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凭59改不行吗?必须要新研制15式吗?

兔哥回答;15式坦克是我国军工人员最新研制入役的一款新式轻型坦克,于2018年服役。15式轻型坦克的正式编号为ZTQ-15;研制这款轻型坦克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山区以及水网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该坦克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执行作战任务,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针对高海拔地区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总体结构设计紧凑,机动性能突出,对地形的通过性好,火力强大,先进的火控设备,以及遥控机枪塔都是15式坦克性能优势的展现。15式坦克的服役,彻底解决了我军坦克高原性能受限的问题,成为高原上的一款杀敌利器,同时也可用于平原,水网地形条件下的作战。

15式轻型坦克能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坦克做为装甲突击兵器,处于集群突击作战的核心位置,但坦克虽然强大也不是一款坦克什么环境条件下都能包打天下,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对坦克的大小有限制要求,而水网地带由于水流多,重型坦克使用受限,高原更是被誉为坦克的禁区,坦克的发动机功率大,需要的氧气量也大,但高原的特点恰恰就是缺少氧气,因此,一般的坦克上了高原就会像人一样得高原病,发动机突突冒白烟就是不走路。而15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是低海拔,还是高原缺氧环境下都动力充沛,看似简单实则是军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15式坦克的基本性能;15式轻型坦克具有1000马力的澎湃动力,只有35吨的轻型坦克配置如此的大功率发动机,能够使15式坦克的越野速度达到60公里/小时以上,这在坦克中是名列前茅的,特别是高原环境下。对地形的高通过性能也是15式的优势,爬坡越障得心应手,15式的装甲采用了复合基本装甲和外挂爆炸式反应装甲,能有效抵御火力打击。15式装备一门105毫米高膛压坦克炮,能够发射大长径比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个弹种在相同口径下的穿甲深度绝对第一,和120主流坦克炮比也丝毫不落后,我们可是火炮领域的老大,另外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15式的车载机枪采取了遥控设计,乘员在炮塔内就可完成射击。

火控系统和信息化系统是15式的亮点;信息化技术是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能够使坦克感知战场上的各种信息,提前知道所要面对的敌人,并能够确立自己和友邻的位置等等信息,使战场变的透明,这个优势也是军工技术的最先进成果。15式的火控系统采用了99最新型的火控系统,具备猎–歼模式,激光测距、横风传感器、昼夜观瞄器,弹道计算机,等等新技术,每一项都是我国军工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所以15式坦克是一款重量轻功能强大的武器系统,其火力足以对抗目前的三代坦克。

59式坦克;59坦克是我国坦克发展的一个基石,正是通过59式坦克我国走向了今天的坦克强国。59坦克有许多改型,主要有59-1式,59-2式,59-2A式,等等。虽然59式坦克在我国正在退役,但其改型却是它人喜欢的对象,总的来说如果换上新火炮59坦克的火力照样一流,这也是它受到别人恩宠的原因。但59坦克由于设计年代早,装甲,车体结构没有潜力可挖了,虽然是一款中型主战坦克,重量却是轻型坦克的身子骨,只有34吨。面对目前的火炮技术,59老已,已经扛不住打击了,重要的是59不能上高原,所以在新型坦克不断入役的情况下,59被取代也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规律。

59坦克已经不再适应作战环境,15式轻型坦克要比59式强很多;

59式中型坦克的车体,装甲,动力,火炮都已经落后,靠改进是不能满足作战需要的,59采用一门100毫米线膛炮,目前已经被替换,火炮好解决,车体怎么办?装甲怎么办?动力室也需要改进才能容下大功率柴油机,火控系统,驾驶系统都需要改,如果把这些都改了,那么这款坦克还是59式坦克吗?所以,不改了,也没必要改了。15式轻型坦克最让人喜欢的就是虽然号称轻型坦克,但无论是动力,火力,装甲防护都不差,能够敢和中型坦克,甚至重型坦克叫板自然实力不俗,这些都是改进59式坦克所办不到的。59式坦克是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立下赫赫战功,也为我国先进坦克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敬仰。但时代不同了,被新型坦克取代也是情理之中,只有武器装备的代代更迭,才能保证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凭59改不行吗?必须要新研制15式吗?

