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中,穆念慈死时为什么不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漏洞,因为原本杨过的母亲不是穆念慈,而叫做秦南琴,是个养蛇的美丽村姑。她认识郭靖黄蓉还有杨康,郭靖救过她,但很快就分开了。
郭靖还传授了秦南琴一部分全真教的内功心法,只是不太高明。
秦南琴是被杨康强奸后,生下了杨过。杨康当时因为追求穆念慈失败,恼怒之余发泄到无辜女人身上,将秦南琴强奸,结果后者竟然怀孕。
因为是被奸污后生子,秦南琴当然不可能去见杨康,也没有面目去见郭靖、黄蓉。
她就像纪晓芙一样,独自将杨过养到七八岁,一天突然被毒蛇咬伤,来不及留下遗言就身亡。
杨过并不知道自己父亲是什么人,也不认识郭靖黄蓉,自然不可能去找了。
旧版穆念慈没有同杨康发生过关系,发现杨康死后也自杀殉情,她和杨过没有关系。
新修版出于简化剧情的需要,同时认为没有必要把杨康写成淫恶的人。
实际上,新版将杨康塑造成一个专情的男人。虽然杨康很坏,但对穆念慈很好,也不用裘千仞给的迷奸药。
因为这种构思,金庸将秦南琴取消,杨过成为穆念慈的儿子,由此出现了这个漏洞。
其实,如果杨过是穆念慈的儿子,后者死前一定会托付给郭靖。
严格来说,穆念慈是郭靖的叔父杨铁心的女儿,同郭靖很亲密的,算是一家人。
退一步说,就算穆念慈不愿意把杨过交给郭靖抚养,也可以交给全真教丘处机或者丐帮洪七公等人。
这两个门派实力强大,全国都有势力,穆念慈不难找到他们。
《神雕侠侣》中,穆念慈死时为什么不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如果没有遇到郭靖黄蓉,杨过也许成为不了大侠,但也绝对饿不死,非但饿不死,说不定还会小有成就。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杨过的设定就是一个十分聪明之人,当时世道混乱,读书可能活不下去,学武可能活不下去,但是聪明人肯定能够活下去。不过能够成为名满天下的大侠还是称霸地方的地头蛇,不单单要看个人天赋,更重要的是要看一个人的机缘,如果遇不到郭靖,杨过很可能成长为嘉兴当地的地头蛇,总之不会混的太差。
当年穆念慈痴恋杨康,就算杨康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穆念慈也矢志不渝,最终她的这份真情也打动了杨康,杨康对别人的确不咋地,但对穆念慈还是颇有几分真情的。少年少女,又在江湖上颠沛流离,也就管不了那些繁文缛节了,杨康和穆念慈就做成了好事。杨康一心想着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为了学取更高的武功,拜到西毒欧阳锋门下,杨康居然杀死了欧阳克。这一切都被黄蓉看在眼里,后来杨康想杀黄蓉,反而被黄蓉利用这一点,被欧阳锋的蛇毒杀死。对于这一切,穆念慈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爱人杨康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说不定哪一天就死于非命。
后来穆念慈发现自己怀孕了,而杨康不知哪里去了,她只想着回到老家临安安命,结果走到上饶,孩子就出世了,那就是后来的杨过了。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的,穆念慈随便找了一个破屋,靠着采集打猎为生,后来不幸遇到了丐帮的彭长老,彭长老贪财好色不是好人,看穆念慈有几分姿色,就把她捉住,欲行不轨之事,所幸郭靖黄蓉路过,这才得以保全。那个时候,杨康已死,而黄蓉是亲眼看到杨康死去的人,看到了穆念慈和她的孩子,是又高兴又惭愧,不敢细说过程,只说杨康已死,对于这个结果,穆念慈纵有所料,但她对杨康用情颇深,闻之大悲。
有人可能会说,郭靖是最忠厚善良之人,看到穆念慈母子孤苦伶仃,为何不收留他们呢。实际上,这个时候还真的没有收留的必要。在古代,有很多人都是母亲单独抚养长大的,比如亚圣孟子,就是早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还留下了孟母三迁的佳话。穆念慈相当于寡妇,但她毕竟还是个江湖女子,经验老道,还身兼武功。普通老百姓一个女人都可以抚养孩子长大,何况是穆念慈呢。郭靖黄蓉临分别前还给了她不少银两,足够她周转一段日子过活了。
