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鹿鼎记》,到底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金庸的小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

最初的小说,大体是侠客形象仗义,四处打怪、练级、报仇或者寻宝的故事,类似于探险小说或者爽文。

这系列类型最后一步,是1966年的《天龙八部》。

之后的小说,就有很大的变化,转为了一种政治斗争小说,或者说官场小说。

这种小说的特点,是无所不在权力斗争,包括《笑傲江湖》和最后的《鹿鼎记》,时间是1967年到1970年。

笑傲江湖并不是令狐冲闯荡江湖的故事,而是正教、邪教之间的一场江湖大乱斗,令狐冲只是涉及其中的一个人物罢了。

最早林平之家的福威镖局为什么会家破人亡?根本上是江湖各种势力抢夺辟邪剑法,也包括左冷禅和岳不群,想要扩充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扩充力量?因为邪教日月神教咄咄逼人,正教嵩山派也在四面扩张,大家都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政治实力。

福威镖局如此,衡山派刘正风一家被杀,也完全是政治斗争的部署。

左冷禅同刘正风并没有私人仇恨,只是借此削弱敌人衡山派的力量,以便于将其吞并罢了,为此不惜杀死刘家老幼妇孺。

如果说《笑傲江湖》还有些闯关打怪的内容,《鹿鼎记》几乎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官场小说。韦小宝不是武林侠客,甚至几乎不会武功,但是一个还不错的政治家。无论在皇宫、朝廷还是天地会,韦小宝其实都是在使用政治手腕,搞得还很成功,最终还贪污了巨额财富。

本质上来说,令狐冲还是个侠客,但韦小宝不是。韦小宝为了权势,其实是做了康熙的奴才,并不是朋友,为他执行了很多任务。只是,韦小宝尚且没有到为了权势财富杀死恩师陈近南,杀害亲密的江湖兄弟的地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同金庸本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金庸1959年创办《明报》成为老板,可惜创业初期极其不顺利。

《明报》当时非常烂,销售仅有几千份,天天赔本,几乎要倒闭。这是这几千份报纸,还完全依靠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坚持。

1963年《明报》才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仍然只是持平而已。

此时金庸还是在疯狂写稿,这是他的主要工作。

从1966年开始,金庸成为《明报》真正的老板,成为一个企业家。

1966年,金庸创办《明报月刊》,自任月刊总编。 1968年,又创办《明报周刊》,经数年发展,也成为香港历史最悠久、最权威、销量最大、读者层面最广的娱乐周刊之一。

也就是说,从1966年前后,金庸已经成为大老板,随后逐步开始搞政治,同之前单纯的文人差距巨大的。

也许是心态变了,从1966年开始金庸就无心写以前的行侠仗义的小说,改为写官场小说,因为这是他此时比较熟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自从金庸成为大老板以后,他就没有实际写过小说,后面两步都是金庸制定大纲,确定情节,但具体写作时团队负责,有别的写手。

由于从1966年到1972年没有认真写过小说,金庸写作水平急剧下降,加上非常有钱后心态改变,也无心写小说了。

其实,还不止是这些。

大家注意,1961年金庸写了两部小说《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但是,这两部小说水平非常烂,还同金庸其他小说有极大的文笔差距。

而在1961年当年,金庸还写了《倚天屠龙记》。可以说,《倚天屠龙记》文笔精妙,构思巧妙,同《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完全是天壤之别,根本不像出自一个人之手。

这很像是当时明报生存困难,金庸无奈之下请报社其他人代写小说,让报纸上同时连载两部小说以吸引读者,所以文笔才有如此巨大差异。

另外,《鹿鼎记》写于1969年,一直写到1972年才连载完毕。

《鹿鼎记》同样是文笔精妙,构思极其巧妙。有意思的是,金庸在1970年亲笔写了短篇小说《越女剑》。

可以说,《越女剑》写的极烂,文笔低劣,构思荒谬,简直就像中学生写的。

你要说《越女剑》和《鹿鼎记》是同一个人所写,真是打死我也不信。

另外,大家可能不知道,本来金庸计划的并不是写《越女剑》,而是写《三十三剑客》,越女剑只是其中的一部而已。结果写了第一篇以后,金庸就就没有再写下去,因而《越女剑》也就成了这系列的唯一的一篇作品。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金庸写了《越女剑》以后自己也觉得水平太低,为了不砸掉招牌,就干脆不写了。

