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发新的坦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空军决定一切。
从海湾战争100小时地面战以后,美军就没有一定规模的坦克作战。
在目前的作战模式下,美军出动大量坦克作战可能性非常低。
治安战中,坦克根本用不上。
美军士兵都是步行最多开车巡逻,一旦遭遇袭击,坦克是来不及赶到的,必须依赖空中支援。
而且,今天美军即便大量用坦克,也主要是在远距离作为自行火炮使用,而不会向俄军一样胡乱向城镇内部冲锋。
所以,M1A2主战坦克作为火力支援,绝对没有问题。
第二,坦克技术没有大的进步。
这20年,坦克新技术不少,但成熟的不多。
由于战场形势恶化,尤其是反坦克导弹大量出现,一枚10万的攻顶导弹就可以击毁数百万的坦克。
这种情况下,确实让坦克作战受到很多限制。
西方曾专注研究坦克搭载的雷达,可以探测周边所有的威胁。然而坦克像战斗机一样,通过高性能电脑选择最危险的目标自动攻击。
一旦这些技术成熟,坦克性能会有极大提高。
目前为止,技术还有很多缺陷,没有到实战的地步。
而坦克数量众多,大国一次性更换至少上千辆,花费巨大。
既然没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就用旧坦克凑合着用吧。
第三,M1A2主战坦克仍然是世界顶尖。
M1A2主战坦克不断升级,目前也是世界最顶尖的坦克。
对于潜在敌人的99式坦克、T96坦克,M1A2主战坦克都不占下风。
既然对手尚且没有制造更先进的坦克,美军也没有必要。
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发新的坦克?
美国内华达州的陆军装备停放场,就是我们所说的“装备坟场”,里面停放着M1系列坦克超过2000 辆之多!从图片里来看有“沙漠色”的涂装、“欧洲森林色涂装”…它们可能是在中东打完仗直接就来到这里或者从欧洲驻军退役之后来到这里的。
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先进坦克服役量最多的国家,目前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分别有2400辆和400辆M1A2在役。披挂了反应装甲的M1A2坦克,总重量超过了65吨(没有“阿琼”坦克重),先进的歼-猎火控系统、先进的热成像观察/瞄准系统、精准的120毫米坦克炮、打击威力巨大的“贫铀穿甲弹”和厚实的“贫铀装甲”、动力澎湃的燃气轮机…这些都构成了M1A2 坦克的最先进性能!
“冷战”结束之后,由于失去苏联这个最强大的对手,美国陆军也开始进行了转型工作,就是要建立“中型化”部队,脱离传统的重装甲军团,除保留制造时间较近的M1A2 坦克之外,可能是将1990年代中期前制造的全部封存,目的是节约资金,大力发展“斯特莱特轮式战车族”中型旅,但为了应对潜在敌,对现有的M1A2坦克进行升级,升级之后的坦克在打击能力、装甲防护、光学/电子装备、动力系统…这些方面仍然位居世界最先进的行列!驻德国的美军M1A2坦克正在安装反应装甲。
有了目前改进后的M1A2 美军暂时不会研制与装备更新型的坦克,因为只需将目前在役的近3000辆M1A2当中的1000辆运抵战场,就会给任何国家都形成巨大的压力!中小国家充其量有百余辆苏制T-72等级的坦克,根本没有能力对抗美军重装甲师,而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低!所以,现有的坦克已经够美军使用了,甚至还要进一步的削减。早些年美军为了提高机动能力而研制的XM-8坦克,从炮口“胡椒瓶状”的制退器来看,它使用的是“低膛压炮”,而且XM-8的战斗全重只有30吨左右,可以由大型运输机空运两辆,比较符合快速机动的设计理念,从图片上来看它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上附加装甲模块,这样可以显著的提高防护水平。
美军目前暂时不研制新型坦克,但是不代表不紧跟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由于现今的主战坦克重量上都在55~68吨,机动能力很低,大部分时间都得使用重型拖车去装载运输,显著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随着反装甲武器的性能提高,再片面的研制厚甲已经变得意义不大了,在这种形式下美军又将已经封存了几年的XM-8坦克项目重新启动,有可能在今后几年时间将其完善,并且装备到快速反应部队当中,以增加这些部队的火力支援能力和反装甲能力。总体来说,美军目前的主要作战对象都是贫弱国家,这些国家没有抗击美军重型坦克的能力,但美军的轻型化、中型化部队应对城市战或者山区游击战时,缺乏适当的装甲和火力及时支援,确实需要有一型较完善的轻型坦克。如果将XM-8装备到现役部队,也算是美军几十年来新研制的坦克。
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发新的坦克?
