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就意大利的脆弱军事,这样讥讽:“意大利人有极大的胃口,却只有差劲的牙齿。”

埃塞俄比亚虽然是非洲国家,却扼守连同苏伊士运河的红海海峡,扼守欧亚航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同时,埃塞俄比亚同阿拉伯半岛近在咫尺,并非闭塞的地区。

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他们1870年代完成统一以后也急于建立殖民地。遗憾的是,由于意大利统一的太晚,当时世界多已经被英法德荷甚至比利时等国瓜分,留给意大利的空间很少。

历史上,意大利的殖民地只有这几块:

意属索马里兰(今索马里)(1889~1960年)

意属厄立特里亚(1889~1941年)

利比亚(1912~1943年)

最后一个就是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1935~1941年)

可见,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埃塞尔比亚都是非洲穷国,而是都是靠在一起。

唯一还算凑合的利比亚,是在1911年打垮了更垃圾的奥斯曼帝国,抢来的。

因为当时利比亚没有发现石油,所以只是一片沙漠的不毛之地,人口稀少,并没有什么意义。

然而,埃塞俄比亚却不容易对付。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先对先进的非洲国家,人口众多,农业也算不错。

所以,意大利先后发动了3次入侵战争。

早在1888年意大利军队出动大军,趁着埃塞内乱,占领了该国北方领土。

1890年,意大利把从埃塞俄比亚夺得的北部领土和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合并。埃塞俄比亚政府拒绝接受意大利的保护。

到1895,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

轻敌意大利出动3万现代化军队,被12万埃塞俄比亚人团团围攻,惨败。

当时埃塞部队也装备了步枪和部分火炮,武器上并没有代差。

在阿杜瓦战略决战中,17700人的意军7000人阵亡,2500人受伤,3500人被俘,几乎全军覆没。

12万参战埃塞军死亡在4000人-5000人之间,受伤6000-10,000人,并不惨重。

此战失败后,意大利退守到厄立特里亚殖民地。

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签定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该条约规定,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的完全独立

直到墨索里尼执政后,意大利便在1935至1936年间发动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此次意大利军队的武器已经相对埃塞人有代差,装备大量飞机、大炮和坦克(595架飞机,795辆坦克),而对方只有轻武器(13架飞机,11辆坦克)。

意大利军队此次使用了高达50万大军,埃塞只有80万。

即便如此,意大利军队仍然花费7个月时间,使用了包括毒气在内的所有武器,才打垮了埃塞军队。

埃塞俄比亚当地的抵抗运动始终没有放弃对殖民政府的骚扰和游击,流亡海外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也从未放弃对国家主权的坚持,这些均导致了殖民政府高昂的管制成本。

意大利在二战失败后,丢弃了埃塞这个殖民地。然而,意大利史学家却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是大战将埃塞俄比亚重新分离出去,这块地方迟早会令意大利将血流干。”

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估计大家对埃塞俄比亚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国家。

埃塞俄比亚是个非洲国家,人口9千万,面积110万平方公里。

埃塞俄比亚是个有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里最早的居民来自阿拉伯半岛。

因此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居民,都信仰伊斯兰教。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跟中国军队交过手的国家(抗美援朝),但现在跟中国关系很好,目前有几十万中国人生活在那里。

埃塞俄比亚曾经被意大利侵略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896年,意大利军队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会灰溜溜撤出军队,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

1936年,意大利军队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这次意大利人得手了,他们如愿占领了这个非洲国家,国王赛拉西一世被迫流亡国外。

是盟军在1941年打走了入侵者,解放了埃塞俄比亚人民,国王赛拉西一世才得以复辟。

那么,埃塞俄比亚在非洲,意大利在欧洲,二战的时候,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侵埃塞俄比亚?

