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明明和美国很近,为什么还要与俄国人走在一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古巴明明和美国很近,为什么还要与俄国人走在一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主要是卡斯特罗和切格瓦纳的政策。
当时他们打着革命的旗帜,奇迹般的推翻了古巴的巴蒂斯塔政权。
而此时古巴已经持续战乱长达100多年时间,国内乱成一锅粥,尤其是从西班牙独立的战争,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所以卡斯特罗的革命,得到民众的支持。
甚至美国人也对巴蒂斯塔政权的腐败无能不满,乐于看着他们垮台。
美国人认为,卡斯特罗只是打着革命旗号的野心家,一旦成功还会是第二个巴蒂斯塔,会同美国合作。
没想到,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们胜利以后,开始大刀阔斧的社会主义改革,扫清了美国在古巴的力量,尤其是对古巴经济的控制。
美国恼羞成怒,开始试图推翻古巴政权。
而卡斯特罗随即开始和苏联合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卡斯特罗的政权有几个特点:
第一,照顾了人民基本的生活要求。
今天的古巴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穷,但并不差于周边的中美洲国家,而且社会秩序相对较好。
虽然古巴无法和美国相比,但人民生活尚且能够维持。
第二,卡斯特罗政策不激进。
卡斯特罗执政波澜不惊,从没有搞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也不搞个人崇拜。
卡斯特罗除了曾经打翻自己的阵地,搞了一次清洗以后,也没有内部残杀行为。
甚至,老卡还用于自我批评,在提出过高的农业指标以后,他承认自己的错误。
就是因为这样,古巴政权比较稳定。
第三,古巴没有和美国撕破脸。
古巴从没有主动进攻过美国。
要知道,美国关塔那摩基地就在古巴,卡斯特罗完全可以武力收复。
但考虑古巴和美国关系,老卡没有这么做。
因为没有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美国也没有对古巴下毒手。
古巴明明和美国很近,为什么还要与俄国人走在一起?
虽然大国在国际交往中处于强势和压迫地位(只有中国例外),但小国也经常利用自身的战略地位加杠杆获取更多的利益,大国也常常捏着鼻子忍了。典型的代表是古巴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有一首苏联歌曲唱到:“古巴很远,古巴很近。”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加勒比海的群岛国家距离苏联太遥远了。然而,这个国家与每个苏联公民都很亲近,因为苏联对古巴慷慨相助。在上世纪冷战时期,鉴于古巴在中美洲加勒比地区拥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仿佛插入美国后院的钢刀,苏联对古巴给予了极大地支持。
苏联向古巴提供石油、食品、设备,并向古巴派遣各个领域中最好的专家。而古巴向苏联供给蔗糖原料,还允许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度导致了美苏“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常年地主动地作为古巴出口产品的最优惠市场,大量进口古巴生产的蔗糖,而且苏联给的价格非常好,从六十、七十到八十年代,古巴产蔗糖出口总量的85%,都流向了社会主义阵营,其中主要是出口苏联。与此同时,由于古巴粮食产量较小,苏联还以超极便宜的价格向古巴提供大量粮食和食品,苏联粮食占古巴粮食进口总量的70%。
其他领域也是毫无保留的援助。苏联还每年以近乎白送的白菜价格向古巴提供1300万吨成品油,以无息贷款的形式援助古巴大量机械设备及工业制成品,同时还向古巴提供巨额的低息和长期贷款,以及原材料的进出口补贴。
在1960年到1983年,苏联为古巴的蔗糖出口提供了166亿美元的价格补贴,成品油补为66亿美元,镍矿的价格补贴为2.2亿美元。
苏联对古巴关爱到什么程度呢?从1982年开始,苏联甚至允许古巴可将他们用不完(画重点,用不完)的进口苏联汽油(约为每年300万吨),再次出口卖钱换外汇,这笔躺赚的钱一度成为古巴的第二大外汇来源。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总算结束了,但这对长期享受冷战红利的古巴不是个好消息。古巴掐指一算,已经累计拖欠苏联的贷款,相当于每个古巴人3000美元,再加上其他的款项援助来源,卡斯特罗至少为每个古巴人套来了5000美元。
由于有苏联的巨大援助,几十年来古巴人民的生活都非常安逸。这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旧城区,街坊们正在围坐一起玩麻将。这张图片没开玩笑,古巴人民跟四川人民一样,都酷爱打麻将,风雨无阻,乐在其中。
在古巴街头,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打麻将。古巴人民也对麻将也如醉如痴,流行的热度一点都不弱于地球另一面的中国。在古巴,无论是首都哈瓦那等大型城市,还是农村小镇乡村,到处都能看到麻将桌和搓麻将的声音。
古巴人玩的是一种多米诺麻将牌,在美国南部、加勒比地区甚至整个拉丁美洲都非常流行,不会出现三缺一的情况,这种麻将可以二至四人玩,与中国麻将有些区别。古巴麻将看着比较像广东的牌九,相传也是一百多年前由中国人带到加勒比地区,改良以后流行开来。
中国也对古巴有巨大支援。这是在古巴哈瓦那的大街上,中国产的广汽传祺汽车。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每年从古巴进口最多的货物是镍铬矿石烧结球,这要占中国从古巴进口贸易总货值的近70%,中古的镍铬矿石贸易只占中国总进口量的零头,但由于镍铬矿石属于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交易之一,因此能多买就会尽量买,对古巴也是好事。其他诸如蔗糖、雪茄和朗姆酒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债务一直没还(根本还不起)。古巴是冷战中欠下苏联债务最多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债务问题长期困扰两国。古巴坚持全部免除旧债,一个子都不还,俄要求部分偿还,也可矿产资源偿还,为这点小事,俄古两国商谈了22年 。不过,古巴的欠款在2014年被俄罗斯大笔一挥免除了,很仗义的不要了。
2014年7月,在还款无望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最终免除了古巴的积欠债务,俄罗斯批准免除古巴拖欠苏联债务的90%,即288亿美元,剩余款项也就是32亿美元可在今后10年内付清。在2014年,古巴的这笔288亿美元的欠款,大约能买360架苏-35战斗机。
古巴明明和美国很近,为什么还要与俄国人走在一起?