其实,港台的武侠小说家一旦成名,搞一个团队写作是很寻常的事情。

写小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报纸连载是不能中断的,每天至少连载上千字,还要写的足够吸引人,读者才会购买下一期。

所以,连载写小说对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极高的要求。一个作者每天全心全意写小说,尚且不能满足需要,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去干别的,更别管理一个大公司了。

以古龙为例,中后期很多作品都不是古龙写的。古龙只是负责创意构思,具体内容是他几个徒弟写出来,以古龙名义出版。所以古龙有些作品,会出现前后脱节,前半段和后半段甚至根本没有关系,可以看做是两本不同的小说,因为是不同徒弟所写。

金庸出名以后,搞一个协作团队也并不稀奇,自己只是搞创意、搞规划。

大家也知道,《天龙八部》有部分是倪匡写的。这是因为金庸去欧洲访问,但《天龙八部》连载却不能停,这才公布由倪匡代写。

如果金庸不说,试问大家能够看出这是倪匡代写的吗?根本看不出一丝一毫,整体文笔非常相似,甚至就像是同一个人所写。

金庸的《鹿鼎记》,到底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

《鹿鼎记》是金庸的巅峰之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大侠一生只创作了十四本武侠小说。每一本都精彩绝伦。作为金庸封笔之作的最后一篇武侠小说《鹿鼎记》,更是金庸写作的巅峰。

对于某一作品,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必须对该作品和作者其他的一系列作品相比较:

一:在内容,情节,人物,等写作手法,表现形式上比较。就是比较文笔功夫,写作能力是否为最好水平;即文学性。

二:作者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故事情节,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等的描写,意图传达出的,即反衬出的:作者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的看法,思考,以及人性,人生的探讨。在这一点上,作者的思维,思想是不是比其他时候更成熟,对社会的观察力是否更全面,透彻。即思想性。

三:媚俗之作纯粹就是为了适合某些读者的口味和兴趣爱好而写出来的作品。作者没有想通过对人物故事情节,时代环境的描写,传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思考,看法,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由于《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至此后金大侠就金盆洗手。无论是写作功底,还是他人生的阅历,对生活的思考,对人性的洞察,都不是之前能比的。而且这两点在《鹿鼎记》一书中体现极为明显。

作为文学大家,金庸的写作功底毋庸置疑。即使在其创作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时,除了故事情节极具吸引人,其写作水平就已让读者叹服不已。随着作品增多,写作的水平只会更高,更好。所以从写作水平上看可以肯定《鹿鼎记》就不低于之前的作品。

金庸从50年代中期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到72年底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的封笔,时间长达十几年。这一时间段正是国际政治形势风云突变的时代。政治形势的改变对社会的影响,最终也将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人。金庸在这个时间段,对因时局的改变而对社会,人生,人性的影响和思索都会代入到他的作品中。

从其第一部作品中,个人具体表现出的“侠”的行为,一直到射雕三部曲中的“侠”,已经升华,被定义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后的作品转为探讨社会,人生,人性之间的变化和相互影响。从其后几部作品对主人公的描写可看出来。特别是最后一部《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着重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在作品不同场景中表现出的真实人性表现。实际上反映了金庸这个阶段的心路历程,对社会的思考,对人性的认知。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鹿鼎记》是金庸的巅峰之作。

金庸的《鹿鼎记》,到底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

金庸《鹿鼎记》是金庸封笔之作,是他最长用笔最深最精,文学艺术性最高,和他以往的武侠小说不同,此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武林了,所写的内容更为丰富精釆,为我们描绘市井、清皇帝后宫、朝堂、寺庙、邪教、异国的景象,与二十世纪小说名作相比亦相距不远。

与金庸其他小说不同,其他的小说都有一位或数位仁义之大侠,潇洒风流,快意恩仇,为国为民,替天行道,张扬正义。《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却是一个非常另类的主角。韦小宝出身妓院,不知其父是谁,从小受尽侮辱,后拜师陈近南,入皇宫卧底,受皇帝宠信,做了大官,最后娶了七个老婆。

