行,很可能让里面的燃油冻结。
有的人根本不相信,这点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下资料,几年前,有不少国家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自己的客机经过一些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当温度降到零下50度左右的时候,飞机里面燃油就成了冰,并导致飞机引擎停止,发生了飞行意外。
以上的原因才导致现在大部分飞机都不愿意从西藏的上空飞行。
写到最后:大家放心,我们现在的飞机十分的安全,也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之所以不飞,也是为了处于安全着想,虽然说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但是不代表不会发生。
说有些航空公司都会为了乘客安全,宁可绕远路,也不愿意冒着风险。
但是还有一些飞机正常的飞在西藏的上空,这些飞往这些西藏等这样高海拔的地方,他们的飞机就比较小,又比较轻,而且还比较稳。
一般有些航空公司确实有前往机场的航班,但是他们飞往西藏的飞机和平时飞往其他地方的飞机根本不一样。
这种飞机特别适合飞往这些高海拔的地方。
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第一,机场问题。
国际民航有个规则,只要条件允许,一般不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建立机场。
一些高原机场,其实也会建立在盆地中这类相对海拔较低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都知道,高原对于军队战机是有一定要求的。
以直升机为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竟然没有可以在高原高海拔地区飞行的直升机。
直到以天价进口美国黑鹰直升机以后,才能在高原飞行,甚至飞跃喜马拉雅山。
即便如此,黑鹰在高原也出过几次坠机事件,说明就算最先进的直升机在这里飞行也是危险的。
直在海拔4000米,空气密度会降低百分之六七十,发动机功率会有严重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坠机也不稀奇。
根据民航局《高原机场运行》文件相关规定,一般高原机场指海拔高度在1524米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的机场;高高原机场是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机场。
大家如果注意高原地区的机场,会发现跑道比平原要长不少。这不是没事找事,是不得已为之。
一份资料这么写:昌都邦达机场是世界离市区最远、世界气候最恶劣的民用机场,昌都邦达机场由于跑道全长达5公里,是中国跑道最长的民用机场,同时也是世界跑道最长的民用机场之一。之所以要建设这么长的跑道,因为这里是空气含氧量低,机场上的空气密度只是海平面的50%,发动机功率下降,因此需延长跑道,西藏阿里机场的跑道也很长,4500米。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10大机场,我国有6座,全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其中我国4座机场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余2座接近4000米。
即便如此,这些机场其实使用的并不多。
比如果洛玛沁机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每年乘客才13万人,平均每个月还不到1万人。而北京首都机场1天乘客就有27万。
阿里昆莎机场(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每年乘客更是9万人。
即便是全新的稻城亚丁机场(四川稻城)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乘客不过22万。
其余3个机场乘客也不怎么样。
总体来说,高原机场能不用就不用,只是用于最必要的直接运输。
其实尚且不要说飞机,就算机组成员飞高原线路,也是有一定危险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民航客机都是两个飞行员,互相备份。但高原航线竟然有三个飞行员:飞行机组派遣要求上,实施高高原机场运行的一套飞行机组应至少配备三名驾驶员,除机长外,还应包含一名至少具有CCAR-121部第121.451条规定的资深副驾驶资格的驾驶员。
第二,降落和迫降的问题。
有人要问,上面说了那么多,同飞行有什么关系。
这是因为可能出现飞行和降落问题!
