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普京在离职前,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留后患?
有句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指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嘴上说的比蜜还甜,心里却坏得流脓。表面阿谀奉承,心中之剑却时刻都有出鞘的可能。如果观察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的表现,再结合车臣的历史来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小卡德罗夫很可能是个“口蜜腹剑”者,他显然是在卧薪尝胆。一旦有了机会,车臣必将会给俄罗斯制造更大的麻烦。
小卡德罗夫出生于1976年10月5日,是车臣军阀老卡德罗夫的儿子,2007年在他年满30周岁后正式出任车臣共和国总统(俄罗斯宪法规定必须年满30周岁才能担任地方政府一把手),可谓是少年得志。小卡德罗夫毕业于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商学院,7岁时就跟随其军阀父亲老卡斯特罗到处东躲西藏,可谓自小就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也算是个文武双全之人。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后,老卡德罗夫在2003年担任了车臣共和国总统,但是,在2004年5月9日却被对立派武装炸死。随后,为了稳定车臣局势的需要,普京笼络性的安排小卡德罗夫担任了车臣政府的副总理和总理。因其宪法上对年龄的规定,直到2007年,小卡德罗夫才正式出任车臣共和国总统。未成想,内部一直混乱不堪,派系武装对立的车臣共和国居然在小卡德罗夫的治理下逐渐平静了!而且处处表现出对俄罗斯的归顺,令人难以置信而又刮目相看。
小卡德罗夫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于小卡德罗夫的“枭雄”本质有很大关系。从表面上看,小卡德罗夫对普京是顶礼膜拜,视普京为“父亲”。在公开场合,只要提及普京,小卡德罗夫皆是满口颂扬之词。他说“普京总统比彼得大帝还要伟大,是俄罗斯历史第一人”;他还说:“普京总统是车臣之再造父母”。他还将普京的头像印在体恤衫上,不管是单穿还是套装,几乎是衫不离身。他的表情也极有喜感,只要提到普京,他的脸上立马堆满笑容。好处就是小卡德罗夫在车臣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俄罗斯在经济上对车臣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了!小卡德罗夫对普京的回报就是车臣制造恐怖事件越来越少了!尽管男丁的比例不高,但只要普京有要求,叙利亚和乌东地区的雇佣兵必有车臣人的身影。
如果不了解车臣的历史,如果不分析小卡德罗夫的行为背后的逻辑,人们真的有可能会相信车臣和小卡德罗夫都被普京征服了!从此以后车臣死心塌地的归顺俄罗斯了!车臣人自七世纪就有了史料记载,车臣民族之名源于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村庄,车臣人从13世纪开始从山区迁徙到平原,但自此以后也一直遭到强敌的侵略和奴役。特别是在16-19世纪被波斯,奥斯曼,沙俄这三个强大的敌人交替蹂躏。但车臣人也从来都没有屈服过。在18世纪被俄罗斯吞并后,也一直抗争不断,并数次独立。虽然屡次被镇压,但仍然痴心不改。只要是俄罗斯内部一有动乱,车臣必然会趁机独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车臣独立过,二战期间独立过。苏联解体时又独立过,并因此引发了两次车臣战争。