一、埃塞俄比亚是块肥肉。

我们知道欧洲国家最先进行工业革命,国力非常强大。这些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向海外寻求市场,掠夺资源,也就是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因此说侵略是帝国主义国家本性决定的,只要是比他们弱小的国家都要入侵,不管远近,不管是什么国家。

早在16世纪的时候,埃塞俄比亚就先后遭到过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

200年以后,英国殖民者入侵了这个灾难深重的非洲国家。

其次,埃塞俄比亚是块肥肉,地广人稀,现在的人口密度每公里才82人,当时人口稀少可想而知。

之所以说埃塞俄比亚是块宝地,是因为它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不但可以开采出金灿灿的黄金,而且镍、铜、铂、钽、硅、钾盐储量非常丰富。

更叫人想不到的是,埃塞俄比亚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也非常可观,至于大理石石灰石更是多了去了。

最叫人想不到的是,埃塞俄比亚的水资源还非常丰富,被称为非洲水库,这在普遍干燥少雨的非洲,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埃塞俄比亚的农业非常发达,咖啡产量为非洲之冠,占全世界产量的六分之一。它的畜牧业更是位居非洲老大,世界前列。

对于殖民者来说,只要有机会,没有能不能入侵的国家。那些资源缺乏的骨头国家他们都敢入侵,更别说埃塞俄比亚这块肥肉了。

二、转嫁国内危机。

虽然埃塞俄比亚是块肥肉,但意大利一直未能下手,找不到机会。

在十八世纪,埃塞俄比亚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1890年,意大利打走了英国人,好不容易把这里据为己有,但他们的统治遭到该国人民的反抗,六年后被埃塞俄比亚人打了出去。

虽然被人家打跑了,灰头土脸;可是意大利人并不死心,依旧在惦记着这块非洲肥肉。

1922年,大独裁者、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上台了,跟希特勒一样,他也是个战争狂人,当然毫不犹豫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希特勒对外侵略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墨索里尼也是如此。

意大利也在1929年前后遭遇了经济危机,经济疲软,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发动战争就可以摆脱危机,千百年来,大独裁者都是这样做的,屡试不爽。

三、国际形势有利。

上面我们说到,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是殖民者必争之地,是英法传统的势力范围,要想吞并阿比西尼亚,不能顾忌两国的态度。

当时纳粹德国正在磨刀霍霍,企图征服欧洲诸国,英法对此非常恐慌,就想拉拢意大利抗衡希特勒。

开始的时候,法国非常主动。

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这个条约的主题就是绥靖,幻想着意大利能倒向自己这边。

英国开始的时候不同意意大利在非洲动手,怕影响到自己在那里的利益,但权衡之后,觉得如果能换取意大利不跟德国结盟,也值得。于是,英国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等于默许了墨索里尼的行动。

英法的纵容和默许,让墨索里尼看到了希望。于是,就在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的侵略战争。

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在近代的历史上,意大利可不止一次染指埃塞俄比亚,而早在19世纪时,当年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非常巧妙的形容过意大利侵入埃塞,“他们满嘴蛀牙,却又带着巨大的胃口而来。”

20世纪初,由于当时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原本经济发展就在欧洲各国中不是太出挑的意大利受到了更大的波及。

当时意大利的失业率骤然上升,整个金融系统紊乱,经济陷入近乎于断崖式的崩溃状态,而当时在这种状况之下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来应对。美国采取的是罗斯福那样积极主动地挽救,而意大利则选择了与当时的日本还有德国那样,企图以战争转嫁危机的方式。并且在这种情况之下,意大利墨索里尼等上台,将目光瞄准了近在咫尺的非洲大陆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曾经将整个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力量强盛无比,而近代之后的意大利却不断衰落,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墨索里尼等人一直希望恢复罗马帝国时代的荣耀,重新建立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湖的新罗马帝国,那么对于意大利来说,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就势在必行

新航路开辟后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的时候,意大利半岛一直都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所以其实力远不如英国、法国乃至同样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等。与殖民地范围极其广阔的英国法国等相比,意大利当时在海外的地盘,只有在北部非洲的利比亚、东非的索马里半岛与厄立特里亚等少数区域,不仅面积小而是相当贫瘠。

