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在欧美新一代坦克都是有空调的,我国最新的99式坦克也有空调。

至于我国除了99式坦克其他型号,对不起,没有空调。

为什么没空调?

主要还是设计理念的问题。

我国坦克设计传承苏联模式,强调坦克是用来作战的,不是来享受的。

以59式坦克来说,无论驾驶、乘坐、作战都是很辛苦的,坦克兵要比步兵能吃苦才行。

以温度来说,坦克内部有很多高温的设备,尤其是发动机。

如果是南方的大夏天,59式坦克长期行军不能开顶盖,温度是极高的。

车内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0多度,甚至50度。

而早期59式坦克别说没有空调,连电扇都没有,只有一个排气扇。

排气扇也不是用来为了坦克兵降温的,主要是开炮以后派出车内烟雾废气的。

萨胖一个朋友是老坦克兵,现在早已退休。他说当年南方拉练,一天下来他的鞋子里面都能倒出汗水来,全身连内裤都湿透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上面说了,就是设计理念问题。

59式坦克源于苏联T54坦克。苏联人认为坦克是消耗品,是作战用的,不是空调大巴。

士兵应该提高自己的忍耐力,适应战争的环境。

对于安装空调,苏联大部分领土都在寒带,不需要考虑夏天问题。即便深入南欧作战,南欧维度比中国靠北,夏天的温度不是很高,坦克兵还是能够忍受的。

同时,坦克内部空间狭窄,苏军坦克兵都是小个子,最低矮的空降坦克很多都招收蒙古人,因为他们个子矮,斯拉夫大个子挤在里面受不了。

这种情况下,空调不可能装在坦克里面。如果装在外面,会造成明显的红外特征,暴露坦克。同时,空调是很脆弱的,一旦遭遇哪怕轻武器和炮弹手榴弹破片,也容易被打坏,甚至起火燃烧。

还有,民用使用氟利昂的空调,不能用于军事作战。这种空调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笨重,不耐严重的冲击和颠簸,极其容易出现制冷剂泄露的情况,维护很复杂。

目前世界坦克主要采用通过空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的放热和吸热效应来制冷。

然而,这种方式不是我军传统柴油机能够提供动力,必须采用燃气轮机或者额外的辅助动力设备。

我军没有燃气轮机,在99式坦克之前也不可能为了士兵的舒适,单独安装辅助动力设备。

所以,包括96式坦克在内是没有空调的。

有意思的是,我国外贸坦克,尤其是出口到中东和南亚的坦克都是安装空调的。

这主要是那边温度太高,如果没有空调,坦克兵根本就不能作战。

然而,从99式坦克开始,我军也考虑士兵的舒适。

毕竟士兵舒适才能提高持续作战能力,提高坦克的作战能力。

2014年开始,我军在新式99式坦克的基本设计之初,就采用功耗低、体积小的高速稀土电机去驱动压气机和涡轮,解决了空调问题。

2014年官方媒体报道,中新网9月5日电 据军报记者网报道,让坦克驾驶员吹上空调,已不再是梦想。近日,总装装甲兵某研究所传来喜讯——新型车内环境控制系统首次应用于某新型主战装备,服务铁甲官兵,坦克驾驶舱内环境将得到巨大改善。

至于战斗机是安装综合环境控制系统,是超级空调。

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看了几个回答感觉没答到点子上。

首先坦克需要空调这是肯定的,有些论调说当兵是去打仗的不是去享受的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根本不了解情况。至于说不装空调是为了减少红外特征的,这个说法也靠不住。因为发动机排气口和散热口的红外特征可比空调明显多了,多它一个不多。我们看看坦克研发单位的科研人员怎么说:

当环境温度为32℃时, 舱内温度经常出现的是45℃, 驾驶员处可以高达52℃, 再加上人员呼吸与汗液的蒸发, 车内的湿度也相当高, 乘员的体温迅速升高, 甚至发生虚脱, 很难长时间持续工作。另一方面, 若电子仪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超过60℃, 也将失去可靠性而使武器系统的战斗力开始丧失甚至瘫痪;

