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是唐朝时源自波斯伊朗的乐器吗?有什么历史?

波斯猫,兰眼睛,丝绸之路好朋友!

琵琶是唐朝时源自波斯伊朗的乐器吗?有什么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达文西:问得好,关灯!

琵琶的起源问题至今没有固定的说法。

大体有这几种:

第一,波斯起源。

一种观点认为,琵琶和乌德琴很接近,而后者源于波斯的巴尔巴特琴。

刘熙认为琵琶就是巴尔巴特琴,后者先传到中亚乌孙国,然后传到中国。

第二,中国起源说。

很多人认为琵琶就是中国本土的乐器。

这主要是在汉朝时期,琵琶就是中国常见乐器。

根据历史考证,早在秦代就出现过琵琶。

而中国和西域的联系,是从汉代才逐步开始的。

就算汉代和西域刚刚接触,琵琶就到了中国,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非常流行了。

而且,中国传统的琵琶为直颈,同波斯的巴尔巴特琴有明显的区别,所以不是一回事。

第三,融合说。

现在比较支持的是这种说法。

琵琶确实起源中国,汉朝时期已经成为流行乐器。

而大概在唐代,从西域传来了波斯的巴尔巴特琴或者衍生物。

中国琵琶和巴尔巴特琴融合,随后又经过几次变化,在明朝定型。

乐器的只是萨沙也不是很懂,主要是问一个会弹琵琶的朋友。

其实个人觉得哪里是源头不重要,今天全世界不都在弹钢琴,谁还管钢琴是谁发明的!

琵琶是唐朝时源自波斯伊朗的乐器吗?有什么历史?

琵琶不是唐朝从波斯伊朗引进的,而是在南北朝时,从西域地区传入的一种曲项琵琶,形状为曲颈,梨形的普箱,有四柱四弦。

而琵琶这种弹拨乐器在秦朝时,我国民间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的形状是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弹奏这种乐器主要有两种方法,问前弹叫批,向后挑起叫把,当时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改称为琵琶。当时的琵琶形状为直颈,圆形音箱,音位和弦数不固定。直南北朝时从西域引进这种曲项琵琶,人们就把它和我国的琵琶结合起来,制成了一种新式曲径琵琶。只是到了唐代,琵琶从制作到演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琵琶的构造也从原来的4个音位增至16个,同时把琵琶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变窄。在演秦方法上改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改拔抜子演奏为手指演奏。此后,琵琶的制作演奏技法不断改进,最后形成现在的四相十三品和六项二十四品两种琵琶。

琵琶是唐朝时源自波斯伊朗的乐器吗?有什么历史?

琵琶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末传入我国,甘肃嘉峪关市魏晋墓所出彩画砖上绘有弹琵琶的乐师。是考古材料中看到的最早的琵琶图像。我国早期琵琶瘦小 ,颈长而直,与西亚的原创略有不同。到了南北朝时,由于胡歌胡舞的广泛流行,琵琶的地位日益重要。就南北朝到隋唐的器乐合奏的情况而论,琵琶占主要地位。

琵琶是唐朝时源自波斯伊朗的乐器吗?有什么历史?

应该是,当时大唐盛世,贞观之治!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商人及游人非常仰慕唐朝的繁华,所以琵琶作为乐器有可能在那时传过来了!

琵琶是唐朝时源自波斯伊朗的乐器吗?有什么历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 --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 "枇杷, 推手前曰枇, 引手却曰杷, 像其鼓时, 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 其形状为直颈,园形音箱,音位和弦数不固定。 弦数为四 五 六条不等. 这种琵琶当时被称作 "秦琵琶" 或 "秦汉子"。实际上它就是今天我国民乐器中阮的前身。其名字来源于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阮咸以善弹这种琵琶而著称。后人就把这种乐器称作“阮咸”,简称为阮。而琵琶之名让给了后来的曲项琵琶。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 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琵琶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 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 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两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五声音阶。 到了民国时期,已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码,目前标准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 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

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 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