假如说这个时候郭靖提出来要收留他们母子二人,穆念慈肯定也不会答应的。为啥呢,因为穆念慈知道自己爱人杨康跟郭靖只是名义上的结拜兄弟,实际上杨康做了许多对不起郭靖黄蓉的事情,现在杨康死了,她自己怎么好意思去麻烦人家呢。想想人之常情,今天的弟兄两个,不要说两兄弟关系不好,就算两兄弟关系十分融洽,如果一弟弟亡故,也几乎没有见弟媳领着孩子住到哥哥家里去的,情感上伦理上都说不过去。很多人宁愿领着孩子改嫁,嫁给一个陌生人,也远远比寄居在亲戚门下的感觉好很多。
穆念慈从小跟着杨铁心街头卖艺,空有姣好的容颜,却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后来遇到了杨康,尽管找到了意中人,可是这个意中人品行不端,除了勾起穆念慈的情愫以外,并没有给她带来几天好日子。反而因为有了杨康,穆念慈变得更加痛苦纠结,她不知道该忠于自己的感情还是忠于道德,最终沉醉在杨康的柔情蜜意之下,却也只是享受了短暂的欢愉时光。杨康身死以后,穆念慈的心可以说也跟着死了一半。
这些年里,穆念慈一直也在琢磨一件事情,那就是杨康到底怎么死的。当时跟郭靖黄蓉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穆念慈刚刚被从彭长老手上解救出来,惊魂未定,黄蓉说是被西毒欧阳锋害死,穆念慈也就直接信了。可是过了段日子,回过神来,穆念慈难免会有琢磨,杨康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欧阳锋杀得吗,黄蓉为啥知道的那么清楚,杨康的死跟郭靖黄蓉到底有没有关系,她会经常琢磨这些事情,虽然杨康罪行滔天,万死难辞,但终究是她的爱人啊,死的不明不白她心里难受啊。后来杨过也逐渐长大了,没有父亲自然会问,越问就越勾起了穆念慈的伤心事,穆念慈也不好说杨康生前就是个大恶人啊,只能说他是自己害死自己的,那时候穆念慈已经察觉到杨康的死跟郭靖黄蓉脱不了干系,但是这也怪不得人家。所谓情深不寿,穆念慈心里一直都想着杨康,后来就得病死了。
穆念慈死的时候,已经脱离江湖好久了,郭靖黄蓉在哪里,她可能都不知道。就算她知道,她也不会让杨过去找郭靖黄蓉,因为那个时候她已经猜出杨康之死跟郭靖黄蓉有关了,如果杨过跟他们接触,万一哪天了解了自己父亲的死因,那该如何面对郭靖黄蓉呢。说实话,穆念慈是不想自己的儿子陷入武林厮杀和仇恨之中了。为了避免以后意外遇到郭靖,她死前还特意嘱咐杨过,以后不要想着报仇的事了。自己死了,儿子孤苦伶仃固然可怜,可是总比陷入以前的江湖恩怨,身首异处要好很多了。
其实看看郭靖黄蓉出身,郭靖从小就是母亲抚养长大的,黄蓉是黄药师一手带大的,俩人一个没爸一个没妈,他们对于一个女人单独照顾自己孩子这事,其实并不觉得有啥大不了的。古时候交通不方便,后期没有往来也很正常了。
《神雕侠侣》中,穆念慈死时为什么不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其实穆念慈没让杨过去桃花岛投靠郭靖,是旧版小说《神雕侠侣》才有的设定。可能是因为这样的设定,会让读者觉得郭靖并没有勤顾故人之子,影响了他仁义的形象。也可能是会让读者觉得杨过跟突然出现的郭靖黄蓉回桃花岛这件事上,表现得太突兀了。金庸先生在新修版小说修改了这一设定,明确写明,穆念慈死前让杨过去投靠郭靖,而且,在杨过很小的时候,杨过就曾拜师过郭靖。
金庸武侠作品,经过几次的修改,在许多情节上已经改变了不少原来的设定,描写杨过的这一点同样如此。在老版本的小说中,杨过在十一岁那年他的母亲穆念慈死后,无依无靠的他在遵奉他母亲穆念慈的遗愿,将她的骨灰葬在铁枪庙之后,他就流落嘉兴,住在破窑中,过上了偷鸡摸狗的日子。直到十三四岁的时候,遇到郭靖夫妇,被黄蓉认出,才跟随他们去了桃花岛。
也就是说,杨过当年在出世之后,虽然他的名字是郭靖黄蓉所取的,但在那之后,杨过从来也没有见到过郭靖。他的母亲穆念慈在死之前,即使知道自己即将远离人世,她也未曾告诉杨过要去投靠郭靖。而郭靖夫妇,一直住在桃花岛,对穆念慈他们母子也等于是不闻不问。那么,后来杨过在嘉兴,突然遇到郭靖黄蓉,被黄蓉认出是杨康之子,几乎不明所以的杨过,性格孤强的他,怎么就那么愿意跟着他们夫妇去桃花岛呢?流落江湖已有很长时间的杨过,怎么就那么轻易信得过郭靖黄蓉呢?