韦小宝不象高高在上的武功高强的大侠,他没有武功,更象一个晋通的男人,他世故圆滑,机灵取巧,贪生怕死,只爱钱及美女,是大多数男人的真实写照,韦小宝满足了大多数男人的幻想,嬴得了天下男人的喜爱。

《鹿鼎记》篇幅、结构、情节、人物、心里描写等方面都达到金庸小说巅峰。此书文笔炉火纯青,情节驾驭纯熟,人物刻画生动,超过他以往的任何一部书。

金庸的《鹿鼎记》,到底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

【文章原创,切勿侵权!】《鹿鼎记》在金庸小说世界中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不是金庸的巅峰之作,更不是谄媚之作,但它依然是一部“反”武侠剧。《射雕英雄传》可以说是金庸“武侠”梦的巅峰,就连金庸本人也承认人最喜欢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豪气在郭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张无忌、杨过、令狐冲等武林高手都没有达到郭靖的境界,最多称之为侠客,一个时段的过客,百年之后百姓记得还是“射雕侠”却无“神雕侠”。而《鹿鼎记》所体现的是来自人龙混杂的闹市,不是武林中人的“反侠”,从大侠到反侠,也是金庸对自己武侠的重新认识和定义。

其实我们看金庸小说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不违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有艺术加工处理但不会有荒谬的历史改动;二是所谓的武林正义门派也有很多坏人,而所谓的邪教也有好人,最典型就是《倚天屠龙记》;三是家国情怀。

不同的历史背景,对人物有着不同的内心刻画,郭靖生活在了战乱年代,依靠自己努力去挽救没落的大宋王朝,最后武功再高也没有阻止历史的巨变,随着襄阳城阵亡,那个时候郭靖至少七十多岁了;而韦小宝生活在了满清初期,康熙大帝开始起步,国家发展进入了正轨,出生在风花雪月之地的韦小宝凭借着自己的精灵游刃于江湖和朝廷,因为他最基本的原则是“活着”,依靠着自己的聪明帮助康熙一步步走向繁荣稳定。如果韦小宝生活在郭靖年代,他可能会一事无成,大势所趋不是一个人能挽救的。但是在《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成功,金庸重新解读了“侠”——“反侠”!

一、“反侠”——何为“反”?

“反”是正的反义词,是和我们脑海中正统的思想和价值观相违背,我们一想到大侠就是乔峰、令狐冲、郭靖那样的武功高强,出身名门正派的大人物。

而在《鹿鼎记》中,韦小宝出身青楼,青楼在金庸武侠世界中一直是一个藏污纳垢的代名词,但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出身低俗的人物。即使后期的成长他没有那种励志的反转,而是在“无赖”这条路上越走越“精”,喜欢赌钱、坑蒙拐骗、油嘴滑舌,对爱情也是走马观花,要知道在传统观念更重的之前,郭靖、杨过等都是一个妻子,但是这也是金庸给这些大侠一个美好的“装饰”。

何为“正”,何为“反”,借《鹿鼎记》金庸先生给出了一次公开的辩论!在《倚天屠龙记》中所谓的六大门派属于武林正统,但是依然出现了不少奸诈之人,例如峨眉派的灭绝师太和丁敏君师姐、武当的宋青书、少林的成昆和几个所谓的高僧等。而反观邪教明教,范右使为了救人自己葬身火海、阳顶天为了国家利益更是与波斯总教彻底决裂。在《天龙八部》中造成乔峰满门惨案的全是所谓的武林正道之人,可又有谁光明正大的站出来承认错误?《连城诀》更是处处充满着对人心的考验。所以所谓的正统与反派、白与黑都最关键的可能在于人心。

2005年在大陆有一本小说横空出世,2006年更是火爆全网,就是号称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巨著——《诛仙》,有人质疑这不是玄幻小说吗?其实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部仙侠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依然体现出了侠,只是在一个玄幻的世界,那为什么网友会给了萧鼎这么高的评价?

其实最关键不是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最重要的是整本书给人一种思考的价值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主人公张小凡出身名门,却被逼进入魔教成为了“鬼厉”,但是他还是那个张小凡,青云门的高层甚至是掌门逐步走入真正的邪路,杀人成性!最后其实是对人性和人心的叩问,这也是让整部小说升级的一个档次。这也引申出来了另一个话题——“侠”到底是什么?

