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是中国不可缺失的部分,有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什么理由?
一、因为外族入侵,历史上,自满清入关以来,人们一直在反清复明。清朝为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其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地定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二、因为这个王朝的凶暴、残忍。满清王朝对百姓一向实行残暴统治。他们对明朝遗民的杀戮,对不剃发蓄辫子者残忍屠杀,简直举世罕见,空前绝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让百万人的人头落地,真是惨绝人寰!
三、因为这个王朝的腐朽及软弱无能。它与沙俄、日及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土沦丧,经济崩溃,国防废弛。虽然人民水深火热,但皇室及旗人,却极尽侈华之能事、他们一天天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这样的王朝不灭,天理何在?
这样的王朝灭了,天理昭昭!
(图片来自网络)
清朝历史是中国不可缺失的部分,有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什么理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179条回答。
萨沙本人主要研究近代史和现代史,侧重军史,而不是古代史。
所以,对于满清的了解,我主要局限于晚晴历史,之前的只是略懂,知道个大概而已。
然而,只要研究近代史的人,没有一个不对满清深恶痛绝,恨得咬牙切齿。
这是因为,满清绝对不是只从1840年到1912年害了中国72年,他的持续性影响维持到至少1949年之前,甚至建国初期也受到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
1912年的满清与其说是被革命党和北洋军阀袁世凯联手推翻的,不如说是从内部崩溃的。
就像明末一样,满清包括军事、财政、政治、外教各方面都已经崩溃。
仅仅以财政一项,由于经济上毫无起色,每年巨额财政赤字,加上大量外债,经济已经常年入不敷出,要靠向洋人借贷度日。甲午战争期间,满清经济已经算相当好的,仍然需要向洋人大量借债来打仗。
相反,明治维新的日本根本不需要对洋人借债,只是对内发型战争债券,轻松就筹集了相当于满清军费4倍的军费,最终只用了一半。
满清的崩溃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根本在于满清核心统治的旗人权贵集团,不愿意放权。
不愿意放权的最重大原因,在于他们死少数民族集团,对于汉人的提防远远超过洋人。
所谓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洋人最多是来捞钱捞好处,不会要满清的性命,庚子事变后洋人还是允许慈禧太后执政。但汉人一旦获得权力,就会立即将旗人权贵集团推翻。
而旗人权贵集团当时已经没什么力量,200年前祖先靠着明朝自行崩溃和几十万八旗兵拼命,好不容易夺取了中国的江山。
现在旗人已经沦落为一坨屎,八旗子弟吃喝玩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可惜没有几个能够做事的。
一旦旗人权贵集团让出部分权力以后,必然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旗人最终会失去大部分国家权力。
但是,让出权力进行改革,对整个国家民族是有好处的,看看本来同样落后的日本后来的样子,满清应该清除的知道这一点。
旗人权贵集团是不会管国家民族的,直到1912年被推翻下台,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政治改革。
在满清灭亡的时候,最高权力仍然牢牢掌握在旗人权贵首宗,而且不堪入目。
摄政王载沣本来应该统率国家,然而他远远没有祖先多尔衮的能力,甚至没有政治野心,每天因为国家大事而头疼不已、虚火上升,恨不得早点辞职(可惜他的儿子是皇帝,无法撂挑子)。
况且,载沣当时才20多岁,从小生活在王府中,连王府大门都没出过几次,对国内外情况一概不知。给他一个商店,他未必能够经营好,何谈一个国家。
而隆裕太后本来可以协助载沣执政,然而这是一个更没有能力的女人,甚至见到亲信大太监小德张都非常紧张,事事听从一个太监摆布(小德张收取了袁世凯大量贿赂)。
以满清最后的德性,就算康熙复活,雍正再世也是酥手无策,更别说这批不三不四的庸才。
那么,这是国内没有人才吗?
错了,后来北洋军阀四起就可以看到,国内的政治家众多,但是旗人政治家几乎没有。
旗人宁可让自己一群狗屁不通的人去执政,也绝对不允许汉人来插一脚。
说来说去,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无视国家民族的死活。
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虽落后,但完全有发展的机会。
说起来,当时日本更为落后,而且还是小国寡民。
然而随后日本搞了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深层改革的明治维新,很快成为世界强国。
而满清只是买来洋枪大炮搞了洋务运动,骨子里什么都不变。
到了1912年满清垮台的时候,中日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距。
日本鬼子不但经济上大大强于中国,军事上也在甲午和庚子事变击溃清军,夺走了台湾,控制了东北南部地区享有特权。
这还不算。由于满清的余毒太多,落后太多,导致民国建立以后就陷入四分五裂状态,进入了持续的军阀混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是满清刻意弱化分类各地的结果,不喜欢地方汉人出现较强的地梁对抗他们。
所以,即便是实力最强的袁世凯,其实只有北洋新军六镇,也就是6个师。依靠这点数量的军队,想要实质性控制全国根本是无稽之谈,所以民国初期中国其实一开始就分裂了。
一直乱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老蒋才勉勉强强形式上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而真正完全统一中国,还是1949年新中国才做到的。可以说,满清虽灭亡,流毒仍然持续了30多年。
而庚子事变的赔款以及各种丧权辱国的赔款和不平等条约,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抵消了大部分,但香港、旅顺、澳门仍然在列强手中,东北、新疆仍然是苏联的特权地区。
而香港直到1997年才回归中国,却有因为英国殖民太久,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直到今天。
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连毛主席都痛心疾首说的“百年国耻”,就是有人故意装作看不见。
清朝历史是中国不可缺失的部分,有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什么理由?
