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洛阳修复大运河,并且开辟水路,扩建道路,经济发展会不会再提高一个档次?
感谢邀请,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大运河繁荣的历史已经过去,现在即便再次通航,洛阳的经济发展也很难再提高一个档次。
先看洛阳隋唐大运河的一些辉煌隋朝历经两世,也建都两城,隋炀帝时迁都于洛阳,随后修建大运河,因此洛阳也成为了隋唐大运河的中心,航道也分为通渠、通济渠、永济渠等。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建成后,各地的商业迅速繁荣,对经济、粮食、军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隋炀帝也能乘船巡视北国和江南地区,如今在洛阳的运河遗址中还发现了南方的瓷器,这说明当时的大运河确实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看大运河的一些现状隋唐大运河自北宋灭亡后,便渐渐失去了作用,虽然历朝历代还会进行清理,但淤泥依然掩埋了这条运河。现在的大运河只有一小部分能够通航,洛阳周边的则成为了遗址,甚至部分地区淤泥已经高过河岸。
最后看洛阳重修大运河的现实意义在古代,交通并不发达,船运也是能承载最多货物的一种工具,并且与马匹、人力相比速度差别不明显。但在如今的工业社会,火车运量更大、飞机运输更快、汽车运输更便捷,所以航运也并不占有优势。再者恢复大运河的工程量不亚于再修一条南水北调,如此的财力和物力也不是洛阳能够负担的。
总之,我认为直至今日,虽然想法很好,但重修大运河的意义已经不大,多修几条铁路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大运河也无法使洛阳的经济再上升一个档次,现在洛阳也有一个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如果洛阳修复大运河,并且开辟水路,扩建道路,经济发展会不会再提高一个档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2700公里,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平原,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沟通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然而,今天疏通洛阳大运河就是开国际玩笑。
现在哪里还用什么水运。只有国际货运采用海运,因为海运的价格最便宜。
中国国内主要都用火车。
虽然,水运成本相对较低,但速度太慢。
实际上,我国水运主要在沿海沿江一带盛行,水运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水运的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
但是,水运的速度慢,只能运输没有时限的货物。
同时,水运受到的限制很多,必须依靠现有水道。
相反,火车的速度很快,超过水运很多倍。而且火车现在四通八达,中国绝大部分县城都有货运火车线路通过。
就性价比来说,火车运费虽较高,但比水运也高不了多少。
所以,除非是特大批量的货物,不然没有必要采用水运。
至于洛阳,早就有铁路主干线通过,还有什么必要打通旧运河采用水运。
实际上,稍后隋唐大运河已经取消洛阳一线,直接从浙江到河北了。
况且,知道疏通运河水道要花费多么巨大的资金吗?
江苏一些旅游城市,出于旅游目的疏通了十公里的运河河道,花费的资金以亿计算。洛阳市至偃师段洛河与隋唐通济渠走向基本一致,河道全长约50公里。
洛阳如果想要恢复大运河航道,得花多少钱?关键花了这个钱,又有什么意义呢?等于把钱扔到水里。
如果洛阳修复大运河,并且开辟水路,扩建道路,经济发展会不会再提高一个档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气候的原因,现在流经洛阳的伊河洛河水量非常小。稍一干旱就有断流的危险。根本没有通航的可能。
过去的隋炀帝驾坐洛阳,乘船由伊洛河入黄河,再由黄河向东过开封进入京杭大运河向南可达江南富庶之地扬州南京,北可达北京天津。现在洛阳还保留了隋炀帝的西苑等历史遗迹。当时在西苑修了大的水坝,里面可放入海大船,兴趣所至可以乘船直入大海。可见当时的水量多么丰富。
就在几十年前,有一次发大水伊、洛河连在一起,一片汪洋。那时候,伊、洛河两河都有木船摆渡可见当时的河水还不小。雨季过伊、洛河的合流处——杨村渡口,摆渡需要半个小时。如果船工不熟练,到达对岸一个小时的事也时有发生。
现在雨量小了,伊、洛河的径流很小,被地方工农业用水又截走了大半。不要说重修运河,日常供水也不充足。
再加上郑州又修一条几百公里水渠,把伊河水直接引入郑州。让伊、洛河显得有些干涸状态。
恐怕要显当年运河风采,也是纸上谈兵说说而已,很难实现。
如果洛阳修复大运河,并且开辟水路,扩建道路,经济发展会不会再提高一个档次?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确实对当时洛阳政治经济发展起到较大作用。但据此就认为,在今天修复大运河也会对洛阳有巨大推进作用,就太幼稚了,有点刻舟求剑,犯了不顾实际情况变化经验主义错误。
首先,交通方式变了,隋唐时期,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运相对经济合理。南北货物运输首选水运,因此大运河才能给洛阳带来经济发展。今天,铁路运输安全快捷,受天气影响小,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首选。恢复大运河没有往来经济运输船舶,就只能作为旅游景点,投入大收益低,得不偿失。
其次,周围环境变了。隋唐时,首都长安,洛阳作为运河中心,对服务首都意义重大,因此可以说大运河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洛阳的政治地位。今天即使开通大运河也提升不了政治地位。
再次,经济发展环境变了。隋唐时期是农业经济,粮食交易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运河的开通为粮食交易提供可能,因此洛阳当时经济发达。今天,经济发展靠科技,靠金融,靠工业,靠商贸等等多种因素。仅仅开通大运河,带不来经济繁荣。
洛阳发展要立足中原站位全球,紧紧围绕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交通枢纽,助力中原崛起。
如果洛阳修复大运河,并且开辟水路,扩建道路,经济发展会不会再提高一个档次?
作为历史在现,发展旅游,可以考虑再洛河打造运河景区。如果作为运输的一个通道,大可不必,打通运河费时费力,加上现今的运输超过水运的太多了。现有的黄河可以考虑运河文化旅游一个选择。多年来,黄河水已经有大量改观,从洛阳黄河西霞院水库起点到郑州水质好,流量大,河道适合行行船,对开发黄河游运河情有积极意义。
如果洛阳修复大运河,并且开辟水路,扩建道路,经济发展会不会再提高一个档次?
洛阳要活在当下、活向未来,不是活在历史中。洛阳发展慢,就是天天什么唐啊隨啊则天啊…,不看看今后的世界,是什么天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