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二战时候,日本的主要交战国是分别是中国、美国、苏联、英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也就是说,只有这些国家,有偷袭日本的可能;但是只有美军装备先进,具备这样的条件。
偷袭跟闪电战猛一听意思差不多,其实差别很大。
偷袭跟闪电战都是突然袭击,但是规模不一样。二战期间德军入侵苏联属于闪电战,出动数百万大军,目的是灭亡苏联;
它的特点是出动兵力多,持续时间久,攻击范围大,战略目标大。
二战中日军袭击珍珠港是典型的偷袭,目的是重创美军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袭击从早上6时45分开始,到13点30结束。
偷袭的特点是小规模兵力突然袭击,打一下就跑,攻击范围有限,攻击针对的目标非常具体,如军营、政府机构,油田等战略目标,攻击时间有限。
如果是两军交战,偷袭对方的军营,武器弹药库,军事指挥中心,能达到改变战局的目的,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是偷袭敌人的监狱,为了解救人质,也是偷袭的意义所在。
总之,偷袭是小打小闹,只能运用于局部作战中。偷袭一个国家,造成的损失有限,意义不大。如果像日本偷袭珍珠港那样出动兵力偷袭日本,造成的损失也非常有限。
夏威夷远离美国本土,美军在那里建立了军港,舰队集中停泊在那里。
而日本四面环岛,哪里都可以停靠军舰,军舰不可能扎堆,尤其是日军偷袭了珍珠港之后,更不会把军舰集中在一起等着偷袭,所以偷袭的意义不大。
如果偷袭日本的军营,工厂和指挥中枢,即使得手了也没有意义,而且偷袭之后根本就无法脱身,八成会被联合舰队消灭在海上,这样的偷袭是送死,傻瓜才会干。
如果是偷袭之后占领日本,那就是不是偷袭,是大举进攻了,没有几十艘航母,几百万军队做后盾,还是送死。
在冲绳岛和硫磺岛都是日军,在联合舰队在太平洋枕戈待旦的情况下,偷袭之后,后路马上被切断,插翅难逃。
所以有能力攻击日本本土的,只有美军。但是美军也不敢在没有拔掉冲绳岛和硫磺岛等几颗钉子之前,发动对日本的攻击,那样是妥妥送死。
因此美军才对盘踞在太平洋诸岛的日军,实施了跳岛战术,先后发动了硫磺岛战役、冲绳岛等战役,为进攻日本本土清除障碍。
有人说偷袭日本难度很大,牵涉到岛屿作战,地形复杂,还说到了占领的难度很大,没有大部队支援。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混淆了偷袭和突袭的概念。
在太平洋很多岛屿都有日军,在日军舰队在海上巡逻戒备的情况下,通过水路去千里迢迢偷袭日本是根本行不通的,想要不被发现比登天还难。
事实上,1942年4月前去偷袭日本的杜立特空军中队,在距离日本650海里(1200公里)的时候,就被日军巡逻船日东丸23号发现,并向日本国内用无线电进行了报警。
如果被发现,偷袭就是“明袭”了,派去十万八万军队还不够塞牙缝的。
要知道冲绳岛战役中,美军出动了24万人,舰艇1500余艘,飞机2500架,去进攻10万守岛日军,还付出了7万人伤亡。派几十万军队去偷袭日本本土,那不是往日军嘴里送菜吗?
再说,派几十万军队,要有几十万军队担任后勤保障,这样规模庞大的军队,如何做到“偷袭”?
那么可不可以采取空袭呢?如果空袭算的话,美军在二战中,不止一次对日本本土发动过“偷袭”。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在就策划对日本实施报复。
但是由于航程限制,1942年4月美军轰炸机轰炸了东京和周边城市目标后,无法原路返航,只能向中国飞行,在中国沿海寻求降落。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惊心动魄的,因为美军轰炸机同样是由于航程限制,是从航母上起飞去轰炸的。本来想让航母多尽可能往前多送一会,但由于提早被日本巡逻艇发现,不得不比原计划提前10小时起飞。
这样一来就要多飞300多公里,飞机上携带的燃油就不够了。幸亏轰炸机在飞向中国的途中是顺风,他们提高了航速,飞机基本上降落在了中国沿海城市或者海面,也有的因为迷失方向降落到了苏联远东地区。
总之,由于日本是岛国,偷袭日本很难不被发现,偷袭风险系数太高,即使成功意义也不大;所以没有人去偷袭,只能在外围日军清除之后,对其本土发动进攻。
1945年,美军新一代轰炸机B-29横空出世,它的时速达563千米/小时,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比B-25时速提高了2倍,航程提高将近3倍;载弹重量(9,000公斤)提高了7倍。而且,B-29飞行高度超过1万米,当时轴心国的战斗机很少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也就说,即使被发现,他们也无法对美机构成威胁,即使达到也追不上它们的速度。这就是说,B-29可以对日本进行轰炸后,大摇大摆地飞走,来去自如对日本本土进行“偷袭”。
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二战期间,并非没有想过将战火扩张到日本本土,不过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到偷袭的话,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偷袭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占领的话,那么难度十分的大,毕竟偷袭只能是小股作战,没有大量的后方支援,占领本土就无从谈起,更何况日本是一个岛国,海洋几乎就是一层天然的屏障。其次如果是为了逼迫日本投降的话,那么仅仅用偷袭又不大够,毕竟日本曾经的态度是宁死不降。
