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部队火锅是韩国🇰🇷的一道菜。这道菜的来历还真和美军有关。

二战后,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美苏各管一边。后来,在美苏的支持下,南方成立了大韩民国,北方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那时候,北方搞了土改,老百姓分到了田地,日子过得挺滋润。南方没搞土改,老百姓过得苦瓜瓜。现在在个词叫脱北者,是指从朝鲜逃到韩国的人,但那时候是反着来,是韩国人往朝鲜逃。

大家都知道,美国在韩国有很多军事基地,美军的物资供应充足,而且美军对吃历来也很讲究,很多刚过期的火腿肠、午餐肉罐头等就扔了。附近的人就将美军扔掉的这些午餐肉罐头呀,火腿肠啊,还有其它食材的边边角角收集起来,配上些豆芽、青菜、泡菜等,一锅炖。慢慢的,这种一锅炖就演变成韩国的“部队火锅”。

其实,类似的情况咱们中国也有。比方说现在有名的重庆火锅。重庆人喜欢吃麻辣火锅,因为吃了可以去除湿气。而重庆火锅就是由最底层的棒棒们发明的。所谓的棒棒,就是挑夫——当然啦,现在重庆应该没有棒棒了。在以前,棒棒们穷得咣当响啊,他们买不起整个整个的鸡鸭鱼肉,只好去捡黄喉、牛肚、百叶、肠子等等下水料,再配上一些食材的边边角角,再去弄些青菜、萝卜、豆芽等等,搭配上麻辣食材,烫熟来吃,呵呵,味道还真不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重庆火锅。

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很多韩剧里都出现过一种料理,部队火锅。男、女主角往往一见之下便两眼放光,立刻开吃,还吃得津津有味,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但做为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吃货国,咱们国家很多人都看不上部队火锅,还觉得韩国人太可怜了,只能吃那种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最初的部队火锅,的确是用美军剩菜做的,甚至都不能说是剩菜,和泔水也差不多。

部队火锅的出现,最早可追述到朝鲜战争时期。那时候,二战结束不久,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经济大萧条,作为战场的朝鲜半岛更是经济衰退、农业不振,老百姓填饱肚子都难,每天担心会不会被饿死。

人饿到极点的时候,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也不会在乎面子尊严什么的。大家都知道,美军的后勤补给向来比较充足,韩国饥民就盯着驻韩美军倾倒的泔水,从中搜寻可食的食物渣滓。

这一找,还真被他们发现了一种美食,斯帕姆午餐肉。但说明一点,所谓的美食,只是相对韩国人而言,美军吃这种午餐肉已经快吃吐了,故意大块大块的丢弃。

斯帕姆午餐肉,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荷美尔公司于1932年发明的产品,也是经济大萧条下的产物,由火腿、猪肉、糖、盐、水和马铃薯淀粉制成,为使午餐肉保持漂亮的粉色,还加入了少量的亚硝酸钠。

1937年重新包装上市,售价仅40美分,是很多穷人的首选。但真正让斯帕姆午餐肉名扬世界的是二战,因其保存时间比鲜肉长得多,也比其它肉制品低廉,美国战争部花费3.73亿美元,采购了数以十亿罐,作为美军军粮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节省成本和工时,荷美尔公司一再改进配方,改到后来几乎没有了肉味,吃惯了各种鲜肉的美国大兵们极其厌恶,给它取了许多可怕的外号,比如下水肉、疑似肉、灵肉等等。

可以说但凡有别的选择,美国大兵就不会吃斯帕姆午餐肉。但在其它国家,斯帕姆午餐肉广受好评,就连美国的盟友英国也觉得这是好东西,对斯帕姆午餐肉赞誉有加。

在饥肠辘辘的韩国人眼里,斯帕姆午餐肉就更诱人了。他们会把这肉捡回家,加上面条、泡菜一起煮,认为是无上的美味。

但也不限于斯帕姆午餐肉,找到什么就加什么。而且美军规定,食物超过保质期后就必须扔掉,很多火腿、香肠等刚过保质期一天就被扔。韩国人都放在一起煮,以避免浪费,渐渐的就叫出了“部队火锅”这个名字。

聪明点的韩国人,并不去捡美军的剩菜,而是通过乞讨或交易从美军手中得到食物。美军有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很乐意和这些人打交道,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蔬菜、财物、美色等等。

