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谁的兵器最重?

《水浒传》中谁的兵器最重,还真是个问题。因为,施耐庵极少交代书中武将兵器的重量,只有花和尚鲁智深的镔铁水磨禅杖、呼延灼的水磨八棱钢鞭等极少数兵器有确定的斤两。即便是关胜的青龙偃月刀这等“历史名器”,也是含糊其词,并没有写明这把大刀跟关羽使用的兵器是同等的分量。

虽然《水浒传》中极少交代兵器的重量,但从兵器的器型来看,似乎没有哪位战将或者江湖豪杰的兵器比鲁智深的禅杖更重的兵器了。那么,是不是说花和尚的兵器就是《水浒传》中最重的兵器了呢?

其实,施耐庵写兵器的重量,并非是以此突出战将的神力或者武功,而是通过兵器隐藏更深的寓意,密写鲜为人知的隐秘故事。假如以兵器背后的故事来解读,花和尚的禅杖恐怕就不是最重的兵器了。

那么,《水浒传》中到底谁的兵器最重呢?

“关王刀”居然短斤少两

却说鲁智深下了五台山,来到一处市井的铁匠铺,要打造一条一百斤重的禅杖。铁匠铺的“待诏”说,师父,一百斤太重了,即便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重。

“待诏”所说的关王刀,应当指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但是,为何“待诏”说少了一斤呢?罗贯中的原著中,关云长的兵器分明是八十二斤呢。

施耐庵的《水浒传》有很多人物或情节仿写了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出现在了水泊梁山。但是,罗贯中写得十分明白:关羽造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到了《水浒传》这里,“关王刀”居然短斤少两,差了足足一斤。

关胜出场时,不仅“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而且,还胯下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分明就是“关王刀”嘛。是不是因为岁月流逝,青龙偃月刀自然损耗了呢?恐怕不是。

关胜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不一定就是祖传的那把原装,或者是按照样式重新打造的呢?如此,关胜的大刀就不一定有八十二斤重了,“关王刀”重八十一斤也未必说的是关胜手中的兵器。所以,我在本回答的导语中说,施耐庵写关胜青龙偃月刀的重量是“含糊其辞”。

假如就以关胜的大刀即乃祖的兵器,那么,就能力压鲁智深的禅杖重量,成为《水浒传》里最重的兵器。尽管鲁智深有点不服。

问题是,鲁智深的禅杖重量为何偏偏是六十二斤,而关王刀为何又短斤少两呢?

禅杖为何偏偏是六十二斤

鲁智深不服“关王刀”,说关王也是个人,洒家难道就不及关王?花和尚怼了“待诏”,说,就依你,打一条八十一斤重的禅杖吧。

“待诏”简直哭笑不得,但却不依不饶,说八一十斤重的禅杖太肥了,不好看也不好使。若是打一条六十二斤重的,正合适。

“待诏”的话似乎很有道理,恐怕读者看来,也觉得这个重量合适。鲁智深肯定是很满意的,再也没有多说,给了店家五两银子,吩咐好生打造。接着,便去酒店找酒喝了。

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时,特地到铁匠铺取了禅杖,从此,这条《水浒传》中最著名的兵器就伴随着花和尚身边,演绎了无数精彩的故事。

重量倒是合适,问题是“待诏”为何偏偏说的是六十二斤呢?六十斤整数不好吗?六十一斤、六十三斤又怎么不行呢?反正都不是约定俗成,这个数字也没有特别意义,六十二斤怎么就成了花和尚禅杖的重量了呢?难道是鲁智深的生日?