1991年9月正是苏联解体前的混乱时期,当时车臣领导人叫杜达耶夫,他是阿富汗战争时期的苏联英雄,在整个苏联都很有名气。杜达耶夫看到苏联当时的乱象,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他在同年的9月6日突然率领车臣武装攻克了印古什共和国政府,打死了当时印古什共和国的书记,并宣布车臣独立。那时的苏联已经风雨飘摇,根本就无暇顾及车臣问题。直到俄罗斯独立后,由于车臣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叶利钦才不得不重视车臣问题。车臣地处北高加索山区,通往俄罗斯三个共和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和铁路都从车臣经过。基于此,尽管当时的俄罗斯非常羸弱,但叶利钦仍然决定解决车臣问题,于是,俄罗斯军队在1994年12月向车臣武装发动了进攻。虽然杜达耶夫在1996年被打死,但俄罗斯仍然等于战败了,俄罗斯不得不和车臣签署了临时协议,俄罗斯军队撤出了车臣,但车臣实际上仍然处于独立状态。
普京出任总理后,为了提高政治威望,为未来的总统上位奠定民意基础。于是,在普京的主导下,俄罗斯于1999年8月26日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应该说普京是睿智的,他并没有像第一次车臣战争那样一味的硬攻,而是采取了分化瓦解和定点进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利诱等方法争取了几个武装派别的倒戈。其中就包括老卡德罗夫。这也是老卡德罗夫后来能当上车臣总统的重要原因。但是,车臣内部的武装派别说很多,内斗和火拼经常发生。老卡德罗夫就是在内斗中被炸死。但是,他们不管怎么内斗,但独立的信念却是各派的共识。所以,他们仍然经常在俄罗斯境内反动恐怖袭击,包括别斯兰人质事件,莫斯科大剧院事件,地铁爆炸案等。既使到现在,仍然时常有袭击俄军的事情发生。不过,自从小卡德罗夫地位稳固后,在大局面上好了许多。但如果说车臣就此放弃独立的梦想,估计没人会相信。
车臣总共只有100万左右的人口,两场车臣战争中死了近20万青壮年。即使是这种情况下,车臣人也仍然没有屈服。男人少了,妇女上!大人少了,小孩子上!所以,他们曾制造了许多“人肉炸弹”,令俄罗斯焦头烂额。为了减少这种恐袭事件的发生,普京采取了“诏安”小卡德罗夫的方式,将车臣局势稳定了下来,尽管付出的代价有点大,尽管可能是暂时的平静。但相对来说,还是值得的。普京对车臣的态度实际上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不仅给予了小卡德罗夫的“无上权力”,而且在经济上也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尽管大部分都进了小卡德罗夫的个人腰包,但总比动乱强。但是,这种方式终非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旦普京退了,或者是俄罗斯政局不稳了,车臣问题就是可以随时爆炸的火药桶。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卡德罗夫只不过是“卧薪尝胆”而已!
有几个现象可以佐证未来有一天车臣必然会生事。一,小卡德罗夫对普京的阿谀奉承太露骨,显然不符合车臣人的个性。而他却还能得到其他坚决独立的武装派别认可,其中必有猫腻。二,几百年来车臣人从来就没有放弃抗争过,车臣人彪悍且凶残,连妇女和儿童都能义无反顾的充当“人肉炸弹”,他们在车臣战争中被打死了20万人,说他们现在变得理性了,放弃了仇恨,没有人会相信。三,俄罗斯宪法规定是一夫一妻制,但小卡德罗夫却利用普京对他的“倚重”,而公然宣布车臣男人可以娶4个老婆,他自己还带头娶了第二个老婆。显然是为了快速增加人口,以谋未来。四,据有关专家分析,小卡德罗夫之所以向乌东和叙利亚派出雇佣兵,目的就是为了时刻保持战斗力。种种迹象表明,小卡德罗夫绝非表现出来的温顺那么简单!
有人说为了防止未来生乱,普京肯定会在离职前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以免留下后患。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普京并没有更好的方法。苏联时期,斯大林曾采取了将一部分人强行迁徙到中亚的办法,但事实证明行不通。那样做不仅更容易激化矛盾,加深仇恨,而且也不可能被国际社会所容忍。有人说,如果将车臣扶持的发达了,他们可能会慢慢放弃独立的想法,可是,这同样是在自欺欺人。因为车臣民族的独立理念已经浸入骨髓,即使他们成为了全世界最富裕的民族也不会放弃他们的独立梦想。所以说,普京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办法解决车臣问题,如果有,他又何须等到离职前呢?所以,车臣问题会是俄罗斯永远的麻烦。
为何说,普京在离职前,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留后患?
