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火器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明朝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个非常大的话题,只能从一个侧面来说。
早在宋代,中国就开始大量使用火器。
比如和金军的海战中,宋军曾用火箭大破金军木质军舰。
到了元代,火器更是使用频繁。当时金属的火炮和火铳已经大量出现,并且投入战场使用。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宿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双方使用大量火器。
一说陈友谅之死,就是被火器打中。
明代也大量装备火器,逐步淘汰冷兵器。
早在朱棣时期,就开始编组主要是用火器的神机营。该营是京军三大营之一。
朱棣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弓箭手需要漫长的训练,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
而明朝的宿敌蒙古人强于骑射,明军必须以远程火力进行克制。
弓箭手难以占据上风,易于训练和使用的火器就是最好的补充。
蒙古骑兵由于技术的限制,是无法装备火器的。
但是,大明的火器并不说是很先进的。
敌人主要是北方的蒙古骑兵,大明火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
重炮对于明军来说意义不大,不适合在风沙很大的北方作战的火绳枪,也没有大量装备。
所以,明军大量装备的是发射霰弹的火铳和轻型火炮。
即便如此,当大明接触到葡萄牙人、荷兰人的火器时,还是发现到自己的落后。
重炮和火绳枪的落后,主要是我们对付蒙古人用不上。
然而,大明仿造的葡萄牙人火器中,就包括我们自己本来就擅长的轻型火炮。
洋人的弗朗机火炮可以通过快速更换子炮,连续炮击,甚至可以达到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0秒。
这对于抑制快速的蒙古骑兵,有着巨大的实战意义。
而大明之前的轻型火炮,虽射程、威力类似,射速是不能和弗朗机相比的。
而弗朗机只是洋人船只上的小型火炮,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见,在轻型火炮的设计思维上,大明还是相对落后。
至于鸟枪和野战重炮,差距就更大了。
上面说了,敌人主要是蒙古人,野战重炮并不被大明重视。
这些重炮难以对机动灵活的蒙古骑兵造成威胁,只能用于守城而已。
大明的重炮发展速度较慢,但仍然有大将军炮这种重炮,在壬辰倭乱中对付日本步兵是足够了。
然而,大将军炮相比后来的红衣大炮,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主要是在射程上和威力上差距很大。
一般认为,红衣大炮在当时来说已经非常先进,是世界顶尖的重炮。随后满清的200多年到1840年,西洋火炮就根本上来说,没有脱离红衣大炮的框架,只是技术上有进步而已。
大明重炮只是稍微落后世界,通过仿制很快就追上了。
至于鸟铳也是如此。
鸟铳就是火绳枪,是可以取代弓箭的利器。
但是,鸟铳不适合在北方和蒙古人作战。
这主要是北方风大,鸟铳火绳点火的火药巢是开放的,遇到大风就会导致点火击发失败。
况且,鸟铳射速太慢,需要几分钟一发,难以对付快速的蒙古骑兵。
所以,明军大力发展的是三眼铳这种,可以连续射击霰弹的火铳,而不是火绳枪。
事实证明,这是偏颇的。
世界的趋势是火绳枪和后来的燧发枪逐步淘汰了弓箭,成为真正的战场霸主。
而火绳枪在北方的缺陷也不是没法客服的。
事实上,大明的鸟铳同日寇使用的精良火绳枪已经没有差别,只是大明没有正儿八经大量装备全军而已。
其实,火枪训练的简易程度,恰恰是大明所需要的,大明具有人数的绝对优势,草草训练的民兵拿着火绳枪,在城市防御战中也是可以对付满清的。
总体来说,明代中国火器就开始落后西方,但通过山寨的方式逐步赶上。
中国火器发展真正停滞和大大落后世界的时代,是满清。
满清200年时间,火器技术基本没有发展,同明代末期是一样的水平。
欧洲火器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明朝吗?
欧洲的火器在崛起的时候,确实中国正处于明初阶段,其实在明朝尚未攻灭大元一统天下的时候,中西方的火器差距不大,尤其是火枪方面中国人可能还要更占优势。
所以第一次让东西方火器发生差距的其实是重火器领域。在之前的原创文章中我已经讲述过,由于中国古代的城墙太高太厚太结实,不是破坏性攻城器械可以轻易击垮的,所以中国的工程师们并没有在摧毁城墙的攻城武器上下太多功夫,因此中国的土生小炮还是以击毁城楼和打人为主。
反观欧洲,大多数城墙都是两三米厚,实在是重型火炮发展的温床。即使是欧洲中世纪最坚固的城墙君士坦丁堡的内外城墙,其厚度最厚也不过是5米,和中国长安、襄阳、南京这种动辄以就是基底11米厚、顶部5米厚的梯形城墙相比,实在是弟弟的存在。就这样,欧洲迎来了巨炮时代。
法国火炮的崛起是在百年战争的后半段,一开始,法军被英军的拒马+长弓战术虐的体无完肤。但是当火器开始在法国流行起来之后,法军的巨炮便让英国人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局面。同时,法军的火炮应用还标志着中世纪骑兵战术和步兵战术的衰败。
英军的火器发展则是在百年战争后期吃了法军的火炮的亏之后,英王爱德华四世也开始了搞大火炮的路子,不过一直到都铎王朝之前,英国的火炮都是比法国发展的慢半拍。
不过相比之下,德国人的火器才是西欧国家里面发展最早的。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拥有了欧洲最早的火枪骑兵,并在战争中多次挫败法军骑兵。也是由于德法之间战争,使得火炮流入法国,也为日后法军凭借火炮击败英军埋下伏笔。
至于美国,等它出现的时候,世界军事早就进入线列时代了,那时候就是火枪和刺刀横行,不存在什么发展之道。
欧洲火器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明朝吗?