当你不差钱的时候,是会选择QQ魔改版跑川藏线,还是弄台越野车去跑呢?同理可证~

一般现在各国主力坦克都是重型坦克,比如99A、美国M1A2坦克、俄罗斯的T-90坦克、阿玛塔坦克、豹-2坦克等等,都是超过50吨重的大家伙,甚至印度阿琼坦克超过了68吨!而15式坦克仅有35吨,这个重量已经超过了轻型坦克,和59坦克差不多了。但实际来看15式坦克和59坦克真不是一回事,15式的实力战斗力和99A一样,其战术灵活度要远超59式坦克。

15式坦克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乘坐运-20运输机,运-20运输机搭载99A坦克基本不太可能,搭载59坦克因为体积和宽度问题也够呛,并且大型运输机运送坦克只能轻型坦克,这个时候15式坦克特点就出来了。特别是轻型坦克通过空运,可以迅速部署到山区、丘陵地带,可以使用成建制的战术运输机通过空运快速部署,而不必等到铁路的运输。

比如南方的水网地带和山地高原,很难机动,并充分发挥战斗力,比如59坦克,基本上高原无法上去了,毕竟坦克功率不足了,但是15式坦克不会,其瞄准的地域就包括了高原,从现代战争的战术来看,现代战争处于局部战争时代,大打的情况很难出现,所以不再需要在前线部署大批重兵,平原大兵团决战很难在出现,反而是一些遥远地区,需要快速部署军事力量,因此陆军需要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坦克,并且可以快速出动,15式坦克正好满足了。

15式坦克最厉害的就是105mm坦克炮,其可以穿深600mm均质装甲,完全可以对周边坦克秒杀,可以在正常的交战距离上轻松击穿三代坦克。并且附属武器除了一挺12.7机枪,还有一门35毫米枪榴弹遥控武器站,可以轻松的打击试图偷袭的步兵。

在防护上,15式坦克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轻型坦克,其采用了正面装甲后,两侧薄,随时随地车体增加附加装甲和反应式装甲,根据任务不同,悬挂装甲不同。这样保证车体应敌最大的正面不会被轻易击穿,同时利用复合装甲车和模块化爆炸反应堆装甲,这些装甲防护确保了坦克安全,这些都不是老式59坦克能比的。而59坦克都是服役40-50年以上的老车,整体构件都即将淘汰了,如果要升级59坦克,价格也并不便宜,因为59坦克就剩一车体,整体价格可能还不如15式坦克便宜。所以15式坦克远比59坦克优秀,59坦克最终也将完全退出现役。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和资料整合,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凭59改不行吗?必须要新研制15式吗?

在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解读了《国防部白皮书》相关内容、公布了ZTQ-15“轻坦”的列装部队的消息……99A中型主战坦克、ZTQ-15轻型坦克开启了我国陆军装甲部队的全新时代。(40年代末50年初期的主战坦克著名的前苏联/T-54A型主战坦克)

20世纪50年代我国参照原苏联T-54a型车、仿制生产了国产/“59式”中型主战坦克并且大量装备装甲部队而且出口多个国家、“59式”主战坦克曾经是我国陆军装甲兵的主力车型。Type.59Medium-Tank/59式中型坦克该型号中型主战坦克基本参数:

全车重量:36吨

最大公里速度:50公里/小时

越野速度:20~2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50公里

配置一门:100毫米滑膛炮

一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两挺机枪7.62毫米机枪。

发动机型号/原型车苏联产“B2”系列12缸水冷坦克专用柴油机,功率382千瓦/520马力。

国产型号:6150型坦克柴油机。(59-2A是“59式”系列产品的最终升级版本型号)

59式中型坦克的定位既:主力主战坦克,与世界同期主战坦克技术水平的一致。国产新型号/Type15Iigt.tak-ZTQ-15轻型坦克,被誉为:地表最强轻型坦克。

新型ZTQ-15“轻坦”基本参数:

最大公里速度:70km/H

越野速度:25~30km/H

最大行程:460km

发动机功率:1000hp

(单位吨功率达到28马力/吨)

武器系统:一门105毫米滑膛炮、一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一挺ATG7.62毫米机枪。(105毫米滑膛炮配置的“脱壳穿甲弹”可以轻松击穿透先进T-90M重型主战坦克正面装甲)

该型15式“轻坦”有着极其鲜明特色、在世界上以中、重型主战坦克为主的体系中、15 式轻型坦克成为一个亮点、吨位适中、武器装备威力大、装甲防护性能优良、速度快、可由中型、大型运输机快速实施战略布置。

该型车作战定位:充分适应于大范围水网复杂环境、高原缺氧环境、复杂路况作战需要,发动机功率强大、通过性优良,武器系统/操控系统配置全型先进技术,整体性能比肩现代重型主战坦克技术水平。

59式主战坦克与ZTQ-15轻型坦克设计定位不同、时代不同、采用的设计理念技术更不同。

两型车属于技术隔代产品。没有可比性,更不具通用型。

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凭59改不行吗?必须要新研制15式吗?

提这个问题的题主肯定是想说,重量差不多,主炮口径差不多。为什么要花那闲钱研制一款新型的小吨位坦克呢。105线膛炮,35吨左右,这玩意和59区别是什么?