可能正是有鉴于此,金庸先生在再次修订时,才重写了这里面的一些细节,做了新的交代。我们可以来看看新修版的小说,这一段是怎么说的。
杨过自幼没有父亲,母亲也在他十一岁那年染病身亡。穆念慈临死之时,说他父亲死在嘉兴铁枪庙里,要他将她遗体火化了,去葬在嘉兴铁枪庙外,又要他去投奔师父郭靖。杨过遵奉母亲遗命办理,从太湖边的长兴来到嘉兴,路程不远,葬了母亲后,从此流落嘉兴,住在这破窑之中,偷鸡摸狗的混日子。杨过年虽幼小,却生来倔强,颇有傲气,不愿去桃花岛投奔于人,寄食过活。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二回》很清楚,明确写明了穆念慈在临死之时,特意交代杨过,让他到嘉兴办理了她的遗愿之后,要去桃花岛投奔师父郭靖。大家注意“师父郭靖”这个词,说明杨过早就拜过郭靖为师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呢?这一点新修版小说中,仍然有说明,小说中是这么说的。
杨过幼时在长兴遇到郭靖夫妇之时,曾奉母命拜郭靖为师,郭靖夫妇在嘉兴再见他时没提此事,杨过当时初生不久,自早遗忘。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三回》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来看,应当是在杨过幼时,就是几岁的时候,郭靖夫妇曾有去长兴看过他们,郭靖当时想将他们母子接到桃花岛,但是穆念慈不想去麻烦他们,只是让杨过拜师郭靖,等他长大再让他去桃花岛学艺。郭靖于是一直在等着杨过去桃花岛,谁知一等数年,还是没等到,他也不知道穆念慈已经身故了,他们此次离开桃花岛,也是有想再去探望穆念慈母子。
金庸先生为何要添加这一情节呢?其实就是为了照顾郭靖的仁义形象,说明他并没有不顾穆念慈他们孤儿寡母。而且这么添加,也能让杨过再度遇见他们时,因为有了她母亲的交代和铺垫,他才会相信郭靖就是他的师父,愿意跟随他们去桃花岛,毕竟这也算是杨过在遵奉他母亲的遗愿。
还有一个就是,正是因为有了穆念慈临死之前的嘱咐,才让性格倔强的杨过,宁愿流落江湖,也不愿去桃花岛投奔师父。这一点新修版小说中也是说得很清楚。
杨过道:“妈吩咐我,到了桃花岛后要事事小心,听管听教,不可得罪人……我想反正我在这里也饿不死,所以……嘻嘻……所以就不来啦!”郭靖只是伤感,黄蓉听了,却知道他是不想事事小心、听管听教,这才不到桃花岛来。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二回》其实新修版这段新添加的情节和交代,算是金庸先生特意而为的渲染了。可能有些读者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事,但羽菱君个人认为,有些交代还是很必要的。因为这更体现出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丰满他们各自的形象。这一段无疑是将杨过从小不愿寄人篱下的孤傲性格描写的更加突出,也为他之后波折的人生路打下了一个基调,而且也加固了郭靖仁义的形象,算得上是一举多得的修改。(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神雕侠侣》中,穆念慈死时为什么不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在他还没有出生时,父亲杨康就已经离他而去,母亲在陪伴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也因为染病而离去。
杨过
他的父亲杨康是郭靖的结拜兄弟,母亲穆念慈也是郭靖黄蓉的好友。在旧版神雕中,穆念慈死时却没有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穆念慈的心中,对郭靖黄蓉夫妇并没有非常信任,因此即使在自己即将要离杨过而去,也没有想过把他托付给郭靖黄蓉夫妇。
郭靖 黄蓉