车臣自古以来都与俄罗斯无关,首先人种都不一样,车臣属于高加索人种,俄罗斯是斯拉夫人。17世纪中叶,俄罗斯才发现有高加索这样一个地区,18世纪,俄罗斯军事入侵该地区并进行殖民总治。自从俄国人侵占高加索地区以来,这一地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宁死不屈的抗争。直到现在,这一地区的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还在与占领者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实际上俄罗斯对该地区还是只能统而不能治。这些地区的自治共和国实际上是独立王国,有自己的总统和行政体系及武装力量,也不向俄中央政府纳税纳粮服兵役。
普京上台后,车臣战争已经进入尾声,但是普京采取了沙俄式的斩草除根的战法来打击车臣的独立势力。尔后,普京扶持了亲俄派上台,这个“亲俄派”领导人小卡罗夫还认普京为“义父”,与普京以父子称,而且言必普京,行必奉普京圣旨,出席公共活动还经常穿着印着普京头象的恤衫。小卡父亲虽然不是普京杀的,但卡父与车臣独立运动之父杜达耶夫是战友,但后来老卡罗夫因宗教矛盾反水向战友开枪,杜达耶夫身亡。所以小卡在车臣并没有什么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一直被视为车臣的异类。
不管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是不是搞“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但他很小心谨慎,高,表面上看俯首称臣,搞不好实际上是在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车臣枭雄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战死后,普京就扶持车臣反水人士老卡德罗夫的儿子小卡德罗夫上台。但普京之后,也不知道失去庇护的小卡德罗夫还能在车臣蹦哒几天。如果他不向独立势力低头,他可能会很难存活下去。
两次战争,车臣损失更加的惨重,战争物质消耗殆尽,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青壮年男子也损失很多,这样一来,车臣就无力再反,只好安份守已。但,谁敢保证他们又不心有不甘,心怀二志呢! 虽然普京对车臣首领的政策主要以“招安”的手段为主,武力震慑为辅。小卡总统畏服普京,但不一定就畏惧其他的俄罗斯领导人。如果普京离去或故去,卧薪尝胆的时机一旦成熟,小卡总统也许会播身一变,成为车臣新的独立运动领导人。
从2007年上位,车臣再没有发生大的叛乱事件,可见小卡还是很厉害的。但是这样有能力的首领,一旦反叛,会更加不好对付。前几个独立武装首领,能力上不及小卡但也搞得俄罗斯不得不发花好上几年的时间,搭上十万将士,进行了两次车臣战才降住了车臣。如果普京不在位了,或生老病死,车臣极有可能会再反。小卡才43岁,当小卡到普京这个年纪时,普京大帝可能已经辞世了。普京一走,在车臣内部的压力下小卡总统就可能转变态度,或者会被其他人所取代。
小卡总统还说:“如果有机会,我愿作一兵上战场去为普京总统肝脑涂地!”知遇之恩,小卡“记在”心上。普京总统需要这样“忠实”的车臣首脑,也只有普京才能降得住这些彪悍勇猛的车臣人。但是,小卡家族随着时间的变迀不见得就永远能降住车臣反对派。武力压制虽保持一段表面上的平静,但同时也让车臣人更加口服心不服。如今,大部分车臣民族主义者对俄罗斯的认同感仍然很低,所以谁敢保证小卡总统不会受到他们的压力而走上越王勾践之路呢?普京之后,谁主沉浮?车臣应该还是那个永不屈服的车臣。
为何说,普京在离职前,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留后患?
