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酒池肉林只是形容商纣王的生活奢靡,但酒池肉林很可能是存在的,不是单纯的夸大。

《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此事亦见《韩非子·说林》及《语衡·语增》。

这里面说的主要是三点:第一,存在酒池,第二,存在肉林,第三男女半裸或者全裸在里面追逐玩乐。

之前很多人认为酒池不存在,只是一种比喻。

但1999年有考古学家在偃师商城内发现大型人造水池,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

一些专家认为,这就是传说的酒池。酒池并不是将酒倒入池中,让人随便饮用。

这样酒不可能保持多久,很容易变质。

所谓酒池其实就是酿酒厂,当年大规模酿酒是需要这种池子的,但也不是露天,是需要加盖的。

这些酒主要用于祭祖、祭神,当然也用于自己饮用。当时民间只有小规模酿酒,因商纣王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祭祀,所以他才有大型酿酒厂。

所谓去酒池喝酒,应该就是去酿酒厂喝酒,想喝多少喝多少。

有人问,这不是扯淡吗,普通人能喝多少白酒?一小瓶就倒了。

但当年都是低度酒,比今天的米酒还不如,可以说是含酒精饮料,可以大喝特喝。

至于肉林。

古代和今天不同。

古代没有冰箱,宰杀猪羊牛以后必须现吃,也就是现杀现吃。

有时候可以将鲜肉放在水井的低温水中,暂时保鲜,但一两天内也必须卖掉,不然也容易变质。

但其实古代老百姓吃肉极少,所以这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有钱有权的所谓食肉者,也不可能杀一头牛吃一头牛,杀一头猪就吃一头猪。

比较常见的保存方式,是制作成肉干,也就是类似于今天蒙古肉干那种,可以长期保存,吃起来口感就差了。

但古人很少吃肉,吃干肉也是一种享受了。

所谓肉林,可能就是商纣王下令在酒池附近提供大量肉干下酒。而肉干也是随你怎么吃都行,才会悬挂很多,像肉林一样。

以上这些都没什么稀奇,类似于设宴款待。

商纣王好歹是个大王,请手下或者功臣吃宴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有些浪费,也算不了什么。

至于让半裸男女在里面奔跑嬉戏,也未必是商纣王自己的淫乱行为。

因为他淫乱也没有必要,跑到户外酒池肉林那里去乱搞,完全可以留在宫内。

对于这一点,大体有两种解释:

一是这就是一种歌舞,男女一起跳半裸舞蹈,给喝酒吃肉的人助兴。

在当年还是奴隶制社会,礼教连影子也没有,男女性关系也比较开放,半裸舞蹈相当寻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贵族还有大量诸如乱伦、通奸等性丑闻,这就是野蛮遗风了。

二是这其实是一种当地风俗。《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商代婚恋还没有成形的制度,不存在父母安排子女结婚,很多时候反而类似今天自由恋爱。给年轻男女创造机会,他们看对了眼就可以成亲,甚至直接发生性关系。

其实,商代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阶段,而母系社会的性关系同现代完全不同,可能一个女人有多个丈夫。商代也没有严格的婚姻和性观念,男女觉得合适就可以发生关系,然后居住在一起,生儿育女,总体还是比较原始的。

所以,商纣王可能也只是按照当地风俗,给这些有功者提供选择女人的机会,当然也要女人愿意才行。

其实周灭商以后,并没有怎么控诉商纣王的“暴行”,也没有说他荒淫奢侈无度,只是认为他不称职。

今天来看,商纣王并不是不称职,而是运气差。

商朝末期,恰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的小冰河时期,导致农业产量大减,人民生存艰难。

而此时商纣王不体恤老百姓的艰难,一味南下攻打长江流域敌人,试图开疆辟土,这才引起了人民不满。周国趁机起兵,将商朝推翻,逼商纣王自杀。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那是绝对、绝对,

不可能的!

不臭吗?

记得第一次看封神榜,

是初中的时候在女朋友家书房看的

当时看到“酒池肉林”,

的确感觉到纣王的生活太奢侈、糜烂;

甚至对他立下“坏皇帝”的标签,

对封神演义中有了“正”与“邪”界限!

