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作战是多带几个弹匣还是像《战狼2》那样多带几把枪?
战争发生时,特种部队是注定要远离大部队,深入敌国或敌军防区遂行独立作战任务的。所以,为了增加持久作战能力,必须多带些散装弹药。而弹匣最多五至九个,不会再多。
枪就按标配,不会多带。特种作战一般以12制小队为主。美军是这编制,我军似乎也类似。
讲一个开了世界特种战历史先河的战例。2003年美军绿贝雷帽一支12人小队,在阿富汗北方某个山坡上,用激光测距等侦察定位装置引导空中打击,激战一下午,击毁了塔利班的装甲车、防空炮车多辆,击毙人员近五百余名,战斗全过程,绿贝雷帽队员们未开一枪。把观战的北方联盟游击队看傻了眼。
这是绝对空优之下,大国以强制弱的战争形态!
将来,我们或许也会这样打,因为我们正在具备这样的能力。特种作战的形态,已经变化,不再依靠手中的步机枪与炸葯包了。
(图)上世纪八十年代边境作战中的侦察兵。单兵装具上的胸挂式弹匣包,在2~3个间。
为何说弹匣最多五至七个,不须多带。特种作战的性质决定了,弹药消耗是得不到及时䃼充的。所以,真正有潜入敌区的战斗任务时,特种部队士兵,会尽量的多带几包散装子弹。但弹匣仍按标配,不会多带弹匣。
因为弹匣是有重量的!而深入敌后的特种兵,在高度紧张下,体力消耗也很高,体力到达极限时,减轻一斤负重也是好的。
- 不相信的,可徒步上下黄山试一个,全程徒步登上海拔1780米高峰,再徒步下山,最后你会累的,觉得身上任哪一样东西都变得沉重无比,恨不得将衬衫与手机也扔掉了减些重。
所以,散装弹要多塞几包在身上,弹匣则按标配五个,最多九个。就算五个30发满弹匣,150发弹,也足以支撑一场小型战斗。战斗间隙时,再拆开散装弹包,将打空了的弹匣,重新装满就行了。
牛皮纸包装的散装子弹,大概每盒25发。力气足够大的,可在背囊挎包中多塞几盒,只要背得动。
而一般就是散装弹与弹匣,单兵每人携弹量200至300发左右。
- 如果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不慎暴露而陷入与敌重兵激战中,那么就算每人带弹一千发,也仍会在敌装甲部队与炮火攻击下全军覆灭。
美军单兵装具的弹匣包样式宽大,每个弹匣包可塞进两个30发弹匣。如果胸挂三个弹匣包,那么可带7个弹匣。
如果四个弹匣包,就可以连枪上一个,共携9个弹匣。再加散装弹若干,单兵能携弹近400发。欧美人种优势,身大力不亏。
外军单兵携行具,这图显示的是携带七个弹匣。
我军装具上的弹匣包,大概只能容一个弹匣。一般胸挂三至四个弹匣包,按四个算,连枪上一弹匣,就是5个弹匣加散装弹包,一般单兵携弹2~300发。
如下图,似乎单兵胸挂三个弹匣包。
这是解放军,别看走眼,把他当成是美军了。
特种部队的武器。特种作战,不是派一二个特种兵去深入敌后,而是以12人小队为单位行动的,或许二三个小队更动。
每个特种小队成员,也有机枪,狙击、突击、爆破、通信等分工,小队火力也是成体系的。
所以,特种部队单兵就是自己标配长家伙、再加一支随身手枪,多带一支枪毫无意义。
战争状态下的特种作战,主要任务还是以秘密侦察引导打击为主,而以直接交战破袭为辅。用万里挑一选拔、再千辛万苦训练出来的特种部队,去执行直接交火行动,那就是浪费宝贵资源。
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敌区,摸清敌军危险武器部署地与重兵集结位置等,再引导远程火力摧毁之,这是特种部队之长。
所以特种部队的枪械都是以防御自卫为主,敌后作战也决定了,他们没法配重武器,连迫击炮也不适合配备。
以一支12人的特种小队为例。他的武器有可能就是:
- 二挺班用轻机枪,
- 一支高精狙击步枪与一支精确射手步枪,
- 一二支配带消声器的冲锋枪,
- 余者就是突击步枪了,有一二支步枪配上了枪挂榴弹发射器。还有一次性单兵火箭筒,每个步枪手或会背上一具,以免万一遭遇上敌装甲车就束手无策。
至于无坐力炮、重型火箭简、反坦克导弹等等,是没有的,因为太沉重,深入敌后的的特种兵,除了武器,侦察观瞄通信等器材与武器同样重要,早已不堪重负。
最后再强调一点,特种作战最具威力的武器,不是直接交战,而是侦察定位、引导打击。所以,无须再额外多带几支枪,更无须多带弹匣。
那么,或要问了:既然特种部队不直接交战,那么特种兵魔鬼式苦练射击等技战术,岂不就白练了,变得没意义了?
