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古人比较豪放,有席地而坐的习惯,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喜欢坐舒服的沙发,睡舒服的床。但世界那么大,无奇不有,每个国家却都有其代表独特的生活风俗和习性,在现在的日本,日本人仍然是席地而卧,那就是日本人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这与他们的传统习惯、国家环境、生活习惯有关。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解密你所不知道的日本‘睡文化’。

1、另类的日本睡文化。

众所周知,日本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算是个奇特的国家,大到美其名曰的传统艺术,小到另类的国民习惯,别的不说,只说人人都需要的睡觉方面,他们就很独特了,放着柔软舒适的床不睡,偏偏都喜欢睡铺在地上的榻榻米,从日本的动画片和影视剧里,大家应该不难发现,很多日本人家里面都没有床。那么他们为什么就不喜欢睡床呢?

我们知道,日本位于我国东部,国名意为“日出之国”,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日本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快到你想象不到,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他们走起路来永远都是疾步如风,就连等车的那一小会儿都得利用起来,看书的,看报的,翻手机的,闭着眼睛休息的,总之一个字“累”!正因为如此,日本这边还有个常发生现象,很多人因工作压力太大得了可怕的抑郁症,后来跳轨自杀的。

按理说,吃喝拉撒睡是一个人必不可缺的,累的时候,躺在舒服的床上美美的睡上一觉更加解乏,但令人惊讶的是,日本人独树一帜的睡眠行为是不睡床上,而是睡在地上的榻榻米。

2、榻榻米的古今。

什么是榻榻米?关于榻榻米,最早的记载出现在712年前(古事记)里,有史书资料记载,榻榻米起源于中国,尧舜时期就已出现,两汉时期是它发展的巅峰,当时被称为“席居”,大约到了唐朝,凳子及四条腿的高脚床盛行,导致榻榻米逐渐在中国衰落后被传入日本,被他们效仿沿用至今。当然这种热爱并非只是情怀,榻榻米确实有很多隐藏的好处。

3、日本人为什么愿意睡在地上的榻榻米,而不愿睡在床上?

一是气候因素。大家都知道,日本四面临海,一年四季湿度都很大,而榻榻米制作原材料是健康柔软的蔺草制作的,既防潮又透气,躺在上面就能闻到自然的清香,更有助于睡眠。一块块榻榻米用布条连接起来,再把它固定在地板上,人赤脚走在上面,平而不滑,冬不凉,夏不热,洁净又舒适,所以,过去的日本人选择了这种睡眠方式,现代的的日本人也没有舍弃这种传统的东西。

二是面积因素。曾经有人做过调查,采访当地的日本人,问他们为什么那么钟情榻榻米,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紧张的工作一天后,回到家里或是在酒馆约上三五朋友,盘腿打坐在榻榻米上,会觉得很放松,很舒服。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国土面积有限,地方狭窄,榻榻米比床更节省空间。根据预估,空间同样大小的房间,铺榻榻米的钱仅仅是西式布置的四分之一,最主要是能有效利用空间,在房间小的情况下,若不摆放床,桌椅之类的大型家具,能节省出很大的地方,这符合日本国内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

三是地质因素。除以上因素外,由于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堪称“自然灾难之国”,所以日本大部分的房屋都是由木质建造,而睡在榻榻米上更有助于在发生地震时快速逃跑。

四是为了方便。我们知道,日本的传统服饰是和服,穿戴起来比较复杂,如果睡在床上脱衣服后,放衣服的地方就比较凌乱,而睡在地上的榻榻米上,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并且和衣而睡也比较方便,做其他什么事也方便。

所以,不管怎么说,日本人的席地而卧,是与他们的历史传承和生活习惯分不开的。这也是“榻榻米”本起源于我们中国,却被日本人沿用至今的重要原因。但小编认为,还是睡在床上最舒服。

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准确地说,日本人不是睡在地板上,而是睡在榻榻米上。地板是木质的,而榻榻米是铺在地板上面的席子。榻榻米日文写作“畳”(TATAMI),就是用灯心草编成的长方形席子(长宽按2:1比例)。榻榻米单位也是“畳”,1“畳”大约为1.6m2。这种东西相信小时候在动画片里面都看到过。