主要是男人每天梳头留鞭子,太麻烦,所以人们讨厌清朝。
清朝历史是中国不可缺失的部分,有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什么理由?
因为我觉得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在于清朝。思想上相对唐宋较为严苛的明朝,思想家也是层出不穷:王守仁,李贽,王廷相,顾宪成,吕坤,顾炎武,黄宗羲等。伟大人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智慧。而两百六十年的满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没有一个思想家。满清本没有思想,却压制汉人。使中国,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思想上处于一片空白。
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大明朝最懒的皇帝应该是万历帝了。30年不上朝,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风景。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是在: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发生的,不上朝是万历帝的消极对抗。你会有何感想呢?皇权受到压制,怎么可能?不是说明朝很黑很专制的吗?是啊,已经专制到皇权都受到了压制了!不可思议吗?万历虽然不上朝,但并非不理政,一旦出现大事,他比谁都关心,比如万历三大征。
明朝皇帝常被大臣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这就是:吾更爱真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赞扬亚里士多德,却没人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先呢?自卑来源于无知。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通过种种努力,把道统收到皇帝手中。
实现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历史上,只有满清一个。大臣失去道统,就失去了制衡皇权的王牌。治统与道统的统一,使得清王朝成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王朝。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专制与否,在这里表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被灭族。这样的事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找相关资料吧。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
清朝将中华文明赋予了一种奴性。清朝臣子争先恐后地自称奴才,以成为皇上的奴才为荣。自称奴才,口称主子,开口闭口皇上圣明,往代汉族士大夫的那种廉耻观念与刚直气节在他们身上丧失殆尽。频繁的文字狱把有思想的人几乎被杀尽。没人敢和皇上争高下了,皇上能不圣明?奴才也顺便出来了。奴才需要的是听话,不是才干。事情做到这份儿,能不愚昧不落后?
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直至现在,还有那么多贱骨头,自己不行,却认为祖先和文化有问题。漠视那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很多人固执的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来自于文化。但我觉得孔子成了满清的替罪羊。历史书上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实我觉得林则徐不过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罢了。明朝中后期西学东渐,徐光启、李之藻、王徵等均学贯中西。可以说满清的统治打断了中华文化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过程,一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危协到清朝统治,满清放权给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这个进程才得以继续,但已经晚了一百多年。
康熙和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几乎一样的好学。不过,彼得将自己对科技的兴趣推广到全国,使俄国迅速走向强盛。康熙对科技仅仅是个人兴趣。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28连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还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后来,天才级人物戴梓被充军关外。这就是康熙打压科技的手段。清朝后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看到没?这就是满清造的孽。不仅不发展科技,反而打压科技;不仅不进步,反而退步。
康熙晚年,禁止公开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1715年,康熙在科举考试中也禁止了相关内容。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都已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就这样,文字狱成了清朝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一人之力,成功改变考官及书生的兴趣几百年,真是能干至极。清朝后期无知无能的种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至于康乾盛世,清朝国力居世界第一,则要归功于中国雄厚的基础。以往各朝代,中国的国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满清才第一的。明朝经济总量占世界45%,清朝约占30%。这说的还只是量,如果涉及到质(科技、文化、思想等),那满清和明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明末崇祯年间,中国耕地总数783万顷。而顺治16年,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乾隆31年,达到741万顷,才接近明末。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很多人没有衣服穿… …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质。
清朝历史是中国不可缺失的部分,有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什么理由?
清朝晚期的软弱无能,割地赔款,让我们中国落后几十年。[发怒]没有民族尊严。
清朝历史是中国不可缺失的部分,有那么多人讨厌清朝?什么理由?
不光是讨厌,更多的是愤怒,清政府强制国人留一样的满人辫子,强制妇女缠小脚以限制人身自由,丧权辱国!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满清政府同外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75条。有中英广州和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英美日法天津条约,中英俄法日葡北京条约,中俄伊黎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等,我就不一一例举。
满清政府不但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且还丧失了大片国士,如:库页岛,哈萨克,贝加尔湖之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额尔那河以西约25万平方公里,布鲁特,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约46万平方公里,台湾,澳门,香港等等,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所蒙受最悲惨的耻辱。到了晚清政府更是腐败透顶,这样的政府难道不应该讨厌,不应该愤怒吗?更应该砸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