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泰国军方经常发动政变,还都成功了?
2013年8月,泰国的执政党为泰党议员沃拉差提出一个“特赦法案”,让泰国的国会审议。“特赦法案”具有很大的争议,反政府人士素帖对“特赦法案”非常不满,就带着反政府人士进行示威游行,让泰国陷入新的政治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泰国的女总理英拉下令,解散了泰国国会下院,说英拉“滥用职权”的罪名成立,根据泰国的宪法解除了英拉总理的职务!
泰国的政治危机爆发,英拉被宪法法院解除职务,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就站出来主持大局,理由是不让泰国成为下一届乌克兰或埃及。巴育的想法非常不错,就让泰国的执政党、反对党、选举委员会高层官员以及亲政府、反政府示威领导人和看守政府总理尼瓦探隆·汶颂拜讪等人坐下来谈判,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各方的分歧太大,从2014年5月21日谈到2014年5月22日16时20分,巴育主持的和谈谈崩了!
巴育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为了不让泰国的政治危机蔓延下去,成立泰国国家维和委员会,由军方接管泰国政权,巴育出任代理总理,继续主持大局!
但也有例外,阿披实也是民选的总理,却没有被军方发动政变赶下台。不难理解,泰国军方没有把阿披实赶下台,是因为阿披实和他信、英拉略有不同,阿披实照顾了泰国王室的利益,是王室支持的代表。他信和英拉则不同,他信和英拉更民主,不喜欢“君主立宪”,执政伤害了王室和军费的利益,才被赶下台!
泰国军方每次发动的政变都能成功,是因为泰国国王是一个有实权的国王,泰国国王是真正的王,不是象征性的国家领袖,是泰国的三军统帅,是泰国的活神,泰国人民相信国王,见了国王要行跪拜礼。泰国民众不反感军方执政,就是相信国王。
他信、英拉,尤其是英拉,都是泰国民众喜欢的总理,他们代表的是底层民众利益,而泰国军方、泰国国王代表的是泰国精英层利益。泰国底层民众与泰国精英层的利益肯定有冲突,但他信和英拉站在了底层民众一边,因此与泰国精英层格格不入,泰国精英层肯定想把他信、英拉拿下台
泰国体制很特殊,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道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泰国军方掌握着枪杆子,当然掌握主动权。而他信、英拉等代表底层民众利益的泰国总理,徒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满清热忱,但最终也会被在泰国国王支持下的泰国军方发动政变而赶下台。
作为泰国国王,虽然威望最高、权力最大,但很多时候也担心泰国军方倒戈——将枪口对准自己。所以,泰国历届国王,一方面会全力支持泰国军方处理内外事务,一方面也担心泰国军方叛变。只要泰国国王坚定站在泰国军方一边,泰国国王可以高忱无忧,泰国军方想办的事情也能成功——谁都知道枪杆子的厉害!
泰国从1932年6月第一次军事政变开始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二十次政变,泰国军变,颁布了十七部的宪法,举办了二十六次的大选,更是组了整整五十次的内阁。可以说泰国历史就是一部军事政变史!
泰国国王的权力其实和封建时期的国王并无过大差别。虽说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原则上来说国王的权力本应和英国的女王类似,就只是一个最高的权力的象征,但泰国国王是拥有绝对的权力,有能力统领军队,而总理却没有能力指挥军队。这一病态的政治体制自然就会导致只要国王不满意总理的治理或者当总理的生存威胁到自己时就能一声令下指挥军队将其推翻! 前总理他信就曾说过“没有人能够使我下台。但只要国王说一句话,我将立即辞职。”
泰国政局动荡,虽说理应是执政党执政,但是每个党之间实力差距不大,更何况还有联合建党的情况出现,可见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斗争都异常激烈。那国王也不想去趟浑水,就借势发动军队推翻政府,让军队成立临时政府,而人民自然是不敢去挑战国王和军队的权威。这样利用军队的解决政局动荡行为的确简单粗暴,但是长期来看只会成为导致恶性循环。能人志士也会因此被埋没,泰国终将会成为国王和军队的“游戏”!
泰国拥有着绝对的王权,激进的军队和动荡的政局,由此看来巴育成为正式总理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枪杆子中出政权”,巴育的当选可以作为三方的“调和剂”。国王和司令的关系本身就融洽,而司令成为总理拥有兵权,政局和人民也不敢乱来。这对于“病急乱投医”的泰国政局说不定是一条出路。
为什么泰国军方经常发动政变,还都成功了?