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打到日本本土的难度。二战的后期,美国参战以后就有了相关的作战计划。1942年美国就拿下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将军队部署在距离东京三千英里的地方,并且制定了“跳岛战略”。1944年6月塞班岛失守之后,东京第一次进入到美军轰炸机的航程之内。1944年末的时候占领了贝里琉岛,美军又向着东京推进了一千英里。硫磺岛战役的胜利,距离又缩短了750英里。如果能够到达冲绳岛的话,距离就又缩短了一半,下一个攻击目标就会是日本本土最南端的岛屿了,先打九州岛,再进攻本州岛。然而冲绳岛战役之惨烈也是大家都熟知的,美军也发现越靠近本土,战场就会愈加惨烈。美国的陆军、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军在这场战役中付出的代价超出预期太多。日军几乎就是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在打仗,据统计,日军在冲绳岛的伤亡数超过了10万人。
此外,日军也在随时调整着自己的战略部署。即便美军在跳岛战略上似乎一直在取得胜利,但是不仅付出的代价巨大,而且并没有触及到日军最核心的地区。日本还控制环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空军基地在朝鲜半岛,中国还有日本北部。此外,九州岛也是日本帝国海军的第12舰队的基地,哪里也有隐藏的900架飞机用于未来的自杀式行动,长崎附近也有自杀式船只在准备。并且由于美军的登陆点几乎是清晰明了的,日军也在疯狂的备战,准备鱼死网破。这对于美军来讲无疑是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由此可见,进攻本土不仅仅要具备足够的军事实力,还有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过,计划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真正叫停继续向本土推进的是德军的投降以及向广岛和长崎投原子弹,逼迫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所谓的偷袭日本本土,只能算是一种战术行动,比如:杜立特轰炸,至于战役或战略层面的东西没法考虑,偷袭主是一种战术性的行动,它的规模不是很大的行动。从理论上说,从北线沿迂回或从中路经中途岛进攻日本本土是可行的,但是这二个方向都没法采用。
直达本土的距离太远了,舰队直接开过去将面临没有中间补给基本的问题,那么就是必须组织几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攻占几个基地,这个就相当复杂了,达不到行动的突然性。大规模的进攻根本无法隐蔽,也就是没什么偷袭了。而且在这几个方向上,只有几个岛子,没有太多的港口等设施,不具备支持大规模的可能性。实质后果就是,对日本本土的打击,只是一次性的,后继无力,难以扩大战果。
更重要的,1942年与1943年的美军实际没有完全动员,其主要任务依然为局部性的战役,日本的优势还是不小,所以在日军主攻方向上,美军也不得不集中兵力应对,实际上没有多余的兵力去从其它方面发动进攻了。
一直到1944年中期左右,美军的舰队才在规模上完全压制了日本,这时美军也没有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在经过一系统的战役,美军重点打击日本的防御弱点,美军在攻占一系统岛屿,以建立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基地,同时也试图进攻菲律宾等地,这主要是为了切断日本与东南亚之间的航线,日本太依赖于外部的资源了。
这样实质上,美军从南线已接近于日本本土了,冲绳岛战役实质是就上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开始,美军的作战计划是一步一步来,登陆日本本土只是时间问题了!
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有过偷袭日本本土的袭击,但都是空军做的。
国军曾经两次使用轰炸机偷袭日本本土,第一次是投掷了大量传单,第二次则是送了一批炸弹。
美军也有过偷袭,大家都知道是杜立特空袭东京。
除了空军以外,陆军是无法偷袭的,原因如下:
第一,日军掌握制海权。
对于中国来说,派遣地面部队偷袭日本本土,是无稽之谈。
当时日本海军完全封锁中国沿海的所有港口。
即便中国可以送浙江或者福建用货船偷偷运输部队去日本本土,船只需要航行2天以上时间。
期间需要穿越日本联合舰队多条海上封锁线,通过的可能性极低,很可能在海上就被击沉。
退一步说,就算船只能够达到日本近海,这里有无数日本商船和渔船,中国货船压根无法隐藏自己,很快就会被发现,随后日本海军的战机或者军舰就会赶到。
这种突袭,是十死无生的。
第二,美国人距离日本太远。
杜立特空袭,航母释放飞机的地点是距离日本本土650海里,这已经超过了飞机的最大航程,最终导致杜立特的16架轰炸机差点全军覆没,坠毁在海上。
而大黄蜂号敢于在距离日本650海里释放飞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远离己方的基地和军舰。一旦遭遇日军战机袭击,大黄蜂号存活可能性很低。
试问,连飞机空袭日本本土尚且如此困难,何谈使用部队。
第三,登陆上去也是全军覆没。
美国在战争最后阶段,曾经评估过登陆日本本土的伤亡。
美国认为,伤亡总数至少在一百万人。
这是因为日本本土还有四五百万军队可以使用,加上数百万民兵,可以凑齐近千万大军。
而日本虽然资源已经断绝,但在本土还储备大量军事物资,可以维持数月作战。
试问,就算中国或者美国偷袭登陆一二万部队上日本岛,还不是送人头的?