这里我要说,第一59是我国第一代国产主战坦克,特55的国产型号,我国后来受到特62的刺激研发了69坦克,但是不理想,为什么柴油机技术不行,个头大了,皮就薄。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考虑到南方水网密集的地理特点,一度研发出中型水陆两栖坦克。水陆两栖坦克,最核心需求是浮渡。越战时期我们一度淘汰69坦克,使用59,无他59 坦克皮厚,耐操。

但是59坦克再怎么改他也是一代坦克,跨过二代坦克120滑膛炮,三代坦克高度信息化,炮塔稳定仪,独立热成像夜视仪等,已经将59坦克的潜力挖掘殆尽,59最核心落后的是动力,连带着是火力和装甲

15式坦克最核心的设计是小马拉大车,1200匹马力拉着一辆30多吨的坦克而且还是涡轮增压柴油机。完全是为了在空气稀薄得高原使用的家伙事儿。105线膛炮主要是因为增加炮弹稳定性,另外特制了105线膛炮专用钨芯脱壳稳定尾翼穿甲弹。

其他和99看齐的火控系统,夜视系统,通讯系统,甚至适应山地的液压悬挂,适应高原的供氧系统。。。。。

15式不是偶然,他是一款专门用于高海拔山地作战的轻型坦克。另一个人们不愿意说的问题是,15是的重量刚好是运20的载重量。

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凭59改不行吗?必须要新研制15式吗?

59坦克不论怎样改进也不能和15式轻型主战坦克进行比较,因为它们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年龄相差55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这个差距是无法追赶的。

59式坦克的原型是苏制T54A中型坦克,它是二战之后世界上第一型新研制的现代坦克,由于结实耐用,对于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来说制造相对简单,所以T54A和它的改进型T55生产量非常的巨大,基本型号还各种改进型、底盘变形车…一共生产了8~10万辆之巨,是世界上制造最多的坦克。

洛阳拖拉机厂是除包头617厂之外制造的59式坦克的另外一个厂家,而我国制造59坦克及其改进型也近10000辆之巨!59式生产量巨大与我国幅员辽阔有关,也与当时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在与世界坦克设计和制造强国相比,我们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只好用数量弥补技术劣势。

那么,59式坦克为何不适宜现代化战争了?因为对它来说坦克三大技术指标:动力、火力、防护已经全面落后了,与现代战争的要求越来越远。

首先就是59式坦克的发动机,B54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88千瓦,而T54A升级后B54–6型也才433千瓦,这两型发动机均没有涡轮增压系统,不但功率低,还不适宜高原作战,因为苏联没有高原作战的需求,所以59坦克驶上4000米高原之后发动机功率就下降40%左右!严重的增加油耗和降低坦克的机动能力。

与59式落后发动机相比15式坦克的发动机完全是21世纪标准的动力包,它是把发动机和变速箱组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布置,在维护保养或者战损时可以整体吊装,并且拆解维修也很方便,它最大功率735千瓦(1000马力)超过B54–6型发动机60%还多!这使得15式坦克最大公路巡航速度到达了60公里/小时,并且有涡轮增压系统可以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条件下作战。

59坦克的加速系统,要使用两根操纵杆,这对于驾驶员来说臂力要惊人!

比59坦克驾驶系统更先进的是15式使用液体助力驾驶系统,也就是通俗易懂的“方向盘”驾驶,坦克是很重的家伙,让它较轻松的转向、变速、前进后退…没有先进的液压系统是很难办到的,由于液压助力系统可以节省驾驶员相当大的体力,但59式坦克研制时间太早,并且苏联在液压传动和液压助力方面的研究很滞后,所以苏俄坦克直到T90和T14采用上液压助力系统。

T54A的车体正面装甲,30°角100毫米厚,理论上相当于200毫米40Cr钢板的厚度。

59坦克的最早型号采用铸造式炮塔,最大厚度150毫米、车体正面相当于200毫米,这样的厚度抗击不了西方最普遍的105毫米线膛炮在1500米处的打击,虽然它最新改进型增加了外挂式,但也只是相当于300毫米的厚度。

相比较59式炮塔的铸造装甲,15式采用全焊接装甲,并且使用了多层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明显好于59式的单一钢制材料,另外15式还安装了模块式反应装甲,估计防弹能力相当于450毫米40Cr钢板的水平,这对于3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来说非常的不容易!这表明我国的装甲防护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最新型的59D坦克安装了一门94式加长的105毫米线膛炮,但是受到了改装成本的限制,59D火控系统很一般,只是使用的第三代微光观瞄器材,从图片上看它的光学测距仪和光学观瞄装备比较简单,大概其相当于T72M1的水平。