泰国军方发动政变都能成功?确实是这样,泰国军方每次发动军事政变,最后都会把民选的总理赶下台,他信是这样,英拉也是这样!英拉绝对不是泰国最后一个被赶下台的民选总理,只要曼谷王朝犹存,只要是民选的总理执政,均有可能被泰国军方发动军事政变赶下台!
2013年8月,泰国的执政党为泰党议员沃拉差提出一个“特赦法案”,让泰国的国会审议。“特赦法案”具有很大的争议,反政府人士素帖对“特赦法案”非常不满,就带着反政府人士进行示威游行,让泰国陷入新的政治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泰国的女总理英拉下令,解散了泰国国会下院,说英拉“滥用职权”的罪名成立,根据泰国的宪法解除了英拉总理的职务!
泰国的政治危机爆发,英拉被宪法法院解除职务,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就站出来主持大局,理由是不让泰国成为下一届乌克兰或埃及。巴育的想法非常不错,就让泰国的执政党、反对党、选举委员会高层官员以及亲政府、反政府示威领导人和看守政府总理尼瓦探隆·汶颂拜讪等人坐下来谈判,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各方的分歧太大,从2014年5月21日谈到2014年5月22日16时20分,巴育主持的和谈谈崩了!
2014年5月22日16时20分和谈失败,2014年5月22日17时,巴育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为了不让泰国的政治危机蔓延下去,成立泰国国家维和委员会,由军方接管泰国政权,巴育出任代理总理,继续主持大局!
英拉被军方赶下台,英拉的哥哥他信也被军方赶下台,唯一不同的是,英拉是被巴育赶下台,他信是被颂提赶下台。泰国王室不希望文官政府的总理,希望军方代表执政。但也有例外,阿披实也是民选的总理,却没有被军方发动政变赶下台。不难理解,泰国军方没有把阿披实赶下台,是因为阿披实和他信、英拉略有不同,阿披实照顾了泰国王室的利益,是王室支持的代表。他信和英拉则不同,他信和英拉更民主,不喜欢“君主立宪”,执政伤害了王室和军费的利益,才被赶下台!
泰国军方每次发动的政变都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泰国国王是一个有实权的国王,泰国国王是真正的王,不是象征性的国家领袖,是泰国的三军统帅,是泰国的活神,泰国人民相信国王,见了国王要行跪拜礼。泰国民众不反感军方执政,就是相信国王。
枪杆子里出政权,泰国的文官政府不堪一击,就是因为文官政府没有军权,军队指挥权在国王手里,不在总理手里,军队只听国王的话,不听总理的话!为什么泰国军方经常发动政变,还都成功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月初去泰国,同当地美女聊天,谈及泰国军方的事情。
其实,现在泰国人都知道,国家但就是军方在控制,所谓民主制度只是在军方控制下的。
而军方背后则是泰国国王,军方只是他的工具。
泰国近代历史上,一度建立军政府控制国家。然而,二战失败以后,銮披汶·颂堪的军政府受到很大打击,失去民众信任。
军方无奈之下,只能同威望极高的国王、贵族结盟。
然而,此时的拉玛九世国王不过是銮披汶·颂堪的工具。然而,拉玛九世的能力很强,很快笼络了所有銮披汶·颂堪的反对派。
1957年,在拉玛九世的暗中部署下,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銮披汶·颂堪。
沙立将军上台以后,虽还是军人独裁,但权力已经开始被拉玛九世掌握。
到了1963年,沙立去世后,拉玛九世已经大体可以控制国家的大局。
因为当时越南战争爆发,美国兵开始大量进入泰国基地。
由此,泰国开始和美国走得很近,尤其民间更是接近。很多泰国人开始接受美国教育,接受了美国的民主思想,要求国家改革,废除君主制和军政府独裁。
这种情况下,拉玛九世再次和军人结盟,一起镇压民主派,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1973年开始,泰国逐步民主化,期间泰国军方多次镇压,很多人被杀。
然而,最终民选政府还是在人民支持下建立起来。
其实,所谓的民选政府基本都是同国王、军方为敌的。
这些民选政府主要维护国家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的利益,不然就无法当选。他们就同国王和军方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为国王和军方掌握泰国权力的目的,还是为了利益。泰国军方的将军们基本都是大富豪,国王更是拥有无数土地。
所以,无论是他信政府,还是英拉政府,只要跨越了军方和政府划的红线,都会被毫不留情的推翻。
为什么?