需求是发展的动力,没有需求或者需求不迫切也就没有发展新坦克的动力。实际上,近30年别说美国,英、法、德等国也没有发展新坦克,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英国甚至都到了快把坦克扔掉的地步了,几十年的挑战者II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相比于英国对坦克越来越不感兴趣,美国在改进M1A2方面已经算是很积极了,不断更换新东西,现在的M1A2已经发展到M1A2 SEP v3,也就是美军称的M1A2C型了,性能与早期的M1A2大不相同了。M1A2 SEP v3的更新主要是应对常规作战,也就是坦克擅长的平原作战以及装甲作战。目前美国陆军的M1A2 SEP v2使用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发展的第三代贫铀装甲,炮塔正面能抗穿深达96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穿甲弹,抗化学能穿深高达1620毫米均质钢装甲。M1A2 SEP v3则换装更好、更重的下一代革命性装甲(NEA),从而成为世界上装甲防护性能最好的坦克。换装新型装甲之后,M1A2 SEP v3的战斗全重飙升,达到了80美吨,也就是73.5吨。虽然1500马力的发动机还能够用,但变速箱要换新的了。
M1A2 SEP v3的120毫米坦克炮配用新的M829A4穿甲弹,同时还采用了弹药数据链(ADL)这项新技术。ADL装在炮闩处,M829A4穿甲弹在弹底有与ADL连结的接口,从而可以让穿甲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保持匀速,穿甲能力不受环境影响。M829A4能够在穿透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之后,继续穿透780毫米均质钢装甲。M1A2 SEP v3测试,炮塔正面装有配重块,用来模拟未来换装的更重的装甲。
M1A2 SEP v3的其他重要改进还包括: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就是整合单兵配备的设备联合战术无线电手持系统,以支持建立网络中心战和维持战时指挥和通信,以及和未来的无人机部队能够互相遥控;发电和配电系统,包括电流交流发电机,滑环,增强型配电单元/通用远程开关模块和电池监控系统。这些技术解决了新设备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和传播关键信息的需求;线路可更换单元/线路可更换模块经过了重新设计,即通过实施线路可更换模块技术,可以启动维护方案和战术指挥系统的迁移,以适应海外作战的需要;可遥控的爆炸反应装甲和电子战V3系统(Duke V3);新的辅助动力装置(APU)等。M1A2(上左)、M1A2 SEP(上右)和M1A2 SEP v3的车长席
美军计划将1500辆M1A2升级到M1A2 SEP v3标准,未来还将进一步升级到M1A2 SEP v4标准,因为美国陆军在升级计划初期就分成了工程增量套件1(ECP1)和工程增量套件2(ECP2),其中ECP1是用于M1A2 SEP v3,ECP2就是用于M1A2 SEP v4。
按照计划,M1A2 SEP v4将在2021年开始测试,2023年以后开始正式升级。其将会换装第三代红外成像系统、新型激光测距仪,让车长能够预先对目标测距和预存弹道,使得车长可以搜索第3个目标。也就是说,当车长转向新目标时,不一定需要再测距,就可以直接对准目标进行射击,这被称为歼-歼(Killer-Killer)能力。M1A2 SEP v3在测试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
M1A2 SEP v4将用AMP弹取代破甲弹(HEAT)、多用途榴弹(MPAT)、破障弹(HE-OR)和反人员霰弹等四种炮弹,降低后勤负担。AMP弹与弹药数据链连接,可以设定空爆时间。
此外,M1A2 SEP v4还将换装彩色摄像机、综合车载网络、新集电环、先进气象传感器、激光告警接收机等等。
由此可见,美军虽然没有设计新坦克,但由于M1A2的平台原始设计比较好,预留空间较大,因此很便于升级。而经过不断升级,M1A2始终能够让技战术性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S)
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发新的坦克?