当然,这是日本过去的传统,现在的日本人也喜欢榻榻米(乡下的会多一些),但很多家庭和式、洋式的房间都有,睡床上或是睡榻榻米可以自行选择。

榻榻米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见之下容易让人猜测是不是也是从我国传过去的。但还真不是,这还真是古日本为数不多的独创之一。日本最早史书《古事记》里面就已经出现了“菅畳八重”、“皮畳八重”的记载。(同书还记有神武天皇作的和歌:「 葦原の しけしき小屋に 菅畳 いや清敷きて 我が二人寝し」)现存最古老的榻榻米是奈良时代圣武天皇使用过的“御床畳”,保存在东大寺的正仓院。

据考证,和现在使用的榻榻米相似的东西出现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是当时作为坐着和睡觉的铺垫,早期只有贵族有资格使用,身份不同,榻榻米的厚度、镶边、颜色也有区别。武家统治时期(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开始出现了用榻榻米铺满整个地板的形式。这样家人和客人可以入屋即坐,房间也能容纳更多的人,使用效率提高。江户时代以后,榻榻米才打破了限于贵族的规矩,走进寻常百姓家(据说和茶道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也有了“畳屋”、“畳师”的制作榻榻米的职人。这种职业一直保留至现在,一块榻榻米的价格大概是10000~12000日元,人民币6、7百块钱左右。

榻榻米有一定的弹性,睡上去不觉得硬,走在上面不硌脚,中间的空气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能够吸收湿气,适合日本炎热潮湿的夏季。冬天来临,榻榻米中间搭建一个围炉,全家人可以围炉取暖,还能在炉火周围插上烤鱼。

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1.日本是世界上奴性最强的民族,所以日本人热爱下跪,为什么日本人不管是开会、吃饭、会客都是清一色的下跪姿态,就是奴性所需。

2.日本在二战惨败被美国占领以后经常要给美国人下跪磕头,所以日本人认为在床上下跪磕头不方便,所以日本最著名设计师设计出一个绝妙的好方法就是在地板上睡觉,这样给美国人下跪更方便。

3.美国就是因为日本设计师设计出下跪的好方法所以还让瑞士给日本颁发了一个诺贝尔奖,以鼓励日本更好的为美国做奴隶。

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那不是地那榻榻榻米,日本人就是这样的,朝鲜族也这样,用东北人的话说进门就上炕,在农村都这样,担是在城市他们不在这样也和中国人一睡床……记得小时候邻居家就是朝鲜族人……

进门就得脱鞋,他们房间分俩个部分,一:和咱们的客厅一样是供来客坐的,有里间这里面是睡觉的地方……一般客间是不睡人的……

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日本人主要是睡在榻榻米上,不是光地……

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前人都是睡榻榻米的,当然跟古代没有床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以前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椅子,家具,所以我们看电视剧的就会发现古人好像是选择跪坐。

就像今时今日,日本的跪坐礼仪一样。

由于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的文化,接受了榻榻米的方式,实际上表明在尧舜之后的中国先人都是以踏踏米为主要生活睡觉方式。

在古代称为“席居”。

上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人采用榻榻米作为床的巅峰,但是到了后来,凳子和高脚床开始在古代中国盛行,榻榻米就没落了。

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是一个岛国,虽然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无法有效的更新高脚床,所以榻榻米就由日本传承发展下来。

那为什么到了近代,即便是日本和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之后,仍选择睡在榻榻米上而不是睡在床上呢?

就不得不说,榻榻米的优势和日本人自身的原因了。

第一榻榻米是一个非常经济而且是非常便利的一体式构造,不仅是具有床的功能,它还有地毯和沙发和桌椅多种功能,有效的利用空间。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使用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很实际。

同时榻榻米的价格也非常便宜,它的费用仅仅是西式布置的两到四分之一,能为一个家庭省掉不少的钱。

第二个就是日本的文化。

日本的神道教的宗教仪式和茶道是日本传承上千年的重要的文化传承。

意思的是,可能这两种文化传承都必须要依靠榻榻米作为载体,传统日本房间里面是没有桌椅板凳的,这种情况下,日本能够将茶道发扬光大,肯定是离不开榻榻米的。

所以这种文化可以说就是以榻榻米作为标志的日本茶道,如果没有了榻榻米,那么日本的茶道可能也会失去很大的一部分价值意义,在日本人的心中可能会变了味。

而且多数日本人直到现在也不愿意坐在沙发上,他们宁愿跪在地上,似乎跪久了更舒服。

大概也跟他们从小所受的日本传统教育有关,日本人听报告,看电影一动不动,可以坚持几个小时盘腿而坐或者跪坐,可见功力。

甚至有日本人说,如果不跪坐在榻榻米上,他们会觉得心情稳定不下来,总有一些心神不宁的意味。

所以榻榻米对他们非常重要,即便今天的日本家庭选择有放着沙发,茶几,柜子床和桌子的西式房间,也会设置一间房专门铺着榻榻米,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传统没有丢失,内心会觉得安宁。

