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现在常见的弹弓是一个木杈(或铁质的),木杈的顶端绑上两根等长的橡皮条,另一端绑上一个皮质包“弹丸”的兜。(如图)

(问题来了)我国古代没有橡胶,自然没有橡皮条,古代的弹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我国古代不缺木杈,缺的是橡皮条。最早的橡胶是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乳胶,加工后制成具有弹性的东西。橡胶树最早生长在南美洲,后来经过移植,东南亚一带才有了橡胶树。我国古代没有橡胶树,自然没有橡胶。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工业基础,加上闭关锁国,橡胶在民国之后才被使用。也就是说古代没有橡皮条,然而古代却有“弹弓”这种东西。

不过古代的“弹弓”和现在的“弹弓”有所不同。

古代的“弹弓”其实就是“弓箭”的前身。所不同的是,弹弓发射的是弹丸。弓箭发射的是“箭”。

“弹弓”出现的很早,据史料记载,三皇五帝时,就有弹弓的出现。【弹弓起三皇之世也】

“弹弓”之意:“弹”即弓弦的中部有一个小囊,用以盛放弹丸。弓弦最早是植物柔韧的藤蔓,到后来用牛皮鞭鞘或钢丝代替。

“弓”则是砍竹为弓。到明清出现了铁弓。京剧《铁弓缘》说的就是铁弓。

从上面可以看出,弹弓的弓弦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弹力也越来越大。到了近代,橡胶的出现,然后出现了近代的“弹弓”。即现代流行的这种娱乐玩意。

远古的时候,弹弓是作为一种武器使用的,但是它的杀伤力实在不敢恭维。最后只是用来打一些小动物。比如野兔、飞禽等的工具。

通常情况人一手握弓,另一只手拉开弓弦,皮兜里放上弹丸,为了防止打在前面握弓的那只手上,一般情况是握弓的手向下压,拉弓弦的手往上抬,尽量两者不能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错开位,这样一来,射出的弹丸就不会打在前面握弓的手上了。

据说汉武帝的男宠韩嫣,也就是韩王信的曾孙。善射弹弓,因为汉武帝很宠爱他,他射的弹丸都是金丸,当时被人们称为“挟弹王孙”,他身后跟着一群小孩或叫花子,捡拾韩嫣射出的金丸。

“弹弓”最后发展成了弓箭,甚至出现了连弩,这些东西都是脱胎于“弹弓”。

文/秉烛读春秋

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古代没有橡胶这类的良好弹性物品,那怎么做弹弓呢?

这是个很好的科技史问题。

弹弓和弓箭,是古代的两种重要射击工具。

弓是射箭的,我们都知道。而弹弓,则是射弹丸的。

《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叫《弹歌》的欢快词曲:“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同‘肉’字)。”

简单粗暴的八个字,描写了从砍竹子做弹弓,发射弹丸,击中猎物,追捕猎物的全过程。

这里也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古人的弹弓,是和竹子这个材料息息相关的。

给你个竹子,怎么做一种能发射弹丸的工具呢,能想到的简单的办法,还是像做弓一样,把竹子弯起来,绷起一根绳子。等等,这不是射箭的弓吗?别急,这个绳子和射箭的弓的绳子不一样,绳子中间有一个专门安放弹丸的囊。

这就是弹弓的原型。

原来如此啊,弹弓弹弓,原来就是能发射弹丸的弓啊!

有人不禁怀疑了,这怎么发射啊,难道不怕石头蛋子打住手吗?

这还真是个问题,不过古人也很聪明,拉弓射弹的时候,稍微偏一些,就可以安全发射出去了。

不过在练习使用这种没有橡皮筋的弹弓时,肯定有伤到手的。

这也是后来,弓箭流行开来,而这种弹弓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我们小时候玩得那种Y字形橡皮弹弓是现代产物,历史并不长,称为现代弹弓。古代的弹弓外形和弓类似,但是使用双弦,用泥陶做弹丸,主要用来活捉鸟雀,称为传统弹弓。

Y字形现代弹弓,英文称Slingshot,已知出现于硫化天然橡胶被发明的1839年之后,可能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在国内流行。一般用树枝、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作Y形弹弓柄,两头系上弹性体长条,弹性体中段系上用来包裹弹丸的皮块。Y字弹弓的威力取决于弹性体的拉力。弹性体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

我们小时候一般都用天然的分叉树枝来做弹弓的弓柄,也可以用坏了的铁制衣架,但是树枝做的手感更好。最重要的皮筋则不好弄,我曾偷偷将我爸摩托车上用来绑东西的橡皮带割下来一截,再割成条状,用来做弹条,弹力很足,可以打得很远。后来学会了用一次性胶圈来做,但是威力小很多。小时候做弹弓只是随便玩玩,没有练过,技术很差,连鸟都打不中。