《水浒传》中连鲁智深的年龄多大都没有写,只说林冲三十五岁,拜花和尚为兄。因而,禅杖的重量便与花和尚本人没有任何关系,肯定不是鲁智深的吉祥数。

原来,鲁智深禅杖重六十二斤,说的是时间而不是重量。

大闹五台山是宣和元年的事

却说鲁智深第一次醉闹五台山,小打小闹了一回。约莫过了三四个月,转眼间到了二月时节,天气暴暖,花和尚心情好,便出门游览五台山风光。正当鲁智深为五台风光喝彩之时,山下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这声音不过就是叮叮当当的,却勾起了鲁智深的兴趣,便寻着这声音下山,来到了铁匠铺。

施耐庵十分清楚的交代,这家铁匠铺在“父子客店”的隔壁,接待生意的人叫做“待诏”。铁匠铺掌柜的能叫“待诏”?皇帝能答应吗?

原本,理发匠别称“待招”,很形象的说这门手艺师傅在干活时一个一个的伺候客官,或者有人招呼就得上门服务。过去的理发匠是挑着挑子,四处招揽生意的,有人招呼便就地干活。所以,才有“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句民谚。施耐庵在此借用了理发师傅的俗称,但是,他却故意写了错别字,把“待招”写成了“待诏”。

“待诏”则是皇帝身边的人,其中一项职责就是随时传递皇帝的诏令。所以,五台山下的铁匠铺便开在了“父子客店”的间壁。“父子客店”隐喻的就是北宋两代末帝宋徽宗、宋钦宗。所以,《水浒传》中的待诏来历不凡。

说这个“待诏”来历不凡,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密语”,那就是他确定了鲁智深禅杖的重量:六十二斤。

六十二斤实际上是六十二年,即从鲁智深逃出地窖的那一年算起,到打造禅杖时,恰好就是六十二年,即1058(嘉佑三年)—1119(宣和元年)。

宣和元年的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鲁智深在二月大闹五台山,破坏佛教道场,打伤佛教教众,原来是“待诏”传来了诏令。

定制了禅杖,鲁智深沿街找酒喝,竟然没有一家肯卖给他酒肉。无奈,花和尚来到市稍的酒庄,谎称行脚僧人,诈了一顿酒,还吃了半条狗,剩下一只狗腿。回到五台山,便拿着这条狗腿侮辱僧众,亵渎佛门——宋徽宗就是属狗的。

鲁智深的禅杖重量虽然不及关王刀,但是,其中承担的故事分量却是关王刀不可比拟的。所以,这条禅杖应当是《水浒传》中最重的兵器了。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一件兵器,其重量恐怕还要远超鲁智深的禅杖了。

栾廷玉的铁棒重量无法估量

祝家庄教师栾廷玉绰号“铁棒”,假如以关胜、呼延灼的绰号来对照,栾廷玉的兵器就应当是“铁棒”。但是,十分蹊跷的是,栾廷玉上阵打仗用的是两件兵器:一条枪、一把飞锤,竟然不用“铁棒”。

其实,“铁棒”不是一件兵器,而是栾廷玉的神秘符码,这个符码隐喻了他的主人来历十分神秘,也隐藏了栾廷玉的生死迷踪。

“铁棒”即“天棓”,指的是天棓星。所谓“天棓星”,《史记·天官书》中说::“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天棓星是帝王的先驱。“天棓”也是天上守卫紫微垣的兵器,属于天龙座和武仙座,是帝王级别战争的象征。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讲王进、神秘头陀、栾廷玉这《水浒传》三大神秘人物的生死迷踪,其中,以“铁棒”为切入点,重点解读了栾廷玉的隐秘。在此不重复太多,只讲结论:栾廷玉隐喻的是建文帝。

列位看官不妨对照“天棓”,看看建文帝是不是具备这样的特征。如果要了解更多,本人的那篇文章中便有比较详细的分析,此后,还将写一篇“三打祝家庄”的隐秘故事,进一步解读“銮廷玉”。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以梁山好汉最终抗金,“保境安民”的故事为线索,隐藏着北宋王朝的兴亡历史。并且,以北宋历史为掩护,着力披露“靖难之役”建文帝去向的永乐绝密。