对于飞行器来说,出现故障也是不稀奇。如果飞跃青藏高原期间飞机有问题,就需要在这里起降。
上面已经说了在这里飞行降落,危险性较大,当然就要尽量避免出现问题。
而且,飞机有了问题需要降落,本来就已经很危险了,不能再因为高原环境额外增加危险。
另外,还有个迫降问题。
西藏由于高原特殊性质,虽然面积有120万平方公里,长期只有区区5个机场,这两年才规划扩建到8个。
西藏机场和机场之间还是有距离的。从和平机场到昆莎机场,飞行距离也有1100公里。
如果波音737飞到两个机场中间出故障,按照每小时800多公里速度,飞回来就要四五十分钟,哪里来得及。
而且如果是迫降的话,要尽量找平坦地形,以增强生还的概率。
而西藏大部分地区都无法找到一片平坦的地形,大家还记得电影《2012》里面,男主飞机在西藏迫降时坠毁悬崖吗。
第三,氧气不足问题。
大家看电影应该知道,一旦飞机因为什么故障失压以后,飞机里面会掉下来一个氧气面罩,可以维持乘客20分钟左右的供氧。
这是因为高空是缺氧的,而人类突然缺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幼妇孺根本受不了,病人甚至可能暴毙。
所以,一旦出现失压以后,客机必须立即降低飞行高度到3000米以下,这样氧气就足够了,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但青藏高原海拔太高,根本就无法飞到3000米以下。
而乘客突然出现缺氧情况,即便降落成功或者能够再次顺利飞行,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后果严重。
第四,其实不是什么飞机能飞高原的。
高原机型同普通民航客机,是有一些区别的。
资料这么写:高原机型配备了专门适合高原起降的发动机和轮胎等部件,供氧能力需要符合起降机场(海拔1500米以上)及航路上的应急下降和急救用的补充氧气要求,需要满足机组人员在着陆后到再次起飞前的供氧要求。在高高原机场运行的飞机,座舱增压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改装。
原则上,只有高原机型才适合在高原起降飞行,比较安全。
因为这些原因,普通民航不愿意随便飞到西藏高原,只有西藏航班才会硬着头皮飞行。
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做机长的朋友告诉我“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如果不绕过,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十分可怕的事情!”
上年七月份,我打算去西藏旅行,就在某些旅行网站上看了一下线路图,在查资料的过程之中我居然发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几乎所有的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都会选择绕过西藏这片区域,飞机的航行路线,无论多么的密密麻麻都好,都只会在西藏的两边航行。
我们都知道两条直线的行走方式距离是最短的,那为何这些飞机宁愿放弃了最短距离、最节省油钱的方式也要绕开这段区域?而不是从上方经过?
难道西藏上空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做机长的朋友告诉我“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如果不绕过,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十分可怕的事情!”
西藏上空真的没有航班经过吗?从一些数据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西藏上空是没有飞机经过,而这些飞机宁愿兜一大圈路,都要选择从这里绕过去,即便费时费油都一样。
但是并不是说就真的没有飞机从西藏上空经过,而是在西藏上空飞过的飞机非常非常的少。
目前大概有3个航班的飞行路线都会经过西藏高原这一带地区,这三个航空公司分别是:西藏航空,国航以及四川航空。
所以说并非是没有航空经过,而是经过的航空非常非常的少罢了。
西藏上空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导致大部分的航空人都不敢经过这里?西藏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最主要是气候和山脉地带带来的。
所以如果航空公司在这里飞行,不属于普通的飞行,而是属于“高原飞行”。
在国际民航界,对于那些处于高海拨地区的机场其实有着严格的规定。
比如说他们把海拨高度位于1500米(5000英尺)~2483米(8000英尺)的机场称之为“高原机场”。
又把位于海拨高度2483米(8000英尺)以上的机场,称之为“高高原”机场。
所以对于那些海拨高度2483米(8000英尺)以上的机场航线,称之为“高高原”航线。
而西藏的整个平均海拨在4000米以上,很明显它属于“高原飞行”。
我们都知道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的密度就会降低。
也就是说空气变得稀薄了,在这几种海拨高度4000米的地方区,空气的密度降低到海平面的60~70%,对于大部分的飞机来说就会导致2点致命的问题。
导致问题一:起飞着陆的滑跑距离增长对于那些凭借旋翼下压空气获得反推力飞行的飞机来说,它们比较依赖空气,由于高原地带空气的减少,发动机的功率会下降40-50%,
增速比较慢,所以会导致飞机离开陆地的时候飞速增大,会让飞机飞行距离增长,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空气的密度也就越小。
所以机翼产生的升力也就越小,起飞滑跑的距离就越长,起飞滑跑的距离增长,就很有可能会导致飞机滑出跑道。
起飞滑跑距离是指,飞机在飞行的时候,从起飞线开始,加速滑跑到离地所经过的距离,它跟海拨高度、机体重量、风向、跑道路面等等都有关系。
所以在“高原地带”的机场机场,空气密度小阻力也小,而且相同的速度下飞机机翼获得的升力也较平原机场来得小,跑道都会设置的特别的长。
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0座海拨最高的机场,其中就有8座在中国。其中全世界最高海拨的民用机场就是我国的“四川稻城亚丁机场”。
海拨最高,就会出现起飞着陆的滑跑距离增长的问题,所以四川稻城亚丁机场这里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高高原”地区的机场跑道长度都在4000米以上。
其中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邦达机场拥有全世界最长的民用机场跑道,长度更是达到了5500米。