车臣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实很大程度上有着后患无穷的意味。特别是在普京即将任期期满的情况下,车臣问题处理不好,后果就有可能让俄罗斯颜面扫地。因此,很多人都在观望,看普京到底会如何来处理车臣问题,从而不为自己的下任留麻烦。
车臣与俄罗斯的恩怨车臣之所以总是让俄罗斯忧虑,其实并不是因为那几个叛乱分子。其最深的根源在于车臣与俄罗斯的前世恩怨,这是了解车臣未来走向绕不过去的话题了。
回首历史,俄罗斯还叫苏联的时候,车臣就多次被其教训,甚至是血洗过。有人说其实车臣在被沙俄占领的那个时候开始,便内心装满仇恨了。可能是真的,毕竟是家园之失,不容易修复的。
不过沙俄做的也挺狠的,从16世纪中叶开始,便一直压在车臣头上,甚至认为车臣人应该全部除净才能换取安定。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臣奋起反抗,但结局悲惨至极,先是被沙俄赶到了山区,然后逃至奥斯曼土耳其境内。
这时的车臣人口锐减,但斗争之心从未泯灭。至1877年,车臣再次被赶出自己的国家,如此一直到1917年才回归故土。
沙俄刚称苏联的时候,车臣人似乎看到了希望,因为苏联帝国事情太多,他们会顾不到车臣这样的小地方。结果刚想要争取独立,便又被打压下去,直接从地区变成了“自治州”。
二战是车臣的又一次命运转折,当时德国的出现让他们激动不已。于是他们看准了德国的力量,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结果这将斯大林惹恼了,当时车臣三十多万人全部被“发配”到了苦地,包括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
斯大林是什么人大家都懂的,那就是说一不二的“社会人”。所以车臣一直得不到翻身,苦苦支撑了多年,直到赫鲁晓夫上位,这才重新被允许回到故国。
由此便可以看出来,独立、自主,一直是车臣民族的存在心愿,他们每时每刻想的都是如何摆脱被控制的命运。这种恨与仇不是俄罗斯给点好处,或者打死几个人便能解决的。
再加之俄罗斯与车臣之间的信仰本身就存在着不同,其融合势必难以进行。反正从沙俄到普京时期,每一届的领导人都要想办法来处理车臣问题,似乎这是一个百年不得除净的顽疾,一直让车臣痛着,又一直让俄罗斯烦恼着。
卡德罗夫之为人如今,车臣的最高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变成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之所以叫他小卡德罗夫,是因为他父亲是军阀老卡德罗夫,而且因为听从于普京,从而变得影响力巨大。就连小卡德罗夫的上位,也离不开普京的支撑。
但是,看着顺从无比的小卡德罗夫,人们似乎总有一些错觉:这个人的顺从其实都是表面的。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认为:时代的变迁,以往血的教训,都让小卡德罗夫看出了门道。现在硬拼俄罗斯肯定不可能胜,而国内人口不足,青壮年又不多,再硬上的话,车臣可能真的会灭亡也说不定。
于是,小卡德罗夫选择了“养精蓄锐”,表面臣服俄罗斯,实则为车臣的未来铺垫基础。比如他公布车臣人可以一夫多妻制的行为,本身就是为了让车臣民族人口壮大。
据说,曾经有中东记者“心直口快”,非常犀利地指出了小卡德罗夫这一计划。结果,没过多久,这位中东记者便不见了。至于是巧合,还是蓄意,那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另外,小卡德罗夫嘴里口口声声效忠于普京,但私人武装却日渐丰满,如今已经达到了两万人口。而俄罗斯在车臣境内的居民,人身安全得不到一点保障,致使俄罗斯人不断迁离车臣。到现在为止,车臣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车臣人了。
有人说人家小卡德罗夫还为着俄罗斯两肋插刀呢?当初叙利亚、乌克兰东部动乱时,人家不都出兵支援了吗?
嗯,这是真的。但却有专家认为这是小卡德罗夫最用心良苦的地方:于和平年代,动用自己的军队去战场进行实战训练。这岂不是要保持战争经验,时刻准备着开战的样子么?细思极恐呀。
鉴于以上种种,人们便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普京一死,车臣必反。也就是说,小卡德罗夫只买普京一个人的账,那也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装出来的臣服,这才是小卡德罗夫真正的面目。
普京的态度走向其实,我们只要仔细看一看车臣现状,也不难看出一点端倪来。车臣的自主权实际上现在已经几乎全部在车臣人的手里了,这也就意味着车臣的独立抗争已经初见成效。
而俄罗斯现在对车臣是怎么样的状态呢?其控制优势几乎不可见,除了军事方面的以强凌弱。这没办法,人家俄罗斯是世界舞台上的老大哥,好歹拿出点来也比车臣厉害。
可控制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罢,似乎只靠武力镇压并不能成事。就说车臣与俄罗斯吧,这都耗了近两百年了,不还是不太平吗?至于能不能将车臣人全部消灭,这似乎就不符合现代文明的人道精神了,想来俄罗斯不会这么冒天下之大不祎的。
那车臣问题又该如何来解决呢?普京难道就不愁得慌吗?反正很多人认为普京是发愁的,甚至还有人说普京现在已经完全对车臣无计可施了。真这样想就小看普大帝了,控制一个小小车臣,想来还不至于让普大帝秃头吧。
稍微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一个问题,与其和车臣死磕,不如慢慢软化车臣的民意。这个时代,哪还有什么坚定不变的东西呢,和平才是人人想要的,只要生活的好,谁领导还不是一样的?