通过对“三打祝家庄”,以及其他与大明历史相关的故事,再对照后来的《明史》,其中的契合程度简直可以达到“思细级恐”的地步,施耐庵就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水浒传》的作者其实就隐藏在《水浒传》这本书中,而不是“王道生”编造的施耐庵墓志铭的谎言里。

如果说鲁智深的禅杖重量隐藏了宋徽宗宣和元年的革佛历史,分量已经足够惊人了。但若与栾廷玉的“铁棒”相比,对于当时而言,其分量简直难以估量。也正因为“铁棒”,《水浒传》惨遭禁止,然后被腰斩。

腰斩《水浒传》的绝对不是金圣叹,他没有这个能量。

所以,我认为,《水浒传》中最重的兵器就是栾廷玉的“铁棒”。

说说《水浒传》的其他兵器

上面提到了呼延灼的一对钢鞭,关胜的青龙偃月刀,留下了一点悬念,最后,再来简要说说这两件兵器。

呼延灼的水磨八棱钢鞭的重量写得很仔细:左手这条重十二斤,右手那根重十三斤,合起来是二十五斤。这个重量原本也没有什么特别含义,或者有,我却没能读出来。《水浒传》但凡写得明确的数字,都应当有寓意的。以我现在的理解,呼延灼的双鞭大约是照应开篇故事的一首五言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二十五,恰是大衍之数之半。

这首开篇诗,说的是“天道循环”赵匡胤降世,继而,北宋立国。《水浒传》中的呼延灼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以呼延灼的钢鞭暗中对应北宋的开国历史,意味着此时北宋国运衰微,赵匡胤的家业已经荡尽其半了。

呼延灼可是宋徽宗御赐了踢雪乌骓战马,可算皇帝钦点的征讨梁山大将,关胜都没有这等待遇呢。

《水浒传》中列举了很多北宋灭亡的原因,其中,隐藏着“宋金海上之盟”。而在这个导致北宋速亡的盟约中,呼延赞的真正嫡派子孙呼延庆是第一批出使金国使团的副史,与马政一道签署了与金国夹击辽国的盟约——这段历史在梁山两次攻打曾头市的故事中便有大量的隐写。

这是呼延灼兵器的一个含义,那么,关胜的兵器呢?为何在《水浒传》中短斤少两了呢?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关羽的历史地位被逐渐抬高,其中,宋徽宗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大观二年(1107年),宋徽宗封关羽为“武安王”,这就是“待诏”所说的关王。

宋徽宗把关羽列为道教神仙,是其崇道抑佛的一个举措,施耐庵主张佛道合一,反对对佛教的打击甚至“革佛”。因而,借关王刀的重量,贬损宋徽宗。关王刀的重量是“待诏”说的,还以此来抢白鲁智深,花和尚不服,其实也是施耐庵的不满。

何况,施耐庵以古人喻梁山好汉,都是次一等的山寨版,大多用“病”、“赛”来限定。假如我们以“赛过”来解读,那就曲解了施耐庵的本意了。因而,关胜,包括呼延灼都要比他们的先祖次一等,关王刀就只能短斤少两了。

《水浒传》中实际重量最大的兵器,应当是八十一斤的关王刀,但施耐庵写得含糊,也就不能铁证关胜的兵器有这等分量了。而就兵器的寓意来讲,则是栾廷玉的“铁棒”最重,鲁智深的禅杖次之。

《水浒传》里谁的兵器最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五,铁锹 九尾龟陶宗旺

陶宗旺的排名很低,武器却很重。

他用一把铁锹,重量不明,但最少也是几十斤,很沉重的。

陶宗旺颇有气力,也能使枪抡刀,原是庄家田户出身,以力气大出名。

第四,宣花斧 急先锋索超

索超使用的是一把金蘸斧。

这是一柄长斧头,是非常沉重的,可见索超的臂力也很大。

索超武功其实不错,在水浒中排名第十九。

索超曾经和便挥动大斧和杨志大战五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而索超武功之强,关键也在于他有这把金蘸斧。