因为泰国其实还是军政府在控制大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由于泰国没有实现军队国家化,所以民主制度是建立在沙滩之上,一个浪打过来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军方不存在发动政变一说,泰国的大权本来就是他们控制的。
现在就更好了,连泰国总理都是军方的人。
为什么泰国军方经常发动政变,还都成功了?
我们可以看看泰国的历史就能知道军事政变背后的根源,泰国再怎么军事政变,泰国国王都没变。这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泰国军方发动的政变与国王关系密切。泰国自从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看似泰国国王把权利交给了人民,交给了政府,可是通过近20次的军事政变似乎证明不了这一切。
(普密蓬国王旧照)
泰国国王虽然是表面上把权利交给了人民,人民也可以通过选举来实现对国家政府总理的选举,可是实质上这些所选举出来的总理必须要符合国王和军队的利益。一旦在利益上出现不同的认同,那么泰国的政治就会出现动荡。泰国的利益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蛋糕,泰国国王和军队始终都是拥有相对固定的份额。一旦这样的模式和分配被打乱,那么必然就有利益斗争。
比如泰国最近以来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信和英拉被政变推翻下台,其实就是泰国利益的分配出现了问题。泰国的他信和英拉都是代表底层民众利益的政党代表,他们在执政泰国政府期间,给泰国民众带来了很大的福利政策。可是这样的政策直接动摇了泰国国王和军队的利益,毕竟泰国的蛋糕利益还是相对固定的。一旦民众获得利益变多了,那么就意味着国王和军方的利益减少,那么军事政变不可避免。
(泰国现任国王)
2005年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在下议会选举中取得74.5%的席位。这已经是泰国议会的第一大党,已经拥有了整个议会的控制权,这已经严重威胁了其他政党和国王军方的利益。可以说他信已经让国王和军方感到了绝对利益威胁,更何况他信的亲民立场,更让国王对他信的势力极为担忧。于是在2006年9月19日,颂提领导的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带领军队包围政府总部和总理办公室,解散了他信政府,这让他信在国外访问而无法回国。
包括英拉政府也是一样,她们都代表着底层民众的利益,给底层民众更多的福利政策,这都在动摇着国王和军方的利益。那么发生军事政变就是必然结局,民选政府自然是被推翻下台。而军方与国王都是利益共同体,这样的国王根本就不会被军方所动摇。因此我们就看到了泰国国王是不变的,但是泰国军事政变却是很多的。而泰国国民也特别信奉国王,这样就导致被推翻的民选政府最后也无法改变泰国的政局!(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泰国军方经常发动政变,还都成功了?
军人在泰国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这也后发君主制国家的一般性规律。泰国1932年暹罗革命本身就是在军方推动的。当时刚刚经历了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泰国财政紧张,国库亏空严重,国王拉玛六世为了摆脱危机,准备削减国防开支,给军人降薪。由于军队相比其他部门先一步建立起制度化薪资制度,这使得军方十分不满。最终在军队内部民党人士带领下,军方发动政变,迫使拉玛六世改革,实施君主立宪制度。然而这也首开军人干政的先河,泰国至此以后,军方发动大大小小20次政变,宪法也换了20部,然而政局依旧不稳定。
(暹罗革命中的政变军人)
泰国政局稳定的大部分时期都是军人或者由其代理人掌握政府。泰国军方本身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拥有自己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泰国本身政治经济相互分离的模式下,某种程度上扮演者主导者的角色。这其中有两个主要的表现:
- 军方退役的高级将领都是泰国最核心部门枢密院的成员,而枢密院本身在国王缺位或者不能履行职务的情况下可以取而代之。
- 泰国本身民间资本发展先天不足,相对弱小,资本对于政治的影响力很小。他们影响的方式只有通过依附于军人和政客的方式来参与到政治活动当中。
(军方在维持秩序)
从这也就可知一旦当军方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其就将会进行反击。不过政变军人虽然掌权,但是他们缺少足够的威信和影响力,而这些恰恰是王室所具备的。泰国某种程度上讲其革命并不彻底,具有前现代国家的一些特点,国王是国家元首,是传统和宗教的守护者,深受民众爱戴。军方想要推翻王室取而代之是不可能的。所以军方想要政变夺权,想要取信于民,没有泰王点头是根本没办法实现的。一旦政变失败那么,参与政变的军人首领就不得流亡国外。目前泰国军方和王室的利益趋于一致属于合作关系。
(泰王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
对军人构成威胁的在过去是经济发展所逐渐形成中产以上知识阶层,在历次斗争中,大多是由泰王普密蓬出面进行调解的。中产阶层也变成了拥护国王的保皇党。现在代表农民和底层市民的民粹主义政治势力,他们的崛起让军方、王室、保皇党三方的利益都受到冲击。而这一切都源于1996年泰所实施新宪法,这部宪法是最接近于西方君主立宪制的宪法。凭借这部宪法他信才得以上位,并且重新连任,他执政后,泰国的政局就一直不是非常稳定。
(他信兄妹的支持者红衫军)
所以2006年和2014年军方先后两次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以及其妹妹英拉政权。这背后都是有王室和保皇党在支持。在政治角力中,民粹力量不具备体制上优势,军方在国王默许下发动政变,从而控制政权从而实现政治稳定。泰国想要不政变,中产阶层必须继续壮大,而且必须建立完备的宪制,且必须切断军方在各个方面的利益关联。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国家处于稳定状态。
(保皇党)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为什么泰国军方经常发动政变,还都成功了?