所以普京一面表示着与小卡德罗夫的友好,一面在军事方面压制车臣,然后再为其提供生存的物资。明白了吗?没有俄罗斯的小卡德罗夫很可能在车臣站不稳,而没有物资的车臣民众,很可能吃不饱饭。
有人说普京总是要下台的呀,这不2024年将近了吗。确实是这样,但变数是不破的真理,你就保证普京大帝不会再连任了吗?退一步讲,普京真的不连任了,他的接班人难道是随便提起来上位的一个人吗?
可见,普京大帝是高智慧的人,以一静制百动,别人有千万种意想,不如他有一种手段:培养下一任“普京”,如此小卡德罗夫还能跳出俄罗斯的手心,那就真的厉害了。
其实,我们在想车臣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说人家车臣会反呢?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仗了,人家也想向世界人民看齐,过一种文明的生活。真的再国破家亡的去打去杀,恐怕让人很不适,回看伊拉克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所以,真正想看到车臣与俄罗斯兵戈相向,那并不是件好事,车臣人民应该都懂的。
为何说,普京在离职前,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留后患?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为了国家安全:善始善终,解决总统立根之本。1999年8月,叶利钦宣布普京为代总理,到12月,叶利钦又提出辞职,宣布普京为代总统。在代总统到总统的过程中,普京没有静静地等待,而是主动出击。不仅想办法控制国家杜马,以便获得更多的选票;同时还做了一件在全俄罗斯民众中树立威望的事情,那就是出兵解决车臣叛乱分子。
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的心病,即使在叶利钦时代也是如此。要想在民众中树立威信,必须拿车臣问题开刀。于是,继叶利钦发起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之后,普京发起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二次车臣战争。
16万俄罗斯大军开着坦克,驾着战机,全副武装,在普京的精心策划下,浩浩荡荡地扫荡了车臣叛乱分子。这次战争中,俄罗斯军队一改第一次战争的局面,大获成功。不仅攻克了车臣首府巴穆特,还占领了车臣的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古梅尔捷斯和阿尔贡,共歼灭叛乱分子4500人,控制了车臣大部分地区。
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大捷,让普京由代总统转正总统,成功坐上了总统的宝座。
普京当上总统后,还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消灭车臣叛乱分子的武装活动。但车臣分子的猖獗也愈演愈烈,并于2002年10月23日傍晚发动了特大恐怖事件“莫斯科剧院”人质劫持事件,于2004年9月1日发动的“别斯兰”人质劫持事件。
一系列叛乱镇压、镇压又叛乱的事件,让普京政权和车臣叛乱势力之间的较量越演愈烈。而普京对车臣叛乱势力的严厉打击,包括先后歼灭了巴萨耶夫和马斯哈多夫等车臣叛乱势力的重要头目,大大削弱了车臣势力,这让普京在俄罗斯的威望与日俱增,也让他能多次连任总统。
可以说,车臣问题是普京政权的一个工作重点,为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也是普京在总统之位的立根之本。根据普京雷厉风行的硬汉性格,即使卸任,也要善始善终,解决车臣问题,实现他当选总统之初的“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诺言,让他的总统之路有个完美的结局。
所以,为了国家安全和政权的完美卸任,他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
二、为了个人安全:彻底歼灭敌人,给自己和家人留条活路。2012年,普京再度归来,当选总统,而此时他已经经历了14次暗杀风险,而其中大部分都于车臣叛乱分子有关。