在西方,欧洲火药武器最早出现在何时仍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欧洲最早的火药武器在14世纪20年代的时候已经出现,有研究者认为,欧洲人将火炮作为武器使用的最早证据,是1326年左右两份手稿中的两幅图画。
欧洲火炮的发展1350年左右,德国出现了铜锡合金的火炮,射程可以达到数百米。“欧洲第一场由火炮发挥关键作用的战争发生在低地国家,发生在1382年5月3日的佛兰德尔伯爵的贝弗豪得威尔战斗。”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市场上的火药越来越充足,火药的价格开始下跌,火炮也造得越来越大。这一时期“大炮设计中的第一个重大变化是用球形炮弹(通常是石弹)来去打近代早期大炮使用的箭状射弹、与此同时,早期大炮的花瓶形的炮身也改为管状炮筒。”
欧洲国家的火炮在15世纪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国境内尚未完全统一,火炮的研制处于无政府庄田,所制造的火炮种类繁多,形制构造各异,不便于统一使用,这种状况虽然在15世纪末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没有根本的改变,到了16世纪初期,欧洲的炮制改革已经开始实行。16世纪后半期欧洲火炮规格如下图:
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海军在其大型军舰上装100·200门火炮也是常有的事情。在随后的17世纪,火炮已经开始在欧洲陆战和海战中发挥核心作用了。
火枪技术的发展火枪在欧洲出现要比火炮晚一些,而且初期的火枪极其简单。15世纪是火枪发展的重要时期,15世纪末,火绳枪在欧洲各国的军队装备风行一时,并且各国军队在使用火绳枪的过程中,筛选出了几种著名的火绳枪。这一时期,火绳枪重量减轻至10千克,口径22毫米,弹重50克,射程300米,每分钟发射1弹,适用于成建制地装备军队。
从16世纪开始,枪支出现了两种趋势,其中一种促使是想把枪支大型化,但是这并没有成功。当时法国出现了一种滑膛步枪,这一时期的滑膛步枪通常指的是枪管80倍于口径,枪管长度为115厘米·140厘米,重达7公斤·9公斤,如果使用纯铅的子弹,子弹的重量为50克·70克。这种步枪很难携带并且在设计的时候有很大的后坐力。
另一种趋势shi枪支小型化,比如手枪的使用。手枪出现在16世纪下半期,更为灵巧和容易掌握,可以单手使用户。16世纪末,德国制成了转轮发火的燧发式手枪,其发射原理雷同于火绳枪和燧发枪。从17世纪中期开始,燧石手枪开始取代火轮手枪成为欧洲战场上主要武器。
16世纪黄河17世纪的火枪的制作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一些武器研究专家认为,从1500到19世纪初,技术的变化值发生在怎样改变不同武器的弹道等次要方面,从16世纪后期到1860年前后撞针枪的推广,这几个世纪里所用的兵器是大致相似的。
这也决定了,一代代军队在步枪战术方面,在野战战术方面,在包围战和攻击战方面,基本上遵循同样的规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晰的认知,那就是从15世纪末开始,中国对火枪火炮的运用已经落后于欧洲了,16世纪燧发枪出现以后,这种差距就越来越大。
欧洲火器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明朝吗?
其实火器明朝中后期就落后于欧洲了
欧洲1450年发明火绳枪,明朝1521年第一次得到火绳枪,1571年开始大规模装备,然而欧洲1560年就发明燧发枪了,明末时欧洲30年战争时期已经开始装备燧发枪了而同时期的明军最好的只是仿制奥斯曼火绳枪的秘鲁铳了,也只能小规模装备,而明军大量装备的还是落后将近百年的火绳枪,而16世纪初欧洲就有“红夷大炮”了,明朝1570年之后才弄到几门,1600年后才从荷兰引进开始仿造50年前水平的红夷炮,明朝红夷炮到最后也就到了12磅水平,欧洲战场上已经出现了24磅炮更别提这些16世纪中期就有了,还有48-60磅重炮。欧洲16世纪已经开始了炮制改革按用途区分为野战炮,工程炮,守城炮和舰炮,红夷炮便是舰炮的一种,中国从13世纪应用到战争后直到16世纪30年代也没有根据用途做明显的区分而欧洲16世纪已经按口径和尺寸为基数按一定的比例制造火炮部件其制品已经规范化和制式化并且还对火炮口径,长度,管壁厚度,弹种和装药量进行了实验和测定保证了火炮的发射安全和火力,16世纪中期更是制造出了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的新式长管炮。
欧洲火器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明朝吗?
三十年战争时期,大概在明亡清兴之际
欧洲火器是什么时候崛起的?明朝吗?
15世纪欧洲火器科技开始迅速攀升反超东方。但是16世纪中后期东西方文明接触频繁,东方的明朝和日本得到了西方的火器后,统治阶层惊叹于西方火器威力,迅速反应引进西方火器和技术甚至人才,仿制甚至改善西方火器,这个时候实际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技术和火炮部队在明朝,而日本则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火枪和火枪部队,而且中日两国都最先普及了先进的三段击战术。
所以把火器落后归于明朝是错误的,东方近代火器落后始于清朝和日本德川幕府,因为两国都彻底的实行闭关锁国,尤其清朝当18世纪西方再次带着火器上门表演的时候,乾隆和手下大臣居然没一个能向明朝官员那样遇见到时代变化,而是把东西封进了仓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