有时候又感觉纣王阵营中有很多可爱的人,

比如闻天师、三霄娘娘、赵公明等等

心中的迷茫,

一时也难以解开。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

人们经常饥饿得用树皮充饥,

甚至有人想象“易子而食”

想象力是无限的。

商纣,

是一个运气不那么好的王,

因为战胜他的周朝整整统治了八百多年!

可以想象,

他不论做好、做坏,

都一定是坏人!

这也是很多封建社会统治者惯用的伎俩。

每朝每代的延续,

都习惯将“前任”拉出来践踏一番,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子孙能

正本清源吧!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此问可考的多为传说,回答中多有两种争论,确实证据,还须在考古中证实。他们有两点根据,一是酒池肉林说法最早见史记"殷夲纪"与汉书的"张骞传"。都距纣王时代达九百余年之后。二是此之前的尚书,诗经均记述了纣王剖腹验子,制炮烙刑,倾色暴政,杀比干取心等人神共愤的"桀纣之君",后人成语"助纣为虐"…都在周起流传。我认为,奴隶社会的头儿,活人都强制隨葬,焉能不暴?其制炮烙之刑,与后二千余年的五代发明的凌迟处死(千刀万剐,后在清光绪帝于1905年废除)比较,其残酷还逊于后者吧。当然,周立了周礼,给奴隶主与宗族立了初步文明的规矩,这是進步,加速了向封建宗法过渡,但同时也全面否定了纣王扩展疆土,推動甲骨文向青铜金文过渡的首创成绩,说成史上第一暴君。至于酒池肉林是否真的存在,我觉得是夸张的形容。有三点不可能。殷人好酒是实,而组织众多人长夜乐饮酒池,且悬肉为林,这种君民同乐的嘉年华会,是大奴隶主暴君的作派?其二是殷墓出土,除大量隨葬奴隶外,均为青铜酒具(占三分之二),从杯到鼎,一应具全,家有陶,也可挖坑,能装池让其挥发吗?三则是肉可掛成干肉而储,何让其成林,发臭或被鼠,猫,狗,当时嘼类食。即然不是嘉年华会,仅奴隶主家人能吃几多。我看还是回到史记与汉书,这禀持周礼的作品距纣王九百余年,而无更早的记述,更无实物考证,有人说挖出了石砌的池,主观认为是靠水井边就说是酒池?我以为不肯定,想那时尽是矛草屋,用来防火的消防池是非常可能和必耍的吧,您看呢?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评书人讲———前人做事后人评,真真假假难说清!“墙倒众人推”,“一美遮百丑”!

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考正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专业人员的本职工作,平民百姓尽量不掺和,不凑热闹!因为历史是严肃的,任何“戏说”,都是曲解和误导,是对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践踏和蔑视!

今人看历史,要有选择,司马光做了榜样,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皇帝的必读教材——主线是如何治国理政,勤政为民,分清忠奸真假,要做明君不做昏君!它也是后人治国理政的参考书!

历史有官著“正史”,文人“野史”,民间故事和传说……

“酒池肉林”是有些夸张,民间传说意味重!远古时代夏、商、周是当时最伟大的时代,但文字记载少,民间传说多,世界上万事万物,“盛极必衰”是定数!而盛衰之因才是历史研究的主要任务!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见兴替”是后人的聪明!读史揭秘亮丑,寻找低级趣味,是后人的无知和堕落!

因此,“酒池肉林”存在与否并不重要,而殷商灭亡的原因之一与昏君“贪色享乐无度,残害忠良”有关,这倒是历史的真实!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感谢相邀!

商纣与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个暴君,主要是荒淫无度,生活糜烂,《史记▪殷本纪》有“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欢。”这是殷纣王“酒池肉林”说法的来源!

其实,商纣王并没有真的有酒池也没有肉林,只是用这一句话,来形容商纣王的,整天吃肉喝酒,就如同现在说某人“花天酒地”一样,那只是程度上的虚指,并不是真的像天一样大的花痴,像地一样广的酒池吧!

有人说考证出殷墟沙丘的酒池,还有凿凿证据,说酒池长130米,宽20米,深1.5米,这样的酒池,容积是3900立方米,能装4875吨酒,按2020年贵州茅台酒产量是5.02万吨,也就是要把茅台酒年产量的十分之一用来填充酒池!