普京在位的二十年,发动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歼灭车臣叛乱分子的行动,歼灭了车臣分子无数,他曾说“在飞机上遇到车臣分子,就把他们歼灭在飞机上;在厕所里遇见车臣分子,就把他们溺死在马桶里”,他对车臣分子深恶痛绝。同样,车臣分子也对他深恶痛绝,不仅发动了大大小小的叛乱和刺杀行动,还勾结一些外国势力,如格鲁吉亚和美国,对普京政权形成内忧外患的困境。
普京的保护圈也是出了名的强大。他身边的保镖不仅要高大壮实,还要年轻忠诚。他身边的保镖通常分为四组: 随从组、防爆组、便衣组和狙击组。
四组保镖分工协作,确保普京的安全。随从组,随时跟随普京左右,如果有危险,第一时间用身体为普京挡子弹;防爆组,通常戴墨镜,即使发现枪械和可疑人员;便衣组,通常隐藏在人群中,仔细观察和辨别可疑人员,及时解决问题;狙击组,隐藏在总统行踪的每个建筑物和高点上,对可疑分子进行狙杀。
如果普京卸任,没有了总统的头衔,他身边的保护力量势必会减弱。如果对他恨之入骨的车臣分子再次策划暗杀行动,那么后果可想而知了。
尽管普京现在已经67岁,但他心态还很年轻,拥有骑马、打猎、游泳、摔跤等诸多生活爱好,卸任后肯定还想多活几年,也还想好好享受晚年。
所以,出于个人安全的考虑,普京要在卸任前彻底解决车臣问题,将车臣叛乱分子斩草除根,彻底消灭,为自己和家人留条活路。
综上所述,普京卸任之前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仅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是出于个人安全的考虑。
为何说,普京在离职前,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留后患?
车臣共和国总统小卡德罗夫当了12年的共和国总统竟然不会讲俄罗斯的国语俄语!作为俄罗斯的一级行政单位(类似于省级)的车臣共和国竟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规模上万人,即使在俄罗斯也是独一无二的。小卡德罗夫早已独揽了车臣的军政法大权,是货真价实的“土皇帝”,许多俄罗斯人都忧心忡忡地认为他就是俄罗斯的安*禄*山,这两个枭雄的最大特点是大奸似忠,而车臣则更像是俄罗斯的一个羁縻州。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的致命隐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众所皆知的经济衰弱问题,另一个则是已经尾大不掉的车臣问题。相比经济萎靡的难题,俄罗斯解决车臣问题更加棘手,更加缺乏有效的手段。与俄罗斯二号人物、梅德韦杰夫总理矛盾重重的小卡德罗夫,在普京之后,估计是没有人能压得住他,他压不住,车臣必然变天,俄罗斯不得不像苏联那样也解体为好几个部分,脱了一层皮。为了俄罗斯的未来,普京在卸任总统,退出政坛之前,必定(也必须)会先解决车臣问题,而不是给继任者留下一颗定时炸弹。
先后被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吞并的车臣虽然地小人寡(土地面积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26万人),但反叛、独立之心在一百多年来从未停息,历史上多次爆发了独立战争,与强大的俄军开战,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其他代价,也没有彻底臣服。只有在普京主导的第二次车臣战争,才把车臣打趴下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屈服,而不是心悦诚服的臣服。普京深知这一点,才实施“以夷制夷”的策略,拉拢、扶持卡德罗夫父子,镇压其他的车臣反叛组织,通过小卡德罗夫治理车臣。
30岁就被普京扶上车臣共和国总统大位的小卡德罗夫确实有两下子,把车臣整治得服服帖帖,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几乎都镇压下去了,车臣迎来了难得的平静,给俄罗斯减少了非常多的麻烦。但副作用是俄罗斯中央政府不停给车臣巨大的经济利益输血,以及各种特殊的政策,使小卡德罗夫在车臣独揽军政法的大权,只手遮天,成为水泼不进去的独立王国。在车臣,俄罗斯的领导人也只有普京说的话还能算数,其他领导人说话根本不好使。小卡德罗夫根本不把俄罗斯的二号人物、总理梅德韦杰夫放在眼里,两人的关系非常糟糕,矛盾重重,甚至公开争吵。一个严酷的现实是除了普京,几乎没有人能压得住小卡德罗夫,他变成俄罗斯的安*禄*山的概率有多小呢?