二、“反侠”——何为“侠”?

“侠”传统的认识是伸张正义、忠肝义胆的代名词,是郭靖那样为国为民的英雄。那为什么又称为韦小宝为“侠”呢?《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是对“侠”的一次否定,也是一次重新定义,“侠”有不同的形式,关键在于人心或者说是人性。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林高手,这些在韦小宝这里和废纸一样。

在《鹿鼎记》中有位人物和韦小宝成鲜明对比,就是陈近南,在《鹿鼎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生平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可见陈近南在江湖的地位,光明磊落、武艺高强,但是他失败了。其实即使强如郭靖,在面对国家的衰弱也无法挽救大厦将倾;张无忌和乔峰面对国家政治斗争、朝堂皇位计谋,更是感觉到无能为力,杨过更是直接隐退古墓。

我们发现不管是天地会还是丐帮,所谓的侠客和江湖并无法拯救全天下的黎民百姓,他们可以锄强扶弱和惩奸除恶,救助很多人,但是却很难去推翻政治统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江湖和庙堂终究只是两个世界,就像是《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作为天下第一大帮的江左梅郎,势力庞大,根基深厚,但是依然无法去左右朝堂,也就无法帮助王凯,而他幻身为苏哲,一个门客进入这场政治漩涡中;而且话说回来当年强如天兵的赤焰军依然在政治斗争中惨遭屠杀。

所以金庸像通过“韦小宝”这个角色让“侠”重新定义,传统定义的大侠只属于江湖,无法拯救所有苍生,但是像韦小宝依然坚信道义和国家情怀的,也可称之为侠。韦小宝是康熙的结拜兄弟,也是反清复明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徒弟,但是他从来没有做违背义气的事情,靠着自己的聪明两边周旋,他知道康熙是个好皇帝,他也帮康熙做了很多事情,擒拿鳌拜、提拔人才、誓死护架、抵御了罗刹国外族入侵。如果我们从他做事的出发点,和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一样,只是环境不一样,如果是郭靖,也无法在清朝这个时期作出像韦小宝一样的功绩。

毕竟郭靖所在历史背景倾尽一生也无法守住一个腐朽的朝代,而韦小宝放荡不羁但是人心正直,忠肝义胆,却无意中将一个国家推向了安定和繁荣。

所以《鹿鼎记》并不是金庸江郎才尽,反而是金庸阅尽生活的一种新的体会和领悟,但是侠之核心,为国为民的初心仍在,也许不再是武林高手,也不再是名门正派!

文章原创,切勿侵权!

金庸的《鹿鼎记》,到底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

《鹿鼎记》既是金庸的巅峰之作,同时也可以说是媚俗之作!它作为金庸封笔之作的最后一篇武侠小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之所以说《鹿鼎记》是巅峰之作,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1、从作品本身质量来说,这部作品的构思和文笔都比之前几部好很多,整个故事格局也比之前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2、金庸本人的思维方式有所转变了,这部作品不再假大空了,而是更贴近现实社会,它推翻了金庸自己构造出来的武侠世界,在《鹿鼎记》里,比起武功来说,至高无上的权力更具有杀伤力,时代在进步,快意恩仇的江湖已经逐渐消失了。

之所以说《鹿鼎记》是媚俗之作,也有两方面原因:

1、《鹿鼎记》里到处都是官场上的黑暗,行贿受贿司空见惯,欺上隐下、尔虞我诈的官场斗争,再世俗再现实不过。

2、韦小宝这个人,其实就是个很世俗的人,虽然本质不坏,但是坑蒙拐骗样样都做,有时候为了自保还心狠手辣,这样一个底层出身的小混混,摸爬滚打的走到了权力的顶峰,这样的故事不世俗吗?至少不算高雅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伙留言补充!

金庸的《鹿鼎记》,到底是巅峰之作还是媚俗之作?

个人认为: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写得实在太好了!应该能够代表20世纪武侠小说的最高造诣!