肯定全军覆没啊。
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谢谢邀请!回答这问题非常简单,你翻开世界地图看看,日本周边都有什么国家?能对日本偷袭的东亚,东南亚,包括澳大利亚,当时大都被日本人侵占,国内抗战自顾不暇,没有精力和余力对日发动偷袭。有能力偷袭日本的只有美、苏两国,其他国家都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
苏联为了抗击德国的进攻,防止日本背后偷袭,避免两头作战,诺门坎战役后,苏联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这个时候警惕日本都来不及,当然不会轻易招惹日本,更不会派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美国佬为了一己之私,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大量卖给日本武器弹药、废铜烂铁、油料橡胶等战略物资,大发战争之财。美国佬受到世界舆论指责后才稍有收敛,但仍在坐山观虎斗。随着日本人野心膨胀,为打通战略通道,掠夺橡胶、石油等战争急需物资,又相继占领了东南亚。当时日本军事高层、特别是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等策划,对美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事件,这才逼使美国参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并没有把日本作为主要对手,它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也就是所谓的“欧洲优先”。太平洋战场主要还是依靠中国等亚洲国家。只是援助一点必要物资、派几个军事顾问了事。精力根本没有放在对日作战上。
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佬见美国志愿者陈纳德的“飞虎队”有不错战绩,加之欧洲战胜德、意已见曙光,这才匆忙在太平洋岛屿与日作战。期间也派出了空军对日本土发动“偷袭”作战,这一点成绩不必抹杀。因此,题主说“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是不符合历史真实性的。
“开罗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之后,中美英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后期正式加入)。美国正式派大批军队进攻日本,美国人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两枚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声明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对盘踞在我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致命一击。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综上,题主说“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是不准确的!
二战期间,为什么没有军队偷袭日本本土?
题主这个问题有误,二战时期军队可不是只有海军和陆军了,还有空军。而中国和美国的航空兵都偷袭过日本本土。
中国的纸弹轰炸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因为日本在国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因此在战场上也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节节推进,气焰非常嚣张。为了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气焰,国民政府决定派出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
考虑到此时中国空军实力薄弱,大部分飞机都是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航程有限,无法袭击日本本土,只有“马丁”139WC型轰炸机可以胜任。而“马丁”139WC型轰炸机原本就不过买了9架,后来又有所损耗,实际能用于轰炸日本不过两架而已,即使全部携带炸弹,杀伤力也有限。于是决定改为搭载传单,进行政治攻击。
负责轰炸日本的是徐焕升的1403号机组和佟彦博的1404号机组,成员包括徐焕升、苏光华、刘荣光、吴积、佟彦博、蒋绍禹、雷天眷、陈光斗等8人。1938年5月19日,两个机组驾驶“马丁”139WC型轰炸机从汉口出发,在宁波机场降落补给燃油以后直飞日本。
5月20日凌晨2时45分,徐焕升、佟彦博两个机组驾驶的飞机飞抵长崎,空投部分传单以后又转向福冈继续抛撒传单,共计洒下撒下的传单超过100万张。直到此时日本人才如梦方醒,匆忙打开探照灯,高炮也开火迎击。不过因为日本反应过于迟钝,徐焕升和佟彦博还是安全驾驶飞机返航,毫发无伤。
此次攻击日本本土虽然没有对敌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在政治上极有意义,而且在战术上也达成了偷袭的效果。
杜立特空袭和美国战略轰炸无独有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政府为了鼓舞士气,也决定空袭日本本土。1942年4月1日,美国航母“大黄蜂”号搭载16架经过特殊改造的B-25轰炸机从旧金山出发,在“企业”号航母的掩护下驶向日本本土。
4月18日清晨7:38,美国舰队在距离日本本土650海里处被日本海军“日东丸23”号巡逻船发现。尽管“日东丸23”号很快被美国海军击沉,但是它已经向日本本土发出无线电预警,因此所有的B-25轰炸机不得不提早起飞,
16架B-25轰炸机起飞以后,在低空飞行躲过了日军雷达,于东京时间正午时分陆续顺利抵达日本上空,并轰炸了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和大阪等城市。
由于日本没有想到美国人会采取如此大胆的偷袭行动,因此直到美国飞机飞到头上以后才做出反应。所以16架B-25轰炸机没有一架被击落,只有一架轻伤,轰炸结束以后顺利脱身。
所以这也是对日本本土的一次成功偷袭。
此外在1944年美国在夺取马里亚纳群岛以后,更是展开了对日本本土的大规模空袭,当然这算不算偷袭就见仁见智了。总的来说,日本本土虽然有着大海保护,不过也不是绝对安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