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武松做都头的知县,为何后来不肯帮武松报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正常,知县只是利用武松而已,谈不上提拔。
武松打死了猛虎,被知县任命为都头。
都头相当于今天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
这个位子可不好做,因为需要直接抓捕罪犯的。
古代没有手枪,抓捕罪犯完全需要靠冷兵器肉搏,这是非常危险的。
即便你是武功高手,稍有不慎也会送命。
所以,都头的人选很难找,愿意干的人不多,能够胜任的更少。
而武松的武功高超,连老虎都打死了,对付普通罪犯肯定是没有问题。
同时,武松也是一个没有牵挂的单身硬汉,敢于拼命,敢和犯罪分子搏斗。
其实,知县提拔武松,不过是利用武松而已。
武松是他能找到的最好都头。
然而,武松大哥被毒死,武松曾经写状子上告。正常来说,武松如果真的是知县心腹,知县应该不分青红皂白把西门庆和潘金莲抓了严惩。
然而,西门庆给了不少行贿以后,知县就不追究了。
名义上,武松是知县的忠实部下,知县去京城行贿打点都让他去。
然而,遇到这种大事,知县却不罩着他。这说明知县只是利用武松,不愿意为此丢掉一大笔行贿的收入。
官场就是互相利用,这种事情也不稀奇。
话说回来,知县也不是完全不看重武松,毕竟武松是他的部下。如果他对部下完全不管,以后谁还为他效力?
所以,当武松杀了西门庆以后,知县无法再从西门庆那里得到行贿,就转而帮助武松,减轻了他的罪名,从轻发落。
说到底,白花花的银两,比义气要更有诱惑力。
套用古惑仔中乌鸦的一句名言:出来混的,没一个讲义气的。
提拔武松做都头的知县,为何后来不肯帮武松报仇?
毛主席说过,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丘吉尔也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计算。斯大林也说过,胜利者不受任何指责。阳谷县知县为啥不帮武松,因他在西门庆那里得到的利益要远远大于从武松这里得到的利益。只要不是傻逼。这个账就能算明白。
西门庆是阳谷县的地头蛇,大富豪,在阳谷县经营多年,历任知县都跟他关系很不错,照金瓶梅的说法,宰相蔡京都能跟他攀上关系。关系网盘根错节,所以知县也得让他三分。而且知县从他手里也得了不少好处。
武松只是刚干了半年的都头,无权无势无钱,只有一身力气,所以知县给知府送礼就让他去。换言之,知县跟西门庆是朋友关系,跟武松是上下级关系。武大被弄死,谁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全靠潘金莲一张嘴。潘金莲说病死了,也就病死了。
唯一知道真相的就是仵作,但是仵作也被买通了。虽然留下一块烧焦了的骨头,但是当时又没有DNA检验,也不能证明这块骨头就是武大的。因此知县说,眼见尚不为实,何况揣测乎?按照当时的破案条件,也不能说知县偏袒哪一方。如果你武松当场看见西门庆一脚踹死了武大,肯定知县也不敢这么随意就把你打发了。
但是武松是个亡命之徒,一看官司打不赢,直接动手把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狗男女杀了,提着人头前来投案自首。这时候知县就向着武松了,因为西门庆死了,知县从西门庆手里也得不到啥利益了。但是武松还活着,而且是个亡命之徒,谁知道这家伙有啥关系,如果知县知道武松跟柴进宋江关系不错,估计当时就能吓得尿了裤子。
所以知县给武松的案子定了性,两人斗殴,失手杀人。本来武松是闹市上故意杀人,性质非常恶劣,结果弄成斗殴失手杀人,而且是为了一个女人,这就帮武松脱了罪,所以上面下来的判决,武松只是流放,而不是死刑。而且流放的地方也不远,沧州而已。
所以知县还是帮了武松很大忙的。
提拔武松做都头的知县,为何后来不肯帮武松报仇?
西门庆是当地一霸,有权有势,又给知县送了好多金银财宝。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武松只是当地的知县,无权无势。自然知县拿他并不在意。如何能和西门庆相比。
据金瓶梅中写道:西门庆还和蔡京等人有联系,一个人有了钱之后,就往往勾结官府,鱼肉乡民。武松官小,县令不是很在意。
提拔武松做都头的知县,为何后来不肯帮武松报仇?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来对比一下,当时武松和西门庆对知县的重要性就能得知。先说武松和知县
武松和知县的关系好吗?只能说不能算差;两人初识在武松打虎之后,领了赏银的武松出于同情,把赏金分派给了受到杖限的猎户群体;
知县见武松仪表堂堂、忠厚仁德,对武二郎很是欣赏,提拔了武松做了阳谷县都头。
之后更是委以重任,把上任两年多搜刮得来的金银财帛,托付武松押送到东京;这些金银是知县的大部分家当,用来孝敬上官、谋求升转用的,把自己的身家前程托付给武松,可见对武松人品武功的认可和倚仗。
总的来说知县对武松仅限于欣赏和利用,这里的利用并不是贬义,有本事才能被利用。
再说西门庆和知县很多人认为西门庆和知县关系好、交情深厚,然而并不是;知县和西门庆属于利益共享者,是知县在当地的代言人。
书中说西门庆只是一个财主,其实这只是表面身份,
书中有介绍:
原来只是阳谷县一个破落户财主,就县前开着个生药铺。只是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这里的“说事过钱”其实就是充当一个中间人,帮人收受贿赂,说和办事。结合前面讲知县也是刚来阳谷两年多的时间,而且西门庆也是近来才爆发迹起来。
这样一看事情就很明显了:西门庆是知县在当地树立的一个代言人,充当白手套的角色,专门帮着知县收黑钱的。
由此可见,西门庆就是知县的钱袋子,这也就不难理解知县为什么不肯帮武松报仇了,毕竟关乎自己的实际利益。
可是武松杀了西门庆之后,知县为什么还要帮他回旋呢?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死了的西门庆是不值钱的。知县之所以选定西门庆作为代言人,最大的原因就是西门庆在县衙前面开了个药铺,所以和衙门的人混了脸熟,本着就近原则,选定了西门庆。