同时,按三斤粮食制一斤白酒算,4875吨白酒,需要1.4625万吨粮食,这在公元前11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亩产最大200斤,就需要约14万亩良田生产粮食来制酒!对当时绝大多数森林、沼泽的陆地,真的不可想象!

至于肉林,就更不可能了,有三点理由可以证明,其一、殷纣王时期,养殖业根本没有,即就是有,也是零星家养,不可能大规模养殖!根据鹿台的名称,蓄养最多的可能就是温顺的鹿!纣王把他寻欢作乐的地点放在了距离养殖场最近的鹿台,估计就是为了便于得到鹿肉!

其二,奴隶社会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如果要去外面狩猎,打到的野兽不可能太多,狩猎到死的,就可以吃肉,狩猎到活的,一般要养殖起来!这样不可能有太多的肉可以食用!

其三,如果真有肉林,那么不能做处理,直接挂起来,就有大量的苍蝇蚊虫到处飞行,两三天就会变质腐坏,造成巨大浪费,聪明的纣王绝对不可能那样做!

所以,有关纣王“酒池肉林”的记录,只能是泛泛而谈,不可能指很具体的酒池肉林,只是说纣王一天只知道与妲己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的懒政十分严重!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酒池肉林”是后人给商周王虚构的罪名。

在汉代之前的所有史书中,从未出现过商纣王搞“酒池肉林”的记载。“酒池肉林”的罪名最早出现在《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说商纣王“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虽然《史记》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史书,但这里给商纣王加上的罪名,有一些是莫须有或者夸大的。据民国时期的大学者顾颉刚先生统计,在《尚书》中纣王的罪名仅6条,到了西汉时期就变成了55条了。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就为商纣王叫屈:“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

1990版《封神榜》剧照

不过西汉时期出现商纣王搞“酒池肉林”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中国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虽然没有提到“酒池肉林”,但是提到了殷人嗜酒的问题。《尚书》有多篇记录了周人批评殷人嗜酒,周公还为此发出了禁酒令(《尚书·酒诰》)。在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呈现一个有趣现象:出现了以酒器为中心的青铜礼器组合,酒器种类繁多,殷人的嗜酒可见一斑。

东汉王充就曾经在《论衡·语增》中质疑过“酒池肉林”的真实性:社会上流传商纣王肚子上的肥肉垂下来有一尺长。如果真有酒池,商纣王这么喝酒会得病,不会胖成这样。酒池建在宫殿里还是庭院里呢?传说商纣王和三千人饮酒作乐,如果酒池在宫殿中,这么多人肯定就要靠着池子坐,那么没法子吃菜、喝酒;如果在庭院里,从宫殿跑到院子里喝酒又不方便。如果搞了个肉林让男女在其中裸体互相追逐,肉就不干净了、没法吃了,人身体也会弄脏;如果真的有酒池,男女应该是在酒池中洗净身体,不是在酒池中喝酒。总之,“酒池肉林”不合逻辑,没法子实施,是假的。

也有学者从民俗学角度对“酒池肉林”提出了其他解释:

“酒池”是上古时期人们群聚集饮酒、以水调节酒浓度习俗的反映。上古时期酒未经过蒸馏度数较低,随着酿酒工艺提高酒的度数大大提高。商周时期的饮酒器容量较大,推测当时已经在使用兑水调节酒度数的方法。纣王的“酒池”就是兑了酒的水池。纣王只是把人们群饮的小池扩大了而已。(田君:《夏商“酒池”新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殷墟出土青铜饮酒器,高35.4,口径19.7厘米。

“肉林”是上古时期裸体祭神习俗的反映。许多国家都曾经存在裸体祭神习俗。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云南红河某地区还有裸祭习俗。(杨琳:《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兼论对封王荒淫的认识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总之,存在“酒池肉林”,也不过是上古习俗的遗存,不是商纣王为了荒淫享乐搞出来的。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收藏的春秋青铜屋,内有裸体乐师奏乐歌舞。有学者认为这是裸体祭祀仪式,按照这种解释是这个铜屋就是最真实的“肉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