榻榻米的益处

而且据调查显示,榻榻米还是非常适合人体睡觉的,因为榻榻米的纯正的日本产品都是天然制品,软硬适中,冬暖夏凉,对儿童的骨骼生长发育和老人的脊椎腰椎都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对于生活在大都市里一天紧张工作而忙碌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很好的解乏工具。

所以让日本人更加的喜欢,那么也就更愿意睡在榻榻米上,而不是床上。

而且在中日之间文化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榻榻米也开始在中国国内逐步流行开来,也能够显著的说明榻榻米的优势。

同时,日本社会也在致力于振兴榻榻米在日本的复苏,不希望它成为历史,日本鼓励人们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榻榻米回家,希望能够重拾传统,以构建日本式的和谐。

榻榻米以其低廉价格,方便的构造,舒适的体验和有益的作用,不仅受日本喜爱,也越来越在世界上形成一股风潮……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榻榻米并不是日本的特色,更不是日本独有,他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更在我们的历史上存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

日本人用的是榻榻米,没直接睡地板。

形象点说,榻榻米有点类似咱们中国北方的炕席,区别在于,榻榻米是由大块缀有花边的草垫拼接而成的,比较厚实,脚感更柔和,还能让整个房间弥漫着干草特有的清香。

当年我曾教过日本留学生,她曾经尝试在中国居住的地方也布置榻榻米,忙了半天,最终放弃。主要原因是,北京的空气太干燥,土大了,没多久,就是一层土,榻榻米跟地板距离太近,实在不好打扫。还是正常的地板、桌椅、床的这种高低分明的布局比较适合京津冀的气候特征。

此外,日本人特有的,进家一定要脱鞋的习惯(不脱鞋就如同咱们中国人穿鞋往床上踩一样的感觉),她也改了,真不适合我国国情和华北地区的居住环境。

而日本就不同了,海洋性气候明显,植被覆盖率高,烟尘浮土少,所以地板可以长期保持较为干净的状态,好打理的多。

当然,日本的榻榻米和跪坐的习惯,其实也很大程度上算是咱们的汉唐“遗风”。比如,咱们现在通用的桌椅等高腿儿的家具,原先叫“胡桌”、“胡椅”、“胡床”,都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大概在晚唐时期才得到了全面普及。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贵夫人们还都是跪坐,家具低矮)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看汉唐,去日本,看宋明,去韩国,看民国,来宝岛台湾。”尤其唐朝那会儿,大批日本遣唐使历尽艰辛,舍命来中国学习,将汉文化学通之后,非常虔诚的带到了日本。

而日本又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环境中,这样反倒使汉唐文化能比较完整的传承下来。以至于,当今的日本文化和生活习惯里,也不乏汉唐的影子。

客观看,榻榻米这种形式的布局,也非常符合日本的国情。

日本是最近这一个多世纪才“抖”起来的,之前那几千年前,国家穷困,国民生活环境普遍简陋,居住空间低矮,室内人口密度比较大,所以榻榻米既能省家具,还能省地方,白天把被褥一收拾,在上面日常起居,功能类似于北方的大炕。大家想想,在房间窄小的情况下,若不摆放床、桌椅之类的家具,是不是能节省很大空间?

加之,当今的日本,地暖比较普及,的确适合贴着地睡。

此外,在自然灾害的防范方面,榻榻米也有明显优势。

日本是个地震海啸多发的国家,所以离地面近,更容易感知气象的变化。比如,地震发生前,一些猫狗虫蛇都有剧烈反应,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爪子或者肚皮贴着地,对地壳和气象变化比用两个腿走路,离地面远的人类要敏感的多。

而且,与睡在床上相比,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睡榻榻米显然更灵活,更方便逃生。

总之,中国人进家换拖鞋,日本人进门要脱鞋,美国人穿着鞋直接趴床上等互相认为“奇葩”的生活习惯,其实就是各自的民族传统、生活理念和居住环境使然,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