这点我们从原著中可以分析得出,郭靖黄蓉是在杨铁心带着穆念慈比武招亲的擂台上认识他们的,而穆念慈也正是在比武招亲擂台上认识的杨康。
那个时候,郭靖黄蓉还没有确立情侣关系,因为穆念慈长得年轻貌美,黄蓉便对她有了防备之心,并且一度以为穆念慈是自己的情敌,甚至试图暗算她。
年少时的黄蓉
当穆念慈说出自己的意中人是杨康时,黄蓉才放下了防备之心,并且在所有人都看到杨康是一个大大的坏蛋时,只有黄蓉一人极力促成穆念慈与杨康的爱情。
穆念慈虽然深陷对杨康的爱慕之中无法自拔,她也自知杨康并不是世人眼中的正人君子,而此时黄蓉却极力促成他们,她看到了黄蓉心中的小算盘:如果自己与杨康成为情侣,便不再是黄蓉的潜在情敌。
穆念慈 杨康
在穆念慈的心中,郭靖憨厚老实值得信赖,但是黄蓉却过于精明,因此,当她在生死垂危之际,宁愿自己的孩子杨过一个人流落江湖,也不愿他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且女主人还是精明的黄蓉。
其次,知子莫若母,穆念慈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杨过,知道自己即使叮嘱他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他八成也不愿意去。
杨过
穆念慈也担心自己的儿子杨过与黄蓉不和,杨过是杨康的亲生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油嘴滑舌,杨康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反派角色。
在杨康生前,黄蓉对杨康的讨厌,穆念慈感受得到,而小杨过身上,却有着杨康的影子。她担心黄蓉以有色眼镜看人,对杨过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杨康
这点在原著中得到了验证,即使穆念慈没有嘱咐儿子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后来杨过与郭靖黄蓉夫妇还是在嘉兴相遇了,精明的黄蓉一眼认出杨过是故人杨康之子,在郭靖的提议下,他们把小杨过带去了桃花岛一起生活。
杨过初到桃花岛,与郭芙大小武兄弟一起相伴成长,起初大家相处还比较和谐。但是到了他们该学武功的年纪,便发生了一点冲突。
郭芙
郭靖原本的想法是,由自己来当这几个孩子的启蒙师父,小杨过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开心的不得了。此时,精明的黄蓉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郭芙与大小武兄弟由郭靖指导,而小杨过一人则由自己亲自指导。
在郭靖的指导下,郭芙与大小武兄弟的武功在循序渐进地进步着,而另一边的黄蓉,却只教杨过读一些四书五经,丝毫不提教他学武的事情,势单力薄的小杨过,心中敢怒而不敢言。
郭靖 杨过
而从此时开始,敏感的小杨过心中也感受到了郭伯母黄蓉对自己的偏见。黄蓉的真实想法也确实是这样,她怕杨过像他父亲一样也是人品不正,如果教会了他武功,会更加危险。因此,她选择了教杨过四书五经,目的是教导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没有武功的杨过无论人品好坏,威胁都不大。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杨过与郭靖的启蒙师父柯镇恶也发生了一些小矛盾,黄蓉劝说丈夫把杨过送去终南山的全真教学艺。即使杨过已经离开了桃花岛,后来与小龙女的恋情中,黄蓉也没少干涉,百般阻挠。穆念慈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黄蓉是杨过命中躲不过的一个坎,他人生中很多的坎坷都是黄蓉从中作梗。
黄蓉
综上来看,穆念慈在临终之际,也没嘱咐自己的孩儿杨过去桃花岛投奔郭靖黄蓉夫妇,这是一个母亲为儿子做的长远考虑,她宁愿自己的孩儿哪怕生活艰难一点,也不愿他受到偏见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穆念慈在遇见杨康的时候,是完完全全的恋爱脑,不顾一切地接纳杨康,不可否认的是,穆念慈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自己选的爱人,自己生的孩子,她尽了最大努力去爱,也尽最大努力去保护抚养自己的孩子。