当然了,现在的部队火锅,已经不是驻韩美军的剩菜,有了韩国自己的特色,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大的特点是纳入了年糕、海鲜、辣白菜和泡面等,这几样算是韩国的民族食物。

金针菇、豆腐、鱼饼、鸡蛋、芝士片等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添加进去。制作方式也复杂多了,通常需要先熬制鲜美可口的高汤,再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放入食材煮熟,吃的时候还要调制美味的甜辣酱。

但不管怎么改变,如果锅里没有午餐肉,这份部队火锅仿佛就不正宗,没有灵魂。

总而言之,和咱们款式多样的大中华火锅比起来,部队火锅自然不算什么。但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部队火锅救下了不少韩国人,也难怪他们对部队火锅抱有特殊的情怀。

更不必嘲笑那时的韩国人吃美军的剩菜。要知道,沦落到吃剩菜的都是底层普通人,为了活着想尽办法。权贵们是饿不着的。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691条回答。

部队火锅是韩国人的发明。

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当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南韩除了釜山地区以外,其他全境都被打了个稀巴烂。

南韩全境的房屋所剩无几,因战乱和农民被杀或者逃亡,农田早就荒废多时。

当时美军到了南韩以后,发现连最基本的粮食和蔬菜都搞不到,更别说水果了。

在整个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和南韩军大部分食物都是从日本甚至更远的地方运输到韩国的。

为此,美军在韩国建立了很多大型冷库,用于储藏这些食物。

自然,为了便于军用,大部分食物和蔬菜还是罐头食品。

当时南韩地区饥荒,李承晚恳求美国人救灾。

美国人就将自己的军用食物交给南韩政府,用于地方的救灾工作。

所以,当年南韩老百姓大多吃过美国军用食物,并不陌生。

因为美国人援助的多,所以各种罐头也被拿到市面上去卖。

上面也说了,当时韩国农业几乎崩溃,小饭店只能搞到少量时令蔬菜,但肉类是完全搞不到的。

于是,当时韩国很多小饭店都是用美国的午餐肉罐头、火腿罐头、香肠罐头等等。

而当时南韩士兵放假以后,喜欢成群结队出来吃饭。

他们人很多,饭店往往招呼不过来,不能一盘盘上菜。

为了赚钱,饭店就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将这些美军罐头,直接倒入大锅中,再搭配泡菜、洋葱、青葱、焗豆、培根、起士片、拉面、打糕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配上韩国人喜欢的苦椒酱(一种辣的汤),搞成大火锅。

饭店只需要将原材料洗好,切割一下,直接丢入火锅内熬煮即可,不需要花费时间一一烹调,制作时间极短。

自然,这种乱炖会破坏食物的味道,整个锅变得味道很怪。

但当兵的什么苦没吃过,忍饥挨饿都是家常变法,也不计较这些味道。

这种火锅不用厨师烹调,里面东西又丰富,还可以一边喝酒一边吃。

南韩士兵们很满意,饭店也轻松多了,皆大欢喜。

由于最初这玩意就是军人吃,老百姓把它叫做约翰逊汤존슨탕,Johnson汤),是把美国参议员、后来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的姓氏和韩语的“汤”(탕)组合而成。

部队火锅是50年代兴起的,一直到今天韩国还是有人吃。

需要说明的是,部队火锅绝对不是用美军丢出来的食物垃圾做的,那样南韩士兵早就将饭店砸碎了。

但是,其实这玩意不太健康。

南韩经济腾飞以后,部队锅就逐步退出市场。

这是因为部队的那些罐头里面,为了长时间保存往往经过腌渍、加入色素和防腐剂、高脂高钠的加工食品。

比如美军的午餐肉,除了提供热量以外,其实很不健康,容易造成各种疾病,还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

而防腐剂长期使用,也比较容易致癌。

但换句话说,那个时代还有什么选择吗?