15式坦克虽然火炮的口径也是105毫米,但是它观瞄器材要比59D先进了许多,使用了先进的热成像观察仪,对比于微光夜视仪,它基本不受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并且观察距离更远分辨率更高,是目前最先进坦克必备的装备,还有就是15式坦克还可能安装了99大改型坦克的一些装备,比如说:双向稳定猎–歼式火控系统,在高速计算机的控制之下能在剧烈运动当中火炮始终对准目标…所以,15式坦克的观瞄器材和火控系统要比59D先进2代。

西藏军区重装合成旅的15式轻型主战坦克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进行演习,动力澎湃、行驶自如、打击精确…这都不是59D坦克可以做到的,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15式总体来说相当于坦克界的法拉利,而59则是“桑塔纳2000”之间的对比。

59式坦克进入到1980年代后就已经难以适应现在战争的要求了,到了1990年与时间先进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虽然通过改进也是“廉颇老矣”,随着我军新型坦克的出现开始逐渐远离一线部队,数量也从接近万辆逐步减少到现在的300多辆,绝大部分退役估计在今后5年全部退出现役,但是59式坦克是人民装甲兵的起点!正是因为有了它,人民装甲兵才由弱变强,在完掌握它的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之后才会有了:69、79、80、85、96、99,乃至现在的15式这些逐步先进坦克型号,59式坦克作为“祖辈坦克”虽然将要全部的退役,但是看见这些后辈坦克接过使命的一定会很高兴!而它为人民军队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记载在光荣簿上。

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凭59改不行吗?必须要新研制15式吗?

从网络上公开能搜狗到的信息来看,装备我军不久的15式新型坦克全重33吨,被命名为“轻型坦克”;而59式坦克全重34吨,命名为“中型坦克”,两者仅就吨位而言,也就相差1吨而已,15式却成了轻型坦克,而59式则是中型坦克。

看来军方对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同满载排水量1300吨的056型基本型舰,以及满载排水量1400吨的反潜版舰,都被海军命名为“轻型护卫舰”;而50年代建造的满载排水量1300余吨的6601型舰,以及60年代建造的满载排水量1200余吨的65型舰,两者皆被海军命名为护卫舰。

056/056A型舰命名,以及对15式坦克的命名,显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和以前的舰艇和坦克确实不一样了,33吨的坦克事实上完全可以命名为中型坦克,我军历史上62式轻型坦克才21吨,所以被命名为轻型坦克。

相比较62式轻型坦克,15式坦克重达33吨,实际上就是一辆中型坦克,而二战时期,非常有名的苏制T-34中型坦克就是34吨,重量几乎和15式坦克相差无几。

59式坦克,是我军装备的第一代坦克,是在参考苏联T-54A中型坦克的基础上仿制并大量装备的一种中型坦克,各种改型坦克即便是资深军迷不查资料都记不住了,型号不下二十余种,全世界还没有那个国家,对同一型坦克有那么多种类的不同改进版本,且量产不会低于1万辆。

尽管59式坦克有各种改型,但却存在着坦克发动机功率不足的先天弊端,坦克操控系统的落后,以及坦克内部空间狭小带来的乘员工作环境的憋仄,无论怎么样魔改,换上什么样的马甲,59式坦克还是5对负重轮,其鲜明的外观特色永不变色。

正因为59式坦克存在的先天不足,实际上已经不适应部队的战斗,因此,研发装备与59式坦克吨位相近或略逊的新型坦克就有了可能,目前,15式坦克是世界上唯一新研发的轻型坦克,西方国家已经好多年没有研发新坦克了,只是在原M-1、豹-2等著名坦克的基础上改造提升版本而已。

15式坦克,装备了一门新105毫米火炮,携弹有38发,能发射高爆弹、穿甲弹和射程足有5000米的精确制导炮弹,新研发的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据称具备了击穿当代主流主战坦克装甲的能力。

轻型坦克与我军最先进的99A2坦克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其缩小版,两款坦克的炮塔都应用了现代化设计,同时携带的传感器和内部技术也都相差不大。

配备了热成像仪等火控系统,保证了15式坦克在夜间和恶劣天气环境下的正常作战,而且还采用了激光测距仪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坦克远距离的打击精度。

33吨的体量,配备1000马力的发动机,以及液压气动悬挂系统,不仅大幅提高了机动性,而且能适应南方水网地带、山地、丘陵、高原等环境恶劣的地区作战。

59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之需求,62式轻型坦克也已遭淘汰,因此,研发装备一款重量在30余吨左右,配备新型弹种时具备抗衡当代主战坦克的15式新型坦克,就是为了适合以上96式、99式坦克不方便部署的特殊作战区域,自有着军方在未来战争中运用的考量,才有15式轻型坦克的诞生,即便在全世界都是属于特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