金蘸斧的重量不明,但远远强于普通兵器。

第三,狼牙棒 霹雳火秦明

霹雳火秦明的武功很厉害,其中之一是使用狼牙棒。

狼牙棒是一种打砸类武功,可以一招打破重甲。

因为那个年代武将大多穿着重甲,刀枪弓箭都难以击破。

但狼牙棒不同,它一砸可以导致重甲变形,人也受到致命打击。

但狼牙棒的缺点是较重,而且武功起来速度较慢,需要使用者有着很大的臂力。

小说中,秦明之所以厉害,在于他的狼牙棒很重。

虽然书中没有说狼牙棒的具体重量,但肯定强于金蘸斧。

第二,青龙刀 大刀关胜

关胜是用一柄青龙刀。

如果青龙刀是青龙偃月刀,应该是八十二斤。

但关胜只是模仿关羽,并不是说青龙刀就和关羽一样。

正常来说,普通人没有关羽的神力,关胜也不例外,不可能用八十二斤的刀,应该要轻一些。

即便如此,青龙刀也是极重了。

第三,水磨禅杖 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的水磨禅杖是62斤,应该是梁山上最重的。

鲁智深的力气也是极大,无人能及。

当时打铁师傅也说了,62斤已经是打造兵器的极限,如果再打连抓都不好抓。

可见,水磨禅杖是梁山第一重兵器,鲁智深只要拿着禅杖就很难遇到敌手,方腊也是这样被活捉的。

《水浒传》里谁的兵器最重?

若问《水浒传》中众英雄谁的兵器最重?当属花和尚鲁智深!

花和尚鲁智深的水磨禅仗,重六十二斤,浑身膑铁打造。此等重量的兵器,恐怕也只有能倒拨垂杨柳的鲁智深方能使得。如此重量双臂若没有千百斤的力气,如何能运转如飞,上阵杀伐?

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兵器产生,特别是重量,有着详细的描绘,而对梁山众英雄使用兵器,着墨并不太多。比如像关胜的大刀,秦明的狼牙棒,索超的大斧,都是属于重兵器,份量都不轻。只是作者并未详细交待。

因此若问《水浒传》中众英雄谁的兵器最重,当属鲁智深。

《水浒传》里谁的兵器最重?

水浒不乏猛将。梁山有卢俊义、林冲、鲁智深、武松、关胜等猛将;方腊部下有方杰、石宝、邓元觉、王寅、吕师囊等猛将,即便是田虎、王庆以及辽国,也有卞祥、山士奇、李助、杜壆等猛将。其实,朝廷也不有不少猛将,只是出场的很少。

正因如此,所以武评在水浒中也很受欢迎。今天,不聊猛将的战斗力,也不说他们的战绩,仅说他们的兵器重量。

先说兵器重量确定的猛将

呼延灼是呼延赞嫡派子孙,能使枪,但最擅长的兵器还是双鞭。对于呼延灼的两条水磨八棱铜鞭,作者明确说过重量,分别是“左手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

也即是说,呼延灼兵器重二十五斤。这个重量,在已知重量的兵器中,算是最低了。

汤隆在梁山算不得猛将,在梁山排名88,他出身铁匠,是延安府知寨官之子,在武岗镇打铁度日。后来,李逵看到汤隆在杂耍,手里舞者金瓜锤。

李逵看那铁锤时,约有三十来斤。那汉使的发了,一瓜锤正打在压街石上,把那石头打做粉碎,众人喝彩。——《水浒传》

汤隆能使得动三十斤金瓜锤,还能把石头打得粉碎,说明还是很有本领的。不过,后来李逵也耍了一会,面不红气不喘,汤隆很佩服。李逵觉得,梁山需要铁匠,遂拉汤隆上山。

董澄是河北田虎的部将,隶属于钮文忠部,是先锋,他身长九尺,膂力过人,使一口三十斤重泼风刀。兵器很重,董澄武艺也不错,他曾战朱仝十几合,不分胜负后,花荣夹攻,董澄一挑二,再战花荣三十余合不分胜败。