避免直接交战,不等于不会直接交战!
瞄准敌军软肋,组织加强火力的小分队直接突袭,也是特种作战手段之一。以百分百努力,打赢百分之一可能发生战斗,这就是训练的意义。所以,以百分百的投入去苦练,也是必须的!
(图来自网络)
特种部队作战是多带几个弹匣还是像《战狼2》那样多带几把枪?
不管是什么作战部队,只要是上战场,多带一些子弹,至关重要,带枪,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现在的子弹基夲上都是通用子弹,机枪,步枪,冲锋枪均可使用,但凡每次战斗,士兵只有多带些弹药,除了带一把防身手枪外,再一个就是带干粮和水,带枪,只会增加士兵的负荷,消耗体力,只有让士兵保持良好的体力,才能更好,更多的消灭敌人,更加出色的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体会出来,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想法,欢迎大家共同探讨,也可发表评论,批评指正。
特种部队作战是多带几个弹匣还是像《战狼2》那样多带几把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要分别来谈。
第一,主武器。
欧美的特种部队,主武器,也就是自动步枪、卡宾枪、狙击枪甚至轻机枪,只有一支。
这是因为主武器是比较沉重的,而且一般尺寸较大。
携带两支主武器,哪怕是卡宾枪也是非常不便,一则负重大,二则战术活动不方便。
目前只有非洲或者东南亚少数地区,还有军人携带两支长枪。
这主要是他们需要长期作战,比如游击战之类,武器保护的不好,可能出现一支枪打不响的情况。
但对于欧美和中国的特种部队来说,主武器都是精选的,保护非常良好,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
另外,既然是特种部队,就不会是一个人作战,都有一个小分队。
小分队的武器是有不同的,比如轻机枪、狙击枪、自动步枪互相搭配,不会出现一个狙击手在没有队友掩护情况下乱跑。
既然有队友掩护,狙击手有狙击枪就足够了,不需要自己再佩戴什么主武器。
第二,手枪。
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欧美很多特种部队队员,只装备一支手枪,以M1911或者M9手枪为主,不携带第二支手枪。
而实际上用到手枪的场景,也是微乎其微,主要是主武器恰好没有子弹需要换弹夹,敌人就冲过来的时候。
要么就是,在一些狭窄作战地区(比如房屋内),长枪不便于转动,就拿着手枪作战。
而既然使用到手枪,基本都是生死攸关的近距离枪战,基本一个弹匣打完,不是你死就是敌人死,根本用不到第二个弹匣。
所以一支手枪就足够了,最多配备几个弹匣。
自然,有些特种部队队员则习惯于配备两支手枪,这主要都是一些小心谨慎的人。
因为任何手枪都存在故障的可能,配备两支枪双保险。
有人说,配备两支手枪可以不需要换弹匣,迅速射击。
其实对于特种部队来说,更换弹匣速度是极快的,也就二三秒钟时间,比换手枪射击还要迅速。
对于特种部队的定义,只是执行特种任务的精英部队,不是说用他们去打持久战。
因为特种部队也是人,不是三头六臂,几十个特种部队遇到一二百普通非洲黑人民兵围攻,也得吃瘪。大家看看黑鹰坠落,三角洲特种部队虽然击毙数倍民兵,但自己也被打的惨兮兮。
特种部队作战是多带几个弹匣还是像《战狼2》那样多带几把枪?