还不是欺邻霸远所致,谁会无故舍近求远?
古巴明明和美国很近,为什么还要与俄国人走在一起?
提到古巴,大家立马会想起美国。
古巴最北边的巴拉德罗与美国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最短直线距离只有145公里。可以说古巴跟美国是不折不扣的近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古巴跟美国确却是不共戴天的仇人。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后 ,两国关系就逐渐恶化。
1961年4月17日,逃亡到美国的古巴人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从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疯狂进攻。
古巴军民在伟大领袖卡斯特罗的指挥下,经过72小时的战斗,全歼了被包围在吉隆滩的美国雇佣军,共有90名雇佣军被古巴军队击毙,其余1000余人被俘获。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
美国政府颠覆古巴失败恼羞成怒,开始了激烈报复。
1962年2月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签署法令,正式宣布对古巴实施全面禁运(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
美国的颠覆和禁运,让卡斯特罗惶惶不可终日,他觉得只有抱紧苏联大腿才能保住自己的政权,于是他向苏联领导人提出把核武器部署在古巴的请求。
1962年10月,苏联将核武器部署在古巴,美国得知后对古巴进行封锁,肯尼迪扬言要对苏联进行核打击,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美国政府的强硬迫使苏联认怂,赫鲁晓夫答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
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但美国跟古巴的仇怨却越来越深。
1963年,美古两国通邮中断,往来的邮件需经第三国中转。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美国历届政府对古巴采取了一项又一项制裁、封锁措施 ,从缩减购糖定额、到阻挠第三国与古巴贸易,以及提出“托里切利法案”和“赫尔姆斯—伯顿法案”等法律文件 ,一个接一个的操作都时美国企图从经济上封杀古巴、政治上孤立古巴的象征。
美国的咄咄逼人,让古巴政府不得不紧紧抓住苏联这个保护伞。
苏联也毫不含糊,在古巴开始驻军,除了苏联陆军的一个旅外,苏军还有火箭军、防空军、空军、海军等部队相继开拔到古巴,总人数约4万,装备了先进的导弹发射装置,导弹潜艇、导弹驱逐舰,2艘驱逐舰,12艘导弹艇。
那么苏联跟古巴不远万里,为什么两国关系那么好?首先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全世界范围争霸,国际关系中,两国都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来决定外交政策。
美国敌视古巴,苏联就一定要支持古巴,跟美国作对。
其次,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1959年1月1日率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政权之后,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跟苏联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所以两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在冷战时期,苏联除了在古巴驻军,对古巴还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无偿经济援助,两国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越来越糟,日子越来越惨,这才宣布不再对古巴进行经济援助。
但是普京继承了前苏联的外交政策,处处跟美国对抗,不能给古巴实惠的帮助,口头和道义上却支持古巴。因为古巴在全世界的朋友真的不多,普京的嘴皮子也让古巴人感动,所以古巴跟俄罗斯的关系依旧非常密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敌视古巴,决不仅仅是古巴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后,不按套路出牌,没收了美国政府、公司和个人的全部财产。强行把在古巴工作、投资的美国人两手空空地赶出去,才招致了美国政府的愤怒。
在古巴革命之前,古巴和美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很多美国人都去古巴旅游工作,有很多的美国中产阶级甚至在古巴购房置业,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古巴。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海明威就在古巴买了自己的房子,他的很多小说都是在古巴写的,由此可见当时美国与古巴关系多么密切。
卡斯特罗政权首先宣布没收所有外国人的财产,无论是外国私人财产还是外国政府财产。这一政策使得当时在古巴投资置业的很多美国中产阶级损失惨重。
尽管美国政府强烈抗议,古巴新政权却根本不予理会。美国政府在各方面压力之下,恼羞成怒,这才在1961年断绝了和古巴政府的外交关系,对古巴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
古巴明明和美国很近,为什么还要与俄国人走在一起?