现在西门庆既然已经死了,那就从新在培养一个,官场中人也不会因为义气帮西门庆报仇;并且知县对西门庆只是利用,没有像是对武松那样欣赏。
而武松因为之前押运金银的事情有功,并且诛杀西门庆此事,舆论影响重大,人证物证俱全,所幸就卖个人情,帮武松周全一二,未来再有相见之日也不会太难看。
也是因为知县帮着武松周全了性命,才有了后面的行者武松、名标千古,声播万年。
文/三点文墨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或吐槽,带你看不一样的文化趣事。
提拔武松做都头的知县,为何后来不肯帮武松报仇?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
首先,说起武松与知县的关系,要先从武松景阳冈打虎说起。武松在景阳冈将老虎打死后,清晨时分遇到阳谷县猎户,通过猎户的引荐,遇到了阳谷县知县。
在北宋末年,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地痞恶霸横行乡里的背景下。阳谷县知县也不免是其中一位。(在他提拔武松做都头后不久,便安排武松押送一箱礼物到汴京交给自己的家眷,不难猜到这是知县平时搜刮的民脂民膏。)所以,知县并不是什么好人。
其次,在西门庆与潘金莲私通问题上,知县想必也早就知晓了这件事,但是有碍于与西门庆平时的交情,所以,在武大郎突然去世这件事情上,明明有很多疑点,但是并没有深究,草草了结了。并且,在武松刚回来想通过县令给兄长申冤时,县令并没有理睬,而且劝武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方面,他知道武松有能力,想继续利用武松,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得罪阳谷县的地方势力即西门庆。
但是,通过书中的描述,这个县令并不是一个只知道贪钱敛财的纯粹坏人。在武松通过郓哥和何九叔拿到证据,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主动向县令自首。县令就表现出他有感情和圆滑的一面了。
最后县令给武松的判罚是二十大板,发配孟州。要知道。武松可是犯下两条命案,他的判罚相对于他的罪过是轻的。
因为县令很聪明,我猜想他的想法应该是这样。
1.武松是阳谷县的大英雄,深受老百姓爱戴,而西门庆与潘金莲私通,又毒杀亲夫,天理不容,在道义上武松站在了制高点上,有利于武松轻判。
2.武松在杀人和自首之前已经通过何九叔和郓哥证实了西门庆潘金莲私通和毒杀哥哥武大郎的事实,铁证如山,武松是因为兄长报仇杀人,情有可原。
3.武松在阳谷县期间确实帮助县里做了不少好事,还替自己送了财物回汴京。(早知道,这一路上山贼土匪多如牛毛,参考宋江去江州和杨志押送生辰纲),县令对武松其实是感激的,有意放武松一条生路,而且这样还可以给自己留一个善待英雄,公正执法的美名,对自己的仕途也很有帮助。
书中也只提到,县令因全县百姓替武松说情,又因武松替自己送礼物,心中颇有爱惜之意,最终判武松脊仗二十,刺配孟州,至于王婆,因所犯罪行证据确凿,着斩首示众
所以最终,县令虽然没能第一时间帮助武松惩处西门庆,但是在武松杀人之后,就坡下驴,既给了武松一条生路,又成全了自己的美名,不得不说是个十足的聪明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提拔武松做都头的知县,为何后来不肯帮武松报仇?
这个问题很奇怪,知县为什么要帮武松报仇?两个人既非亲非故,也不是拜把兄弟生死之交,又没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的恩情,俩人只不过普通的上下级关系,实在找不出知县帮武松报仇的理由和动机来。
知县提拔武松的动机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我们先看看知县为什么要提拔武松?武松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武大郎,路过阳谷县景阳冈,在痛喝十八碗酒之后大发神威,赤手空拳将危害乡里连伤人命的吊睛白额猛虎打死,为民除害,轰动阳谷县。知县见武松威猛高大又忠厚仁德,便有意抬举他,让他做了阳谷县的都头。
武松打死猛虎为民除害其实功劳也有知县的一份。因为武松打虎是在知县的辖区发生的,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知县领导有方,除掉猛虎是知县的一大政绩。知县审时度势提拔武松当都头一方面可以为己所用,另一方面也能为自己赢得政声,那就是知人善任。
可以说知县提拔武松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着想,领导有方和知人善任为他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提供了有利资源。
事不关己,关心则乱这是知县为官之道对自己有利的事才干,对自己无利的事属于浪费时间和资源。知县就是十足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武松报仇的这个事情上其实是知县将武松逼到撇开法律自己复仇的道路上去的。一开始,武松是通过法律途径状告西门庆与嫂子合谋毒死武大郎,为此他还找了两个证人何九叔与郓哥。实指望知县能公事公办通过法律途径严惩西门庆等人。但是知县、县吏早已暗中收受了西门庆的贿赂,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受理武松的案件。武松被逼无奈开启了自己复仇的道路。
可见知县的所作所为全部围绕自己的利益展开。利用武松为自己赢得政绩;利用西门庆为自己增加收入中饱私囊。至于最后知县改动供状从轻发落武松,主要还是念在武松帮了他不少忙,尤其是上东京替自己把金银财宝安全送到亲眷处是大功一件。他只是利用手中职权做了个顺水人情而已。
总而言之,指望这样的知县替武松伸张正义纯属痴心妄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