带什么枪这要看任务的需要,比如狙击手在执行任务中就需要带多枝枪械,包括大口径狙击步枪、中口径狙击步枪、自卫使用的卡宾枪与手枪。也就是说长时间的敌占区潜伏狙击作战,不光枪要带的多,弹匣也多带。因此狙击小组都是以双人或三人为主,可以互相分担携带武器。
对于非狙击的特种部队任务,至少也携带一支突击步枪与一支手枪也有的会携带2支手枪。自然弹匣也要尽可能的多带。这种情况下多带几枝枪与多带弹匣是不冲突的。只要你的体力可以保持你想多带就多带吧。
一般情况下,携带一长一短标准的枪械装备之后,下一步就是尽可能多带弹匣及其他弹药。尤其是在敌后行动,不容易找到补给的情况下更要多带。有早年参加过车臣反恐作战的俄军特种兵在回忆时提到,在执行敌后任务时,他们每个人都会尽可能的多带弹药,每个人最多可携带到600到700发5.45毫米弹药,还不包括其他的补给品和装具。这种携带能力不是特种兵的话一般士兵还真扛不住。
另外,对于弹匣的问题打光的弹匣尽量不要丢掉,空弹匣装在战斗携具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在到得补给之后可以用于装填新的弹药。如果打光一个扔掉一个,可能下次得到的补给全是散装的子弹,你就放声大哭去吧。
特种部队作战是多带几个弹匣还是像《战狼2》那样多带几把枪?
两种情况都有。一般而言,带两把步枪的情况在雇佣兵,特别是东南亚的雇佣兵中,特别常见。而对于隶属于国家,军队的特种部队,则比较少见。
当过兵的,特别是有过实战经历的人肯定知道一点: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枪械其实是很容易故障乃至于损坏的。在战场上,没那么多时间给你去排除故障,去修枪什么的。
所以带两把主武器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笔者一位朋友就是2000年初退役,在东南亚当过2年雇佣兵的退役特种兵,他们在外勤任务时,通常的配置都是1把手枪加上2把步枪,全套战斗负重能达到60公斤。
这是因为雇佣兵相比起正规特种部队,在后勤保障,作战支援体系方面非常薄弱,说白了就是条件差,要用的东西全部得自己带。(当然了伊拉克的美国雇佣兵除外,他们是大爷)这些额外负重包括诡雷,额外的一把步枪等等,而执行外勤任务的特种部队一般不会带这些。
特种部队作战是多带几个弹匣还是像《战狼2》那样多带几把枪?
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来解读,毕竟特种部队的范畴太广泛了,任务性质不同,对武器装备的选择以及携带数量都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特种部队的武器配置大致分为主武器和副武器,最常见的就是一杆步枪和一支自卫手枪;当然,主武器除了步枪之外,还有狙击步枪、冲锋枪等,副武器还包括各类手雷、匕首等等。
这里需要着重讲一下狙击手,尤其是单独执行任务的狙击小组在任务装备的选择上是最复杂的,也是种类最多的;除了一杆专用的狙击步枪之外,很多狙击手还会选择一些体型较小、轻便的冲锋枪等作为辅助武器,这也就有了一个人携带好几支枪的现象。
除此之外,特种部队执行作战任务,通常只会选择不同的主武器,宁愿携带更多的弹匣数量,也不会多携带一支枪。
最浅而易见的就是,一杆枪和一个满装弹匣之间的重量比较,一杆枪重量通常在3.5公斤以上,一个步枪满装弹匣重量大致在一斤多一点,这也就是说一杆枪的重量可以顶的上将近7个弹匣的重量,如此选择性不言而喻。
其次,多携带一杆枪严重影响机动能力。当过兵跑过武装五公里的大都有过帮助其他战友背枪的亲身经历,多扛两杆枪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记忆犹新吧。
多带几把枪固然可以省去更换弹匣的过程,但是对于整个战术动作的发挥会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运动中枪械的晃动,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适。
从生理学来看,人的背部是承重能力最好的部位,可以通过将弹匣装入战术背包的方法来解决弹药携带问题;这远比将枪挂在脖子上要舒适的多得多,能携带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最后,特种部队一般出任务对于子弹携带数量都有科学的基数限制,并不是携带的越多越好,弹药的携带数量一般和任务性质强度、团队人员实际情况综合决定,是在机动性和最大携带量之间的一种平衡。
毕竟打仗不是拍电影,不可能设置一些超乎常人的超技能,实事求是方是正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