美国M1A2主战坦克是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改良型号,说起M1埃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它已经服役了40余年的时间,未来该系列主战坦克依然会作为美军陆军的主战坦克使用。
根据美国陆军估计,M1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最终可能会服役到2050年,也就是说该系列坦克在美军中将会服役70多年,在美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款坦克服役这么久!
(M1艾布拉姆斯坦克)
例如,M1系列主战坦克之前的巴顿系列主战坦克研发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大规模服役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满打满算在美军中仅担当了30年的主力就面临淘汰。
(巴顿系列中的M46坦克)
那么,为什么美军的M1系列主战坦克历久弥坚,到今天依然无法被取代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M1系列坦克从服役开始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改造。虽然已经服役了40多年,但M1系列仍然在进行着不断的升级,大概的历程如下:
1984年,改良型的M1IP坦克炮塔正面装甲比M1基本型加厚130毫米,使其能有效抵挡苏联主流坦克炮的轰击。
1985年,M1A1坦克正式投产,装备了44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取代 M1基本型的105毫米口径线膛炮。
海湾战争前,美军为部分参战的 M1A1坦克更换使用贫铀和陶瓷材料作为夹层的新型复合装甲。这个决定极为明智,在海湾战场上,M1A1主战坦克可以在正面抵挡T-72主炮的连续轰击。
M1A2坦克生产于1986年,并在1992年投入使用,在这个改进型中最大的亮点是,美军为坦克配备了独立热成像观测仪和车辆互联信息系统,提高了美军的夜战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
(M1A2坦克)
海湾战争后,美军认识到了全球定位系统的重要性,从此之后全球定位系统成为坦克的标配。
1999年,美军再次对 M1A2进行升级改造,加装了数字化战场系统,让所有战场上的M1A2坦克能够分享信息,同时该系统和指挥部随时保持联系,保证指挥部能够实时掌握战场状态,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调整各作战单位部署,军方的最高领导终于可以指挥到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空一格直呼内行!
2009年开始,美军为M1系列坦克进行了再次大规模改良,以确保服役期延长至2050年。目前这个改进正在进行,据说要把使用的滑膛炮改为电热化学炮,以增加射程精度以及穿透力。还要增加自动装弹系统,使炮弹的射速达到5秒钟1发。增加主动防护系统,拦截标枪导弹之类的武器的攻击。
对坦克炮弹的研发也一直在进行,早期的M829 穿甲弹有效射程3000米,可以穿透半米厚装甲,只因穿透性太好,如果炮击卡车或房屋会迅速穿过去,几乎不会对内部造成什么破坏。
(手持M829的美国兵)
所以美国人又研发了一款叫做XM1147的坦克炮弹,它可以代替目前正在服役的高爆反坦克弹 M1028霰弹,摧毁大型路障的M908破障弹,攻击地面装甲目标的M829破甲弹、用于攻击敌方直升机的M830A1破甲弹。一弹多用的XM1147坦克炮弹,既可以攻击装甲目标也可以攻击轻步兵,还能摧毁混凝土墙壁。
例如,XM1147坦克炮弹在几百米的距离只需3发就可以在一个半米厚的混凝土墙壁上炸出一个80厘米×125厘米的孔,让部队钻进去。
(第三发XM1147的破壁效果)
甚至XM1147坦克炮弹在爆炸之后还可以发射电磁脉冲,即使没有摧毁目标,也能够通过发射出来的电子脉冲破坏电子设备。
第2点。美军的联合打击体系中坦克处于次要的位置。美国的陆军一直不是很强,所以坦克部队在军中的重要性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
早在二战的时候,地面战坦克部队就非常依赖后方和空中的火力支援,在欧洲战场如果一支美国军队遇见了德军装甲部队,往往会选择呼叫火力支援,很少会和德军的装甲部队进行硬碰硬的战斗。