所以说装空调就是提高战斗力!不过坦克的空调还真不是说装就装的,能给坦克装上的空调也不是市面上几千块钱的民用产品能打发的。大家都知道民用的空调需要用到冷媒,先通过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内降温至中温中压,在蒸发器内突然膨胀后,温度迅速降低,从而给室内环境降温。

坦克最大的问题是传统的空调无法装上去,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因为坦克行驶的环境和公路不同,常常要在起伏很大的地形上机动,甚至要越过壕沟,因此颠簸、震动、大倾斜角度对坦克内来说是家常便饭。民用空调在这种环境下冷媒极易发生泄露,或者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循环。

另外,大国的坦克一般都要求有“三防”功能,传统的冷媒制冷空调除湿能力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三防”的需求。

所以就要为坦克研制特殊的空调,即不依赖其他冷媒,只通过空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来带走热量。但是空气做冷媒的制冷效率很低,必须用高转速压缩源才能把空气压缩到可用的程度。之前唯一靠谱的高转速动力源只有燃气轮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仅有M1A2和T-80U这两款燃气轮机动力的坦克有空调,采用涡轮式空气制冷装置。而柴油坦克发动机因为转速较低(2000-3000r/min),与空气制冷装置所需的转速(50000-80000r/min)严重不匹配,即使搞个变速箱也很难搞出这么高的增速比。这就是为啥全世界大多数的坦克都没有装上空调了,因为绝大多数坦克用的还是柴油机嘛。

一般的坦克只能有这么一个风扇勉强降降温

M1A2的坦克空调

那为啥我们外贸的VT-4、VT-5坦克,我们的99A也用柴油机,就都装上空调了呢?原因是我们搞定了一个东西叫:高速稀土电机。前面说了,之所以大多数坦克都不上空调,是因为只有燃气轮机的转速才能把空气压缩到能作为冷媒使用的程度。而如果用电的驱动空调的话,一般的电机根本没有这样的转速能满足要求。而稀土电机则不同,它可以轻易达到每分钟几万转的转速,所以用来它驱动空气制冷的空调压缩机是可行的。不过因为这个技术突破的比较晚,老99、96、59的坦克兵就无福消受了。。。

VT-4、VT-5外贸坦克均装有空调,这就是市场竞争力啊

至于战斗机的空调,就好办多了,飞机上有一整套环境控制系统,温湿度都可以调节。前面说了有燃气轮机的情况下空气制冷不是什么问题,飞机发动机只要传动一部分动力过来,就足以得到增压空气。而且高空下外面的环境很冷,本身就是一个制冷源。

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随着战场装备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坦克驾驶员的驾驶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观。现代新式坦克大部分都装有空调的配置,只有一些比较老旧的坦克,才没有装备空调的配置。早期的坦克不安装空调,主要是因为早期坦克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坦克上的乘员数量比较多,造成坦克的空间相对拮据,没有多余的空间用于安装空调。而且早期的坦克发电能力比较弱,坦克上需要使用电力的系统比较多,没有多余的电力来供给空调。

从80年代开始,很多新式坦克都安装上了空调,空调已经成为保障坦克战斗力的重要方式。特别是一些在热带地区使用的坦克,如果没有空调的话,坦克的驾驶员根本无法驾驶坦克作战。战斗机安装空调的过程,同坦克安装空调的过程比较类似,早期的战斗机也没有空调。一战和二战时期战斗机上,并没有安装可靠的温度调节系统。当时的战斗机飞行速度较慢,一些战斗机甚至是敞篷飞机,飞行员穿着厚厚的衣服,来抵挡高空的严寒。