穆念慈
穆念慈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不适合与郭靖黄蓉夫妇一起呆在桃花岛,因此,临终之际,也没提让他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我是琳儿书屋,一个热衷武侠的小仙女,对于此问题,你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
《神雕侠侣》中,穆念慈死时为什么不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无它,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年金庸先生在创作《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接下来要接连完成《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从而形成“射雕三部曲”这部煌煌巨著。既然没有计划,也就没有必要留下伏笔让郭杨两家再产生联系。真相应该就是这样。
要么,再脑洞大开的解释也只能是牵强附会。
否则的话,即使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郭靖能心安理得悠哉悠哉的生活在桃花岛,而放下义弟杨康的遗孀穆念慈和遗腹子杨过而不闻不问吗?
这样怎么也说不过去。
按照郭靖在《射雕英雄传》中的人设,敦厚,朴实是一方面,他也极重义。
即使明明知道义弟杨康已经铁了心的认贼作父,和大宋为敌,还是一次次的想帮助他改邪归正。
他从没有真正的恨过杨康,即使杨康屡次要把他与他的蓉妹妹置于死地。
他总是认为杨康误入歧途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做为义兄没能及时挽救。
他太伟大了。
这样的人会对义弟的遗孀穆念慈不闻不问吗?是的,穆念慈不论是想过平淡清静的日子也好,还是不想让孩子步入江湖,哪怕接触江湖人物也罢。
但是,她终归是义弟的遗孀,还有了身孕,更何况穆念慈本身个人的品质没有任何问题。
即使她不想去桃花岛,郭靖黄蓉夫妇也应该经常去打探她的消息,或者互相通信。
即使没有回信,也应该亲自或者派人打探啊。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对孤儿寡母度日的艰辛可想而知。
绝对没有理由十几年来一点往来没有,直到穆念慈病故,杨过成了孤儿流落街头都不晓得。
这算是什么“侠之大者”啊!连身边亲近的人都不关心。所以,最客观的理由就是金庸先生当时没有想到,直到开始动笔创作《神雕侠侣》的时候,才算找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把这个梗圆了下来。
《神雕侠侣》中,穆念慈死时为什么不让杨过去桃花岛找郭靖黄蓉夫妇?
穆念慈一心想让杨过远离荣华富贵,过普通人的日子。江湖险恶,穆念慈根本不想孩子涉足江湖。
而且穆念慈觉得学武功,早晚一天会被人杀死。所以干脆不让他学武功。
有杨康的前车之鉴。
穆念慈自尊心很强,郭靖夫妇跟他们两个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这辈子再不愿意跟郭靖夫妇再有瓜葛。
而且穆念慈自食其力,自尊自爱,更不愿意杨过寄人篱下,受人恩惠。
还有就是穆念慈突然死亡,来不及告诉杨过任何事情。瞒着杨过,也因为杨过年龄幼小,怕他受到伤害。杨过连他爹是谁都不知道。
穆念慈不愿意提及杨康,以及所有跟杨康有关的事情。她只想平静的生活,大隐于市。也希望杨过平庸,远离江湖。
为人父母者不能够给人提供足够的保护,就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他远离伤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