到了冷战时期,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美国军方也没指望在爆发战争之后以自己的坦克部队击退苏军的进攻,所以美国军队研发过一款叫做M-338核火箭筒。
这款火箭筒的作用是,如果苏联发动对欧洲大陆西部的进攻,核火箭筒将会发射当量在10吨到20吨的小型核弹,在德国东部边境形成一片拥有高放射性的核污染区,阻止苏联的地面部队从这里穿过去,然后美军再依靠他强大的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队,将已经入侵到西欧地区的苏军歼灭。
(核火箭筒发射的核弹爆炸效果)
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在前线集中的60万大军中大多数都是陆军,但陆军装甲部队真正参与的战斗仅有100个小时,在陆上战斗爆发之前,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真正的主角是空军和海军。
即使地面战斗爆发之后美国陆军一路突飞猛进,它的空中仍然少不了战机进行护航。在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军空中力量击毁的坦克、装甲车远比坦克部队击毁的多得多。
在美军空中力量的绞杀之下,伊拉克军队也从来没有进行过一次成规模的装甲反击战,可以说二战以来美军从来没有把装甲部队作为取得胜利的依靠,大多数时候装甲部队担负的都是扫尾工作。
这种情况下,美军对陆军装备的重视程度要比海军、空军装备差得多,这也决定了美军的主力战机、主力战舰的更新换代速度要超过陆军,以至于美国的坦克工厂都濒临倒闭了。
在美国本土只有一家生产坦克的企业,就是著名的通用动力公司,这家企业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利马有一个坦克工厂,拥有15万平方米的车间。但是工人却不多,目前只有一千来人,原因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在陆军主战坦克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源,所以陆军主战坦克的更新和升级工作一度陷入停顿,坦克工厂也在1996年停止生产新的战车。
企业停工员工也越来越少,等到奥巴马离任的那一年这里只有75名工人。
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之后,试图重建军队和振兴美国制造业,这两个目标对位于利马的坦克工厂来说是利好消息,2018~2019财年坦克工厂就接到了一个总规模达135辆坦克车的大订单,让工厂就业人数迅速增加到了近千人。
所以有人说,如果不是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换成建制派,那么这家工厂可能今天早就倒闭了。
第3点,美军正在研发新的作战系统,它将会和今天的坦克有很大不同。当今陆军已经不是使用坦克互相轰击的时代,装甲车要满足多种用途。
它不仅应具有人工智能,强大的动能武器,集成一体的主动保护系统,更少的机组人员,甚至可以协调指挥战场上的机器人进行作战。
所以,美国M1系列坦克很有可能是该国的最后一种主战坦克。
在未来,更换M1系列主战坦克的武器装备将会是以轻型装甲地面载具作为核心,组成一套地面综合作战系统。
目前美国有1款正在研发的替代品,叫做旅级战斗现代化计划。
它技术和理念继承于美国在1995年到2009年耗资300多亿美元开发的未来战斗系统。
未来战斗系统英文名称为fcs,由14个单独的子系统组成,包括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非瞄准线发射系统、无人飞行器、小型无人地面车、多功能装备载具、有人地面载具、联系所有这些子系统的网络以及士兵本身。
(未来战斗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地面作战车辆模型)
由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发现效果不是很好,在2009年取消了该计划,随后又搞了这个旅级战斗队现代化系统。这个系统下的士兵具备情报侦查能力,强大的机动性,优秀的防护力、畅通无阻的战场信息沟通能力和对敌人精确打击能力。一旦投入使用,则会让每一个装备了该系统的士兵成为超级战士。
目前来看,技术所限让美国一直不能实现以上设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到今天美国陆军一方面不想采购新的坦克,另一方面不得不断对 M1系列坦克进行改造,把它的服役期限一直推迟到2050年。
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发新的坦克?