但是如今,现代弹弓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体育运动,甚至还有弹弓联赛和俱乐部,商业化程度很高。一些综艺节目上经常出现一些炫技的弹弓高手。

▲元代赵雍所作《挟弹游骑图》,图中人物拿的不是弓,而是传统弹弓。

而历史上的传统弹弓则和弓差不多,只不过弓弦中间是个兜,用来装泥质的弹丸,因此“弹弓”可以理解为“发射弹丸的弓”。那么如何避免打到手或弓把呢?就是在打出去的一瞬间把弓的手翻转一下手腕,就可以避免打上,这需要技术,要长期练习才行。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弹弓队创办人门惠丰。

北京体育大学就有专业的传统弹弓队,作为武术项目的称谓是“武术弹弓”。武术弹弓的弦不像传统弓一样用丝麻尼龙弦,而是竹片削出来的。竹片做的弓弦,弹出去直挺挺的,不会像软弦一样摆动。

▲元代钱选所作《公子挟弹图》,图中人物拿的也是传统弹弓。

古代富贵子弟也喜欢玩弹弓,“挟弹王孙”就是用来称呼爱玩弹弓的纨绔子弟。元清时期武器管制较严,民间不许有弓,于是弹弓在民间流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武侠小说,很多大侠是使用弹弓泥丸的。明代因循古代射礼,并规定官学儒生必须习弓,不禁弓和冷兵器,弹弓则成为小孩子游戏。

总结一下就是,古代的弹弓和弓类似,不需要橡胶。使用橡胶的Y字形弹弓是现代产物,在国内流行才几十年。

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弹弓?这玩意好。搁小时候,俺做的弹弓没有十把,他有八把。当年在一堆小屁孩当中间,能有一把弹弓,那绝对是王者的存在。

用袖口把那大鼻涕一拉,小黑脖子往后一仰,嗨,就缺个小板凳踩着,小风吹着了,你就别提那嘚瑟劲了。

毕竟俺那个年代,您要想整点玩具啥的,这都必须得自己个动手,就算您手里边有俩糟钱,想要买,都没地买去。

先让俺嘚瑟两口,一会咱在回答题主的问题。

想当年俺干的最拉风的事,就是用弹弓将街头立柱上的电灯泡挨个给揍下来。

随着那啪啪声,小伙伴一脸惊愕的表情,俺那虚荣心一股劲的抬高。

现在回味起来,真想把自己个往死了抽,打灯泡这不有病吗?打那开始,每到天黑,就这段路,那叫个黑啊,俺就服了,咋就没人给装呢?长达半个多月,这块一直就是黑的,小伙伴背后把俺给骂了个稀碎。

赶巧那会正播《聊斋》,每次打别人家看完电视剧,回家那叫个折磨啊,吓死俺了,有一回吓的俺哭着跑回了家。

哎!这不缺心眼吗?倒霉孩子。

好了,咱说正题。

所以弹弓这事,俺是有发言权的。

话说古时候的弹弓,和咱现在的弹弓可不一样,现在的弹弓弄一树杈子,栓俩大人那栓裤腰带的猴皮筋(更多的是自行车的内胎,或者医用软管),这就完事了。

古代的弹弓和弓箭的形状差不离,只是弓体会小上那么几号,而且在弓弦中间的位置上有一个放弹丸的皮兜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的说,现在的弹弓,他的弹力和动力来自于弹弓那俩皮筋,而古代的弹弓他就没有类似皮筋的存在,所以他的弹力和动力来自于弓体。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证据呢?”

知道甲骨文不?(估计就这几个字,很多小伙伴撸起袖子要抽俺)

甲骨文谁不知道,咱大华夏文字的鼻祖。

那俺告诉大家伙,在甲骨文里那弹字,瞅起来就像个“B”字,您如果拿图画来瞅,这其实就是个弓的样子。

所以从这里咱也应该知道这弓箭其实来自于弹弓,弹弓是弓箭的鼻祖。

就这种弹弓,在近代北京城那天桥下边的杂耍艺人还在用,那么傣族人如今还在使用这种弹弓,所以是有依据。

那么也就是说搁过去没有橡胶,没有关系,咱用的是类似于弓的弹弓,就是为了利用弓体产生的弹力进行弹射的。

那么弹弓这物件,在咱神话传说中的泰山诸神就特别的喜欢使用。举个例子,二郎神这也是泰山之神,您如果读《西游记》或者《封神传》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他就喜欢带着弹弓游猎。