对于俄罗斯更不可思议,更危险的是小卡德罗夫只臣服普京一个人,各种肉麻地吹捧普京,从历史来看这通常都是大奸似忠的人才干得出事,背后必然不怀好意,另有企图。小卡德罗夫担任车臣共和国总统12年了,至今仍然不能流利地讲俄罗斯——一个省长不会讲国语是多么奇怪的事情?这个只能表明小卡德罗夫对俄罗斯完全缺乏国家认同,他唯普京马首是瞻只是由于普京太强大了,他没有任何连人带土地地脱离俄罗斯的机会,抱紧普京的大腿不仅好处源源不绝,也是他最安全的庇护。
普京管治车臣用的是“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策略,也只能笼络小卡德罗夫,假借他手管住车臣,但也不得不吞下小卡德罗夫尾大不掉,车臣人的独立意识跟车臣战争之前没有两样的苦果,对此,他确实也拿不出好的办法来处理,时间久了,车臣就成了俄罗斯的顽疾,不处理,全身就会溃烂;车臣已成为俄罗斯的定时炸弹,不拆除,将会把俄罗斯炸成好几块。因此,再怎么棘手,普京肯定会本着负责任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车臣问题,而不是给接班人留下一个烂摊子,给继任者留下一颗定时炸弹。普京的挑战、考验还在后面。
为何说,普京在离职前,一定会优先解决车臣问题,不留后患?
有人曾经说过,俄罗斯目前面临有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好说,看看目前俄罗斯经济现状就知道问题在哪了。因为本国的资源优势在世界能源越来越廉价的情况下无法发挥优势,而本国缺少的劳动力价格却越来越高昂,因此这个曾经辉煌的大国在经济方面证明面临着衰退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短期问题,也不是依靠哪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俄罗斯还有时间。
但政治方面的问题就显得紧迫多了。这个国家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政治问题,而其国内的车臣问题应该是最为严重的。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就是国内的一个一级行政单位想要独立,但是国家不允许。因此爆发矛盾的问题。
那么,普京对这件事情是怎样看的呢?他采取了怎样的应对策略?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必须彻底解决。在有关历史上,因为车臣想要独立的意图,俄罗斯与车臣之间打过两次仗。第一次俄军败了,第二次在他的领导下俄军胜利了。
并且在这一次胜利之后,他用了一种较直接战争更为高明的策略稳定车臣局势。简单来说就是分化瓦解再征服。
首先,在进行作战的同时也和车臣上层阶级沟通,告诉他们俄军的势力强大,同分离势力为伍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此,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许多车臣有名望的大家族就开始倒向俄罗斯一边,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总统的卡德罗夫家族。
当然,聪明如普京自然不会忽视群众的力量,他清楚的知道只有争取到广大群众支持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因此在作战时,他就提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口号。
此外,他还明确向车臣民众表示,分裂势力是分裂势力,群众是群众,政府不会将其混为一谈进而残害无辜。在作战的时候俄军接触到普通群众时也很克制,还不停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终争取到了群众的支持。
最后,在完成上面两步策略后,他的最后一步就是以敌制敌。战争结束后车臣地区百废待兴,于是在2003年,普京就扶持老德特罗夫做共和国的总统。后来他卸任后他儿子上任,在他们父子俩的管理下车臣又再一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个办法在战争刚刚结束时效果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京越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紧迫到他要在卸任前解决?当初俄罗斯与车臣在第二次战争后形成的稳定局面并不是毫无代价的。
当时俄罗斯政府答应给车臣一笔不菲的重建资金,但是没想到的是本来应该是一次性的援助却持续了多年。后来给车臣不断拨款已经给政府造成了很大负担。但是如果花钱就能买听话的话这也不是一个多赔本的生意,关键就在于他们也不听话。
目前在任的车臣总统是小卡德罗夫,因为多年的经营加上俄政府的政策扶持,现在的他在车臣几乎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有野心的人都是这样。而且在所有俄罗斯官员中他只听普京的话,还和二把手梅德韦杰夫有矛盾。
因此,现在可以说是俄罗斯官员除普京外没人压得住他,而他手下又有一个强盛的小国家,最为重要的是他本人也并非安分之人。
种种因素加起来,如果普京不能再退休前解决这个问题,是势必不会安心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