不过,董澄后来兵败回马时,被花荣一箭射死。

袁朗是王庆麾下猛将。他赤脸黄须,九尺长短身材。手执两个水磨炼钢挝,左手的重十五斤,右手的重十六斤。也即是说,袁朗兵器合起来有三十一斤。

袁朗曾干掉河北降将金鼎,还活捉了黄钺,也曾与秦明大战一百五十回合。不过,兵败之时,袁朗被火炮打死,死得很倒霉。

山士奇原是沁州富户子弟,膂力过人,他惯使一条四十斤重浑铁棍,武艺精熟。因为杀人犯罪,山士奇投靠田虎,做了兵马都监。

后来,宋江征讨田虎,山士奇与林冲单挑,两人大战五十回不分胜负,连林冲也暗暗喝彩。而后,山士奇归顺宋军,但在征讨王庆时,被淮西阵营的酆泰杀死。

邬梨的妹妹嫁给了田虎,他是国舅。邬梨两臂有千斤力气,开的好硬弓,惯使一柄五十斤重泼风大刀。他的女儿,就是张清的妻子仇琼英。

后来,张清和安道全潜入田虎阵营,帮助仇琼英报仇。邬梨兵败,最后被吴用下毒毒死了

邓元觉和鲁智深一样,是个和尚,他名号宝光如来,俗姓邓,法名元觉。邓元觉的兵器也是一条禅杖,乃是浑铁打就,可重五十余斤。

邓元觉曾和鲁智深单挑,两人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战,完全可以证明,邓元觉也是一名猛将。不过,邓元觉没有斩将立功,后来被花荣射死。

鲁智深之前没有兵器,后来在五台山下,打造了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以及一对戒刀,共计花了五两银子。

在水浒中,鲁智深的兵器是最重的。凭着沉重的兵器,鲁智深与很多猛将打平手,还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腊,证明他的武艺的确高。

再说兵器重量未定的猛将

很多人说,关胜的青龙刀最重,有八十一斤(也有说八十二斤),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因为,尽管我们潜意识中认为,作为关羽后人,关胜的兵器应该和祖上一样。但是,水浒中从没有明确说过关胜的青龙刀重量,只说他和祖上关羽相貌一样,“使一口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不止一把,更不是只有关羽用,书中也没说关胜的青龙刀是祖上传下来,所以关胜的兵器重量不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胜的青龙刀必然也很重。

李逵力气也很大,宋江说他能“挑三二百斤担子”,加上李逵武艺也不错,所以他的两把板斧重量不会轻。

武松力大如神,单手打虎,力抛重石,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武松的兵器是镔铁戒刀,乃是之前的行者所用。尽管书中没说戒刀多重,但既然是神兵(戒刀夜中鸣啸),想来不会太轻,因为太轻的话用起来不趁手,武松没遇到这样的问题,说明戒刀重量对于他的力气来说正合适。由此可推测,戒刀也很重。

还有飞天大圣李衮,背负二十四把标枪,左手执藤牌,右手拿剑,这三样东西加起来重量也很重了。

除此之外,林冲的丈八蛇矛,董平的双枪,秦明的狼牙铁棒,丧门神鲍旭的阔剑等,重量都不会轻。只是作者没有明说,所以我们不得而知。

综合来看,具体提到兵器重量的,当以鲁智深的六十二斤水磨禅杖最重;没具体提到兵器重量的,当以关胜的青龙偃月刀最重。

如果再考虑到兵器的内在分量,那肯定是宋江的锟吾宝剑(指挥、做法用)最重。毕竟,别人顶多战败,但宋江若是指挥失败,可能连累三军,所以他每一次用剑(指挥),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可能兵败身危。

《水浒传》里谁的兵器最重?