毕竟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战斗机的飞行高度在9000米以上,飞行员所处环境的温度,要比正常地面的温度低50度以上。即使在炎热的非洲地区,高空的温度也非常低。一战和二战时期飞机性能比较差,续航时间短,航速比较慢,不安装空调飞行员也能够正常飞行。而现在的战斗机续航时间长,飞行速度快,空调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战斗机所面临的温度问题非常多,除了高空气温较低的问题外,战斗机还可能会面临气温升高的问题。由于战斗机都是密封式的驾驶舱,在密闭的驾驶舱内,飞机上的各类仪器都会产生热量,太阳直射也会造成战斗机舱内的温度升高。同时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不断的变化,战斗机飞行过的地区的气温不断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战斗机内的温度。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现在战斗机上都安装有调节驾驶舱温度的功能设备,这种设备的名称叫做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类似于私家车上的空调系统,但是要比私家车上的空调系统更加复杂,也更加的可靠。环境控制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为驾驶员调节温度,另一个是为机舱内的精密设备来调节温度。在环境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战斗机驾驶员能够在驾驶飞机的时候,获得更加舒适的驾驶环境。

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一辆几百万美金的坦克,却连2~3000块的空调都不装?

要知道夏季坦克内部温度很容易就高达50℃以上,里面简直就是“蒸炉”,也有人将其形容为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很多国家的坦克兵都苦不堪言,甚至还有集体中暑、意外死亡的案例,而且从科学角度出发,人体中暑后如果没有及时救治,“热死”的整个过程十分痛苦,内部细胞会一个个慢慢死亡,肌肉组织会逐步“溶解”。

言归正传,为了应对坦克内部高温情况,很多士兵都选择赤膊上阵,有些则携带很多冰袋进去,或者是坦克内部装一个小电风扇,但这些对于降温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

所以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空调能影响坦克的整体战斗力,试想一下,但外界35℃,内部50℃以上的高温环境内作战,一方坦克不带空调,另一方坦克带空调,在同等水平的战斗中,肯定是带空调的坦克发挥的更好。

那么又有人说了,现代战争都是中远程导弹、无人机、五代机、航母的时代,像坦克这类笨重的武器,开出来就是活靶子,难道坦克真的如此不堪吗?

坦克在现代战争中依旧是“陆地王者”

20世纪初,坦克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即便初代坦克状况百出,但其本身的彪悍程度,还是让敌人感到胆寒,有的敌军甚至在看到坦克大军后,直接选择了放弃阵地,此后坦克便一直是各国发展的重点陆战武器。

但随着坦克的发展,反坦克武器同样相继被研发出来,例如反坦克战车、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筒等等,不过坦克本身并没有大家想的这么脆弱。

航母除了舰队的保护以外,本身的抗击打能力也是首屈一指,它的甲板厚度高达550毫米,而陆地坦克的装甲厚度同样高达400毫米以上,有些坦克的装甲甚至更厚。

目前主流坦克装备的是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

复合装甲的外层是钢板等金属材质,中层是陶瓷等非金属材质,内层再配以金属材质,各层材料的不同硬度,甚至可以把穿甲弹的弹芯给折断。

而爆炸反应装甲则是坦克外层一块块装有惰性炸药的装甲,当炮弹击中坦克时,外层反应装甲就会爆炸,反作用可以抵消敌军炮弹的动能。

除了“耐揍”之外,坦克还配备了烟雾弹,烟雾弹可以大幅度阻挡敌军红外探测设备的捕捉,影响敌军武器制导的精准度。

自古以来,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十分明显,而如今的坦克部队就是骑兵的现代版,得益于履带,坦克同时具备了强大的攻击性、防御性、机动性,不论平推还是从侧面切入战场,亦或者截断敌军补给线,坦克战术都是上佳之选。

至于前段时间阿塞拜疆跟亚美尼亚的冲突,其中坦克被无人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显然是一种错觉,归根结底是亚美尼亚没有处理无人机的能力,而不是什么都让坦克背锅。

造价几百万美金的坦克,为什么没有安装空调?