不止美国,地球上所有国家都不再研发新的坦克,原因是重量!几乎所有坦克都是60吨120毫米炮,中俄125毫米,但是性能和120毫米没区别,为什么是60吨呢?有3个方面,第一是工兵能够铺设的简易战术桥最大就只能60吨,第二是空军,伊尔76和C17也是卡在60吨,第三,其实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坦克的变速器和行走系统只能承受60吨,一辆60吨的坦克在泥泞里爬行,1500马力也只能跑30公里时速,这是物理极限了,变速器和传动系统把动力传给履带,期间损耗巨大,目前的技术每开300公里就要停下维修,这还是欧美的水平,中俄可能更糟,如果坦克重量增加到80吨,就需要2500马力发动机,变速和传动系统无法再强化了,维修间隔可能就剩下100公里,失去作战价值,而不增重到80吨以上就没有意义,140毫米炮稳定射击至少需要80吨自重,而140毫米炮就比120毫米炮多穿100毫米,得不偿失!所以,各国都是60吨120毫米炮,80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车体都非常合理,所以就没必要去改变,需要升级的就是软件和硬件防护,例如反应装甲,主动反导弹装置,信息化能力,猎歼能力,要求首发命中率提高到100%,然后被武直攻击的时候可以用反导装置自保,动力系统尽量优化。。。
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发新的坦克?
美国也开发了新型主战坦克,就是M1A2SEPV3主战坦克,虽然依然是M1A2坦克家族的改进型,但是技术性能早已经今非昔比,作战能力要强大很多。这款新的主战坦克今年才刚刚开始生产,他是根据美军多年在中东等地的实战经验发展而来,战斗力堪称是世界顶级的。
图为正在测试的M1A2SEPV3主战坦克,炮塔前的突出物是作为新型贫铀装甲模拟配重的金属,实际生产型号中是平的。
M1A2SEPV3坦克在外观上和前型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装备了新的主动防御系统,这款系统是以色列开发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来袭的反坦克导弹作出主动反应,搭载在炮塔两侧的雷达装置可以发现来袭导弹,随后发射拦截弹,打出一片弹幕进行防御,他对攻顶来袭的导弹拦截效果尤其好。该系统一开始用在以色列的梅卡瓦4主战坦克上,美国发现其效果不错后,就买来装在了自己的M1A2SEPV3坦克上。
图为M1A2SEPV3主战坦克。
另外,M1A2SEPV3坦克还使用了新的车际通信和联网系统,可以实现坦克之间的信息交流,尤其是目标参数的交流,实现了前车为后车指引目标的能力。比如,在复杂地形下,前车可以在前面发现目标,提前把目标位置参数发送到后车内,后车因为地形原因虽然看不见目标,但是可以发射曲射弹药,比如炮射导弹,或者提前转动炮塔,完成瞄准,一冒头就打,这种通信实现了战场的信息互通,使得坦克都成为网络节点,提高了作战效率。
图为生产下线的M1A2SEPV3主战坦克。
再加上过去就有的M829系列贫铀穿甲弹和贫铀装甲,以及他的燃气轮机发动机,M1A2SEPV3坦克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实战能力仅次于俄罗斯T-14阿玛塔坦克,和99A2等新型主战坦克齐名的先进主战坦克。不过,要承认的是,在其他国家都有全新坦克推出的情况下,美国陆军的新坦克也确实是从老型号改进而来的,那么美国为什么对坦克就不热心了呢?
图为防务展上的M1A2SEPV3主战坦克。
原来,美国是一个海权大国,对于美国而言,夺取制海权,夺取制空权,都比陆军要重要,美国陆军只是最后实施打击和占领,宣誓军事存在,维持地区安全的部队,但是打破敌人防御,快速投送的还是海军和空军,就连海军陆战队都具备远程快速投送能力,美军现在非常强调打击的时效性,因为美国是一个东西两边被太平洋和大西洋隔开的大国,如果兵力投送慢了,和其他大国的战争就没法打。
图为M1A2SEPV3主战坦克。
所以,美国一直提出要发展飞行陆军,其目的就要是陆军快速部署,易于运输。而要让陆军飞行起来,就不能太重,否则一架运输机才运送一辆坦克,实在是浪费。一辆M1A2SEP系列主战坦克重达60多吨,足以让一架C-17塞满,所以美国才想要发展轻型化的陆军机械化装备,比如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坦克这种武器对于美军而言,越来越像是一种武力象征,在战场上使用最多的还是轻型部队。所以,美国现在放松了坦克的发展,放慢了坦克技术的研发,也就很好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