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特有的兵器“薙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日本战国有名刀,名“薙刀”,相传起源于奈良时代,结束于平安时代,是日本妇人和守护寺院的守护僧兵常用的武器,也是镰仓时代末到室町时代战场上的主要武器之一。

镰仓时期,所有武士的标配是武士刀,当然并不是一口,每个武士拥有至少两口武士刀,而且多是宝刀。另外武士人人都必须要有一流的箭术,这是为了保证在战场上可以对敌人进行远攻,而肉搏战则是以武士刀为主。除此之外,武士们还拥有一种“怪刀”,也就是薙刀,但这并不是武士们喜欢用的兵器。

薙刀的缺点是不适合密集型战斗,刀身细长弯曲,而且很容易被砍断,杀伤力并不比武士刀强大。薙刀刃身1尺到2尺(约30~1500px),通常柄杆的长度从3尺到6尺(约90~4500px)不等。柄杆多用木制或者竹制,当然也有铁制,不过铁制的一般人拿不动,所有很少见。不过在日本的奈良时代历史博物馆中,存放着一口类似于“青龙偃月刀”的薙刀,柄杆为铁制,刃身宽大厚重,这玩意能不能有人耍的动依旧是个问题,以日本人当时的体型和身高,能用这么种的刀简直就是奇迹。

薙刀的兴起跟日本僧人有直接关系,日本的寺院都配有僧兵,平时念经做法事,有战争来临的时候可以直接充当战士。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依旧有僧兵入伍侵略他国之事发生。日本奈良“南都”兴福寺与“北岭”比叡山延暦寺合称“南都北岭”,这两个寺院各自拥有数千僧兵,这些僧兵的制式武器就是薙刀,据说战斗力十分强大。两个寺院动辄出动数千僧兵威胁朝廷与侵略其他寺院,在当时非常嚣张。

除了僧人将其作为制式武器外,由于薙刀刀刃太短太细,整把刀太轻,攻击手法以中远距离斩扫为主,因此非常适合女性力量不足的使用,继而成为女性所用兵器之一。但薙刀杀伤力不足,不能刺只能挥,而且不能向下硬劈,会很容易折断。

相传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秀吉身在肥前名护屋城,招集了各大名武将的妻子作为人质,其中就包括“西国无双”立花宗茂的老婆“立花訚千代”。

立花訚千代因其美艳无双,不知被多少人倾慕。而丰臣秀吉确实出了名的好色,为了保护自己,立花訚千代便和侍女以及其他大名武将之妻拿着薙刀,且腰间系了可以切腹用的“脇差”去参见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立花訚千代会用这一招,当色眯眯的秀吉看到了美艳的立花訚千代和侍女拿着薙刀,腰插“脇差”参见时,吓得手中的茶具都掉了,赶紧陪着笑脸褒奖她:“立花之妻果然非等闲,真乃女丈夫也……” 

平安时代末期僧兵,源义经的家臣,大名鼎鼎的武蔵坊弁庆,所使用的武器就是薙刀。不过他那口薙刀经过特殊改造,据说柄杆内为硬木,外为镔铁,刀刃宽而锋利,可折断武士刀。相传武蔵坊弁庆曾用此刀一下将战马砍为两段,而且刀不沾血。

应仁之乱后,则以密集型的歩兵(足軽)为主流,长枪代替了薙刀。战国时代更由于“铁炮”传来的缘故,长柄武器全部衰退,薙刀又沦为僧侣、妇女子所用的武具。

虽然薙刀已经从实战兵器中废除,但在江户时代武将家中的妇女们仍然要是学习与练习的武艺,嫁入武士家的新娘薙刀是必备的嫁妆。

日本大正时代至二战后,薙刀成为以女性为主的武道,称为“なぎなた”。直到今时今日,日本女生依旧有练习薙刀和弓箭的传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日本战国时期特有的兵器“薙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薙刀(tì dao)是古代日本女性使用的一种长刀,因其刀身微弯,像鸡的尾巴羽毛,故称之为薙刀,或者眉尖刀。 薙刀的刀身部分长30~60公分,刀刃中部开有血槽,木柄部分长90~180公分,因此一般薙刀长1.2米~2.4米,最长的可达3.6米,是战场的一种长兵器。

薙刀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公元784年~1192年),是寺庙里僧兵看家护院的武器,在对抗流寇强盗的战斗中表现十分出色。到了室町时代时(公元1336年~1573年),薙刀成为部队的制式武器,在战场上广泛使用!薙刀由于刀刃长,木柄长,所以总长度较长,但是重量不重,故成为步兵对付骑士的得力武器,薙刀当时的普通程度就好比隋朝之前的戈一样。

薙刀主要的战术动作为劈砍,这需要较为疏散的队形才能施展开来,适合单兵散斗。在应仁之乱中,当时军队排成密集队型,集体冲锋,故薙刀被长枪取代,因为长枪的主要战术动作是刺,可以适合密集队型,能发挥团体协作的威力。薙刀虽然退出了军队制式武器序列,但是它作为女子自卫术的武器,却又广泛流行开来,形成了“女子薙刀术”武术项目。

立花訚千代就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薙刀高手,她是战国大名立花宗茂之妻,组建了一支女子部队,跟随丈夫在战场上奋勇搏杀。 立花訚千代被称为西国无双,又被日本枭雄丰臣秀吉称为“女丈夫”!目前薙刀成为日本女武士的象征,也是日本女子学习武术的首选,薙刀术目前有十多个流派,其中著名的有:穴沢流、心流、一心流、月山流等。