有人说安装后的空调,会让坦克更容易被敌军红外探测发现,毕竟空调外机所产生的热源不容忽视,但我觉得,空调外机固然有一些影响,但坦克本身就是一个“大火堆”,一台特制空调就将坦克完全暴露的说法,并不严谨。

1.特制空调会降低坦克的整体机动性

现代坦克普遍采用的是柴电动力,其本身电瓶跟发电机辅机功率都不大,自然坦克本身所储备的,所产生的电能都偏低,而这些有限的电力,首先就得满足动力系统、火力操控系统及各种复杂的电子仪器,例如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主动防御雷达等等,再加上电驱炮塔,坦克的电能所剩不多。

而安装在坦克上的空调,肯定也不少咱们日常生活中几千块的那种,特制坦克空调肯定会增加发电机的功率负荷,降低坦克整体性能,同时也会增加坦克故障率,万一打仗的时候坦克发生故障,这可真是要了老命。

2.特制空调会压缩坦克内部空间

下图是一辆纵向切开的坦克,可以看到坦克内部空间十分有限,里面配有大量设备装置,还要装备很多武器弹药。

在本就狭小的内部空间中,一台空调内机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空调,内部坦克兵在拥挤的情况下,他们的手肘、膝盖或其他部位,可能会误碰到某些关键开关,在打仗时,万一坦克兵存在误操作,一坦克的士兵可能就牺牲了。

而且传统的气化物循环制冷空调不适合安装在坦克上,因为其本身除了体积大之外,还不耐冲击,而坦克的作战环境各式各样,除了剧烈颠簸以外,在开炮时,强大的后坐力可能直接把空调给震坏了,到时候怎么办,总不能一边打仗,一边派人去外面修吧。

3.坦克没有安装空调的原因:技术不达标

一般而言,当室外温度为32℃时,坦克内温度大概为45℃,驾驶处高达52℃,坦克兵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战,很有可能敌人还没见到,己方就集体中暑了,而且很多灵敏的电子仪器在超过60℃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出现故障,所以给坦克装空调,就是增加其战斗力,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但给坦克装的空调,完全不是咱们家用的那种,正常情况下,坦克就颠簸的厉害,有时候还要大斜角前进,甚至越过壕沟,这时候家用空调的冷媒就很容易泄露。

而且军事大国对坦克的要求是“三防”,家用空调根本无法满足三防标准。

其实通过空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来带走热量,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却需要高转速压缩源才可以,目前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便是燃气轮机的坦克,而很多国家的坦克还停留在柴油阶段,这就导致柴油坦克发动机的2000-3000r/min,根本无法满足空气制冷所需的转速(50000-80000r/min)。

当然也并不是柴油发动机坦克就没办法,只要提高发动机转速就行,现在很多国家研发出了高速稀土电机,它可以让转速轻松达到几万转/分,所以用稀土电机来驱动空气制冷的空调压缩机是可行的,但问题又来了,由于研发门槛较高,时间较晚,导致很多国家的坦克,依旧没有条件装上特制空调。

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坦克带空调基本已成常态,而战斗机对于空调这事,就显得很简单了,战机拥有全套环境控制系统,温度、湿度都能轻松调节。

——END——

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一直很喜欢坦克,和一个坦克兵交流过,起码在我国的坦克型号中,从59、69、79到98、99、99A都没有装空调,目前我国服役的坦克也没有装空调。

之前去海军博物馆参观过我国最早的某型号潜艇,据讲解员介绍说那款参展潜艇里面没有配置潜艇官兵休息的床铺,官兵休息时就是潜艇上找个地方休息。要知道潜艇出一次任务短则十几天长则数月,比在坦克内居留的时间更长,不是设计者没有想到,而是根本没有这个空间。

目前我国在役坦克均没有装空调,当然不是为节约这几千元成本,原因如下:

1、空调狭小

坦克内部空间本身有限,一般有车长,炮长,驾驶员等三到四人,空调出风口无论对着谁直吹都不太舒服。况且空调必然带有外机,也就是坦克外围相当于背一个小背包。

2、空调外机发热问题

我们知道空调外机夏天吹出去的都是热风,比环境温度高了好几度,这样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极易被红外成像仪探测到,极大的增加了暴露的概率,容易沦为活靶子。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坦克本来就装配有强迫通风系统来保证空气流通,而且还有过滤器,可以防尘、防毒、防辐射尘埃,加装个小风扇比加装空调更实用。

当然在有些国家坦克是装了空调的,据说还有为了煮咖啡方便装了热水壶的,这也没啥技术含量的,愿意的也许还能安装冰箱、洗衣机,这有啥技术难点的?