所以如果你在这种“高高原”地区见到的机场跑道如此的长,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因为那里地皮便宜,所以才建设得那么大,只是因为背后有原因而已。
导致问题二:飞机突遇失压,西藏地区没有符合迫降的地点如果飞机在出现失压的时候,那么客舱的头顶位置会掉下来一个氧气面罩,这个面罩能够提供15分钟的应急氧气,避免因为失压导致乘客昏迷甚至是死亡。
如果是在其他不属于“高高原”的机场,那么飞行员可以通过把飞行高度降低的方式,降低到3000米以下,这样即便不提供氧气,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在平均海拨4000米的西藏这种地区,即便怎么降它也降低不了,因为它的平均海拨就是4000米以上,说一句搞笑的难道要挖地吗?所以这根本不可能。
所以如果出现了这种事故,只能把飞机飞出西藏,选择西藏旁边的机场,最佳的选择是“成都双流机场”,西藏的其他机场都不行,因为不符合备降条件。
导致问题:三:气候变化大,非常考验飞行员的能力鉴于“高高原”地带机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飞行的危险性会增加,也给安全飞行带来了很高的难度。
要知道一旦飞机出事了,那几乎是100%的死亡率,更不要说在这种“高高原”航线了,气候变化大、视线障碍物高。
所以对于飞行员的要求更要加高,也就是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能够执行飞“高高原”航线的。
一般的航空公司会从等级比较高的机长里面选拨执行“高高原”航线的机长和副驾驶。
所有执行“高高原”飞行航线的飞行员都要具备风切变、客舱释压、单发飘降、襟缝翼卡阻等各种高高原特情处置的能力。
此外还要有其他的的一些飞行时数、高原地区飞行经历等等,之后符合这些条件的飞行员才能够参加培训。
最终才能够执飞,所以培养一名“高高原”航线的机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成本是很高的。
另外由于飞行“高高原”地带的飞机,都需要比较高的性能,或者是要经过一定程度的改装,
所以无论是成本还是维修成本都要高于一般的飞机,再加上因为高原地带所以载客的数量也会更加少。
分摊到每个乘客身上成本就很高了,所以一般的“高高原”航线的机票都比较贵。
当然了,贵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没有什么乘客来乘飞机,那么航空公司将要承担一大笔的费用,亏了。
怎么算起来都不太划算,所以一般的航空公司都不会开通“高高原”航线,因为成本太高了,所以在飞行的时候,也就绕过西藏这片地区了。
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一名从业20年的机长告诉我: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飞机,只要看到前面是西藏,就必须要绕开它飞行,否则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可能机毁人亡。
如果你往西藏那个飞行坐过飞机,就会发现很多飞机都必须绕过西藏,并不能直接从西藏的上空飞过去,因为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如果强行飞过去可以说那后果不堪设想。看过《中国机长》的都知道,他的模型就是原来的四川航空3U8633,而这趟飞机当时就经过西藏,幸好风险不是很大,最终平安落地,但当时也造成了前挡风玻璃的破碎。而事故的原因就是因为西藏的低气压所形成的。
西藏的基本情况西藏是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达到了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
而西藏的气候也是非常多变,就像现在三月份还有可能下雪,同时雪山也比较多,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所以独特西藏的气候又变得复杂多样。
西藏整体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气压非常低,空气的密度非常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到了西藏之后就会有高原反应的原因。
整个西藏有五个飞机场,这个时候大家就会非常好奇,为什么有飞机场,那其他飞机为什么都要绕行西藏,直接飞过去不就好了吗,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之所以这些机场的飞机可以直接在西藏飞行,那是因为他们和普通的飞机并不太一样,他们的体积更小,能够抗住低压气流,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同时也更加稳定,并且他们只飞西藏往返的地方,其他地方也是一律不飞。
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整个西藏可以说不管是天气,还是环境都是非常复杂的,而高空的气流更是存在很大的变动,那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不能直接飞过去,因为你也不知道前面会存在什么样的危险。那为什么飞机都要绕过西藏飞行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海拔太高、飞机难以适应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西藏的海拔可以说是出了名的高,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而飞机的高度一般在8000米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越往上气压就会越低,人就会越难受,而飞机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在这种情况飞机是非常难以适应的,想要一个平稳的飞行基本是不太可能,那危险系数同样就会增加,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自然就要避开西藏。
二、气温太低,燃料容易冻住
西藏的气温可以说常年都保持着低温,就算现在已经到了4月份,同样还存在下雪的情况,可以说整体都是一个低温的情况,
