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一说,一战中“急救包”是怎么样的一项技术革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战的急救包是很烂的,这主要是一战的军事医疗总体水平很差。

很多人不知道,美国参战的1917到1918仅仅一年内,美军士兵就有31万人死伤。

这么高的伤亡率,不是德军厉害,而是美军战地医疗系统水平还不够,体系也比较混乱。

很多时候,完全靠前线士兵自救,随后辗转送到后方医院。

大部分士兵还没有支持到后方,就一命呜呼或者重伤致残了。

一战,即便医疗最好美军的急救包,里面其实只有几条绷带而已。

一旦负伤,美军士兵打开急救包,用绑带自我包扎,防止失血过多而死,其余就无可奈何了。

然而,部分士兵还有一种敷料包,里面有碘酒、缝线、吗啡。

碘酒主要用于消毒,线是用于缝合伤口,吗啡则是用于止疼,以防止疼痛导致的急性休克。

但很多士兵并没有敷料包,而只是依赖卫生兵赶来救治。卫生兵的急救包里面有很多药物,可以起到急救作用。

但即便如此,如果同时配有急救包和敷料包,对于挽救士兵生命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战场的死亡,主要就是这几种:

第一,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可以采用绷带紧急包扎的方式,加以控制

第二,急性感染。

这主要是伤口感染,导致细菌进入,引起全身的炎症。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伤口感染是致命的。

但通过碘酒等药物,可以有效减少感染。

第三,疼痛性休克。

人体不能承受巨疼,很容易出现休克导致死亡。

吗啡的作用是缓解疼痛,减少这种死亡的数量。

大体就是这样,救急包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

然而,这些还是颇为初级的军事医疗手段,到了二战急救包有多了消炎的磺胺粉、简易注射器的吗啡等等。而且卫生兵可以在火线上为伤员输血,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请说一说,一战中“急救包”是怎么样的一项技术革新?

一战期间的急救包里面并没有多好的东西,无非就是装了两卷纱布、一条止血带、一两针镇痛剂而已。可急救包的出现,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革命。

一战之前的线列步兵战术时期,一旦士兵被敌人击中基本上就是立刻到下,而为了保持线列步兵的整齐性,周围的士兵也不会去救助而是继续前进,只有位于后方的医护人员会跑过来拖走伤者。可由于这一来耽误时间过长,往往伤者都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再加上那会儿的医疗卫生条件也非常糟糕,导致只要一受伤就会有很大几率感染,所以那个时候即便只是受了枪伤,也会导致锯胳膊锯腿的结果发生。

可随着急救包的出现,还有线列步兵战术从坑道作战演变,一旦有士兵受伤周围的战友就可以为其做简易的包扎,而这时医疗包就应运而生。不要小看这粗糙的包扎,由于抢救的及时性造成了伤者的大出血死亡和感染几率大大降低,也正是因为急救包的出现,这种战场减员现象开始降低。

所以说急救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急救包这个东西本身的问世,的确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技术革新,因为正是它的出现才改变了未来的战争模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