日本战国时期特有的兵器“薙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薙刀其实就是宋代中国的朴刀。

朴刀其实就是一把普通的单刀,但刀把可以用一根长木杆固定,就形成了木杆的长刀,长度可以超过2米。

朴刀的出现主要是宋代不允许普通平民携带长兵器,比如长矛、长枪、铁杆长刀之类。

而宋代平民为了对付野兽和匪盗,显然使用短刀是很不利的,就发明了这个朴刀。

朴刀平时就是单刀和木棍,不违法。遇到可能的危险时,迅速组装起来成为长刀。

不但可以规避法律,而且朴刀的重量比较轻,容易训练;造价低廉,可以大面积普及。

至于薙刀也是大同小异,是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常见的武器。

薙刀相比普通的武士刀打刀来说,长度要长的多,可以刺也可以砍,可以步兵作战,也可以马上使用,相当实用。

然而,随着武器技术和军事战术的发展,薙刀逐步被淘汰。

日本内战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大兵团数千数万人对战也开始广泛出现。

在这种作战中,薙刀的作用不如长矛、长枪。

一是长矛长枪更轻,也可以更长,刺杀速度更快,也更容易制造,更实用。

二是因为战场兵力众多,多以步兵密集阵势作战,而不是以往小股兵力灵活作战。

这种战法下,士兵靠的很近,薙刀舞不开。

所以,薙刀被军队淘汰,逐步成为武士家妇女和僧人自卫的武器。

原因和宋朝一样。

日本古代只允许武士佩刀,普通老百姓不能携带武士刀,更别说长枪长矛这些长武器了。

以往妇女和僧人自卫只能使用匕首这类的武器,威力太弱,用来自杀还差不多。

薙刀不是武士刀,也不是枪矛,不受法律的限制。

平时妇女和僧人将薙刀放在家里或者寺院里,遇到危险才会拿出来使用。

由此,妇女和僧人开始练习薙刀的使用方法,形成了传统。

日本战国时期特有的兵器“薙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太刀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GEN

说起日本的战国时代,大家都不陌生,许多影视作品、游戏都以它为背景,许多武器更是广为人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极具日本特色的三种刀。

太刀

太刀是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刀,并且一度成为了武士阶层的象征。太刀起源于中国的唐刀,在日本的平安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那个时代,日本还处在半开化时期,太刀成为了许多神话传说的主角,例如源赖光使用“童子切安纲”斩杀酒吞童子。

太刀

太刀因其长度分为不同种类,小太刀长度1米以下,大太刀(也称为野太刀)长度1.5米以上,《怪物猎人》中的太刀正是这种大太刀。大太刀在最初是作为骑兵武器来使用,试想一下这个1米5长的大刀配合上战马的冲击力可以使出多大的威力,但可惜的是由于其太过沉重,对使用者要求极高,加之高昂的制作和保养费用,已经不适合战国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骑枪和薙刀逐渐成为了骑兵主要使用的武器,而太刀成为了少数精锐骑兵才能使用的武器。

《怪物猎人》中的大太刀

随着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的扩大,贫穷但人数众多的足轻武士逐渐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而长度较短的太刀成为了他们手中的利器,考虑到破甲的需要,这些太刀往往更短但是刀刃更加厚重。

为战争画上句号的德川幕府终于也为太刀的发展画上了句号,由于战争平息,幕府下令限制了太刀的长度,太刀从战场上的武器,转化成了武士身份的象征,从此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打刀

打刀的历史较太刀较短,一直到足利幕府时期才逐渐流行起来,打刀和太刀的造型上区分度不大,然而在使用上却有不小的差距,打刀在长度上一般要短于太刀,并且佩戴方式有所不同。

打刀

无论中国外国,大家佩戴刀这种武器的时候大多都是刀刃朝下,而打刀却不然,这种刀佩戴时刀刃朝上,在拔刀迎敌的时候,往往能更快的摆出防御的架势,在日本许多剑客(应该叫刀客,毕竟武士不用剑)专门研究拔刀配合攻击的招式,名为拔刀术,至今仍然在日本剑道中拥有一席之地。

游戏中的日本武士

在影视、游戏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武士腰上佩戴两把刀,一把是太刀或者打刀,而另一把名叫胁差,这种刀比之打刀更短,是一种备用刀,在主武器损坏不能使用之际的应急武器,著名的剑客宫本武藏就是使用一把太刀一把胁差,开创了二天一流。

薙刀

薙(音剃)刀虽然这个名字很有日本特色(例如草薙剑),但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很普遍使用的眉尖刀,这种刀在平安时期是作为僧兵防御寺庙时所使用的武器。

日本僧兵

然而随着战争规模的逐渐扩大,这种长柄武器逐渐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并成为战场上的主要武器之一。但随着战国时代战争的发展,薙刀也逐渐为枪所替代,但这种武器依然在僧兵中广为使用。

薙(音剃)刀

在德川幕府时期,这种武器逐渐在武士阶层中弃用,但却衍生出了“女子薙刀术”这种新型的武术,至今仍然有专门的薙刀比赛项目。

结语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虽然这些武器早已远离了战场的硝烟,但它们依然活跃在荧屏之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