所以弹弓最开始是作为狩猎的工具来使用的,但他这威力不如后来发明的弓箭。

所以在战争当中很少见到弹弓,但弹弓也会出现在偷袭摸营的时候,因为弹弓击发的声音比弓箭小的多。

其实在史书中,这弹弓出现的频率可不低。

你比方说著名的美男子潘安,这货就特别的喜欢带着弹弓出游。每次这货出去的时候那叫个嘚瑟,整个洛阳那街道上拴住了很多少女的心,这帮子半边天同志,玩命的拿水果往他的车上砸。

每次回去,这货的车上满满的一车水果,这都够开一水果商店了。

还有春秋那晋灵公,这货特别的喜欢玩闹,他玩闹到啥程度了呢?他能在一些个场合上,蹲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下边的人,瞅着下边的人东躲西藏的乐。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古代没有橡胶做弹弓不假,现代弹弓大多数是采用弹性强的橡胶去充当力学能量转化过程,让弹丸弹射至伤目标物,它靠的是在力的作用下橡胶变形后复原回力,回弹子弹。

而古代的弹弓,弓的器形相对要略比现代的弓大,弹力筋线一般是动物身上蛋白胶筋通过风干加工而成,有牛筋、鹿筋、马筋、驴筋、狼、豹、虎筋等,材质坚韧、耐拉弹,虽然筋的弹性比不了橡胶,但是它与弹架构成力学弹射的共同体,一旦有力气拉开弹弓,其杀伤力,往往不亚于现代的小型弹弓,成为火枪发明前,远距离射杀最好的兵器。

所以好多年轻的弹弓爱好者,为此感到迷惑,弓弦的线竟然是动物身上的筋,在您啃食牛肉时,总会遇到熬不烂的牛筋,它是高蛋白的胶黏性的东西,牙齿再锋利,也很难剪切它,这就是它的坚韧材质,被祖先发现,并用于兵器发明的原始材质!

所以学习古玩收藏,能让您鉴古通今,博学长知识,是成年人的智慧摇篮!

🙏赏臻阁说宝欢迎您!为民间文物代言,请善待民间国宝,保护民间文物,倡议公益性无偿鉴宝,促进市场繁荣,弘扬华夏民族文化,寻找古艺术作品,丰富民间文化,提高时代艺术水平,助力经济稳健快速发展。

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来看这个问题的朋友,大多都应该有玩过弹弓,毕竟弹弓和弓箭,是人类出现狩猎行为后,最早诞生的远程冷兵器,今天我们常见的弹弓,常常使用硬度较高的树枝枝丫来制作,在枝丫两边系上皮筋,中段可以包裹弹丸,借助着皮筋的弹性,将弹丸发射出去的冷兵器。

但是要知道今天常见的这种弹弓,和古代的弹弓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的弹弓样式和弓箭基本上长得一样,不过更加方便携带,弓箭没有箭矢后,很难形成杀伤力,但是弹弓可以直接用石头,泥丸进行发射,不同于弓箭的是,弹弓弦的中间有可以包裹弹丸的皮块,或是双弦的,弹弓杀伤力远比不上弓箭。在今天可以购买到的弹弓,发射用的皮筋大多是工业橡胶,弹性强,耐用,成本低廉,这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古代没有橡胶的时候,又是用什么作为原材料来替代皮筋的呢?

弹弓既可以作为武器,又可以作为玩具,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弹弓的文字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很明显,最早期制作弹弓的原材是竹子,也许有朋友就产生了疑问,竹子哪来的弹性呢?事实上竹子的弹性非常好,也因此常被人们用来做为编织的工具,竹条的两头绷紧一根绳子,发射时拉弯绳子,接着用竹子的弹性,将弹丸射出去,早期的弹弓和弓箭是相似的,在发射弹丸的时候,不像今天直接瞄准了就能发射,而是在发射弹丸的瞬间,手腕向下一翻将弹丸稍微错开发射出去。

当然这种弹弓一不注意就会将弹丸打在手上,所以在这之后,弹弓开始进一步发展,逐渐的变成了今天这样有一个“丫”形开口的弹弓。而在古代,为了得到更大的杀伤力,弹弓的弦也找到了替代品,以动物筋条来替代绳子,弓的部分也替换为了更结实的木材,发力的地方逐渐变成了弦这一边,但是用皮筋做弦,虽然质量上好,弹性十足,是制作起来却十分的耗费功夫,并且成本也很高,在很多古典小说中,不论是弹弓,或是弓箭,最常见的都是以动物的筋来制作发射用的弦。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