战斗机则不一样,因为高空中很冷,以前的飞行夹克就是为了飞行员高空中保温用的,不过后来发明了战斗环境控制系统来保证飞行员舒适的飞行环境,原理和空调有区别,不是常见空调逆卡诺循环原理,而是利用冷热空气换热实现的。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一辆坦克造价几百万,为啥连几千元的空调都不装?战斗机有装吗?

现在的主战坦克一般都开始装空调了,注意,现在的坦克装的空调并不是我们民用的空调,其价格也不仅仅只是几千块就可以的。而且坦克安装的空调主要用途并不是为改善士兵的舒适度,而是为了现代先进坦克昂贵又精密的电子设备降温。战斗机发动机本身就有热源,在高空只需要为驾驶舱注入一定量的高温空气就行了!

以前的坦克为什么不装空调?人能受得了吗?

您看过二战记录片吗?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北非战场上德国士兵利用坦克在沙漠中的高温煎鸡蛋。您能想象得到吗?在沙漠中坦克外面的温度会达到可以将鸡蛋煎熟的程度,那么坦克内的岂不是可以烧开水吗?而二战时期的坦克是绝对没有安装空调的,坦克兵在坦克内是怎么降温的?高温炙烤下的坦克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现在坦克为何不装空调呢?

其实坦克看上去很大,其空调安装却存在问题,第一个是坦克空间都得到了足够的利用。坦克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做得很大,而是要尽量做得足够小才行,所以现代坦克的空间其实是不富裕的。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没有考虑到空调的安装位置,那么绝对不可能给炎热地区执行任务的车辆安装空调的。

世界上主战坦克大多数都是中美俄欧的产品,这些地区的维度普遍比较偏北。尤其是俄罗斯和欧洲,几乎常年都比较凉爽,坦克兵其实是不怎么考虑降温的问题的。即便是中美这样维度相对靠南部的国家,其实全年也只有少数时候会炎热,其他大部分时间的温度还是可以忍受的,相对于给坦克设计安装空调,坦克士兵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在这一段炎热的时间里降温。比如穿降温背心,甚至在坦克内打温度很低的生理盐水。而处于炎热地区的国家基本上都不怎么发达,也没有主战坦克在世界上卖得很好。所以大部分主战坦克不安装空调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战时,处于炎热气候环境下的坦克,内部温度会急剧升高。再加上现代坦克的精密仪器散热,有时候坦克内部温度会达到70度左右,已经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在美国中东执行任务的坦克,频频出现了坦克兵中暑的事件。这说明坦克安装空调还是很有必要的!

坦克安装空调,技术上很难实现吗?

既然有需求,自然也就有安装的必要。记得局座张召忠经常说,空调就是战斗力,说明我国也存在坦克兵忍耐高温酷暑的问题。那么为何没有安装呢?技术上很难实现吗?

其实还真的不好实现。普通民用空调大多采用氟利昂作为冷媒通过压缩机对房间内降温,和车载空调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这样的空调民房和工厂甚至车辆都可以使用,但是坦克却不能使用。因为坦克大多数时候不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坦克的作战环境很恶劣,自身的行动会因为剧烈的颠簸导致民用空调这种部件极易受损,所以是不能安装民用空调的,尤其是坦克涉水的时候,基本上一次就可能导致民用空调永久性损坏。

再说一个不能安装民用空调的原因,那就是坦克的电力不够。坦克一般采用的都是低速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看上去马力很大,但是却是依靠低速度大扭矩获得的,并不是高转速获得的。这样的机器发电能力不行,再加上坦克本身的设备也是耗电大户,空调更是个电老虎,所以为坦克安装民用空调会反过来让坦克的电力系统无法负担!