这个问题,但凡是一个真正的水浒传原著爱好者,只要您真正细品了施公笔绘自然也应该知晓标准答案

这篇文章,俺这个有着四十余年阅龄的老水浒原著忠粉另辟蹊径,写写陶四爷的那柄方便连环大铁锹

看原著→这黄门山第四个好汉姓陶名宗旺,祖贯是光州人氏。庄家田户出身,惯使一把铁锹,有的是气力,亦能使枪轮刀。因此人都唤做九尾龟。有诗为证:

  五短身材黑面皮,铁锹敢掘泰山基。

  光州庄户陶宗旺,古怪人称九尾龟。

话不多说,上图,看官您自己个赏目

《水浒传》里谁的兵器最重?

李衮是邳县人氏,善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人称飞天大圣。

李衮的武器有剑、盾牌,背上还有标枪,总重量加起来估算应该是一个比较重的重量了。

关于标枪的重量问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男子标枪长260~270cm,重800克。但是这种标枪拿去战场杀敌肯定属于劣质品。古罗马时期,在布匿战争中,罗马军队用的是2斤左右的标枪,后来马略改革,将罗马军队配备的标枪加重、加长,一支重量在4~8斤范围。到了1000多年后的宋朝,冶炼技术应该有一定的发展,再加上梁山有金钱豹子汤隆这种锻造天才。

假设以一把标枪3斤算,李衮背了24把,也就是72斤。

另外,他还手持蛮牌,、单手剑。

蛮牌,也就是藤牌,曾经在清军中被广泛装备。收藏在广东东莞海战博物馆的清藤牌,直径88.5cm,高26.5cm,重3233克。

李衮拿的蛮牌,暂且算它6斤好了,单手剑一般在2斤左右。

这样,李衮的所有兵器(24把标枪72斤,一个蛮牌6斤,一把单手剑2斤)加起来差不多有80斤了。

PS:在《水浒传》中,还有其他重型武器也值得一提。

1.三尖两刃刀

这把武器在《水浒传》中有两个人使用,一是梁山天目将彭玘,另一个是大辽副统军贺重宝。书中并未记载该兵器重量。然而《三国演义》中,袁术大将纪灵也用的是三尖两刃刀,有明确记载重50斤。

因此,可以推测水浒中的三尖两刃刀也应该是这个重量。

2.大斧

用大斧的都是力量型猛将,梁山有索超,河北田虎有卞祥,淮西王庆有縻胜,同样书中也未记录大斧的重量。

《说唐》第二一回:“ 俊达 闻言,就叫家丁取出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拿到面前。 咬金 接斧在手,就要舞弄, 俊达 道:‘待我教兄斧法。’”

说唐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也能推测大斧的重量离64斤并不会差太远。

3.浑铁棍

用的人只有河北田虎部将山士奇。

说山士奇原是沁州富户子弟,膂力过人,好使棒;因杀人惧罪,遂投田虎部下,拒敌有功,伪受兵马都监之职。惯使一条四十斤重浑铁棍,武艺精熟。田虎闻朝廷差宋江等兵马前来,特差他到昭德,挑选精兵一万,协同陆辉等镇守壶关。彼处一应调遣,俱得便宜行事,不必奏闻。

这回有明确记载40斤重了,山士奇用这根棍与林冲交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林冲暗暗喝彩。

4.枣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韩滔的武器,形状类似狼牙棒。

5.关刀

智深道:“洒家要打条禅杖,一口戒刀,不知有上等好铁么?”待诏 道:“小人这里正有些好铁,不知师父要打多少重的禅杖、戒刀,但凭分付。”智 深道:“洒家只要打一条一百斤重的。”待诏笑道:“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 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智深焦躁道:“俺便 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那待诏道:“小人据常说,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 十分重了。”智深道:“便依你说,比关王刀,也打八十一斤的。”待诏道:“师 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着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 使不动时,休怪小人。戒刀已说了,不用分付,小人自用十分好铁打造在此。”

《水浒传》第四回有明确记载,关刀重81斤,关胜的刀据说是祖传的,如果是真的,那么他的武器应该是全书中最重单件兵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