士兵有肉吃就不错了。当时南韩还很穷,很多乡下老百姓连粗粮都吃不饱。

士兵们能够在放假时候,出去喝一杯小酒,吃一锅满是肉的火锅,够爽了。

说得我都饿了。。

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这玩意儿你说剩菜也行,说是从泔水桶里捡来的也行,前几年有同学去韩国旅游,还真为了这个事情“较真儿”问过韩国人,上点岁数的人一般都不说这个,年轻点的知道其来历,但韩国人是“有点自尊心”的,这种因为生活困苦捡食泔水桶里食物充饥的事情自然不愿意多说。

韩国士兵正在吃美军配给食物。

战争对于平民来说就是极大的伤害!朝鲜半岛历史上就不富裕,在甲午战争之后被日本霸占了50年之久受尽了剥削,耕地不多粮食本来就相对缺乏,再加上朝鲜战争绝大部分平民生活更加困苦,由于战争的需要许多人去美军基地做一些搬运、打扫卫生、洗衣服…这些挣不了几个钱的工作,换点食物用于全家果腹,而基地里的美军餐厅每天都要会有一些没吃完的食物,一些文书、翻译…等“高等韩国人”会把这些食物拿走,而勤杂工这类人只能去美国士兵吃剩下倒掉的泔水桶当中寻找还能吃的东西。

朝鲜搬运工(苦力)正在搬运澳大利亚军队的弹药箱,他们这类人下班之后除了得到当天的薪水之外,就去美军食堂外等着,等食堂的清洁工倒剩饭剩菜的时候一拥而上翻找还能使用的东西,好在美国的吃西餐,泔水桶里汤汁不多,剩面包,剩午餐肉运气好的时候还是能翻出几块的。

美军的“斯帕姆”午餐肉是美军标准的食品配给品,从二战期间就跟随着美军士兵,这种美国大萧条时期“穷人的肉”其地位就和今天的火腿肠一样,野战条件下几乎每顿都有!一直吃到美国兵对它极度的厌恶,经常是一盒340克的午餐肉罐头吃几口后剩下的就扔掉了,但美军厌恶的东西在不但缺乏粮食更缺乏肉食的韩国苦力眼里绝对是上等食物,在垃圾箱或者泔水桶里找到之后都要小心的包好,自己舍不得吃,拿回家里配上菜叶子炖在一起,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美军啃火鸡退,说实话我感觉火鸡肉是最难吃的肉,肉丝太粗了口感不佳,大概是美国人也不愿意吃它。

总之,从都是穷苦出身的角度来看,没必要嘲笑韩国“部队火锅”,人穷志短啊!饿的滋味不好受。

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部队火锅不是剩菜做的,都是美军扔垃圾堆里的泔水。那个时期南朝鲜人特别穷,就到美军驻地捡垃圾堆里的食物吃,各种食品放到锅里,添点水煮一下就吃!

部队火锅真是用美军的剩菜做的吗?

这说法肯定是夸大了,把部队锅说成“美军剩菜”的,肯定不懂美军伙食,也不仔细看看部队锅的成分,更是无视贫穷阶层的现实。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伙食,也同样属于西餐范畴,虽然内容丰富,但品种单调,无非是牛肉鸡肉午餐肉,还有面包通心粉饼干豌豆之类的,普遍缺乏中餐这样的深度烹饪。

所以,美军根本不存在剩菜这种概念,因为根本就没有菜肴这一说!剩余食物基本接近于泔水。而且肯定是面包饼干豌豆泥非常多。但众所周知,部队锅里根本不会找到饼干、豌豆泥、面包片这种东西。所以,部队锅的材料根本不可能是从泔水里捞出来的,否则内容和口味会比现在复杂混乱得多!

部队锅的关键成分,除了韩国传统的泡菜、豆腐之外,就是美军传统的罐头午餐肉和香肠。这些食物,明显是驻韩国美军在当地输出的剩余物资,但剩余物资和剩菜完全是两码事。

对于美军来说,午餐肉和香肠都是可有可无的难吃食物,但对于驻地周边的居民以及韩国军队而言,却是难得的肉类食物。美军午餐肉最大的缺点就是重盐重油,但佐以泡菜和蔬菜后,味道还是可以中和的。

所以说,部队锅是韩国人针对午餐肉、军用香肠等一些新出现的美国产食材,通过本土烹饪方式做出的一种改良式菜肴。在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会做出类似的行为,针对新出现的食材对本土烹饪做出时代性调整。

因此,把部队锅说成美国军队的剩菜,甚至是泔水,完全是对别人的贬低和污蔑。别忘了,以当时美军的物资丰富程度,完全能将足够数量的午餐肉投放到韩国民间市场。

也许确实会有穷人去捡美军的泔水,但也绝对不会捡成一种烹饪主流,因为穷人可能连泡菜都吃不到,火锅的锅子也未必烧得起,肯定是捡到什么吃什么。花心思去吃的人,肯定不会太穷。

此外这种“剩菜说”还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声称美军午餐肉是过期扔掉的。但不要忘了,罐头是很难过期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