既然无法安装普通的民用空调,就必须为坦克重新设计稳定性极好,又不那么费电的制冷系统。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压缩空气制冷系统的好处!

现代主战坦克加装制冷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先进设备降温,士兵福利只是连带性质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为士兵考虑的!

现代坦克的精密仪器越来越多,比如雷达,红外等设备。这些设备不但极度耗电,而且高温性能也不好。一旦超过了工作温度,就给你来个罢工不干活。尤其是红外设备这种对温度极度敏感的设备更是如此。所以为坦克内精密电子设备降温成了现代主战坦克必须要研究的话题。

上文我们提到坦克其实是不能安装民用空调的。为了给坦克内的电子设备降温,坦克就必须研发一套新的结构简单,同时可靠性又好的制冷系统。这就是目前坦克一般采用的压缩空气制冷方式。工作原理上其实是和民用空调压缩机一样的,只不过冷媒氟利昂换成了不是那么高效的空气。虽然效果稍微差一点,但是好在可靠性高,不会在坦克极速机动的时候因为冷媒泄露而无法工作。

简单将压缩空气理论做一下解释就是,通过高压力将空气压缩成液体,这样空气在挥发成气体的时候就会吸热达到降温的效果。当然,其实也不用这么狠非要压缩成液体,只要进行压缩,再还原的过程中给都会有效果的!

目前我国的99A主战坦克,美国的MIA2,俄罗斯的T90以及欧洲的大部分主战坦克,都具备了安装空调的能力。相对来说以前在炎热天气下痛苦的坦克兵也由于设备的降温需要变得不再那么煎熬!

战斗机在高空是如何对抗寒冷的呢?难道也是安装空调吗?

地面上处于炎热的夏季的时候,最高温度可以升高到四五十度,印度每年都会因为五十度的高温天气热死人。可是即便是在地面温度50度的情况下,万米高空的战斗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也在冰点以下。基本上这么高的地方,温度零下三四十度属于正常现象,在冬季的高空,甚至温度低于零下五十度都是正常的。高处不胜寒,古人诚不欺我也!在螺旋桨飞机时代,基本上飞行员只能通过穿厚厚的衣服来抵御高空的寒冷,所以我们在二战记录片中经常看到飞行员身穿厚厚的保暖衣服帽子上下战机!

战机进入喷气式时代之后,驾驶舱内的气温和压力就可以调节了。大家坐的民航客机其实也并不是寒冷的冰雪世界,也一样是舒适温暖的。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大家知道,现代喷气战斗机发动机都有几级的空气压缩机,可以将空气压缩到几十个大气压,这个过程中其实空气的温度一支都是在升高的。如果将发动机压气机内和驾驶舱连接一个管子,是不是理论上就可以为驾驶舱供应高温高压的空气呢?而事实上,喷气式战机无论是客机还是战斗机都是这么做的。现在的飞行员之所以不再需要穿着厚厚的飞行服上飞机,主要还是现代技术的愿意。

等等,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坦克的压缩空气和飞机的压缩空气用途怎么是相反的?坦克压缩空气为设备降温,而飞机的压缩空气为何可以为驾驶舱增温呢?

假如将压缩的高温空气直接打入坦克内部,其实坦克内部会热得受不了,可是如果为其设置一个很细的喷嘴呢?如果将压缩的空气先冷凉呢?难道你从热水瓶中倒出一杯开水不能冷凉了再喝吗?如果压缩空气还很热,完全可以等他降到室温之后再去进行制冷操作啊!当压缩空气通过在高压环境向低压环境气化传输的时候是不是就好比是在蒸发水?蒸发是普通的物理反应,吸热是它的特性,不是能达到降温的效果吗?而飞机就可以直接使用,神奇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