从地理位置上看,古巴算是美洲的地理中心,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大西洋的枢纽,它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北隔佛罗里达海峡,和美国的佛罗里达洲隔海相望,相距仅140余千米。西距墨西哥的华雷港,也只有210千米。扼守墨西哥湾出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古巴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和美国又近在咫尺,对于美国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按理说应该和其它加勒比海国家一样,变成美国的跟班小弟才是。可为什么,古巴不和强大的邻居美国交好,却舍近求远,和远在东欧的苏联人打得火热呢?
(哥伦布登岛)
一、美国的长期压迫。哥伦布初登上古巴岛时,曾以为来到了亚洲的印度。直到1508年西班牙对其勘察,才发现只是一个岛而已。从那时起,古巴成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美国脱离英国的掌控以后,对于家门口的古巴,一直垂涎三尺。杰斐逊就曾厚颜无耻地说,古巴是纳入美国各邦组织的最好添加物。
1898年,正当古巴人反抗西班牙的独立运动即将胜利之际,美国人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古巴,对西班牙宣战。最终美国大获全胜,不仅得到了菲律宾等殖民地,还帮助古巴完成了独立。这让蒙在鼓里的古巴民众,对于这位热心邻居的帮助感激涕零。
不过美国很快就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它强令古巴出台了《普拉特修正案》,严格限制新政府的独立性,同时承认美国对古巴保护国的地位。就这样,刚刚独立的古巴,又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1903年2月,美国又和古巴签订条约,以区区2000美金,永久租借117平方公里的关塔那摩,建起了美国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从此,墨西哥湾尽在美国掌控之下。
1952年,美国在古巴扶持的巴蒂斯塔傀儡政府上台,竭力维护美国在古巴的利益。景色优美的加勒比海岸,成了美国人的度假后花园。古巴的经济命脉,也被美国财团完全把控。
古巴糖业生产的40%,采矿业和雪茄出口的90%,整个电讯通信系统,都被美国资本所绑架,这让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古巴民众怒火中烧。
(传奇的切·格瓦拉)
二、美国对新生政权的敌视。美国对于古巴的控制,使得当地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当权的巴蒂斯塔军人政府又不善于调和社会矛盾,反而废除了议会和宪法。革命的火种就此点燃,菲德尔·卡斯特罗横空出世,与传奇的切·格瓦拉一道,在1959年1月推翻了美国的傀儡政府。
最初,卡斯特罗一度向美国示好,表示不会触动美国利益及关塔那摩。可美国两党对于卡斯特罗政权的立场并不一致,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对推翻美国扶持政府的这个大胡子,十分敌视。甚至以要打高尔夫为由,让卡斯特罗吃了闭门羹。
对美国大失所望的卡斯特罗,开始在古巴全境进行激进的经济改革。回收外资企业资产,土地国有化,仅一个月就收回美资企业12亿美元。
经济利益受损的美国人大为生气。1961年1月,美国宣布与古巴断交,还对其进行经济钳制,停止进口古巴的蔗糖,禁止向古巴运输石油。
(卡斯特罗)
三、苏联的雪中送炭。当时,远方的苏联并没有奢望能把美国家门口的古巴,拉进自己的红色阵营。赫鲁晓夫还说,古巴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苏联。卡斯特罗还当了总统,看来这个政府,和我们没有交集。
但美国对古巴的敌视很快引起苏联的高度注意。1960年2月,米高扬访问古巴,签订了贸易协定。不仅以比过去美国收购价高出一倍的价格,对古巴的红糖等商品照单全收,还向古巴提供一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从此古巴彻底倒向了苏联怀抱,成为红色阵营楔在美国眼前的钉子。
恼羞成怒的美国决定推翻卡斯特罗。在中情局组织下,古巴流亡的中产阶级组成了部队,制造了猪湾登陆事件。只不过由于准备不足,全被卡斯特罗的军队“瓮中捉鳖”。美国的倒卡行动遭到了挫败,这更加坚定了卡斯特罗抱紧苏联大腿的决心。
其后,苏联为了扳回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的劣势,达到威胁美国本土的效果,秘密在古巴部署了战略核导弹,从而引发古巴导弹危机,核战争一触即发。所幸双方各退一步,缓和了局势。
就这样,由于美国当局的傲慢和自以为是,直接把原本打算继续充当小弟的古巴新政权,硬生生逼到了冷战对手的苏联阵营中。成为钉在美国眼皮底下,一颗扎实反美的大头钉,让美国人在卡斯特罗兄弟执政时代,一直捏着一把汗。
(参考资料:《古巴史》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