而飞机飞行的高度一般都在8000米左右,在这个时候越往上气温就越低,那飞机内部的燃油很有可能被冻住,或者说燃烧不是很充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危险系数就会非常大,很有可能到达到不到指定的目的地。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自然是需要远离的。
三、发生意外、无法降低高度,也无法找到备降机场
飞机在高空如果一旦发生意外可以说是很危险的,而在西藏那是危险中的危险,因为不仅环境复杂,气温还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同时也没有更多的机场可以给你备降。
整个西藏虽然说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但有很多地方的山林达到了7000米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意外,是没有办法快速降低高度的,而当时的四川航空之所以能化解危险,就是因为他是在成都,最后是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如果发生是在西藏,那估计能够控制下来的机率不会是很大。
四、气候多变,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整个西藏气温是复杂多变的,不仅气流不稳定,还容易引发湍流,这个时候飞机是很难面对这些突发情况的。所以尽量去避免西藏也有这样一部分原因存在。
五、飞机频繁通过、容易引起雪崩
要说国内那个地方的雪景最好看,那估计就是西藏,整个西藏的雪山可以说是国内最多的,而且常年不会化,如果此时飞机频繁通过,就会加大澡音,那就很容易引起雪崩,而一旦引起雪崩前面的视线就会受阴,后期还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可以说谁也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很多航空公司就会选择避开西藏了,因为这种意外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宁意为了少赚这点钱也会选择不去西藏。
六、经济成本的考虑
上面也说了西藏是有五大机场,但这些机场的飞机基本都是专为西藏量身定制的,他们的成本自然也会比较大,同时维护的成本也会比较高,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飞机自然是不能去西藏,这也是为了自身的经济成本考虑,
再一个就是西藏面积虽然很大,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但是有很多都是无人区,如果大量的建飞机场也会造成一个浪费,所以为了更好的节约成本,那自然这两个情况也是很难实现的。
这就好比为什么快递公司对于新疆西藏都不发货是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快递的成本太高了。
最后:
飞机之所以要绕过西藏主要就是为了乘客的安全,所以很多航空公司宁远绕远路,也要选择避开西藏,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也不敢去冒这个风险。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万米的高空中谁都没有百分百的能够保障安全。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航空公司都会选择去绕过西藏。
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在"驼峰" 航线运转的三年时间中,美军空运队共损失飞机 468 架,平均每月 13 架。“驼峰航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亡航线”。
小叔是济南空军的一位师级干部,一次回家探亲,我们兄弟几个缠着小叔给我们讲讲他开飞机的光荣岁月,我们几个都跟好奇宝宝一样,等待小叔的精彩故事。
小叔侃侃而谈,我们几个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堂弟问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把故事推向了高潮,“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航油
所有的航班对西藏都是“退避三舍”绕道而行,想要穿过西藏这个“生命的禁区”,无疑是一场生死之战,大家伙难免好奇,在西藏为什么不直接从上空飞过,这样不是大大缩减了航行的距离吗?难道西藏的上空有什么“可怕”的东西,禁锢着航天员的飞行?
小叔看见堂弟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还夸了堂弟,堂弟更加神采奕奕。小叔给讲了一段历史,让我们脊背发凉,冷汗直流。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驼峰航线”,驼峰航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亡航线,在"驼峰" 航线运转的三年时间中,美军空运队共损失飞机 468 架,平均每月 13 架。
二战时候,日本对中国实施了“囚笼政策”,对中国实行了“三光”政策,中国为了打破这封锁,开辟了两条运输生命补给线,其中一条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介绍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驼峰航线飞行的地区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这条运输在中国二战期间做出居功至伟的贡献
穿越西藏上空,无疑比空中走钢丝,摩天大楼擦玻璃的蜘蛛人更加危险万分,这一组数据可为是一部血泪史,三年时光,共有609辆运输机永远留在这条“生命的补给线”还有1500名飞行员永远留在这片高地上,穿越西藏上空无疑是一场生命的“豪赌”
为什么飞机要绕行一大圈,即费油又浪费时间,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呢?西藏难道是飞行的禁区吗?
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很少有航空公司敢在西藏上空飞行,在西藏飞行无疑是一场,“豪赌”在西藏飞行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目前中国只有三个航空工司,分别是四川航空,西藏航空,国航航空。
西藏上空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导致大部分的航空人都不敢经过这里?