泰国几大政治势力:王室、军方、民选政府。
泰国的主要2个族群:几百万较富裕的城市有产阶级、几千万的农民、普通市民群体。
2个族群,有产阶级支持王室和军方,他们的街头政治组织就是“黄衫军”,而普通平民则支持民选政府,他们的街头政治组织就是“红杉军”。
二战之前,军方曾长期把持政权,王室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不过军方在二战期间一度支持日本,导致军方在二战后民心丧失,王室乘机“重出江湖”。
在几十年的冷战乱世之中,普密蓬国王以过人的心智和能力,花了20多年的时间,逐渐控制了军队,在1990年代泰国民主化实现选举之前,历届军方出任的总理基本上都是国王利益的忠实执行者。
当时间进入1990年代,民主化的浪潮势不可挡,王室审时度势,也放开了选举,开始在泰国选举产生总理。
民主、选举,比拼的就是一张张选票的归属,那几千万农民和普通市民阶层,自然手里掌握了最多的选票资源。
政客要赢得选举,必然要做出有利于平民的竞选承诺,而且在上台后,还得兑现这个承诺,民众的支持是他们扎根泰国政坛的基础。
但是,泰国的政治、经济等诸多资源依然牢牢掌控在军方、王室和富裕的有产阶级手里,泰国王室是世界上最有钱的王室,据称资产高达300亿美元,其在曼谷占据的无数土地,每年都能带来几亿美元的租金收入,全国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石油电力通讯等国计民生的行业、全国大量的皇家特许经营行业……都充斥着王室的背景,而军方的高级将领几乎个个都是大地主,身处财富圈层的高端,而几百万的有产阶级,则形成了财富圈层的中间部分,而几千万农民和普通市民,无权无势,只能在萎靡不振的经济发展中艰难求生。
民选政府上台后,想要兑现之前的承诺,取信于民,以求得政权的稳固,必须要割这些中高圈层甚至王室的利益,或者说,就是拿国家的资源给民众发福利,比如英拉卷入的“大米案”,她当年就是承诺高价收购农民手里的大米,那时候国际米价确实很高,政府囤积起来,有得赚,但是粮食刚收上来没多久,国际米价暴跌,泰国财政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当初收购大米,政府大多都是给农民打了“白条”,说是等大米出口换了钱再兑现给农民,结果,政府兑现不了的,这下,农民不满意,军方和王室也不满意,英拉只能下台。
只要民选政府想要割这些权贵的肉,这些富裕阶层的人必然会反击,对政府的命令阳奉阴违,民选政府的意志很难得到有效落实,他们就不得不动员“红杉军”上街诉求,而代表有产阶级王室军方利益的“黄衫军”也会及时出马相抗争,双方矛盾升级,从喊口号升级成冲突,矛盾继续升级,曼谷和国内局势趋于混乱,最后越来越乱,于是,王室授意的军方政变就会发生,民选政府被推翻,政治重新洗牌。
只不过,军事政变后,王室和军方又会面临一个问题,接下来该怎么走?泰国可以实行短期内的军管,但却不能长久,军管时间一长,军方、王室和民众的对立将愈加严重,搞不好就会把泰国引入内战,到时候,军方和王室的命运就会很微妙。
所以,军方政变后都会承诺一定期限内回到民主体制,只是回到民主体制后,受到几千万农民和小市民阶层的政治势力又会重新上台。
然后民选政府的政策再次让军方王室难以容忍,再次发动政变,于是一次一次循环往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