相对于亚洲与美洲等地,非洲大陆距离意大利更近而且似乎也更容易对付,意大利想跟其他的殖民强国相争,那就只能在非洲动脑筋。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非洲大陆基本上已经被分割殆尽,仅剩的两块土地,一个是西部受美国影响的利比里亚,另一个就是因为英法意三国相争所以得以幸存下来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一直对埃塞俄比亚有不轨之意,从19世纪后期意大利刚刚完成一统时开始就对埃塞侵扰不断,不过一直没能得逞

墨索里尼等人当时的意图,可不仅仅是扩张领土这么简单。意大利当时染指埃塞俄比亚,一来是想得到新的海外殖民地转嫁危机,二来是想转移当时意大利内部的注意力,而最重要的是,意大利想通过此举,将意大利在东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若意大利成功,那么就能轻易控制至关重要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一带的航线,获得与英法等在非洲一较长短的资本

虽然明知道意大利染指埃塞俄比亚,势必妨碍到自己的利益,但当时的英国与法国却还是采取了绥靖之策,妄想拉拢意大利对付德国,所以不仅对意大利的行动视而不见,甚至还给予了众多帮助。然而尴尬的是,当时拥有55万常备军与800万后备军的意大利,最终在埃塞俄比亚被一帮装备不咋滴的东非土著给打得灰头土脸,用尽手段勉强占了埃塞之后没多久又仓惶离去,到底也没能达成所愿

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瓦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小国家,1935年,二战爆发前夕,意大利不顾国际道义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当时它的名字叫做阿比西尼亚。

意大利之所以选择入侵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此地对于意大利军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时,意大利在非洲有两块殖民地,而可怜的埃塞俄比亚就在这两块殖民地之间。意大利如果能够成功占领埃塞俄比亚将会极大提升自己殖民地的安全。

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有着说不清的渊源。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列强们纷纷向海外拓展殖民地。意大利自然也没有免俗。

当时意大利选择了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纠结了一万四千人军队,向埃塞俄比亚发起了进攻。不过,结果出乎意料,意大利败给了埃塞俄比亚,被迫承认了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完整。因为此事意大利还受到了欧洲其余国家的嘲讽。

所以有的人认为这一次战败带给意大利的耻辱是后来墨索里尼上台选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太弱,能够欺负的国家太少了,直接只能欺负欺负远在非洲的埃塞尔比亚,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资格与希特勒相提并论。

二战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

谢邀。

从19世纪开始,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就屡战屡败:19世纪,意大利占领厄立特里亚以后,把目光投向埃塞俄比亚了,它对埃塞坑蒙拐骗不成,采取武力入侵,结果,19世纪,意大利是第一个向非洲国家赔款的殖民帝国!不,殖民弱国!

一战过后,墨索里尼上台,他对于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近乎痴迷:计划先拿下埃塞俄比亚,继而从英国手中弄到苏丹,建立一个横跨红海、地中海、巴尔干的大帝国。

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惨败犹如插在他喉咙上的尖刀,必除之方才后快!况且,老墨觉得意大利军团的武器对付埃塞的‘’原始‘’军队卓卓有余了,何况,还有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呢。至于,意大利入侵埃塞国际社会的反应嘛:英国决定牺牲埃塞,换取意大利在欧洲替自己分担来自德国的压力。法国的想法和英国类似,法国已经控制红海与印度洋连接处的吉布提,埃塞对法国来说无足轻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墨索里尼决定放手入侵!

于是,1935年。意大利出动30万大军侵略埃塞!打了半年,意大利军队换了几任指挥官,还是吃败战!墨索里尼决定使用毒气——1936年,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

不过,意大利别太得意。埃塞的国王统帅游击队有力打击了侵略军,他们于1941年解放了祖国!而意大利对埃塞的治理也一塌糊涂:别人家的殖民地有雄厚利润可言;意大利埃塞总督却说,埃塞把意大利的血都流干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