高原飞行是一件极大的考验,这里的恶劣环境与其他地方千差万别,即使一股风有可能让飞机机毁人亡,各种山口的山风,可以把飞机吹飞,直接把飞机吹到悬崖峭壁上。
何为高原飞行在国际航空高度飞行高度有严格规定,高原飞行高度一般为1523_2483米,这样的高度就成为高原飞行。我们今天所说的西藏高原,这可是所谓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7000米高的山峰就有100多座,这对于飞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超过2483米就是“高高原”飞行,这里面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加复杂千万倍,稍有疏忽可能就是机毁人亡
我们再一起看看西藏高原的一些飞行的致命因素都有哪些
1、世界屋脊“高不可攀”
在世界屋脊上面穿行,无疑像摩天大楼上擦玻璃的蜘蛛人,高空踩钢丝的工作人员,稍有不慎可能都会尸骨无存,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屋脊的平均高度,在西藏上空,7000米的高山就有100多座,在高原林立的,大山深处穿梭,很多高山限制很多飞行.
很多人会这么想,难道不会降低飞行,如果低空飞行可能引起山区的雪崩,引起更大的灾难
大家伙应该知道,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度,想想海拔七八千米高度,零下几十度温度,对飞行都是致命的
二、起飞着陆的滑跑距离增长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中的含氧量比较低,发动机的燃油的燃烧氧气是首要条件,西藏氧气含氧量是正常空气60%,发动机的功率却大大折扣,发动机的工率能达到正常的50%。
发动机的功率大大折扣,自然而然飞行速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想要达到一定的飞行速度,滑行跑道的距离却要大大增长,在高原的滑行跑道随着高度的增加,滑行跑道会越长,一般高原飞行跑道都在4000米左右,对飞机要求会更加严峻的考验。
三、面对突发情况,西藏地区没有合适的迫降地点
西藏地区幅员辽阔,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在西藏高原机场确实寥寥无几,如果飞机遇见失压的情况,飞机遇到减压事件时,需要短时降落到3048米的高度做紧急处理突发情况,飞机的制氧系统只能维持短短的15分钟,如果在这15分钟无法处理紧急情况,否则乘客就会窒息死亡,这样的情况发生空难在航天史屡见不鲜。
在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想要降落在3048你米的高度是难之有难,如果无法降落这种高度的话,对高原飞行的飞机的制氧系统更是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飞机出现故障想要就近迫降,就是选择最近的机场,西藏高原一共就四个机场,最近的距离也要1100公里,15分钟很难完成1100公里的距离。
三、高原的天气跟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
在高原气候千变万化,刚才还晴空万里,一会就是风雨交加,在高原遇见大气湍随处可见,大气湍流中的晴空湍流,更是飞行中面临的巨大难题,它不易探测,即便不会造成恶性飞行事故,也很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四、航空成本大大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飞机成为我们生活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在乘坐飞机不仅快捷,价格也是比较亲民的,在西藏想要来一张廉价的机票,这只会让航空公司血本无归。如果价钱一位的提高,只会让更多人望而却步,选择其他代步工具,即使有很少的乘客,飞行公司也要照样飞行,一次飞行花费昂贵的费用,只带来微薄的收益,航空公司也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五、气候千变万化,对飞行员能力更大的考验
在高原飞行,情况复杂,对飞行员来说,要求更加严格,飞行员本就是万里挑一,飞行高原的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即使经验丰富的美国飞行员,在西藏高原也是九死一生,在当时的驼峰补给线上就有1500名飞行员倒在这里。
想要培养一名“高高原”航线成熟机长,时间、金钱成本都是无法预计的。
六、燃油冻结问题。
大家伙都应该知道,我们冬天的柴油车很难启动,当我们打开油箱一看,结了厚厚的一层蜡,油管冻死,汽车很难发动。
如果飞机突然面临着油路供油出现问题,危险程度可想而知,2008年,英国航空公司运营的一架波音777飞机,经过蒙古与西伯利亚上空时,周围温度低到了零下74度。油料里的水结成了冰,累积在油管内部,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导致飞机在降落时遇到了意外。
西藏高原,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随着海拔生高气温下降,当气温低到零下47摄氏度的时候,飞机油路会出相冻结现在,如果持续两个小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总结:
飞机绕开西藏上空是最明智的选择,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安全飞行才是回家最近的路,即使全世界每年有10万次飞行,西藏上空确是寥寥无几的,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才会选择“舍近求远”的路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