金庸先生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一生写就15部小说,每一部都可以称为经典大作。除《越女剑》以外,有人把金庸的十四部小说编成两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短的十四个字给多少人构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武侠梦。

金庸武侠好在哪

虽然武侠题材小说不是金庸首创,但金庸完全有资格称为武侠的巅峰。与金庸同时期的武侠作家也有很多,基本上没有金庸写得生动。

梁羽生的小说情节构思完整,但他的文笔不如金庸精炼,有种拖泥带水的感觉。古龙的文采相当出色,但文笔略显粗糙,很多笔者想看到的东西,古龙总是一笔带过。只有金庸的文笔恰到好处,写到读者的心坎儿,写出读者想要看到的东西。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金庸的存在,武侠小说和作者无法进行排名,金庸和他的武侠必然能够“一枝独秀”,所以金庸武侠只能单独进行排名。

那么,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中,到底哪一部最能够代表金庸武侠的顶尖呢?我的答案是鹿鼎记,理由是其他十四部武侠主角没有得到的,在韦小宝身上全部找回来了。

理由一•英雄未必武功高强

金庸武侠和其他作家的小说一样,主角必然是武功盖世的大英雄。越女阿青、萧峰、令狐冲、张无忌等等都是从武学废柴起家,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一步步练就出神入化的武功。

只有韦小宝是个特例,他是不通武学的江湖小混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机灵搞怪的小聪明,游走在高手云集的江湖武林。

金庸为什么会塑造韦小宝这个不伦不类的江湖人呢。其实,韦小宝代表金庸的晚年的人生观念。金庸一辈子都沉浸在武侠世界,没有挣脱武侠世界依靠武功高低决定胜负的规则。

金庸之所以要创作韦小宝,是想向读者传达一种观念——人生不依靠蛮力,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在此之前,金庸笔下的主角大多数都不是特别聪明,至少不是那种完美的智慧型人才,呆头呆脑的张无忌,痴情忘我的令狐冲,憨态可掬的郭靖,目不识丁的石破天,包括略带三分聪明的杨过,若不是人生走运,练就一生好武艺,也就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

韦小宝则不同,不依靠武功便能把各路江湖好汉耍得团团转。表面来看,韦小宝所耍的招数都是小聪明。实际上,金庸想告诉读者,韦小宝的小聪明就是平凡人生存的大智慧。

理由二•给金庸式爱情画上完美的句点

在鹿鼎记以前,金庸武侠的男主角没有爱情可言。准确地说,他们的爱情都存在残缺,这也是金庸武侠的一大特点。

郭襄在风陵渡口,一遇杨过误终生,苦等杨过一辈子没有结果,从而创立峨眉派。杨过与程英一见钟情,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最终远走他乡,杨过选择与不甚完美的小龙女结成夫妻。张无忌明明深爱周芷若,只因对周芷若又爱又敬又怕,懦弱的张无忌选择了赵敏。岳灵珊移情别恋后,令狐冲出于感恩,选择了大龄剩女任盈盈,狄云和丁典……

只有韦小宝坐拥七个老婆。站在男人的的立场来看,这就是成功的标志,韦小宝无疑是人生的赢家,既有皇家出身的建宁公主,温柔体贴的双儿,武功不凡的苏荃,还有相貌甜美的曾柔等等,韦小宝的老婆们集合古代女人所有的优点,也满足了古代男人心目中的择偶标准。

更重要的是,金庸在鹿鼎记中给读者一个完美的交代,弥补之前那些主角在爱情方面的缺陷。

理由三•彻底脱离江湖

金庸武侠的主角,似乎从出生便注定与江湖纠缠不清,而且这种江湖恩怨会延续到后代身上。萧峰父子、慕容复父子、郭靖和郭破虏父子、杨过父女、张翠山父子、胡斐父子等等,这些武侠人物总是世世代代被各种恩怨情仇所纠缠,真的验证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自己不想参与江湖,江湖也会主动找上门。

与之相比,韦小宝的结局似乎更加完美。在得到康熙的赏识后,又不想背弃恩师的遗志,他果断选择弃官而逃,带着七个老婆,以回扬州探亲为名远走他乡,在云南找到一处地方归隐起来,从此不再过问江湖事,实乃人生的天伦之乐。

小时候,读过鹿鼎记,也看过鹿鼎记,总是被韦小宝的无厘头笑得前倾后仰。再回首,才发现这部看似不伦不类的武侠小说,包含着金庸小说的生活感悟和人生追求。

生活就是一部部鹿鼎记,但我们很难成为一个个韦小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